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非常非常的「新手」,僅是經驗談,希望可以給新手入門一個經驗參考

動機篇
  之前買了一雙慢跑鞋,New Balance的737,是一雙很不錯的鞋,也夠軟、夠彈性,我穿著這雙去跑台南古都馬拉松全馬,但還不到半馬,我的腳就開始痛了,除了膝蓋不舒服外,痛楚最強烈的要屬於腳趾頭。勉力跑完全程,造成嚴重的後遺症,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後半輩子的行走。

  是的,我在穿這雙鞋練跑的時候都沒什麼問題,最遠跑過10km,就算腳趾會痛,也沒什麼大礙,隔天就會復原了。然而這次全馬跑成這樣,雖然是連續跑兩次全馬所累積的傷(11月太馬,2月台南古都賽事),但是嚴重的程度超過我的想像,特別是膝蓋,連一個月後的上下樓梯都讓我能感受到,這次的後遺症有多嚴重,足以讓我提心吊膽我的下半輩子是否要坐輪椅、拄拐杖了。
  (後來我才知道,不是鞋子的問題,是我買小了一號的關係......)

做功課篇
  好了,想買新鞋的廢話說完,開始進入主題,首先是參考Mobile01的論壇,由於上次我居然把自己的腳拍給對方看,請對方(其實就是VODY大啦^^")幫我選鞋(參照做功課篇),實在是很無禮至極,所以我這次全自己來。

首先是判斷自身情況選鞋
  我的腳傷在這個月得到緩和,開始每週兩次三千的練跑,依然是穿著NB的鞋(尚不知道鞋子小一號的問題),每次跑腳趾傷跟膝傷都會復發。因此我得了一個結論(當然是錯誤的結論),那就是這雙鞋的緩衝性不夠,所以膝傷才會一直復發。於是做了功課,選定了以緩衝性高著名的亞瑟士,其亞瑟膠正是其緩衝功能得以成為翹楚的理由。做了一下功課之後,知道亞瑟膠「放最多的」(請原諒我用這樣的形容),就屬GEL-cumulus系列跟GEL-Nimbus系列,GEL好像就是附有亞瑟膠鞋種的簡稱。另外為了怕我要去的鞋店沒有亞瑟士,或者沒有這個型號,我又另外挑選了盛名在外的美津濃品牌,做過功課之後,決定選Wave Rider 12。

其次,鞋磨損測試:
  屬正常磨損,略過不述。

再來是,濕腳印測試(看足弓的型態):
某網友的部落格http://onnetea.blogspot.com/2006/08/mizuno.html
  
  為了這場測試,我一開始是拿A4紙來試,後來發現實在是看不出來足弓是什麼型態,紙都濕透了,還特地去把我的回收箱(瓦楞紙箱)拿來用,兩個腳印在箱上,看了也覺得好笑。
  測試結果,我是屬於九宮格裡面的中間:Medium-Arched Neutral(也就是中足弓)。應該沒有人會比我還訝異,我這個超級O型腿,兩場測試下來居然都是「中間值」,腳掌是天生就算了,我這麼「O」的人,居然也不內旋外翻,算是「實屬難得」!可見我對自己所做出來的測驗結果,並不是非常的有信心。但是我憑腳掌的痛楚感去找鞋款的落點,其實跟兩場測試下來的結果差不多,所以我先前選定的鞋款應該沒錯,只是我太在意我的O型腿了^^"
  我想,要花一筆錢之前,再加上有認真做過功課的人,都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還買錯鞋。於是對自身測試的不信任,往往會有很大的心魔,這應該是每個新手,都會遇到的情況吧^^"

最後,針對選定鞋款去爬文:
  我的觀念是,只要不是買到地雷就可以了,我爬文的論壇是:Mobile01。另外在PCDVD也有看到一些,但沒細看,爬過文的整理文章就不多說了,相信VODY大的文章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大家對於VODY大的意見都有相當程度上的重視。

爬文必看: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慢跑鞋- VODY大的解答
慢跑鞋選購基本知識-- 腳掌內旋圖解說明之Runner’s World 讀書心得
  我必須先強調一件事情,VODY大的解答非義務性,只是給大家一個意見。有些網友很莫名奇妙,硬是要VODY大回答,這一點我個人是認為極不禮貌的。希望這篇爬文推薦,不要造成VODY大更多的困擾,我再重述一次,他個人沒這個義務,需要求助,請先自行爬文。
  很幸運的,我選定的鞋款好像評價都不錯,所以,在極度想立即擁有新鞋的心情下,我立刻出門去試穿,準備套量鞋號了。

