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兵前就用借來的腳踏車完成單車環島.最高海拔紀錄是南橫關山啞口,那個時候南橫還沒斷.利稻到梅山一段也還沒有鋪柏油.跑了幾趟,大概可以默寫出台灣大部份的鄉鎮名稱了.退伍後爬過幾座百岳,最佳紀錄是玉山東峰.登高頂而小天下,覺得自己好威.北崚角山難救過人後,又覺得人類好渺小敬畏它.
進入發福的中年,孩子大到可以還給爹的自由.騎單車憂失速失神,怕掉到水溝怕危險.爬山又貴又耗時間排隊也難抽到籤.後來發現游泳和跑步最適合我.尤其是不用花錢買票買買裝備的路跑最值得,引述某版大大說的話,嬰兒潮的我們這一代都曾經在軍中操5千,你身上沉睡多年的細胞,可以靠一場又一場的路跑被喚醒.從10k-->半馬-->全馬,歷經幾次的膝痛過程後,你就變成公園的王者囉.
跑步可以不挑地點,不挑時間,不挑天氣,不用花錢.
高興的話就花1000元去報名拼記念獎牌.
懶惰的話就在你家門口的小學和公園輕鬆跑,
天雨也能到社區健身房擠汗.
運動傷害和膝蓋保護這裡就不多談,基本上這也是個適合中年歲數的運動.你看路跑報名級距組別就可知道運動人口的分佈了.
很多人笑話這是個蛋塔效應,但是享受其中的我,誰在乎慢跑只是一窩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