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介紹的是Samsung的MILC(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無反光鏡可交換鏡頭相機),NX11。NX11整組搭配i-Function 18-55mm F3.5-5.6 O.I.SⅡ(容易咬到舌頭的名字)為標準kit鏡,此外再借了30mm/F2.0來使用。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會看到這兩顆鏡頭交互運用。
正文開始前給各位一個觀念,EP、NEX、NX、GF這類MILC不是數位單眼(DSLR),網路上很多什麼評測[1]之類的寫說這是什麼輕單眼、小單眼、類單眼、微單眼、隨身單眼,掛那種名詞的話,勸你還是慎重考慮是否繼續閱讀。
分享一個小秘密,以老師工作來說,像研究所考季,你要在短時間內改400~600份考卷,基本名詞解釋就錯的話,這張考卷就丟了。
以你的工作來說,你要買相機,所以要在短時間內找大量評測報告,但品質量莠不齊怎麼辦?名詞都弄不懂,後面的內容值得信賴嗎?
以下是NX11外觀。
[1] 但這邊要特別強調的是,一般網友分享當然不用吹毛求疵,事實上跑到別人部落格留言說「這不是類單眼」是件相當失禮的事。這邊指的是「專業攝影網站」與「專業寫手」的圖文而言,既然他們強調自己是專業,那當然該以最基本的專業要求他們,對吧?

首就外型而言,正如Panasonic的DSLR型GH系列是系統內上級機,Samsung的NX11,在外型上也明顯表達出「上級機」的感覺。
再來是這台相機的握持性。由於有突出的握把,握持感可謂安定許多。若NX100,由於造型與材質之故,必須謹慎地把持才能預防手滑。
雖因機身體型關係,握持時小指懸空,比不上DSLR,但光憑握把,就能在MILC中名列前茅
接著看操縱性。操縱性是本門評鑑相機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好操縱」的相機讓你拍照時能確實感受到樂趣,但難以操縱的相機會大幅破壞攝影的樂趣。但這種操作性的考核是那些追逐數字的開箱文無法告訴你的資訊。
個人標準,有雙滾輪(同時調整光圈快門)、獨立WB鍵與獨立ISO鍵這三者,我就會給予中上的評價,為何?因為這是控制曝光最重要的項目。至於是否能達到高評價,則要看按鈕的配置與其他獨立鍵的功能。
以MILC來說,這台操縱性可位列前段,這是基於兩個缺點與兩個優點所得到的答案。
先講缺點之一,儘管這是Samsung的上級機,但令人不可理解的是「為何NX100有雙滾輪,而NX11沒有?」雖然NX100的滾輪位置不盡理想,但卻是極力減重的MILC中少數具有雙滾輪的優秀存在。
以體積而論,NX11絕對有更佳的空間,可以將滾輪放在正確的地方便於操作,但可惜的是NX11卻放棄這個工作,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缺點之二,是廠商主推的「i-Function」功能。儘管「i-Function」的缺點在NX100的文章中就提過了,但此處有必要更深入說明這項Samsung特有功能。
請見此圖:
「i-Function」功能鍵做在鏡頭上,AF-MF切換鍵上面那個按鈕就是。
按照廠商的說法,按下去之後可任意調整光圈、ISO、白平衡、光圈、快門之類的設定。但其實ISO、白平衡就有獨立按鍵調整了,沒有特別按i-Function調整的必要。
再說光圈和快門,相機滾輪調整快門,假設在鏡頭上的i-Function可以直接操縱光圈,那倒也不錯但實際上若要以i-Function操控光圈,你必須進行以下動作:
1.按i-Function
2.轉動對焦環,將選單切換成「調整光圈」
3.再轉動對焦環去調整光圈值
但若你採傳統方法則是:
1.按「AV+-」
2.轉動滾輪
而且1.和2.可以同時進行,其實只有一步驟。反觀i-Function的過程,相當麻煩,讓人找不到願意使用的理由。
也許Samsung是想力推i-Function,才不在機身加入雙滾輪。但這樣的設計邏輯只能說是讓人嘆為觀止、匪夷所思。
另外有兩個優點,也就是兩個獨立按鍵:「切換RAW檔」與「相片設定」,這兩個功能無論在GF系或是EP系都得進選單調整,但NX11有獨立按鍵調整。

