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鏡的大哥大姐們好
最近自己購入了E-P2 14-42mm 一個多月了 也稍微比較熟習機器
如今正打算換顆大光圈的人像鏡頭
本來是打算購買可以AF的鏡頭 但是在ptt發文後 覺得老鏡真的才是我想追求的作品
畢竟自己第一次接觸DSLR 就買E-P2 輕巧不是我第一個考量
而是PEN相機帶給我的感覺 第一次看到PEN相機是在電影 BLOW UP裡面
個人也很喜歡60s的風格 穿著打扮也是以60s 的mini dress為興趣
說多離題了....
最近在EBAY開始看了老鏡 也順利得標了一顆 Yashica 50mm f/1.9 ML Lens
這顆的轉接頭應該用 C/Y => M4/3 就可以了
不過看了這麼多大哥大姐分享了老鏡以及作品
不禁對轉接環有些疑問
首先是轉接環的種類:
是不是每一家鏡頭就有每一家的轉接環?
還是是照規格來分?
這樣是不是各位老鏡大哥大姐家裡都有很多轉接環呢?
因為我目前還沒有確定買下C/Y=>轉接環
不過一定會買啦
只是想說店家裡還有其他轉接環 如果可以一起購買 還可以省下不少運費
畢竟USPS 24.5USD的箱子很大 要是只裝一顆鏡頭 一個轉接環 真的不大划算耶
順便問一下 有沒有大大可以推薦焦段大概在 25~40mm以內的大光圈人像鏡呢?
剛入門老鏡 希望問題不會太沒有水準啦
謝謝大家
小女子下台一鞠躬
                                        
                babygansta wrote:
順便問一下 有沒有大大可以推薦焦段大概在 25~40mm以內的大光圈人像鏡呢?
每一家的鏡頭也有好幾種規格唷~
Olympus OM, Pen, 4/3, m4/3 就至少四種了
Olympus 也有出過 m42 接環的鏡頭
其他家當然也不遑多讓
因為不知道你的預算
不過建議不要找 SLR 的鏡頭,光轉接環就太長了
SLR鏡頭我就推薦兩家
Pentax 110 跟 Olympus Pen
110 的片幅略小於 4/3,所以買這鏡頭大小適中。缺點是只能全開光圈拍
Pen 的片幅則略大於 APS-C,不過也算夠小了。看能不能收到 38/1.8, 40/1.4, 42/1.2 吧!
這兩個的轉接環都屬於比較輕薄型
除此之外,可以找 RF 鏡頭 或者是 電影鏡、電視鏡....
不過這內容太豐富了,我自己也霧沙沙....哈哈
福建鏡 35/1.7 這顆還不錯用
babygansta wrote:
各位老鏡的大哥大姐們...
TO:樓主:
先恭喜你入手第一顆老鏡,Yashica 鏡頭評價不一,這一顆算是非常經濟超值的好鏡了,
其實Yashica ML的鏡頭都還不錯,這一顆最大光圈1.9就有一定水準的表現了,而且這一顆的焦程
很短,很適合初學者練習手動對焦之用,不會轉來轉去對不到焦,很容易感覺到手動對焦的樂趣。
【轉接環的選擇】:
這一點就要先好好想一想,連同以後鏡頭的需求一起考量。
先確定是否就是落腳在C/Y鏡頭上,老鏡的世界是很大的,C/Y是有很多好鏡,不過價格上也
已經不低了。C/Y以外還是有許多可以選擇的,Pentax PK、Canon EF、Minolta MC/MD、M42
Olympus OM、Lecia M 、Nikon........等等,這些鏡頭的轉接環都已經很齊全了,哪接環要怎嗎買呢?
我提供你一個第一轉接環+第二轉接環的使用方式。
現在各廠機身中,轉接系統最完整的就是Canon和Olympus 4/3,幾乎所有的鏡頭都可以接,
所以你第一轉接環可以選擇Canon或O 4/3轉O M4/3,第二接環再來選擇C/Y、PK、M42........
等,好處在於省錢&方便。M4/3的各式接環都需千元左右,但你選擇第一接環較貴之外,
後續第二接環就都比較便宜了。而且M4/3接環厚度少說都2公分以上,如果每一個都是接環都直接轉M4/3,
那你一定會覺得這麼多厚厚的接環實在不方便攜帶,第二接環就沒這困擾,都只有薄薄的0.8公分後左右了。
像我自己是先用Olympus4/3轉M4/3接環,再買Nikon、MC/MD、M42、C/Y、OM轉O4/3的,
攜帶上真的方便很多,當然這些接環也花了不少銀兩,而且我之前買都還好貴,現在已經便宜多了。
若是我重新在規劃一次,我第一接環會選有電子接環的MMA1,這樣就可以再多一些自動鏡頭可選了。
參考看看吧!
答案是 : 會
 我前陣子就遇到了........只是運氣好問題有解決
 我前陣子就遇到了........只是運氣好問題有解決以上提的轉接環我都買了,全是買便宜的大陸製品 (M42=>EOS, QBM=>EOS, EOS=>M4/3 三種)
剛拿到第一印象還不錯,因為都是銅製鍍鉻,看來還蠻有份量也蠻精緻的
但是一接上就知道不妙了,M42=>EOS還算穩固,但是QBM=>EOS整個是鬆的

仔細研究一下發現應該是接環卡榫部位厚度不一樣造成的
解決的方法只有在EOS=>M4/3接環上動手腳,目標是圖上的小隙縫部位,隙縫下的金屬是咬柱卡榫的地方
所以就找了一把起子硬把隙縫擴大,讓底下金屬部位可以比較有力的咬柱卡榫

現在QBM=>EOS就不會鬆了,但M42=>EOS變得太緊
 (能用就好)
 (能用就好)所以結論是要看運氣,運氣不好就得自己DIY看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