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目前身穿RIDER 16的我前一陣子刻意使用前腳掌方式著地練了兩個月,發現膝蓋有ITBS症狀,跑完幾乎都要按摩,後來仔細想想,以前用自然跑法用腳跟著地腳無不適狀態,雖然感覺用前腳掌或全腳掌著地方式真的來得比較快速省力,RIDER16 腳跟避震挺厚的, 這雙是否日本專為腳跟著地而設的呢??調整姿勢實在煩惱,有穿RIDER 16大大現身說法嗎??? 剛溫啦
除了薄底的路跑鞋、馬拉松鞋外其他步鞋都是在腳跟部分設計強化避震就是希望跑者用腳跟著地跑法且亞瑟士、美津濃等日本鞋廠,由於日本是腳跟著地跑法的大本營,所以都建議跑者腳跟著地他們都有推出初學者教育的小冊子,裡面都說你要腳跟著地不然他們的鞋子會賣不出(ry
狗狗也是穿Rider 16,也是有ITBS的徵狀,因為跑速緩慢所以先以加強膝蓋肌肉強度為主,最近有在考慮赤足鞋或類似Nike Free 5.0,除了鞋價不低另外也怕問題不在於鞋子看有沒有其他案例可以參考
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同,適合的跑姿不同,以正確的跑姿練跑,再慢慢修正下腳的方式,就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跑步方式,鞋子也是,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自己,一定要穿過跑過才能知道,不一定是要功能多強多好,重點是要適合自己,小弟本身赤足鞋、路跑鞋及rider16都有在穿,會交換穿來練不同的肌群,我下腳的方式全掌偏向前掌,但其實後腳跟也會有點著地,並不是全空的,當我跑馬拉松時,我會穿rider,後期有時小腿比較無力時,我後腳跟會稍微吃重力量,所以我會用rider的後底來抵銷一點力量,不同鞋子有不同的功能,重點是了解自己的下腳方式,才能避開鞋子的缺點。
最近正在修正跑姿以接近中足的方式跑跑起來不太順RIDER 16 前腳掌跟腳後跟高度差約12mm所以剪了一片EVA材質(3mm)塞在前腳掌鞋墊下感覺就好多了前提是前腳掌空間要夠大下一雙鞋也許會考慮Saucony 8mm的鞋款
zohar wrote:除了薄底的路跑鞋、馬拉松鞋外其他步鞋都是在腳跟部分設計強化避震就是希望跑者用腳跟著地跑法且亞瑟士、美津濃等日本鞋廠,由於日本是腳跟著地跑法的大本營,所以都建議跑者腳跟著地他們都有推出初學者教育的小冊子,裡面都說你要腳跟著地不然他們的鞋子會賣不出(ry 也難怪ITBS會變成跑者難以避免的通病,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