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報告同步發表於我的部落格

2010.05.03 miCoach Pacer 試用報告(1)-前置作業

上上星期四收到了miCoach Pacer,開心的拆開包裝,試圖要在最短時間內摸透它的使用方式。
誰知道居然連第一關:充電都過不了,應該是接觸不良的緣故,只好打電話跟服務人員聯繫。
服務人員很熱心的要我寄回測試,隔了一個星期,今天再次見到我的新玩具。
在使用miCoach進行訓練之前,有很多的前置作業,
包含至網頁註冊、選擇訓練計畫、安裝管理軟體、機器充電及配對、里程校正和訓練評估運動...等。
功能越強大,越需要花心思才能去善用它。

由於四週後要繳作業(試用報告),
所以也沒辦法依網頁所建議的精進半馬速度計畫,完整的作一次每週六天,為期二十週的訓練。
只好自訂一個四週,每週4天的訓練計畫:(顏色條的顏色分別代表訓練時的心跳區間)

我的miCoach試用記錄


而今天就是最重要的評估運動,將決定四種顏色的心跳區間範圍,是今後所有訓練依據的規準。
依照著耳機傳來的指示(還是不習慣戴著耳機跑步,也不喜歡耳機線的干擾),漸漸增加速度,完成了評估。

這是我的四色區間:
我的miCoach試用記錄
Adidas miCoach Pacer
藍區 120-136bpm
綠區 137-155bpm
黃區 156-162bpm
紅區 163-170bpm


對照之前依據書本所設定的五個區間:
Garmin ForeRunner 405
1.115-124bpm 60%-65% 訓練間休息
2.124-134bpm 65%-70%
3.134-153bpm 70%-80% 輕鬆跑
4.153-172bpm 80%-90% 節奏跑
5.172-191bpm 90%-100% 間歇跑

兩者之間好像有不小的差距,對於運動生理學外行的我,這些數據真是令我眼花瞭亂。
作完評估運動之後,再小跑個兩圈為Pacer作個距離的校正,算是初步完成了所有的前置作業。
回家上傳資料後,順便測試是不是可以利用usb充電盒來充電,好消息是肯定的,
代表說在異地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使用便利可攜的usb充電盒進行充電。




以下節錄adidas miCoach官網文章:

藍區
所有 miCoach 訓練區中最簡單的,你將在運動計劃初期以及熱身、冷卻時在這裡訓練,然後再撥回你的訓練。 雖然是很容易的訓練,卻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區域的訓練可以提高你的帶氧基礎,並且幫助你的身體復原。 它也能讓你在更高的強度區付出更大程度的努力,從訓練中獲得更多的收穫。 你可以將它視為在 1 到 10 的規模上大致為 3 到 4 級的鍛鍊強度。

綠區
在這個區域,你會燃燒熱量(卡路里),提高耐力,並增進心血管的能力或基礎,以便在後面的階段和更激烈的強度區更加努力鍛鍊。 這是可持續的中等鍛鍊強度,在 1 到 10 的規模上大致為 5 到 7 級。在綠區的頂部,你會過渡到更大的鍛鍊強度,開始利用新的活力系統來以新的方式挑戰你的身體。

黃區
在綠區的頂部和黃區的底部,你的訓練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這時你仍然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努力鍛鍊,但你的身體會開始越來越依賴於你的無氧活力系統,這意味著你會開始呼吸急促,而且你可能會開始覺得你的肌肉疼痛。 這為你的身體帶來顯著的效益。 在黃區的更高強度下鍛鍊,將可提高你更賣力地跑更長時間的能力。 這在 10 的規模上大致為 7 到 8 級的困難鍛鍊強度。

紅區
這是你要付出最大努力的地方。 在紅區訓練課以發展力量、速度和爆發力。 但它會很辛苦,所以你不能持續這種鍛鍊強度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預期在 10 的規模上付出 8 或 9 級的鍛鍊強度。雖然有可能在更高的鍛鍊強度訓練,對身體增加的壓力卻不值得你付出額外的努力。

2010.05.05 miCoach Pacer 試用報告(2)-失敗的閾值間歇


今天的訓練課程是57分鐘的「閾值間歇」:


對於有腳傷的我,近一小時的時間可能是個不小的負擔,
但我還是決定試試生平第一次的間歇練習。

為了再次測試並校正miCoach的距離,
今天也特地戴上了Garmin ForeRunner 405。
也許是miCoach的語音指導分散了我的注意力,今天跑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累,
以往心率只要到達160左右,就覺得有點吃力,
今天甚至飆到170以上都還覺得輕鬆。

但今天的間歇訓練,卻可以算是完全的失敗:
(參見下表,深色為目標保持區,折線為我的心跳)


