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該追求 速度還是距離


SENDOH0420 wrote:
我個人經驗是覺得,初...(恕刪)


足底筋膜有可能是鞋子、跑姿、訓練不足所造成。

------------------------------------------------
減肥以燒脂為前提其實看心率錶較準...
你會發現燃脂區間(有氣區間)其實不用跑很快~
一切求慢和拉長運動時間~
瘦狐狸 wrote:
小弟月初時加入跑步...(恕刪)


小弟是這樣的, 有正確飲食控制, 平日有練核心肌群跟腿. 習慣一周跑三天, 一開始三天都是追求10k能夠輕鬆完成. 當可以輕鬆跑完10k後, 平日兩天我開始練10K配速跑跟速度跑, 周末LSD練距離. 不過我還是認為每周腿部肌肉跟核心肌群一定要練, 沒有強健的肉體, 不管你追求速度或者距離都容易留下傷害.
建議開版大可以趁比較涼爽的這幾個月,先維持固定時間的運動,速度先不用太在意,把體重降下來。
如果冬天用七分速可以跑五公里,夏天可能七分速會維持不到3K,自信心會大受打擊。
相反的,利用夏天的時候訓練,秋冬的成績會好很多。
請問大家,
如果沒有運動錶,想用手機紀錄跑步的資訊
該使用哪種軟體呢??

小弟身高180,體重也是95....

想開始慢跑減重~
慢慢騎~總會到
初學者先給自己訂一個時間,譬如一個小時。能夠做到連續跑足這個時間就好了。距離/速度都不重要。
馬拉松世界 即可

簡單好用~

nike+越來越難用了....

marcul wrote:
請問大家,如果沒有運...(恕刪)
上星期一直都是維持4k
這星期就加到6k 速度維持住
在星期一二連跑兩天6k 沒任何異狀
星期三想再繼續6k
跑到4k時左腳踝突然劇痛 當下馬上停止跑步改用快走方式
回到家後發覺左腳踝外側腫起來 雙腳膝蓋在爬樓梯時也突然出現明顯疼痛
這在之前跑4k時沒有出現過的
目前左腳踝還是有發炎及腫脹情形

請問為何會這樣呢?
先求有再求好,先講求不傷身再講求其療效啊~~大大。

我們一般路人甲跑步是為了健康,不是為了吃飯,而且也沒有充份的醫療團隊和知識,更應該小心為上上策啊~~

所以,先看醫生,然後休息吧,別一開始就急著想拉量拉速度。

先休息吧~~

然後傷好後,就照其它網友建議的,速度先不用快,慢慢來~

每週就挑週末一天以能輕鬆聊天的速度去看能跑多長就多長,累了就休息~就LSD,可能10K吧我亂猜的。

週間挑個兩到三天也是用慢速跑固定距離,以你目前的狀況就5K吧。

可以這樣排:124各跑5K,6LSD,357三天就好好休息,我自己是覺得剛開始先不用操肌肉,先讓身體能好好休息,

之後身體習慣後,距離也拉到你的目標距離,要開始拉速度的時候再加入肌耐力的訓練也不遲。

然後也別急著拉距離,記得網路上查到的是保守的方式是每週不要增加10%,是每週的週跑量,不是單次10%,

所以你自己算算,在保守的方式來算自己每週增加多少比較好。

大概是這樣吧~~

瘦狐狸 wrote:
上星期一直都是維持4k...(恕刪)


版大的情況我也曾發生過,右膝肌肉內部發生疼痛,右小腿外側肌肉發生僵硬與強烈的疼痛感!
之後我就加強大腿與小腿肌肉的強化訓練,也購入一些關於路跑方法的書籍研究與改善跑姿!
以前的跑法是採前腳掌推蹬,目前在嘗試姿勢跑法,改以上拉試看看...
而強化肌肉,確實改善的膝蓋與小腿外側肌肉的問題了!目前跑10Km,都沒再發生如此的問題!
跑了一段時間後先把心肺練起來,再來就是訂定一個穩定的長距離訓練。

很多人初期開始跑常常會放錯重點或是方向不對。
我認為應先追求穩定的心肺,心肺狀況可以保護跑者而不至於訓練過頭受了傷,其次才是慢慢增加距離。
心肺起來後,以經驗來說我本人是從3k開始跑,適應後加長距離到8k,最後穩定的訓練距離大概落在11k蠻長一段時間,這11k維持在跑一休一或跑一休二。
訓練過程中您會慢慢知道什麼是正常的酸痛或疼痛,有任何不妥都應該降低強度避免受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