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幾個月前的某一天,為了鼓勵女王持之以恆的跑步運動,我答應幫她報名今年的金萬石賽事
結果為了激發她挑戰14k的決心,我付出了挑戰42k的代價...男人超過40歲,難道真的只剩一張嘴了嗎..

言歸正傳,掐指一算今天離比賽日只剩61天,我目前的進度嚴重落後..
上周個人最長紀錄的LSD 14K 花了約1小時50分=>跑到感覺肚子餓沒能量,但腳部肌肉覺得還能跑下去
三周前練跑10K 約1小時10分=>有認真跑,但跑不快,只能盡量維持均速

我的目標是大會規定的5小時40分完賽(這樣才有證書)
以目前的速度掐指一算,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

對了,我忘了提到我身高175目前的體重85,我希望在挑戰的過程中能減掉10KG

如果你願意,歡迎給我一些建議或是方法,協助我達成這個很浪漫(或許有人會批評白爛)的任務!
我會從今天起忠實的記錄這一路走來的歷程,給自己,也給所有像我一樣平凡的40歲男人,一個夢想,一個希望!

(3/22更新)
期待已久的結果出爐了,結果是....
江江江江! 5"29"05
40歲的浪漫-60天挑戰全馬

(3/24更新)
-心得
坦白說,我覺得自己這次能順利完賽的最大原因是:天助+自助+人助
這三項缺一不可,怎麼說呢?且聽小弟娓娓道來...

(天助)比賽的當天是個陰天,偶有細雨飄來,涼爽,沿海的風勢維持在舒服的狀態!只要出現下雨,刮強風,或是大太陽三種狀況的任一種,我的成績鐵定會慢上不少,別忘了我可是個討厭下雨,迎風面積大,又怕熱的胖子阿...

(自助)在賽前60天的準備過程中,依照各位前輩的留言建議,加上自己每次練習後的感受,我決定了一套最適合現在自己的跑法以及策略,比賽中照著計畫推進,保持愉快的心情,我的目標很明確:安全無傷的練習,開心的享受過程,並在5"40內完賽,如果缺乏基本且堅定的目標加上有效的練習過程,以及不斷依練習結果修正的策略,我絕對沒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挑戰...

(人助)包含所有網路上的指教建議,心得分享,以及賽場上的跑友,路邊的加油啦啦隊,還有到場陪伴的親友,都帶給我很大的力量,從賽前的60天,到比賽的5個半小時漫長賽程,如果沒這些支持,鼓勵,陪伴,打氣,跟共同參與的力量,我早就放棄不玩了....

回想這60天發生的一切,真的覺得很神奇
基本上,我還是個85KG的胖子(減10KG的目標調整成完賽後開始漸進執行)不過我的體脂肪有下降,感覺身體的組成有些許改變了
我跑的速度從剛開始的8~9分速進步到7~8分速,我還是跑不快,不過我越跑越穩,越跑越久,這帶給我很大的信心
生理上的改變其實有限,心理上的改變是讓我比較驚喜的
簡單的說,很久沒有這麼熱血的感受了,擬訂一個目標,然後按部就班的執行,不斷的修正,客服心裡的恐懼,作意念練習,然後上場!
"限制住自己的,其實是自己的心"透過這次的挑戰,我覺得我的心找回了年輕時的感覺,這感覺,so good

以上,簡短分享心得,再來分享準備以及比賽過程,我分幾個部份分別描述,希望提供像我一樣沒啥經驗的入門跑者參考,請特別注意,這些僅是小弟的個人心得以及經驗,僅供參考....

-準備過程
關於準備過程,我拆成:練習,速度,飲食及補給,裝備還有心理五個主題說明

1.練習:依照留言的建議(請找前面幾樓)我訂了幾個版本,不過到後來執行率很低...一方面是過年因素(被預言中了)另一方面是我只要感覺身體狀況尚未恢復,就不會勉強練習,基本上的練習都維持5k起跳,依照時間的允許程度調整(5~10k),時間夠,身體狀況好就多跑一些,反之就少跑一些,在年前我練習的重點在找出最不會累,最有效率,感受最愉快,可維持最長時間的跑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覺得大約落在7~7.5分速這個區間,過年那周完全放掉,在年後那兩周就開始逐漸拉長練習的距離,5->9->12->16->18(跑一休一),確認了速度節奏之後,我就把重點放在時間上,每隔一天進行一小時左右的練習,讓自己習慣以穩定的配速跑長距離,總結來說,我賽前的練習"質"大於"量",60天內只完成一次21k,一次18k,兩次16k,一次14k,一次12k,剩下的都是10k及以下,因為被太多前輩賽前過度練習受傷的經驗嚇到,加上胖子偷懶的天性使然...依照自己的能力以及身體狀況,盡力的做好每次練習,這是我衷心的建議!

