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來這看各位大大的研究心得
只有一小段日子
之後敗了一台中古vg-10
當入門學習機種
可是好像看大家對vg系列的攝影機
不算好評
甚至有sony也放生vg系列的感覺
要不是有nex系列的相機算是小熱門
我想vg系列的攝影機 可能有機會往生了吧!!
那攝影機會有哪些熱門機種嗎??
vg系列都是可以換鏡頭
以sel 18-200來說
他是把防手震做在鏡頭上一各鏡頭原廠要23xxx tamron也要18xxx
可是tamron的18-270有vc也才15xxx
用轉接環在拍照上因該是沒差別吧!!
在在攝影上呢?
還有在攝影上可用恆定光圈嗎?
chen_2116 wrote:
一般在用VG系列就夠...(恕刪)
大大
所以你覺得vg系列 在攝影上
畫質或是色系的功能上還是有差到了唷
那如果換鏡頭會好一點嗎!!
畢竟我目前是VG10下手
對VG20有點不之多哪些??
okass8328 wrote:
VG本來就屬於小眾市...(恕刪)
PZ 18-200 f3.5-6.3
這顆是哪一顆阿??
恕小弟不懂
是SELP 18-200嗎??
還是SEL16-70Z
這鏡頭還沒看評比
我覺得就純賣菜而已
PZ 18-105 f4 G
我到是有點興趣可是F4的恆定光圈
會不會太小了
猜測上也怕比18-200好到哪去!!
小弟再問的是像這影片上擷取的圖片如此

拍照可以有深淺景
那攝影也可以有像這樣的深淺景吧!!
只是看光圈大小的話
那不看防手震 靠腳架 運鏡 上一顆大光圈的鏡頭可嗎?
還有是PZ 18-105 f4 G上的效果好嗎?
他比18-200還便宜太多了
那18-200會降價嗎??
odinwww wrote:
小弟我來這看各位大大...(恕刪)
VG系列目前來看是要到VG30/VG900算是操作上,性能上,擴充上比較完整.先不論SONY出的E接環鏡頭後續如何發展,個人在操作時還是以MF模式為主AF為輔
VG系列賣的就是轉接+大片幅,其他關於錄影的收音方面只能說是普普(VG30/900)才改變閃燈接口,改成通用型電子接口,可以外掛. 不過消費市場就是愛淺景深?但是片幅越大,相對的對焦能力就是考驗
我之前也是用VG10
參考一下~~~
http://vimeo.com/583303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xi5r8vqOI
不過為了吃飯方便還是換DSLR可以兼顧
losanfo wrote:
VG系列目前來看...(恕刪)
對不起 請教一下
片幅越大,相對的對焦能力就是考驗,原因是??
片幅越大不是越好嗎??
目前看過吉姆林大解說的鐵三角
所指的片幅中
「全片幅」擁有高畫質且低雜訊的優勢,可同光圈下可獲得的景深也較淺,且具備較寬廣的動態範圍。
「APS-C片幅」長與寬的尺寸比全片幅小了1.5倍左右,所以不論是接上全幅鏡頭或是數位專用鏡頭,鏡身上所標示的實體焦距都必須再乘上1.5倍,才會得到所謂的「等效焦距」
「4/3片幅」大小適中的鏡頭群加上2倍等效焦距
那APS-C片幅沒有比較好嗎??
還有大大在第二各影片用VG-10+SIGMA 28mm f1.8
我覺得吃光 立體感 都很好了阿!
在拍攝上適用峰值對焦就固定不動了嗎?
看到這我想問另一各問題
外接副廠鏡頭NEX系列以外的
例如說TAMRON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VC LD Aspherical [IF]
他的VC防震會有用嗎?
有些鏡頭的口徑比較小
那要怎樣分辨口徑可以接上VG10?
拜託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