「景深預覽」鍵(握把旁邊那個按鈕)可透過設定更改為「切換RAW/JPG模式」鍵,這個切換在拍攝黑白照片或是低光源場景時特別好用。

相機最右下角那個垃圾桶按鈕就是「相片設定」鈕,Samsung稱之為「拍照精靈」,可以調整對比、飽和或是什麼黑白、低彩之類的模式。
不過這台相機的操作有個和大多數相機不同之處,在於十字鈕中心的「OK」鍵,一般相機除了確定外,按一下就進去選單,但NX11的選單並不在這顆鈕,在左上方,觀景窗左邊那顆寫著「Menu」的按鈕才是選單鍵。
老實說這是一個奇怪的設計,因為選單放那裡就無法單手操作,一定要用左手壓Menu才會進選單。
螢幕表現方面,和EX1、NX100相較進步不少,預設的對比度、飽和度不再是最高,稍微貼近正常使用的範圍。EX1是經典的例子,之前我在墾丁時,肉眼看天空只有一點點的藍色,但EX1的螢幕看出去是大藍天。NX100的螢幕比較沒那麼誇張,NX11又好一點。
如果從選單介面來說,NX11表現優異。對手機GF、EP的選單都是層中有層、疊床架屋,找設定非常不方便,特別是GF2,某些重要的設定竟然藏在Q.MENU裡,正常的MENU找不到,那是非常令人憤怒的設計[1]。
而NX11選項進去只有一層,每個大項都只有一頁,找設定輕鬆愉快,從剛拿到手算起,翻三便選單我就完全掌握這台相機的功能,因此不用再去找說明書。[2]
對焦性能面在MILC亦名列前茅,比起GF2的老花眼AF更顯優異。AF速度來說,MILC都一樣慢[3],但AF精度卻表現優異,在這次使用期間沒有多少脫焦現象,就算用到F2.0的大光圈也一樣,令人安心。
電力表現方面,帳面數字400張,在MILC是頂尖表現。雖然在ISO3200的極端環境下會降到230張左右,但仍然大勝GF2(一般環境下)200多張的表現。(關於各MILC電力表現見後篇「電力表現參考表」)
色表現由WB與色反應構成,這方面三星一強一弱。AWB方面,這是Samsung的強項,EX1、NX100與NX11三台都一樣,AWB準確,自然光到人工光源都準確,假設你不會判斷色溫,可以安心把WB轉到AWB。
看圖片前,仍照慣例進行圖片品質宣告:「除特別說明,否則全為JPG直出、無修圖。」
[1] 為了找到我要的設定,只好翻說明書,然後就那本大有問題的說明書就被一條一條地勘誤,見:GF2之參:錯把馮京當馬涼。
[2] 或者這樣說,因為選單設計好所以免去被鞭翻譯的命運,如相機內附的小說明手冊把「手動模式」翻成「手冊」,想必完整版說明書一定也有錯誤,不過既然選單容易理解,就沒有必要再看說明書了。
[3] 但Panasonic亦有機體主打最速對焦,只是那台沒用過,因此不做保證。

這是台北捷運車廂,算是常見的場景,各位可和自己手中的相機相較。

這是和神秘的Nikon農藥綠同時拍的相片,測試結果我在這裡才說,就是在那種環境下,手機和NX11都比D300s準(其實正確的講法是D300s太不準了),不過這結論實在太傷害廣大Nikon粉絲感情,所以留在這裡說。
接著我們來看體育場內的人工光源表現,拍過體育活動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那種光源是非常可怕的。

EP1拍出來是這樣,體育場的水銀燈都是青色的。

NX11。
效果哪種比較好?就看各位了。
延伸閱讀:
知識有價論——相機評測篇
「我該選哪台相機?」
「心得」或「腥得」?
NX11之壹:遊人愛向誰家宿(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