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納悶~真的很想了解~為什麼定焦鏡很少做防震功能...

尤其是85mm以下定焦鏡鮮少有防震(VR, IS, VC, OS)...N牌幾乎沒有...

是成本考量...還是定焦鏡本身比較短不需防震功能...

真希望28mm, 35mm, 50mm, 85mm有防手震功能...尤其是N牌...

目前好像只看到只有以下4支...而且N牌才1支且是微距鏡...
Canon EF 24mm f/2.8 IS USM

Canon EF 28mm f/2.8 IS USM

Canon EF 35mm f/2 IS USM

Nikon AF-S DX Micro Nikkor 85mm F3.5G VR
文章關鍵字
鏡頭防手震功能雖然可以防止因手震引起的模糊問題,但相對的,那個反制震動的浮動鏡片卻會影響畫質.

像我是一律不買有防手震功能鏡頭的,但有些鏡頭卻買不到沒有防手震的,我只好用黑膠帶把那防手震開關封死掉,永遠不去用它.

有人問我,既然有防手震功能為何不去用它,主要原因是我拍照幾乎都上腳架,包括公告不準上腳架的場所我還是必上腳架(我都會事先申請攝影證),碰到無法上腳架的如民俗廟會或熱鬧活動,我就手持穩一點硬上了,也沒碰到過因手震引起的模糊現象.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fun4 wrote:
很納悶~真的很想了解...(恕刪)


成本一直以來是產品需要考量,防手震可不是用隨便一個鏡祖去搖晃修補就可以!

也就是在防手震運作的時候,還要保持相當光學素質,所以通常是一開始光學設計就要考慮這些因素與問題。

規格上只是加個VR IS等,實際上是整個光學都要重新設計。

不同焦距的像差修正也是不一樣,長焦距鏡頭視角小,像差修正重點種類較為單純些,反之視角越大就越多要顧及。


fun4 wrote:
很納悶~真的很想了解...(恕刪)


畫質考量吧

另定焦大部份是大光圈
魯獅 wrote:
鏡頭防手震功能雖然可...(恕刪)


洗洗 wrote:
畫質考量吧

另定焦...(恕刪)


魯獅 wrote:
鏡頭防手震功能雖然可...(恕刪)





所以定焦鏡很少做防震功能...大部份人都是認為 畫質 的關係...

可是有防手震的恆定光圈變焦鏡...畫質也不差...(當初小黑五就有一大堆在討論VR畫質差異)

定焦鏡大光圈比較大...恆定光圈變焦鏡...光圈也不小...

光學都要重新設計...這點我也有想過...N牌出G鏡時為何不一起設計防手震...

當然畫質,光圈大,重新設計都有可能...還是有其他原因考量...
我的相簿 http://photo.xuite.net/fun4

fun4 wrote:
所以定焦鏡很少做防震...(恕刪)


並不是有vr is的光學會變差,而是有vris等光學會再多一項考量與限制。
例如原本有更佳光學設計,但是這個光學設計較為敏感,使用其中作為光學補償鏡組,即始達到補償效果,但是素質會下降太大,這個就無法成為VR VC版本,只能找尋下個比較沒有那麼敏感。



對於小黑家族鏡皇的對決 小黑五 v.s 小黑六(遠、近對焦PK賽)

望遠鏡頭本身視角較小,所以考慮參數會較簡化些,但也是一代代變化與提高價位。





像TANRON VC版本比較,並不是簡單VC讓素質變差,而是必須對VC動作較不敏感的光學設計才可以應用,往往需要後續進步與價位來改善。
Tamron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IF Lens Image Quality

Tamron AF 17-50mm f/2.8 SP XR



Tamron AF 17-50mm f/2.8 SP XR Di vc
fun4 wrote:
目前好像只看到只有以下4支...而且N牌才1支且是微距鏡...
Canon EF 24mm f/2.8 IS USM

Canon EF 28mm f/2.8 IS USM

Canon EF 35mm f/2 IS USM

Nikon AF-S DX Micro Nikkor 85mm F3.5G VR...(恕刪)


怎麼漏掉一隻最經典的:Canon E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全球第一顆中望遠微距又有作防手震的定焦鏡頭,而且畫質還小勝無防手震的舊款百微...)
Canon EF 35mm f/2 IS USM 這顆的畫質評價也是勝過無防手震的舊款鏡,但是價格就不太親民了...
剩下的我不太熟就不講了~

24,28,35mm的焦段,也的確不太需要防手震的功能,
對於純拍照的用戶來說可能感受不明顯,
但是最近的單眼都能夠錄影,有沒有防手震的功能就差很多了~
(有另外買穩定器的人例外...
lfjadsflk wrote:
怎麼漏掉一隻最經典的...(恕刪)


我也有單眼錄影...如定焦鏡有防手震...單眼錄影會比較好些...


室內或暗處拍照如有防手震...一般會有3級的差異...



假如:

在房間用50mm拍貓咪 希望快門維持光圈在1/50秒,F1.8, ISO 3200要才能正常曝光的話...

如有防手震3級加持 快門光圈維持不變1/50秒,F1.8...那ISO就可以用400來拍攝...

把防手震提升快門3級...挪移到ISO...這樣換算說得通嗎...還是我又在天馬行空...

我的相簿 http://photo.xuite.net/fun4
常用等效28~85mm的定焦鏡通常光圈也都蠻大的, (否則賣點不夠哈, 除非是特殊鏡頭如微距)
光圈大...要做上IS應該都不太容易吧

當然也是有例外, 例如Sony NEX系列:
E 35mm F1.8 OSS
E 50mm F1.8 OSS
都是光圈達f/1.8, 畫質優異且同時具有防手震的新型鏡頭, 有興趣不妨研究看看

ps. 在下對光學設計和其他標準鏡差異甚大的E 35mm OSS蠻有興趣, 找時間收一顆玩~
fun4 wrote:
我也有單眼錄影...如定焦鏡有防手震...單眼錄影會比較好些...


室內或暗處拍照如有防手震...一般會有3級的差異...



假如:

在房間用50mm拍貓咪 希望快門維持光圈在1/50秒,F1.8, ISO 3200要才能正常曝光的話...

如有防手震3級加持 快門光圈維持不變1/50秒,F1.8...那ISO就可以用400來拍攝...

把防手震提升快門3級...挪移到ISO...這樣換算說得通嗎...還是我又在天馬行空......(恕刪)

老實說,以我個人的單眼錄影經驗,
錄影時的鏡頭防手震功能,主要並不是拿來降低安全快門用的,
而是拿來穩定畫面不要搖晃太厲害而讓看影片的人頭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