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標榜台灣生產的份上,挑了一雙1390元的支持一下國內產業。

結果,一年半穿下來,這鞋子真的是臭味難擋,
我記得當時這鞋的廣告好像是"360度通氣",想當然爾臭氣也是360度散發。
前腳掌的部分味道特別重,
鼻子距離它20cm就能聞到,因為出汗量最多就是在此處,
這段時間的後半年,香港腳也一直無故復發,直到最近才發現原因就是它。
====================
腳板最容易出汗的部位是前腳掌(含腳趾),
香港腳最容易出現的部位是趾縫。
慢跑時,汗氣從"XY平面"散逸的比例比"+Z軸"要高出許多,
如果是腳汗多的人,鞋子前端的通氣範圍要非常重視。
至於汗氣能否從"-Z軸"方向散逸,就要看鞋墊材質了,
若能向"-Z軸"散逸是最有效率的,
但我到目前尚未看原廠給慢跑鞋配鞋墊的緩衝層是會吸水的。
==========鞋墊 吸水量 與 透水程度 實驗===========
3個月前用漂白水浸泡30H,徹底去味洗淨之後,
突發奇想來實驗鞋墊有洞沒洞的差異,於是給右腳鞋墊打了洞。
結果有打洞的右腳,其臭味明顯濃於左腳,
為怕我的鼻子不準,還拿給另外2位家人"共同鑑定",
結果是一致的。

鞋墊的背面臭味也是右腳比較濃。
原因未知,怕說左右腳的菌種不一而造成味道差異,
我還把平時穿的另外2雙皮鞋拿出來聞,結果是左右2邊味道濃度都一致,
幾乎聞不出來。

左右腳各倒20 C.C.的水

6分鐘之後,有洞的右鞋墊水位消失的比較快,但此時鞋墊底部還是乾的。

10分鐘之後......


翻過來看,2邊鞋墊底部依然還是乾的,地板也沒水。
鞋底還是乾的,表示水分沒有透過去。

會造成水分無法透到緩衝層,可能是因為黏膠擋住了水的通過,
也可能是緩衝層本身就不吸水。
有個交情不錯的材料業者告訴我,這種發泡材有很多種規格,
不是標榜XX材質就一定吸水透氣。
==== 對鞋墊的心得: ====
[1]目前多數鞋墊的底部都有溝槽,號稱可以導通水氣,
我放了10KG的啞鈴在鞋墊上,發現溝槽結構已經徹底被壓扁,
就算跑步的過程中溝槽結構有機會獲得恢復,進而達到類似幫浦的效果。
但是在水分完全透不過的情況下,這溝槽是有用嗎?
根本只是商人的噱頭。
[2]洞不夠大,不夠多,也別想讓汗氣有效率的經過鞋底導到鞋子側面的通氣網區。
[3]鞋子側面的通氣網區如果開的不夠低,
或是鞋墊的底部的溝槽結構和通氣網區對不上,
這些都別想有效果。
事實上,就我換過多雙鞋墊的心得,慢跑鞋有無那溝槽根本感覺不出差異,
鞋子前端的通氣範圍才是水分散逸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