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散景該挑哪顆? f2.0和f1.4散景差很大?

錢存好了,可是不知道該如何挑好

昨天有去攝影展逛一小圈,因為對於機身的操作也不是很熟所以只大概拍了幾張,c.n.s.f都有考慮,現場沒有f家,手感是覺得c比較好一點點,s家現場拿起來前面很重的感覺,c家的應該也很重,可是卻覺得比較平衡,也是很重

以前只有玩過aps-c單反,本人不會修圖都是直出


絕大部分都是都是用手機拍,只有出遊時才會帶上相機,會想買好一點的相機是因為有些感覺手機拍不出來,主要拍全家出遊

例如:
1.奶油散景 (除非修圖)(條件:大光圈和長焦段)
2.夜拍我覺得有兩種:
[1]手持夜拍,通常是只有人清楚後面模糊(大光圈+高iso)
[2]人清楚後面的夜景也清楚(上腳架+閃燈)這時候就不用大光圈,
如果在沒有腳架的情況應該就是縮光圈+閃燈+高iso(我自己想的不知道對不對)
3.超廣角,手機頂多24mm,通常拍風景比較需要,


可是我看過大家的貼圖,感覺廣角或者標準的散景好像不夠奶 反而長焦大光圈的散景 奶


如果最奶的焦段都是長焦,那就是說我應該買一個變焦(16-35 f2.8或 24-70 f2.8或 sigma 24-35 f2.0)
加上一個長焦定焦(85以上)比較適合


依我的預算,以下價錢差不多


1.Sony RX1RII 非常輕便 高iso 只是f2.0散景不夠奶 (我自己覺得還好)
 也有考慮leica Q 可惜它的ISO不高 一樣F2.0

2.sony A7R II 配原廠一顆定焦鏡(35mm f1.4)或變焦 (16-35或24-70)
或者配副廠 sigma (24-35 f2.0)+ 85以上定焦

3.canon 5d4 也和2配一樣


4.Fujifilm X-T2 配兩顆定焦 (35mm和85mm),優點就是重量,一機雙鏡和全幅一機一鏡一樣重


謝謝
就這個 sigma (24-35 f2.0)+ 85以上定焦 ...

因為淺景深優先,85mmF1.4(F1.8)是最低標準!
Love Cooking wrote:
錢存好了,可是不知道...(恕刪)

不用找了,散景控 Noctilux 50mm f0.95 配 Leica M240 買下去就對了.
如果你要玩大光圈定交,盡量是無反機

無反機F1.4、F1.1 全區都可對的準焦
DSLR 就碰運氣了,運氣好的中央可以用,側邊看運氣,若又遇到移焦,又要一直跑原廠送調

Love Cooking wrote:
如果最奶的焦段都是長焦,那就是說我應該買一個變焦(16-35 f2.8或 24-70 f2.8或 sigma 24-35 f2.0)
加上一個長焦定焦(85以上)比較適合..(恕刪)

當然, 因為光圈孔徑愈大孔, 背景成像的模糊圈, 就可以拍的愈大顆.

你自己用光圈的定義式, 除一下, 就知道那根鏡頭的光圈孔徑較大了..

光圈的F值 = 鏡頭焦距 / 光圈孔徑
http://www.imagejoy.com/article.php?id=379


Love Cooking wrote:
可是我看過大家的貼圖,感覺廣角或者標準的散景好像不夠奶 反而長焦大光圈的散景 奶


所以你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焦段需求
拍攝相同人物比例的話
不同視角會讓背景的構圖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就算光圈大景深更淺
可能在你眼裡也會不如景深較深的長焦組合
因為長焦壓縮感較強的話
背景的放大效果較高
讓你有景深更淺的錯覺

長焦拍攝也會有缺點
例如工作距離太遠
焦距太長背景也會有點空洞的感覺
如前段一開始所言
要挑奶油散景之前
你要先找好自己喜歡的焦段

至於光圈的話
也未必是光圈大就好
因為就算景深相同
也可能因為鏡頭光學設計較好的關係
所以背景看起來更糊更柔順(國外就有網站作過多系統比較測試)
差的鏡頭甚至還有嚴重的二線性等等缺陷影響觀感
挑選鏡頭的時候
多看看與散景有觀的光學測試(例如球面像差與彗星像差之類的)
也要多看看實拍照
看完之後再作決定
不要單純只看光圈大小就完事了

光圈葉片數量與形狀也是值得注意的規格
因為你並非每次都會光圈全開拍攝
葉片數較少的話(例如7片)
縮光圈後的散景光點形狀會呈現難看的多邊形
注重散景的鏡頭有許多都是9片甚至有到11片的(有些雖然片數多但是非圓形~要注意一下)
看目標的大小跟構圖
要散景很簡單的,只在於你合不合用,喜不喜歡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9226555@N06/27735334472/sizes/o/
宅男乙 wrote:
當然, 因為光圈孔...(恕刪)


謝謝大大讓我多上一課,知道原理,原來我眼睛沒看錯


umax wrote:
如果你要玩大光圈定...(恕刪)


我自己的無反偶而會對錯焦,或者接手動鏡一樣沒對到焦,都是回家發現,屬於自己的操作錯誤和技術不好

那DSLR我就沒玩過,頂多幫朋友用自動模式取景拍照,(60d和一些底片機)

移焦是說:操作正確是機器本身有問題而產生? 即使技術好的攝影師也無法避免?

那就是完全是機器本身的問題是嗎? 如果是,是使用久(拍上萬張)才會?還是放久(少拍.幾千張)也會?甚至新機就會?



louischiago wrote:
哈囉 Leica...(恕刪)


大大的leica都拍得很棒,我知道它iso很高,可是可用iso應該沒這麼高,1600就有些些躁點,我參考你(2016.02.07)夜景


badaseases wrote:
所以你要先想清楚自...(恕刪)


看來還要多多爬文,並沒有特別喜愛哪個焦段,出國時有幫朋友拍長焦,拍攝上比較不習慣,離被攝者滿遠的,太多人時不好拍,可是像片效果滿好


因為是拍家人出遊,所以人數是1-5大人,看來24mm 28mm 35mm 大光圈都滿適合 ,50mm適合拍1-2人

之前微單帶出門一機三鏡+閃燈,重量頂多1.5-2kg,變ff後 一機一鏡為主再加閃燈應該也是這重量

雙鏡還不知重量能承受?還有如果都買原廠,錢也只夠買一顆


謝謝各位建議
Q 24MP FF
立體感絕對完勝RX1RM2, 相信是鏡頭設計功力分別.

現有24MP FF沒有一部ISO1600沒嘈點.
多與少? 直出JPG(其實與相機本身NR強弱之分)
強=細節流失
弱=細節保留

最後, Leica Q ISO3200內絕對是可用. MONO大可推到6400以上.
如同RX1一樣, 鏡頭專為SENSOR而獨立設計, 相比同級可換鏡機肯定更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