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我是肌腱發炎, 我本來很擔心是不是髕骨外翻或其他問題,
他摸了摸說不是, 應該就是肌腱發炎.
和醫生提到我練深蹲,
醫生和我說叫我換個方式練,
就是坐著抬腿, 不過要在小腿上綁砂包.
任何有彎曲角度的動作都傷膝蓋, 我昨天有試著深蹲,
但我發現真的會膝蓋不舒服, 在昨天以前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昨天開始就綁砂包抬腿, 先把肌力練起來.
另外, bartholomew.simpson大所說的
"不去刻意用這些肌肉群們不當出力" 的技術來運動才是保持健康的膝蓋的更有效方法.
我覺得很有道理, 不過, 對初學者的我來說,
我還要吸收再消化..現在可能都還有點模糊的階段,
還要繼續努力鍛鍊肌力 + 努力學習技術
我想這兩個, 我都超級無敵欠缺啊...還要再努力加油就是了...
鐵小球 wrote:
噗~ 說到這個 我才想起來 前天星期一的時候 按造慣例的 晚上去操場跑圈
然後就在我慢慢跑了1km的時候 有一個感覺上半身有練 但下半身沒練的大學男生 晃晃悠悠得過來
我還在用非常慢的速度跑 大概12分/1km左右
接著 我就看到 他開跑了 但..跑了一圈以後就gg在司令台了 ==0
認同鐵小球大大說的,
昨天參加高雄旗山馬拉松,看到有一些男學生( 看起來像高中生或大一生 )用很快速度衝 ( 五分速吧 ),衝了數百公尺,又停下休息,休息數秒後,用走的,走沒多久,又用很快速度衝,一直衝,沒多久又休息,然後走。 這樣的【快衝、停、走、快衝、停...】循環有數次了,後來有一位學生小腿就【抽筋】了,此時才到了11KM的地方,後面還有10K的遙遠路程,後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完賽 ?
快速的跑速,需要底子。
一般還是用慢跑的速度即可,畢竟這是半程馬拉松的長跑,不是四百公尺短跑。
本來我要跟他們這些學生說的,不過又不好意思開口。
只不過.....鐵小球大大說的12分/1km...
12分/1km,這大約是走路的速度。
10分/1km,大約是快走、或非常慢的速度跑,等於十分速。十分速運用在當鐵腿、抽筋時,而又「不得不」需要前進時,保留體力的速度。
初入門階段的民眾,大約是九分速吧。
【麵包超人】 wrote:
初入門階段的民眾,大約是九分速吧。...(恕刪)
我在去年底戒煙,又戒酒,變胖了. 所以在2013年12月28日開始我20幾年前退伍後, 第一次慢跑. 沒有休息跑完5Km,花了52分鐘52秒. 跑速是10:30min/Km

今天已經進步到7:30min/Km了. 而且可以不間斷跑10Km了.
承如開版大大所言,慢慢跑,跑慢慢的,把跑距盡量拉長,無形中速度就上來了.
我每周約跑3-5次,每次45分鐘.能跑多遠算多久,主要是把慢跑溶入生活中.到現在大概"認真"跑了一個月了.
我到現在還沒想過去跑馬拉松.但也因為這麼想, 所以跑起來很輕鬆.
現在目標是訂在自己能連續跑2小時.
給和我一樣的初學者參考!
奧登 wrote:
我在去年底戒煙,又戒酒,變胖了. 所以在2013年12月28日開始我20幾年前退伍後, 第一次慢跑. 沒有休息跑完5Km,花了52分鐘52秒. 跑速是10:30min/Km (PS:以前我每周日有游泳約40Min,持續一年多)
今天已經進步到7:30min/Km了. 而且可以不間斷跑10Km了.
奧登前輩的進步非常快。
奧登 wrote:
我每周約跑3-5次,每次45分鐘.能跑多遠算多久,主要是把慢跑溶入生活中.到現在大概"認真"跑了一個月了.
我到現在還沒想過去跑馬拉松.但也因為這麼想, 所以跑起來很輕鬆.
除了跑步能融入生活,單車也是能夠融入生活。
像是騎單車逛街買東西、買便當,或是騎單車到朋友家拜訪,不知不覺也能達成運動效果,又環保。
有一位朋友對我說,他覺得跑步很累,我就建議他可以用腳踏車作為運動的開頭,也符合奧登前輩的觀念,運動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