由下表更可查知明確數據,我的心跳只有13%落在目標區內,
並不是我故意亂跑,而是miCoach並不會在我一超出目標區時就立刻給予提示。
更甚者,當我刻意加快速度想測試miCoach的反饋性時,居然也沒有任何的反應,

這是不是我設定的問題我必須再做確認,
而今天的間歇練習就在毫無快慢交替中提早結束。




另一方面,眾多跑友稱許的距離準確性卻是我不認同的一點,
在跑了完整的15圈之後,Garmin ForeRunner 405精準的顯示6公里,而miCoach的測距短少了200公尺左右。
我想可能要再進行多次的校正之後才會更接近實際的里程。
image13 wrote:
測試報告同步發表於我...(恕刪)


micoach 會在你超過預設訓練心跳區間時提醒你降到藍區 或是綠區等語音
可能是micoach發出提醒語音時會有一點擔擱時間
這點你可以再試試看
harris,liang wrote:
micoach 會在你超過預設訓練心跳區間時提醒你降到藍區 或是綠區等語音
可能是micoach發出提醒語音時會有一點擔擱時間


可能是我還不習慣這樣模擬兩可的語音指導,
有時候我搞不大清楚「減速至綠色區」的提示是新的任務還是提醒我在目前的任務該跑慢一點,
「維持在黃色區」的提示是目前已經在目標區內,還是下一個任務?
我希望miCoach可以做更詳細明確的提醒。

而miCoach好像也不會在超出範圍時「立即」並「持續不斷」的作指導,
對於一個「教練」來說,好像沒有盡到該盡的責任。

或許過於頻繁的提醒會令人煩躁不耐,
是否可以透過設定,讓跑者自行決定「提示的頻率」。
從「每超過目標區立即提示」-「超過目標區每三十秒(甚至更長的時間)提示一次」-「完全不提示」。

另一個缺點是,一時分神沒有注意到任務時,
沒有辦法再接收一次任務訊息。
如果事前沒有先了解當日的任務概況,可能就像我昨天一樣不曉得該快該慢,完全失去了訓練的意義。


image13 wrote:
可能是我還不習慣這樣...(恕刪)

若是任務提示的話
會說跑步幾分鐘維持在那一區 這樣的句子

若是說維持綠區 會是降至藍區這些則是要求把速度調整到當時訓練的設定值區間內
至於你說會重覆幾次
我就沒有細算了
但是不只一次
也許是我很少跑間歇跑所以每個區間都是很長的
要是超速即使是漏聽一次還是會聽到要求調整速度提示

還有你說的設定頻率沒有這功能
只有按中央鍵聽取當次訓練任務及目前的距離 心率 步頻等
看你設定是要聽幾項?

你若是忘了當次跑步任務可以設定按中央鍵聽取訓練提示
也可以設定寄e-mail 提醒你 隔天要跑的訓練是什麼??
你再多跑幾次就會慢慢適應 micoach的語音提示

根據圖表上來看,你的心跳數據似乎怪怪的

評估測試可能需要重新再做一次可能會比較好~

因為評估測試裡面,最後已經說全力衝刺了,可是你當時的心跳只有172左右而已,

理論上應該要到接近身體的極限值才對

但是參考你後來的練跑又可以看出來,你輕鬆超越一開始測試時的極限值

表示一開始的測試似乎沒有量出正確的心跳區分佈
2010.05.11 miCoach Pacer 試用報告(3)-漸入佳境


經過幾次的練習,發現我在訓練評估運動時跑得太過保守,
測出來的心跳區間偏低,所以很難維持在各個指定的心跳區間。
所以利用miCoach的網頁設定,將心跳調高兩級。

由原先的:
藍區 120-136bpm
綠區 137-155bpm
黃區 156-162bpm
紅區 163-170bpm

調整至:
藍區 125-141bpm
綠區 142-161bpm
黃區 162-168bpm
紅區 169-176bpm


經過北頭洋半馬的打擊之後,第一次在比賽隔天還去練跑。
套用調整後的心跳區間,練跑起來果然就比較有模有樣了。
81% 維持在目標區,大部分不在目標區內的都是轉換心跳區間的時候,算是完美的遵照了miCoach的指示。



雖然經過多次的里程校正,練跑時仍覺得距離有不小的誤差。
但觀察miCoach的所有訓練計畫,都是以時間為訓練單位,
距離對訓練計畫來說,並不是miCoach的重點,所以我也漸漸不去在乎miCoach所提供的距離數值。
這幾次的訓練後,也越來越信任miCoach的訓練計畫能夠幫助我達到半馬穩定跑進兩小時的目標。
不用費心去安排每週各式的訓練課程,也可以督促自己確實的完成每天的任務,算是miCoach給我最大的幫助。




