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換氣和姿勢關係密切,姿勢不對的話,有效換氣的次數會少的可憐,游沒幾公尺鐵定沒力.
不過文字敘述其實不如上YOUTUBE去找一些相關影片來看,並請注意影片中的幾個細節:
注意看泳者水下呼氣到轉頭(捷式)或浮頭(蛙式)吸氣的連續動作,
這是重點中的重點,姿勢不對,你是做不到有效換氣的.
另外,呼氣要用鼻子或嘴巴,更或是兩者一起來都可以,重點是你呼氣要配合姿勢.
水下姿勢從開始到結束,順暢的把肺理的氣呼出去,不要水下姿勢一開始或快結束時就用力呼氣.
不能這樣做的原因有二..
一.你一開始就用力呼光氣,你會一直有短暫的時間形同在憋氣,久了就會越來越感覺氣不夠,
然後就游不動了,而且呼光氣你的肺就癟下去,上半身就會開始下沉,影響姿勢,
你會一直有短暫的時間要靠腳踢水(捷式)或更用力用手壓水(蛙式)來保持身體不下沉或上浮,
結果就是越來越累...
二.若是在水下姿勢快結束時才想用力呼氣,那會讓你來不及呼光肺裡的氣就必須馬上吸新的氣,
並導致換氣動作越來越亂,到後來一樣是血液裡的氧氣不足,漸漸就沒力了,
至於吸氣部分,一定只能用嘴吧,游泳嚴禁用鼻子吸氣,非常容易嗆水導致窒息!!!
而且吸氣的時候,沒什麼小口小口,一樣是大口吸氣,這樣才能保證你吸進的的氣足夠,
沒有哪種耐力運動是可以小口小口吸氣的,而游泳呼吸特別之處是"慢呼快吸".
另外,在這講一個吸氣時的小訣竅,
當你要吸氣時,在準備要張口那一瞬間,請將嘴作一個會發出"P0"音的動作,
做完後馬上吸氣,這個動作主要是可以將肺裡的餘氣吐盡,確保你的肺一直有新鮮空氣交換.
最後補充一點,游泳會感到肺部很漲很難過,那就是因為吸飽氣後沒有適時呼氣釋放肺部壓力,
在肺部壓力持續很高的情況下,會造成肌肉緊張等狀況,是完全不利於游泳的,
所以游泳要順暢換氣不可以憋氣...
Red October wrote:
當你要吸氣時,在準備要張口那一瞬間,請將嘴作一個會發出"P0"音的動作,
做完後馬上吸氣,這個動作主要是可以將肺裡的餘氣吐盡,確保你的肺一直有新鮮空氣交換.
推這一段...
我的習慣,不管蛙式、自由式甚至蝶式,水底下慢吐也好、快吐也好,出水面前都會留一些在肺裡
免得出小狀況的時候,肺裡頭沒氣了,會變成憋氣,然後會緊張,然後就亂掉了,
有的時候留兩成,有的時候留四、五成不一定,看心情。換氣的前一刻,就是發介於 "PO" 或 "PA"
音,把剩下的放完,然後順勢吸氣~ 長泳時(連續超過一千公尺),因為比較不喘,換氣比較隨便,
悠悠哉哉的,肺的空氣沒有全換也無所謂... 但是認真游時,呼吸順不順就差比較多了!
可以確定的是,用我這套呼吸法來跑步,大概一、兩百公尺就會喘不過來收工回家了,哈!
xxbomber wrote:
小弟最近開始學游泳,...(恕刪)
我自己主要是游自由式, 蛙式游得也頗爛
關於換氣,前面大大都說得很仔細,
不過最重要還是要找出自己呼吸與動作的節奏
這個部份其實可以先在站在泳池, 模擬上半身的水上水下動作和呼吸節奏的搭配
多做幾個循環感覺一下,有沒有缺氧問題
我之前說先從游慢開始,也是先確認換氣是否順暢
照我的經驗很慢的游,換氣後的感覺應該要跟平常走路一樣
不會有很大的憋氣或喘的感覺
以自由式來說,假如你是固定右邊換氣,那吸換氣的循環應該是
右手抬起時,頭轉右邊吸氣
左手划時,氣在肺裡,也幫助上半身浮起
等右手划時,鼻子吐氣,肺不要用力吐,就很順的把氣吐出去
接著就是右手抬起,剛好嘴巴吸氣
還有一點,初學者要能將身體放鬆,身體越僵硬,游起來越費力,
要讓身體自然而然浮起來,

捷式基本上分好幾種踢水節奏,有二拍..四拍..六拍..八拍(這我沒見過,後續就不提)...
一般中距離及短距離競速,都是游超過二拍,也就是四拍或六拍.
雖然說捷式前進的動力70%靠大臂划水,30%靠踢水,
而且踢水主要原因是要讓下半身不下沉,但是在競速比賽時,踢水的主要用處就是在提供前進動力了,
只不過這樣相當耗費體力,不利於長距離游泳(破千).
一般運動的人都是游長距離,二拍踢水既輕鬆又有效率,所以我們用二拍就好了...
抬頭蛙和抬頭捷是一個不錯的技能,只可惜這兩項是所謂救生四式中的兩項,不是很正統的泳姿.
救生四式:抬頭蛙泳/抬頭捷泳/側泳/仰泳...其實還有一種是潛泳.
抬頭蛙和抬頭捷主要用途是讓救生員可以在接近溺水者時,可以保持目視溺水者的狀態,
避免換氣時失去溺水者的蹤影.
而且基本上,抬頭游泳是很累的,游不了多久大臂就會很酸,腰也會很酸,
漸漸的就完全沒力游了,短距離救生可以,長距離很難持續...
不過若是拿這抬頭游的姿勢來練臂力,是可以考慮.
很多初學游泳或是學很久都學不好的人,其實常犯一個錯誤...
游泳換氣所謂的"抬頭"不是真的要將頭"抬的高高"的,包括蛙式和蝶式...捷式更不是...
蛙式和蝶式換氣時,靠手壓水讓上半身"湧出"水面,頭部就會順勢自然出水,很順暢的換氣,
勉強抬頭出水面換氣那就是你的泳姿不對.
而捷式換氣時切記是"轉頭"換氣,絕對不是"抬頭",也不是"邊轉邊抬",水線要從頭部頂拉到下巴,
為什麼呢?因為你一抬頭,下半身立刻下沉,然後為了避免身體下沉,兩腿就開始亂踢,
姿勢馬上亂掉,真正想好好換一口氣都換不了...
在小弟的認知中,要學好游泳,一開始不用太計較一些細節,譬如說蛙式的蹬夾腿,
真的沒有要練到雙手背在腰後,光靠蹬夾腿可以換氣前進的程度,又不是當選手...
或是擔心捷式換氣該用單邊還是雙邊...單邊都換不好了練啥子雙邊?
還有常聽到的捷式S型的划水,大車輪能先學會就好了,要進階慢慢來吧...
真的...只要能練到基本姿勢正確,可以順順的換好氣,輕鬆自在游個500m都沒問題了,
那才真正跨出第一步,接下來再開始修正姿勢的細節,讓自己朝1000m->2000m--->5000m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