買鞋實戰篇

  到了商家,我才發現,買鞋子這個世界似乎與我無緣。我首先先去民族路的九大,想不到擴張店面了,變得很大,但沒有美津濃,因此我就亞瑟士的部份去問。走到了九大的另一家店面,我詢問道:「請問有沒有亞瑟士的這雙Gel-cumulus 10或者這雙Gel-Nimbus?」,卻發現店員一點都不懂我再說什麼?我因此慌了,繼續跟她說明這是一款有亞瑟膠的鞋,有其他什麼類似的功能等等。她問我,有沒有型號,她可以幫我查。這時候我更慌了,型號?一般人哪會去記什麼型號?我記得我在查資料的時候確實有看過型號,但心想只要記得這雙鞋的「名字」就夠了吧。想不到親自來店面一趟,需要的居然是型號,這下子我可頭大了。就跟我們去買電腦零件的時候,我要買記憶體,我會說我要DDR2 1G的一條,或者硬碟320G的一台,但誰會記得「型號」?這種記「型號」的技巧通常是高手才會做的事情,一般人買零件,鮮少有人會這麼跟店員報型號,而不是報零件的名字吧?
  我當時就沒說話,因為我在想我要怎樣解決這樣的情況,我是不喜歡盧的那種,經過思考,認為九大這家店的資料可能是採取進貨系統的資料,而進貨系統的資料建立可能採取自建的方式,所以才會缺少鞋名的資料。不論是哪種情況,我目前以「Gel-cumulus 10」、「Gel-Nimbus」這名字是找不到我要的鞋的了。另外,或許我可以試著要求請她上網幫忙查,但又考慮到如果她們的電腦是採用POS系統,而無法上網的話,這個問題也是白搭,而且還要麻煩別人,感覺不是那麼地有必要性。
  就頓了這一下,她好像以為我在不爽,就不怎麼理我,我就開始自己找鞋。結果居然找到了「Gel-Nimbus」,我頓時覺得「......」,但找到鞋的好心情馬上就掩蓋過去了。看了一下鞋號27,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試穿了。哇!Gel-Nimbus的鞋子真的好軟,試跑一下,腳底板的舊傷居然都不痛,不過腳趾頭的部份還是有點痛。我就是因為腳趾頭的傷,才非常想要一雙新鞋子,不過因為Gel-Nimbus要價比較高,打完折也要三千多元,所以我只是想試穿過個癮,如今過完癮了,也不好意思說要請店員幫我找鞋號比較大的來試穿(又不買),除非是到了沒有一雙鞋可以保護我的腳的最後關頭,否則這雙高價品,還是只能遠觀焉哪!
  離開了九大,我後來到了北門路上找幾家運動用品店,想不到,遇到的情況都一樣。我忽然發覺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買鞋的跟賣鞋的居然有這麼大的差距!我這個買鞋的,在網路上做得功課,參考他人的討論,所有的討論字眼都是鞋的名字;賣鞋的,侷限於進貨資料的電腦紀錄,只知道進了什麼貨,卻不知道賣得最好的鞋叫做什麼名字,所有可以諮詢的鞋款除了定價,只剩下型號。
  我茫了,以此觀之,如果我從未做過功課,我到店面現場詢問鞋子,我需要什麼樣的功能,什麼用途用的,店員是否真有辦法從他自身所學,以及他的「專業知識」,找到符合我自身需求的鞋款呢?那麼,究竟我該信任網路上的資料,還是該相信有「賣鞋實戰經驗」的店員呢?
  真不知道是所有的實體店面都是這樣,還是這是台南店面的特例?

  後來我在光南隔壁的舒邁找到了美津濃的Wave Rider 12(也是靠自己一雙雙的從鞋子外觀去找),店員很有心地要幫我找適當的鞋子大小,並力促此次交易,但折扣後的金額依然太貴,要2380元(已在別處問到2150元),只好很抱歉地Say sorry,我不是有卡就刷的暴發戶,不夠格這樣買>"<。不過舒邁的小姐很有心,還特地幫我去請教折扣部份,就算要不到折扣,但這樣的服務也夠令人滿意了(其實沒被擺臭臉,就要偷笑了^^")。
  另外我在這邊穿到合腳的鞋號是43.5號(or日規28號),但是我之前買的NB737,卻是42.5號,足足少了一號。選美津濃鞋時,測跑的時候已經測得腳趾頭不會痛的鞋號,固然是測對了,但是後腳跟卻特別容易滑出,在我把鞋帶綁緊一點之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我腳趾頭的傷,讓我特別重視的是腳趾頭部份會不會痛。之前買NB的時候,就是因為後腳跟一直滑出,我才會以「後腳跟為基準」去作丈量鞋號的動作,當時腳趾頭並無傷,所以根本沒想到這種丈量方式是錯誤的。我還記得那家店員小姐跟我說,這樣鞋子就是太大,換小一點的會比較好。當下又有誰知道實際情況會是這樣呢?
  NB的737是雙好鞋,但是鞋子小了一號,我還穿去跑馬拉松,這就是我的腳指頭會傷得那麼嚴重,導致趾甲整片掀開。腳傷稍有好轉,我就穿著這雙小了一號的鞋去練跑,導致腳底板傷一直好不了,膝蓋也一直疼痛不已。我冷汗直流,選錯一雙好鞋,遠比選對一雙爛鞋的後果來得嚴重!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希望腳傷可以趕快完全復原,才能免於後半輩子癱瘓的後果,更可以繼續享受慢跑的樂趣!