只是仍不曉得miCoach校正距離所使用的機制為何?
是由步頻傳感器記錄並運算?
還是由步頻傳感器記錄,由Pacer運算?
由機器記錄,然後透過網頁運算?
校正越多次是不是會越來越接近正確里程?
如果納入長途步行(步伐小)的記錄,會不會造成反效果?
如果有兩個帳號(兩個不同的跑者)共用同一個機器,在里程的呈現上會是怎樣的情況?
....
這幾點可能仍有待官方說明。
image13 wrote:
2010.05.11...(恕刪)


註:查詢有關adidas micoach 步伐傳感器的廠商如下:

http://74.125.153.132/search?q=cache:Z7q9bGppRFgJ:ct.acnnewswire.com/Article.Asp%3FArt_ID%3D320%26lang%3DCT+%E6%AD%A5%E4%BC%90%E5%82%B3%E6%84%9F%E5%99%A8&cd=5&hl=zh-TW&ct=clnk&gl=tw

VTI 科技公司,能幫助體育愛好者實現訓練目標的傳感器

Vantaa, Finland, May 6, 2008 - (ACN Newswire) - VTI 科技公司為阿迪達斯公司最近推出的 miCoach系統提供了傳感解決方案。該傳感系統利用一個加速傳感器來計算人體步行或跑步的速度和距離。

目前,全球範圍內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識在不斷提昇,以前只有頂尖運動員可以使用的先進訓練手段現在可惠 及到各級別的體育愛好者。

阿迪達斯公司最近推出的miCoach系統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這是一個旨在激勵和幫助各級別運動員達到和超 過其訓練目標的完整的訓練體系。該系統能基於鍛煉過程中的真實鍛煉效果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反饋並進行自適 應的訓練安排。miCoach系統包括一個三星公司開發的移動電話、一個基於網絡的訓練工具和由阿迪達斯公司 開發的心速帶和粘附在跑鞋上的步伐傳感器。步伐傳感器內部包括一個由VTI科技公司提供的超低功耗的 SCA3000加速傳感器,可以計算使用者在鍛煉時的速度和距離。

VTI SCA3000是數字式的三維加速計,可以測量加速度、動量和傾斜度。典型的應用場合包括便攜式導航設 備、體育設備和其它依靠電池驅動的、有超低功耗和高性能要求的設備。

自2008年4月開始,阿迪達斯公司miCoach系統開始上市銷售。
~~~~~~~~~~~~~~~~~~~~~~~~~~~~~~~~~~~~~~~

micoach 的步伐傳感器和GARMIN的步伐記錄器一樣

一般是不用一直調整距離編輯 因為用晶片測距時有時會和你的跑步速度頻率有關
所以小的差距就不用每次調整
主要是考這台機器讓你的跑步進步
要想正確知道跑步里程就隨身帶一台GPS測量跑後對照看看

若是有兩個帳號 你在同步時要確認是用那一個帳號登入
不然都會同步到上一次你登入的帳號裡面

對於心跳區我也有疑問
也就是按照以往訓練經驗
心跳速測試結果有點慢
我測過兩次
第一次沒搞清楚狀況
又是聽英式英文
跑的結果有點快
第二次是在身體不是很舒服狀況下測
結果出來跑了兩次再調整
上星期跑了五次
覺得還是慢
本來想手調
但看了設定參考後
決定再試一週看看
我的作法是先點設定
心跳區出來後點調整區域
然後畫面分五級:太容易-容易-很好-困難-極其困難
目前我設定在很好
按-容易-時
說明是:進行舒適練跑時,為留在綠區,我總需要減速至不行
雖然心跳數只多兩下
我決定還是維持現在的設定
jienguanliyuan
harris,liang wrote:
micoach 的步伐傳感器和GARMIN的步伐記錄器一樣

一般是不用一直調整距離編輯 因為用晶片測距時有時會和你的跑步速度頻率有關
所以小的差距就不用每次調整
主要是考這台機器讓你的跑步進步
要想正確知道跑步里程就隨身帶一台GPS測量跑後對照看看

若是有兩個帳號 你在同步時要確認是用那一個帳號登入
不然都會同步到上一次你登入的帳號裡面



這意思是說:兩個步距差很多的人使用同一個Pacer也是可行的嗎?(在可容許的誤差內)

我最近也覺得,使用miCoach的目的不在於記錄,而在於「進步」或「達成目標」
所以如果跑友對於里程很計較的話,miCoach可能比較沒辦法達到需求。
但如果想要快速不費力的安排訓練課程,並在一段時間內看到訓練成果,miCoach一定是個很好的選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