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有點器材上的疑問 , 想請教版上先進 , 請求給予指點與方向 ~
小弟有隨身機的習慣 , 主要用於日常紀錄 , 以及食物/小零件的拍攝 .
從 A710 >> G10 >> G1X 後 , 越用越體會到G1X無法微距的困擾 .
即使已經到廣角端最近對焦距離20cm再去裁切放大 , 畫質想當然就是 ...
考量到是隨身機體積盡量好帶 , 所以有了換機到輕單眼的想法 , 但目前尚無法決定 .
原目標 : 機身 - (X-E1 . E-P5 . NEX6) , 鏡頭 - (各家微距鏡)
但NEX雖然機身極致輕薄 , 換來卻是鏡頭體積直逼單眼定焦 , 優先淘汰 .
而同樣 m43 陣營的P家 , 因為發色較不能接受所以放棄 .
EOS M 則是定位在太低階 , 很多功能都必須進選單 , 也只能放棄 .
Nikon 1 系列片幅比m43更小 , 理論上高ISO比較受限 , 放棄 .
所以目標只能鎖在X-E1 . E-P5 , 以下是多方爬文以後得到的資訊 ~
X-E1 缺點 : 電子性能相對較差 , 暗處對焦較弱 , 銳利度相對C.N較差 .
E-P5 缺點 : 拍人時立體感較差 , 受限於片幅高ISO較弱 , 微距鏡體積不小 .
小弟全部拍RAW , 比較重視的點在於 : 畫質(習慣了C.N的解像力跟銳利度) . 高ISO(以RAW抗噪關閉為標準)
因G1X高ISO能上到3200還很乾淨 , 6400都堪用(以上為小弟自我感覺) , 以致於在這點上就卡住了 .
主要是小弟常需要在光線不甚充足的地方拍照 , 常常f2.8上到ISO 3200了快門還只有1/30s , 所以才會比較重視 .
又因習慣了C.N兩家的產品 , 對其他家的產品相對顯得陌生 , 而這些又是屬於租賃冷門的器材 , 也就沒有機會試 .
小弟已經有台N家DSLR了 , 所以純粹隨身機考量 .
請版上先進及網友 , 能幫忙提供思考的方向 , 或有其他機型小弟疏漏的部分 , 感謝 ~
M43的兩管都是1:1(1x), 對應135mm是2:1(2x)
Fuji FX 60mm F2.4微距鏡的放大率是1:2 (0.5x)
NEX E 30mm F3.5 Macro的放大率是1:1 (1x), 但畫質評價相對上面兩家來說比較遜色
但它的體積並不大, 加上NEX機身, 這樣組合應比上兩家體積更小
Nikon 1和EOS M目前好像還沒有對應原生接環的微距鏡
昨天看到一篇四管微距鏡的PK, 老實說M43的微距鏡真夠力!!
感覺勝過了Nikon的 AFS 60/2.8 G Micro和Carl Zeiss ZF.2 2/50 Makro-Planar呀
http://blog.mingthein.com/tag/60-2-8-zuiko-digital-ma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