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i1977 wrote:
變裝跑是超辛苦的!
那一年全馬,半馬,10k組各取十名,獎金分別是2000,1500和1000元。
老實說前年還沒有很多人有弄造型,跑馬就回歸賽事本身?那倒不如大家都去參加奧林匹克好了!

每一場賽事大會都有它想要塑造的味道,多了最佳造型奬並不會損及賽事本身,像富邦馬或是其它賽事,也都禮讓成績較優者可以優先排在前面的順位起跑,就是回歸純比賽的部份。另一方面,為了希望增加比賽的豐富性,也設了這個最佳造型獎,無非是希望在緊張的賽事裡,創造出另一種氛圍,就立意而言,該給大會好好鼓勵的!

就我個人過去三年參加的體驗,第一年看到整路加油的學生和民間團體,老實說我嚇了一跳,但心情是很爽的,因為難得看到一場比賽有這麼多觀眾來加油(古都馬就比不上了)。但從多數人的臉上表情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應該是受了指示被動員來加油的,似乎少了那麼一點點味道。
但再過了第二年,第三年我發現變了,我也猜的出來他們也是被動員要求來的,但臉上的表情變柔和了,那種感覺就是他們真心的響應和融入這個活動,把它當做高雄人的喜事,真心且熱情的歡迎大家來高雄坐客。更多自發的民間團體就在路旁架起非官方補給點,如第一年我只看到一家小七,去年至少看到三家小七免費擺水供應給跑者,在最後面還看到一家廟擺出檳榔和香煙(吸煙有礙健康),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那種變化我想如果每年都有參加的人一定會為這些微妙的變化而感動!

臉上的表情不是官方要求動員可以擺的出來的,就這點而言,且不論市府如何動員要求,但就如何鼓勵市民和教化民眾而言,我必須給高雄市府和高雄市民一個大大的鼓勵,您們的努力我們真的看到了!

再回到設立最佳造型獎,不也是同樣的目的嗎?希望更多人來參與,並為這活動帶來更多不一樣的元素,而不是冷冰冰的競賽而已。太魯閣馬去年最佳造型是在賽前需報名,並且一一上台說明造型的理念,但我覺得高雄馬也可以有自已的想法。既然用心的設了這個獎項,就把它做好,不僅一一公佈得獎者,並且請評審把得獎原因寫出來,就像金馬奬得獎者在上台領獎前,主持人都會把評審團針對得獎者得獎的原因唸出來一樣。這不僅是對得獎者用心的尊重,同時也讓落選者服氣!如果最佳造型奬一公佈可以讓大家會心一笑,甚至為之讚嘆,我想一定可以會高雄馬增添不少分數的!
小弟認為不是版主多在意這獎項,而是當這麼跑者用心力挺這活動時,主辦單位回饋給跑者的不是同等的用心,這才是參加者最在意的!獎牌也是,這麼棒的活動,用的還是公版獎牌(去年有改進了),真是可惜!
高雄馬熱情的加油群眾至今仍是我個人很推崇的一項賽事,如果在其它小細節更加留意,這項活動的口碑會愈來愈好!
Richard Chou wrote:
造型的確很搶眼,相信...(恕刪)
除非像奧運會那種比賽,不然很多馬拉松比賽都有變裝的跑者,也為大會增添不少特色。
就說今年的東京馬拉松吧,像這樣國際級的賽事,變裝的人也是一堆,大會也從來沒有禁止變裝,而且很多國外的馬拉松辦的像嘉年華會熱鬧非凡,像夏威夷的馬拉松賽。相信也可以吸引更很多人來加油、觀光或參加。
馬拉松的本質是跑步,但變裝的人也有跑啊,他們又不是光變裝秀一下就能領獎的,原PO大鳥姐姐也是跑完全程了,如果沒跑完全程,我相信她也不會上來抱怨說裁判不公吧?就是因為一切按大會的規定,在努力付出後,但卻沒有得到相對的尊重,才會讓人不滿吧?
最後,請你欣賞一下今年的東京馬拉松一些變裝秀吧,他們也都是跑者!
http://news.gamme.com.tw/255573
“如果你想跑步,跑一公里就夠了,但是如果你想遇見新的生活,就來跑馬拉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