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開始養成運動習慣真的比較好
對於腦部發展也很好 BTW之前科學人雜誌有一篇在講慢跑對於腦部上的發展


我堂妹小五小六的時候是田徑隊的
現在她國二17*cm...
目前還在長高...
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不能算重量訓練,充其量只能算一般的體能訓練。
重量訓練要有負重才算,雖然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也負擔了自己的體重,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體重都負擔不了,那真的體能太差呢,只是一般人都忽略了自己連自己的身體都負擔不了。
所以以自己身體的重量來做訓練都不能算重量訓練,因為那只是讓你有基本負擔自己體重的能力罷了,就算做再多,也只能增加肌耐力,不能無限增加肌力。沒有負重的情形下,肌力只能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滯不前了。
重量訓練就不同了,負擔的重量甚至可能超越自己的體重,身體骨骼不夠強壯,不能負擔。所以過早做重量訓練,會讓還有生長空間的骨骼提早過度鈣化,如果鈣化的地方是生長板(骨頭兩端),那就不會再長大了。
我個人的經驗是,遺傳是最主要的,再來就是營養吧(少量),至於運動,我覺得沒什麼關係
像我從小學就喜歡打籃球,一直打到大學,現在有年紀了,對於容易受傷的運動就少接觸
,現在身高還不是165公分(不過還是全家最高的)^^
記得國中有一些同學,都在混撞球場,有點像小混混,整天吸煙也沒在運動,還是不長得很高175上下
所以不要想太多,小孩肯運動有養成好習慣比較重要啦^^
我想到的是..... 那些高大的藍球員, 小時候都不跑的嗎???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我想01有很多年輕的網友, 跟年輕朋友分享一個舊聞:

長跑神童蘇子寧

我有個大學同學一直覺得她長不高是爸爸媽媽太小帶她去爬山的結果.
從體格來看她的確有肩被壓縮的感覺, 所以現在小學生才會帶著有輪子的書包. 至於運動, 只要國小體育的項目, 應該都是有教育專家背書的安全運動. 馬拉松(42K)很顯然並不是安全項目.

6歲吳均浩 跑完馬拉松
http://picasaweb.google.com/HsiuChe.Shih
230038 wrote:
外甥女今年小六,昨天在練跑時(目標萬金石六公里)有熱心的跑友要她不要跑了
說小朋友跑步骨質密度會增加,影響發育將來會長不高,親戚很擔心,..(恕刪)

我是覺得,不要重覆做同一種單調的運動,才是重點!

很多運動傷害都是過度重覆使用造成的。
人不但會跑,還會跳,還會翻,別只做單一運動就好了!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230038 wrote:
外甥女今年小六,昨天在練跑時(目標萬金石六公里)有熱心的跑友要她不要跑了

說小朋友跑步骨質密度會增加,影響發育將來會長不高,親戚很擔心,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鼓勵運動反而會害了人家嗎??

網路找了一些資料,但是都屬流言級,有沒有大大能提供正確的資料,

過度運動當然是不好,那小朋友、國中、高中各自適合的慢跑距離是多少呢?
...(恕刪)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長高標準是需要長多高

我是以醫學標準 夫妻身高的平均來計算

我家女兒 在小六時去黃金海岸跑10KM=47:47

今年國三 目前身高已經超過我家夫妻平均標準身高 而且還在長高中

運動會延緩生長板的閉合

適度的跳繩 均衡的營養 是有必要的

睡眠是非常重要

運動過與不及都不好 如何拿捏要看個人體質

而且"體適能"在12年國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總分最高計分可以增加到6分

最後 若不放心 快去骨科照一下 看看生長板閉合了沒有 最準

以上是個人帶小孩經驗 讓你參考
230038 wrote:
外甥女今年小六,昨天...(恕刪)


不要過量就好,怕跑步長不高,還有打籃球,

怕籃球太爆力還可以騎單車,怕單車騎在路上危險,

還有羽毛球,怕羽毛球沒場地好打,還有游泳...等,

總之運動有很多種,幾乎都可以訓練心肺功能,

還有增強某部分的肌肉群。


我雖然不是女的,但我小時候有每天規律的騎單車跟打羽毛球運動,

偶爾游泳,現在身高約173.5。
蘇子寧就是典型的跑過頭~~~~~
適當的運動是有助於發育的///

Simon_shih wrote:
我想01有很多年輕的...(恕刪)


看完這故事好想要哭阿,根本就變成家暴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