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星期四收到了miCoach Pacer,開心的拆開包裝,試圖要在最短時間內摸透它的使用方式。
誰知道居然連第一關:充電都過不了,應該是接觸不良的緣故,只好打電話跟服務人員聯繫。
服務人員很熱心的要我寄回測試,隔了一個星期,今天再次見到我的新玩具。
在使用miCoach進行訓練之前,有很多的前置作業,
包含至網頁註冊、選擇訓練計畫、安裝管理軟體、機器充電及配對、里程校正和訓練評估運動...等。
功能越強大,越需要花心思才能去善用它。
由於四週後要繳作業(試用報告),
所以也沒辦法依網頁所建議的精進半馬速度計畫,完整的作一次每週六天,為期二十週的訓練。
只好自訂一個四週,每週4天的訓練計畫:(顏色條的顏色分別代表訓練時的心跳區間)

而今天就是最重要的評估運動,將決定四種顏色的心跳區間範圍,是今後所有訓練依據的規準。
依照著耳機傳來的指示(還是不習慣戴著耳機跑步,也不喜歡耳機線的干擾),漸漸增加速度,完成了評估。
這是我的四色區間:

Adidas miCoach Pacer
藍區 120-136bpm
綠區 137-155bpm
黃區 156-162bpm
紅區 163-170bpm
對照之前依據書本所設定的五個區間:
Garmin ForeRunner 405
1.115-124bpm 60%-65% 訓練間休息
2.124-134bpm 65%-70%
3.134-153bpm 70%-80% 輕鬆跑
4.153-172bpm 80%-90% 節奏跑
5.172-191bpm 90%-100% 間歇跑
兩者之間好像有不小的差距,對於運動生理學外行的我,這些數據真是令我眼花瞭亂。
作完評估運動之後,再小跑個兩圈為Pacer作個距離的校正,算是初步完成了所有的前置作業。
回家上傳資料後,順便測試是不是可以利用usb充電盒來充電,好消息是肯定的,
代表說在異地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使用便利可攜的usb充電盒進行充電。
以下節錄adidas miCoach官網文章:
藍區
所有 miCoach 訓練區中最簡單的,你將在運動計劃初期以及熱身、冷卻時在這裡訓練,然後再撥回你的訓練。 雖然是很容易的訓練,卻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區域的訓練可以提高你的帶氧基礎,並且幫助你的身體復原。 它也能讓你在更高的強度區付出更大程度的努力,從訓練中獲得更多的收穫。 你可以將它視為在 1 到 10 的規模上大致為 3 到 4 級的鍛鍊強度。
綠區
在這個區域,你會燃燒熱量(卡路里),提高耐力,並增進心血管的能力或基礎,以便在後面的階段和更激烈的強度區更加努力鍛鍊。 這是可持續的中等鍛鍊強度,在 1 到 10 的規模上大致為 5 到 7 級。在綠區的頂部,你會過渡到更大的鍛鍊強度,開始利用新的活力系統來以新的方式挑戰你的身體。
黃區
在綠區的頂部和黃區的底部,你的訓練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這時你仍然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努力鍛鍊,但你的身體會開始越來越依賴於你的無氧活力系統,這意味著你會開始呼吸急促,而且你可能會開始覺得你的肌肉疼痛。 這為你的身體帶來顯著的效益。 在黃區的更高強度下鍛鍊,將可提高你更賣力地跑更長時間的能力。 這在 10 的規模上大致為 7 到 8 級的困難鍛鍊強度。
紅區
這是你要付出最大努力的地方。 在紅區訓練課以發展力量、速度和爆發力。 但它會很辛苦,所以你不能持續這種鍛鍊強度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預期在 10 的規模上付出 8 或 9 級的鍛鍊強度。雖然有可能在更高的鍛鍊強度訓練,對身體增加的壓力卻不值得你付出額外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