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訓練要有負重才算,雖然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也負擔了自己的體重,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體重都負擔不了,那真的體能太差呢,只是一般人都忽略了自己連自己的身體都負擔不了。
所以以自己身體的重量來做訓練都不能算重量訓練,因為那只是讓你有基本負擔自己體重的能力罷了,就算做再多,也只能增加肌耐力,不能無限增加肌力。沒有負重的情形下,肌力只能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滯不前了。
重量訓練就不同了,負擔的重量甚至可能超越自己的體重,身體骨骼不夠強壯,不能負擔。所以過早做重量訓練,會讓還有生長空間的骨骼提早過度鈣化,如果鈣化的地方是生長板(骨頭兩端),那就不會再長大了。
長跑神童蘇子寧
我有個大學同學一直覺得她長不高是爸爸媽媽太小帶她去爬山的結果.
從體格來看她的確有肩被壓縮的感覺, 所以現在小學生才會帶著有輪子的書包. 至於運動, 只要國小體育的項目, 應該都是有教育專家背書的安全運動. 馬拉松(42K)很顯然並不是安全項目.
6歲吳均浩 跑完馬拉松
http://picasaweb.google.com/HsiuChe.Shih
230038 wrote:
外甥女今年小六,昨天在練跑時(目標萬金石六公里)有熱心的跑友要她不要跑了
說小朋友跑步骨質密度會增加,影響發育將來會長不高,親戚很擔心,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鼓勵運動反而會害了人家嗎??
網路找了一些資料,但是都屬流言級,有沒有大大能提供正確的資料,
過度運動當然是不好,那小朋友、國中、高中各自適合的慢跑距離是多少呢?
...(恕刪)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長高標準是需要長多高
我是以醫學標準 夫妻身高的平均來計算
我家女兒 在小六時去黃金海岸跑10KM=47:47
今年國三 目前身高已經超過我家夫妻平均標準身高 而且還在長高中
運動會延緩生長板的閉合
適度的跳繩 均衡的營養 是有必要的
睡眠是非常重要
運動過與不及都不好 如何拿捏要看個人體質
而且"體適能"在12年國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總分最高計分可以增加到6分
最後 若不放心 快去骨科照一下 看看生長板閉合了沒有 最準
以上是個人帶小孩經驗 讓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