2.速度:我最快的速度大約在6分50秒/公里,不過這樣的速度只能維持一小時,5k的距離我怎樣也跑不進30分內...相對的,用3小時完成的21k LSD也沒讓我感覺輕鬆愉快(效率不高),透過RunKeeper的Pace圖表分析,我發現個人最常出現的速度是在7分30秒左右,換算了一下,維持這樣的速度有機會在5"40內完賽,經過幾次練習,我發現這樣的速度跑起來很愉快,不會太勉強,重點是跑很久都不會覺得煩或累,所以決定這場比賽就以這樣的速度作為標準,就像汽車的高速公路最省油時速,我找到了自己現階段的最省力跑速...依照自己的能力以及目標,訂定並控制配速,這是我的心得

3.飲食及補給:雖然說胖子的減肥計畫在大夥的強烈建議下取消了,但總不能越跑越胖吧..過年後我停止了酒類的攝取(除了熱量因素,主要是降低肝臟的負擔,讓練習後的恢復變快)減少人工食品的攝取,增加蛋白質的補充,還有在超過10k練習時的BCAA補給,我個人覺得,BCAA的最明顯效用是降低練習後的痠痛感,這讓我沒藉口一日補魚三日曬網,練習中的食物補給我目前是使用羊羹(也是前輩分享)便宜好帶又好吃(我實在吃不慣能量棒,果膠果凍之類的)練習後的補給我買了罐綜合乳清粉泡來喝(喝完就不會想亂吃東亂吃西了)一開始我也是從前輩推薦的全家產品吃起,但真的太貴,研究成份之後更覺的是騙人的..做了些功課比較之後找到符合預算的產品,透過這些補給品,我的練習時間順利的延長到1個半小時~2小時以上,重點是荷包沒有大失血,也吃得挺開心的(胖子都愛挑自己喜歡的口味)...依照自己的喜好以及口袋深度,決定個人偏愛的補給方式,這是我的建言

4.裝備:身為兩個孩子的爸,我實在沒那個臉去跟女王開口要求貴鬆鬆的GPS錶,只能將舊用女王汰換下來的哀夢4,搭配RunKeeper使用,我試過邊跑邊看,或是接耳機聽語音資訊,結果都搞得自己很緊張,不開心..最後決定只用來記錄,練習當下全心全意感受,結束後才看分析圖表,驗證練習過程中各段時間的感受,在正式比賽當天也是如此,我連回到終點都忘了按停止....我認為好的裝備確實能協助目標的達成,善用工具,將幫助你更有效的測量並完成目標,但我相信這些裝備只是過程的輔助工具,不是結果(就像單車界常說的,你是真的在騎車,還是在玩器材?)

5.心理:I can do it!每天都提高自己的標準,打從心裡衷心相信自己做的到!每次的練習後都給自己一點鼓勵,每次的練習都想像自己在賽道上奔馳,每次結束前想像自己衝線的畫面...在賽前,我連睡覺前都在想像自己開心衝過終點的樣子,你們相信嗎,那時想像的時間就是5"30,這就是意念的力量嗎?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用盡全部身心的力量,要完成這個挑戰!---每個成功的運動員都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如果你決心成為一名跑者,別忘了同時鍛鍊你的心智

-比賽過程
由於是第一次參加路跑,看了看大會的手冊,發現補給站還挺規律的,基本上就每5k一大站,2.5k一小站
所以我的腰包裡頭只放了3塊x美小羊羹,加一包能量果凍(之前買的庫存),計畫分別在8/16/24/32自行補給
其它就靠補給站的香蕉跟鹽巴,還有水及運動飲料(其他的我都沒興趣吃)
對了,還有一包衛生紙(人有三急)跟哀夢一支...
身上穿的就大會發的醜醜背心(胖子不怕冷)跟長的跑褲+運動鞋,頭上戴了帽子跟太陽眼鏡(下雨兼出太陽使用)

(起跑點)出乎意料的,6:30分鳴槍起跑後大約2分鐘我就通過了起跑線,這代表我離折返點的9:30關門時間有整整的2小時58可用

(1k隧道內)又悶又熱,瞬間就流了滿身汗,大家的速度感覺挺快的,身體的感覺還ok,只是有點不相信,自己不是在練習,而是已經在賽道上跑了,我的身體在這裡,可是我的思緒似乎還停留在賽前的60天...

(金山市區前)路邊的加油團雖然都是阿公阿伯阿罵阿姐跟小朋友居多,透過他們的加油聲,我覺得自己好驕傲喔,因為我是被加油的對象耶!拍過一個個熱情的手掌,眼眶有點濕,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堅持下去...

(金山)看見第一個長上坡時心都涼了,好加在大家的速度並不快,加上賽前有練過幾次爬坡跑,算是順利的攻克,沒太大負擔

(海邊)雖然天陰陰的,飄些小雨,有些風的感覺,但心情很愉快,因為這就是我夢中想像的場景阿!!!我開心的邊跑邊笑...

