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的機身為什麼許多人都只討論APS-C/H跟FF


片幅明明就很多種,就算用大片幅帝國主義的心態認為 43/m43 或 Nikon CX 片幅上不了檯面,但是 "全幅" 也不是現行數位機身中最大的,往上面還有中片幅等等格式。

可是討論器材時都只看到 "直上全幅一次到位" 而不是 "直上中片幅一次到位" 等說法,好像買了全幅的機身從此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片幅不用再考慮升級。這是為什麼呢?

budinx wrote:
片幅明明就很多種,就...(恕刪)

那是相對!

以前就算是輕便機種,採用底片格式可能是中片幅 35mm或APS等系統,差別是在於各系統使用鏡頭。
中片幅系統,大概數萬到十多萬左右就可以上手,35mm系統則是數萬左右..


可以到數位時代,一個中片幅機背可是要到幾十萬,鏡頭加周邊設備更是貴人,很多中片幅系統也未達到以前格式大小。

而35mm系統則是一直沿用下來,特別是在動態記者所使用高速對焦砲鏡,而鏡頭群與週邊更為齊全。

所以即使35mm畫質不是最頂尖,但價位合適與週邊支援度一直很高。



像CN兩家在今年,C從1987年換卡口至今已生產7000萬顆鏡頭,NIKON則是從1959至近累計銷售7000萬顆,一顆貴鬆鬆高階鏡頭在這樣用戶群下也很容易可以再脫手賣出。

即使交換機背或中片幅獨立卡口系統畫質部分更優於35mm系統,但周邊大都是針對特別屬性需求而設定。

像是以PENTAX 645系統

一台645D差不多三十萬左右,鏡頭一顆25mm F4要達十多萬左右,如果日後要脫手要找誰來買,所以沒有特別需求或目的很難下手。
沒什麼啊!!

1. 大片幅沒有幾十點對焦, 上不了臺面

2. 大片幅沒有拍夜晚有如白天的超高ISO

3. 大片幅沒有機關槍的連拍能力

4. 大片幅沒有 紅圈圈 金圈圈 不夠派頭

5. 大片幅 幾乎都是沒聽過的 "雜牌"


所以用一輛轎車的錢 買一台雜牌 又沒功能 上不了臺面的相機

當然買 相機界的雙B 啦!!

連買 相機界的 AUDI 都會被嫌呢!! ......您懂得吧!?

budinx wrote:
片幅明明就很多種,就...(恕刪)

我想很大的因素在於錢不夠...
還有認知不夠!(一堆人以為全片幅就是頂天Orz)
個人blog→543空想堂 http://issack543.pixnet.net/blog

大片幅是雜牌.不懂就不要大放厥詞.

dc1132 wrote:
沒什麼啊!!1. 大...(恕刪)


喔~ 原來哈蘇是雜牌 阿爾帕是雜牌 祿徠也是雜牌 我倒覺得有這種想法的井底之蛙才是攝影人中的雜牌

馬克一點 wrote:
喔~ 原來哈蘇是雜牌...(恕刪)


你是認真的,還是看不出來他是在反諷?
CPU : INTEL i 5 2500k MB : MSI P67A-GD55(B3) RAM : Kingston DDRⅢ 1600 4GB*4
budinx wrote:
片幅明明就很多種,就...(恕刪)


我的看法是

如果要比較. 總要限定一個範圍. 有個評分規則標準在. 才好比較
所以太下面的(M43. CX片幅)
太上面的(中片幅機背. 傳統大型相機)
不必明說. 很容易自動就被無視


同樣的心態也在作品貼圖區可以看到
如果我想跟別人比較高下
當然就會自動挑一些常見的題材類型(風景. 飛鳥. 美女). 常見的構圖和色彩
拍的題材內容和手法當然要相似. 才有個基準點可以比

不然要是拍一個只有自己有興趣的題材. 要找誰來比


但. 就心態上. 我認為不要比較比較好
所有的相機有機會都去碰. 所有的廠牌系統優缺點都去了解. 想拍什麼就去拍
可以自我要求不輸人. 但不與人比較. 不畫地自限

這樣才有趣. 我們的選擇就是無限

-
Franklin025 wrote:
大片幅是雜牌.不懂就不要大放厥詞.


馬克一點 wrote:
喔~ 原來哈蘇是雜牌...(恕刪)


怎麼01沒有幽默感的人這麼多啊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擁有中片幅數位機者,通常非專業者就是好野郎,但只是攝影群中的小眾.

數位小DC擁有者眾,但大多是隨手拍,對於攝影技巧比較不講究.

而APS-C或FF用家,一般比較需要攝影技術才能拍出能看的照片,因此問題多,自然論壇發言就多了.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