  好了,題外話說完,我最後是到了很多人推薦的蔡氏體育用品店,相較於許多連鎖店面,蔡氏只是一家個人店面的,但是我才一說出鞋名,嘿!老闆就立刻拿來給我,說只剩這一雙。鞋號剛好符合,稍微問了一下,老闆也知道這雙有名,說明這已經是過季款了,廠商也不會再補貨了。順便跟我提到季與季鞋款的變化。
  「噹噹」一個升級的聲音響起,我不知道是不是老闆剛好知道這雙鞋子,還是因為個人店面反而因為店面小,可以專精於一兩個品牌來經營,但是在我去找過這麼多店面的經驗裡面,沒有一家比蔡氏來得要讓我覺得滿意,詢價要2X00元(老闆特別提到給我的價錢不能外露^^"),比我問到的都還要便宜,二話不說就下手買了!

心得篇
  幾天後,經過幾次試跑,發現腳趾居然都不會痛(感動~),膝蓋雖然未癒,但情況是有改善的。真的!我愈來愈篤定「選對一雙爛鞋,比選錯一雙好鞋來得重要!」之前就是選鞋太小,才會導致腳傷嚴重,因此我將這列為買鞋的要件一。
  其次,買鞋要自己做功課,不要依賴實體店面的員工,因為他們的專業在賣鞋,不是在用鞋方面,所以買鞋切記,功課一定要自己做,也一定要去現場試穿。
  最後我所能給的建議是,如果完全沒經驗,害怕買錯鞋,真的不要一開始就買高級鞋,即使隔天就要去跑馬拉松了也一樣!我穿一雙鞋號錯誤的好鞋,跑到腳指甲整片掀掉;但我朋友穿著一雙合腳的非常普通的布鞋,跑完全程,腳也沒什麼事情(話說回來,他畢竟有在練國術,體力等級並不一樣^^")。所以建議一開始買入門鞋就好。真的很想買好鞋,就先買到中階鞋款,讓自己跑過幾次之後,有了經驗,再買第二雙、第三雙......,這也是論壇前輩們最常建議新手的,只要這個系列穿起來喜歡,以後都穿這系列的鞋款就好。像我,我已經打算將美津濃的Wave Rider系列,列為我的標準配備了,目前我的是Wave Rider 12,真不知道我的下一雙鞋會是13,還是14,還蠻期待的。

  以上,希望這篇文章對於新手有點小小的幫助
穿過美津濃後
我就不穿其他牌子
亞瑟士是好鞋
不過折扣不漂亮
在台南真不好買
jienguanliyuan
我也是穿wave rider12,一開始買來穿覺得好軟,很怕用力踩會踩壞。
不過事實證明是我想太多了,鞋底也滿耐磨的,好鞋一雙。
真是宇宙無敵超級詳細買鞋記!
大概是我不會殺價,一個多月前買Cumulus10和Rider12,價錢都一樣,2X00,1<X<3,
Rider12還待命中,CUmulus10已出勤,沒話說,真是好鞋!
在台南買鞋,若不是太複雜的鞋款,其實都有,不過就是......
買家跟賣家之間,缺少可以溝通的「語言」,這是比較可惜的

沒錯,Wave Rider 12 真的很好穿!
我畢業典禮那天負責攝影,是僅次於攝影大哥的第二吃重工作,
那天跑來跑去,只為了拍攝畢業畫面,真的很辛苦,
都是靠這雙鞋,惱人的腳傷都沒事,呵呵!
這幾天練跑,愈來愈中意這雙鞋了~
店員有跟我說,這雙其實算是過季款了,
即將要出新款,哈哈,蠻期待的

OLePC001 wrote:
真是宇宙無敵超級詳細...(恕刪)


我下一雙鞋,鐵定會從亞瑟士的GEL-Cumulus系列下手!
如果預算足夠,可能就直接選nimbus系列的,那次試穿,
真夠嗆啊!
堆!!!
我買鞋子也是去蔡氏呢,
若有小管道,
可以拿到更多的折扣,
時常能省個好幾成,
蔡氏真的是很棒的體育店,
價格優、要找鞋也容易,
初次去現場購買時,
可能會覺得有點小破舊又挾小,
不過聽到價格時,
馬上會變得心花怒放的

穿Wave Rider 12跑不到100公里,鞋底已有明顯的磨損。
真的有人覺得他的鞋底耐用嗎?
(鞋是真的好穿啦,還滿滿意的!)

蔡氏在哪呢?
image13 wrote:
穿Wave Rider 12跑不到100公里,鞋底已有明顯的磨損。

我也覺得12的鞋底很爛
雖然我是沒有穿過其它慢跑鞋跑得比這款的距離長
但是才穿不到3個月,就開始擔心鞋底是不是要補了?這還是第一次
有點失望
用微笑來面對所有逆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