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評測的面向,是否已經越來越窄了?

回顧今年來M01官方發布相機相關的文章

2023/9/28 Tamron 70-180mm G2 評測
2023/9/20 Nikon Zf 發布
2023/9/14 Tamron 70-180mm G2 發布
2023/9/12 Sony A7CR / A7C II 售價公布
2023/9/12 Sony A7CR / A7C II 雙機評測
2023/9/5 Sigma 100-400mm f/5-6.3 DG DN OS|C 評測 for FUJI
2023/9/1 Sigma 100-400mm f/5-6.3 DG DN OS|C 發布 for FUJI
2023/8/29 Sony A7CR / A7C II 16/35GMII 發布
2023/8/29 Sony 16/35GMII 新舊對比
2023/8/24 Fujifilm X-S20 評測
2023/8/8 Canon RF 28mm f/2.8 STM 評測
2023/7/26 Canon Speedlite EL-5 + ST-E10 評測
2023/7/18 Canon PowerShot V10 售價公布
2023/7/18 Canon PowerShot V10 評測
2023/7/17 Sony A6700 評測
2023/7/12 Sony A6700 70-200G2 發布
2023/7/12 Sony 70-200G2 評測
2023/7/6 Panasonic Lumix S 14-28mm f/4-5.6 Macro 評測
2023/6/22 Sigma 14mm f/1.4 評測
2023/6/16 Lieca Q3 評測
2023/6/9 Canon RF 100-300mm 評測
2023/6/8 Sigma 14mm f/1.4 DG DN Art 發布
2023/5/30 Sony ZV-1 II 售價公布
2023/5/25 Lieca Q3 發布
2023/5/24 Fujifilm X-S20 發布
2023/5/24 Canon RF 28mm f/2.8 STM 發布
2023/5/23 Sony ZV-1 II 發布
2023/5/11 Leica M11 Monochrom 評測
2023/5/11 Canon PowerShot V10 發布
2023/5/11 Laowa Argus 28mm f/1.2 評測
2023/5/10 Nikon Z8 發布
2023/5/3 Sigma 23mm f/1.4 評測
2023/4/21 Canon EOS R8 售價公布
2023/4/21 Canon EOS R8 評測
2023/4/20 Canon RF 100-300mm f/2.8L 發布
2023/4/13 Sigma 50mm f/2 評測
2023/4/6 Samyang AF 35-150mm f/2-2.8 FE 發表
2023/4/4 Sigma 17mm f/4 評測
2023/4/3 Sigma 無反 Contemporary 三鏡發表
2023/3/29 Sony ZV-E1 評測
2023/3/24 Canon EOS R50 評測
2023/3/17 Kamlan 70mm f/1.1 評測
2023/2/28 Panasonic Lumix S5 II 評測
2023/2/21 Sony FE 50mm f/1.4 GM 評測
2023/2/17 Canon RF 135mm f/1.8L
2023/2/8 Canon 發表 EOS R8 / R50
2023/2/7 Sigma 50mm f/1.4 DG DN Art
2023/1/20 Ricoh GR III 與 GR IIIx 釋出最新韌體
2023/1/17 Sony FE 20-70mm f/4 G 評測
2023/1/12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評測
2023/1/6 Fujifilm X-T5 評測

統計一下 共51篇:
E-mount 17篇
RF-mount 13篇
X-mount 5篇
E/L mount 6篇 (視角都是E-mount
Leica 3篇
L- mount 2篇
Z- mount 2篇
其它 3篇

會令人覺得很奇怪
Z-mount 消息為什麼那麼少
確實Zmount 今年以來 新品發布的不多
包括 Z8/ZF 這兩個非常優秀機身
Z135mm 1.8
Z180-600mm
Z70-180mm
Z85 1.2
這四支頂尖鏡頭
還有三支實用取向的鏡頭
Z DX 24MM F/1.7
Z DX 12-28MM
Z 26MM F/2.8

甚至Panasoinc的G9II 也無聲無息
怪不得有時候會看到Nikon影薄 /藥丸 的言論

相比於其它廠商發表時一篇官宣(美名是快訊
發布售價時寫一篇
評測又一篇

Nikon竟然只有 ZF/Z8 發布兩篇文章
這資訊量偏頗的實在很嚴重阿

還有這兩篇永恆置頂
Sony「FE-Mount」鏡頭評測總回顧|34 顆讓你一次看過癮
Canon「RF-mount」鏡頭評測總回顧|入坑前必看的敗家清單!

我就直接點名吧
是不是sony真的花了很多錢在宣傳?

還是sony的東西真的有這麼好
輾壓過其他廠商
值得官方這樣大書特書?
文章關鍵字
相信您應該是出社會一段時間了
所以有看出Sony肯定是花了錢請01寫測評
不過寫測評很花時間精力的
廠商不給錢爲什麽01要出人力幫它寫測評?

