24-70mm f/2.8大亂鬥!Canon、Nikon、Sigma、Sony、Tamron、Tokina六鏡集評


Hermitissimo wrote:
山不轉路轉,直接跟日本總公司打交道時效性可能慢了些,但不失為相持不下的
折衷辦法,反正鄉民有得看就是最好的”自清”!笑


各大品牌的台灣總代理,和原廠的關係都非比尋常,以日本人做生意的習慣和先輩傳下來的雙方互動模式,為了一個網站讓自家夥伴難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ki_min wrote:
2015年Tamron提出了新的外觀設計,在鏡頭底部使用了在鏡頭市場中相當少見的銀色環,並且將鏡身金色斜體的字體改成細字白色,整體的設計感上也變得非常經典,讓人百看不膩,而且在一片金色與紅色的鏡頭海中非常突出。小編對於Tamron的改變給予高度肯定。


其實我覺得改版後的Tamron和Sigma外觀設計語彙非常接近,無論筒身直徑由大→小轉折時的切面/折線、或橡膠環紋路;再往上追溯,這種硬派風格就是Sony、蔡司的finishing。而鏡尾往接環縮小的這個斜錐面,則是Nikon AFS鏡一貫的招牌shape。

至於銀環,有沒有人覺得:有Nikon non-Ai、或Canon FD的fu?
新咖啡仔 wrote:
太棒了,各家2470...(恕刪)



認同+1
在戶外測試銳利度是真的會因外在環境影響,看那些人像拍攝就知道了,曝光差異極大。
不過第一次測那麼多支鏡頭也是很辛苦,有失誤也是在所難免。
很精采的一篇,
應該花了不少時間,
感謝分享~
jenhoxen wrote:...為了一個網站讓自家夥伴難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的確應該是我”多想了”!只是有看到N家器材回歸評測的”一部份”,
覺得至少這是個好現象(或好兆頭);

至於是否真有這麼個下台階,或私底下有在運作什麼…外人不得而知,

只”希望”能有個三贏的結局!

在下就不歪樓了.

ki_min wrote:
所謂的大三元,就是...(恕刪)
過來跟神作致敬一下,Ki-min大真是太令人敬佩啦!之前的中英對照高畫素評比就讓我跪著看了.........
感覺很精彩,下班再來看@@
ki_min wrote:
所謂的大三元,就是...(恕刪)
原來有新的功能可以放圖、不知道有沒有開放給版主以外的網友?

另外礙於現在的螢幕都走16:9的寬螢幕比例

部分圖片切換鍵位置挺尷尬的,切的到按鍵照片也切了、照片要整個看到按鍵被畫面切了



看來看去好像C家的成像最好,已羨慕!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KenKuo wrote:
看來看去好像C家的成像最好,已羨慕!


是啊,各家都只能在某幾個項目貼近Canon,找不出一支可以全面超越;而Nikon在拔得速度頭籌之餘,價格和重量也是第一,這個第一的代價或也沈重

感覺Nikon這些年來就是努力雪恥:洗刷自AF世代以來對焦及AF速度不如Canon之恥;如今到D5及E鏡問世,確確實實壓下了Canon的旗艦組合,但還是沒辦法贏得徹底(讓對手兩代都翻不了盤那種距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