另一個觀點,廠商是不是也能私下請他人在01寫測評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痞子雲
不是這問題,問題自己都戳破了。1038樓有人整理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4809559&p=104 主要是雙標惹怒國祥
RogerF200
其實台松相機每個型號幾乎都有賣,買過四台都是公司貨,GX9也有公司貨
assis1123 wrote:
本篇政治不正確閱文慎...(恕刪)


M01本來就跟Nikon鬧翻了,這大家知道,不過還是太偏其他家了,除了你提到的G9II,其實還有 Panasonic Lumix S5IIX也沒介紹,還有中畫幅 GF100II 等.
痞子雲
就媒體的尊嚴問題啊~
RogerF200
給不太懂的人來介紹也不見得好XD
只能怪N不爭氣吧

看S機身出多少了,鏡頭卡口資訊OPEN後副場鏡頭雨後春筍

N最後是放了,但似乎還有留一手,導致同樣T牌副場規格卻比S版規格貴

如果C、N都只想自己賺鏡頭,以原廠鏡頭那種價格真的相機會賣不動
EPICVIS
文不對題,就算尼康零副廠支援,原廠的那些機器和鏡頭也有可被測試的價值,若照你講的,那富士市佔連尼康一半都不到為何常常看到有01測試?
umax wrote:
只能怪N不爭氣吧看S...(恕刪)


不曉得N不爭氣在哪裡?
我只是想說,報導平台的偏頗,跟爭不爭氣沒關係

本文不是列了Nikon今年出的新品

Z8/ZF :
Z8無論規格還是功能設計都優於旗艦A1 ,售價也贏 。別誤會,我本身是A1/S3的用家
ZF功能規格售價至少能跟A74 競爭吧?
這兩台機身沒有競爭力嗎?

頂規鏡頭
Z135mm 1.8 還沒看到大量照片,不過宣傳照的散景,把我的135GM打到哭都不為過
Z180-600mm 各方評價都是優於Sony的經典之作200-600
Z70-180mm 好在有70-180G2出來 否則Z70-180能接增距鏡這點 直接就輾掉E口
甚至某些場合會比我的70-200GMII 好用
Z85 1.2 對比85GM F/1.4 各方評測均全面輾勝

一直強調我手上的東西
是因為怕被人扣帽子我是N粉啥的
事實上我滿手Sony機絲

三支實用取向的鏡頭
Z DX 24MM F/1.7
Z DX 12-28MM
Z 26MM F/2.8
我就沒涉獵了 畢竟再怎麼實用 也比不上開放卡口的百花齊放...

以上兩台機身/4+3支鏡頭 真的都沒有競爭力嗎?
一個做相機評測的平台
連個"發布"都不配給予嗎?

如果你要講不開放卡口的問題
RF一樣沒開放
如果你要講葉配沒給錢
Leica絕對也沒給錢
著墨卻比Nikon還多

所以你們講這些都只是在幫M01護航而已
事實是M01對Nikon的資訊揭露很不公正
就算沒給錢也應該給個尊重
連尊重都不給
那就是有仇了

至於為何不公正
我不曉得也沒有能力探討
鍵盤在人家身上
我只是把我看到的講出來
lml640707
樓上的專業[讚]
roc18
1038樓 笑死了
...這相互都有商業利益...是否兩廂情願可以"相互配合"良好...這一個巴掌拍不響;

相機版橫幅廣告誰買比較多...這大家都看得到,但就如此評斷"勾結很深"...似乎也不必然;絕對公平是理想而非客觀現實,免費吃瓜不必嚴以待人;

媒體公關機+附加器材肯不肯借積不積極就"差很多"了,測試平台畢竟只是伸手牌,老闆自己砸錢實買還高調發文才絕對特例;電話Email都發過去很簡單,根本就沒理由搞"差別待遇"自宮,畢竟有最新的內容發文拚流量才是生存王道,只是人家品牌評估如何回覆或何時提供(或不提供)...外人不足道也,(手上沒實證的)非利害關係人...似乎也不大方便多說些什麼啦;

反正這裡沒有其他地方多得是;"差別待遇"到處都是;這才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世界吧?

缺點敢寫,美女好好拍;內行挑規格,外行看妹子;流量衝上來,沒啥好抱怨;
vaisteve
反正都是在拍奶,有差嗎? 現在01上99%的評測都有肉奶照,大家看了發洩一下也算是功德圓滿,一次滿足科技與情色的願望!
這個評測又不是真的評測,了不起就使用心得,別太認真
真要測試哪是這樣搞的
我記得m01有說過,nikon 很難借來測試。

而且可以看到,
sony 很多時候發表當天都直接出評測。
就是因為m01有提早拿到媒體機。

目前也有看到m01補救措施,
官方發表後,
馬上貼上基礎資訊。
沒借到或者跟普通用戶一樣遲拿到最少還有給消息。
assis1123
原文就講了,跟借不借測試沒關係。連"消息發布""售價公布"文都沒有,大小眼超級明顯
我想起真人版電影 "7龍珠 全面進化" 拍成經典爛片的故事.

電影未上映前, 日本看試片發現美國制片愈來愈不對勁時, 於是與律師飛去 Hollywood 交涉

得出的結論是 "沒出錢的人沒資格有意見" 如果對電影內容有意見, 前提是集英社先掏出50億日元再說. 結果集英社當然沒付錢, 最後連鳥山明都認為是糞作.

選擇題, 誰才是爛片元兇 ?

A. 導演
B. 集英社
C. 鳥山明

無論選擇那個答案. 爛片應是結果. 而不是原因

我沒出錢, 所以沒意見
不曉得樓主為什麼要這麼氣又這麼認真
MOBILE01對樓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對我來說只是打發時間的網站
包含YOUTUBE上的評測
多看幾篇就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畢竟大家立場不同,過去經驗不同,觀點也會不同
沒有誰對誰錯
大家不是都說,網路時代認真你就輸了
沒有平衡報導還算是好的
看看那些新聞媒體連應有的道德都不顧去做負面報導
在這可以免費看到些資訊還可以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