(遇見領先折返選手)黑的,黑的,黑的...怎麼全是黑的...

(18王公橋)一路上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有超前我的,也有被我超前的,除了欣賞風景,我開始尋找身邊的馬尾妹,聽說跟著她跑可以讓自己的成績變得更好,人潮在這個階段拉的比較開了,跑起來比較舒服,有種在河濱公園自主練習時的fu~

(21k)通過時地上牌子剛好2小時30分,剩下一半的路我還有3小時10+2分可用,給自己一個大大的鼓勵!第一階段任務,成功!!!

---------之後就是未知的領域,自己能撐到甚麼時候呢?跑了就知道------------

(30k)身邊的人開始用走的了...自己身體沒太大的異樣,速度差不多,有點不相信自己能跑到這裡

(32.5k)喝完水後蹲下拉筋開始覺得腿變緊了,這應該還不是撞牆的感覺,繼續前進,爭取每一分鐘...

(35k)補給站前的最後上坡我試著用走的,因為驚覺隔壁的用走的跟我用跑的一樣快@@..不過我一走就後悔了,馬拉松就是要用跑的阿!!!吃完東西,拉拉筋,開始下坡,我沒想到大魔王已經悄悄的來了...

(37.5k)自己感覺速度明顯的變慢了,不是肚子餓的關係,腳還好沒有抽筋的感覺,就是使不上力..有點不想跑了...這2.5k感覺好漫長,還剩5k,完賽應該不是問題

(40k)靠!明明我是用跑的,怎麼只比身邊用走的人速度快一點點..用走的看看..靠,我連用走的都比人家慢!不行,能爭取一秒是一秒...撐下去....

(終點前隧道內)好像太空漫步的感覺,飄阿飄的,我想應該有點靈魂出竅了...身邊的人超過我的越來越多...天阿,終點到底還要多久?

(終點前)原本的計畫是用盡最後的力氣光榮的衝個一小段,外加痛哭流涕,百感交集的通過終點...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平淡飄過終點,看到顯示板上的5小時31分,我擠出最後的力氣,開心的笑了

I am a Marathon Runner!

超過40歲的我在60天內做到了,如果你比我年輕(42歲),比我輕(85kg),準備的時間比我長(60天)
為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再做了....

再次謝謝所有留言給我支持鼓勵的朋友們,小弟,下台一鞠躬~
文章關鍵字
有夢最美~

為了女王、為了健康、為了開心,有沒有達標都不重要了......加油!
送你一句馬場名言

馬拉松只有累積 沒有奇蹟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
千萬別為了完賽 練跑爆量
下月就上來問腳傷如和跑

espresso911 wrote:
話說...幾個月前的...(恕刪)

一月21-二月11
禮拜一跑速度5公里30分內完成
禮拜二跑距離10公里時間就用你的一小時10分
禮拜三休息
禮拜四跑速度5公里30分內完成
禮拜五跑距離10公里時間就用你的一小時10分
禮拜六跑距離21公里時間不管跑完21公里就好
禮拜日休息

二月12-三月15
禮拜一跑速度10公里一小時完成
禮拜二跑距離15公里時間不管
禮拜三休息
禮拜四跑速度10公里一小時完成
禮拜五跑距離15公里時間不管
禮拜六跑距離30公里時間不管跑完30公里

休息備戰
謝謝您的建議,我會認真照表操課的
angela000217 wrote:
一月21-二月11禮...(恕刪)
樓上說得很對
馬拉松只有累積 沒有奇蹟
先從半馬跑起,60天還可以免強練得起來
因為您的體重跑全馬負荷太重了,且路跑經驗值還不夠

跑步雖然會瘦,但飲食確不能少
我最近每月練跑量200km,兩個月也才68kg(168cm)->66kg

如果全馬已經報完
就增加練跑距離,速度先不要求快
避免受傷,且回去要多按摩(例如可以使用rumble roller)
才可以投入隔日的訓練

我舉自己例子
去年四月後直到九月底前都沒練跑(中間有練習好幾個月騎自行車)
九月底跑兩次5k
10月共跑64k(含一場半馬,2hr24分)
11月共跑156k(含一場虎尾全馬,都平路,5hr53分,初馬)
之後每周保持50k的量
上周1/18墾丁馬跑(有山路且落山風)到4hr34分
我跟你一樣40左右,且102年七月才開始接觸跑步
跑過5場半馬,2場全馬
希望您夢想可以達成~



espresso911 wrote:
話說...幾個月前的...(恕刪)
先分享一下狗狗自己的過程
2013年底練跑距離達到12KM,速度只有八到九分速,參加富邦馬21KM花了兩小時三十分,跑完鐵腿
2014年底練跑距離達到28KM,速度有八分到八分半速,參加富邦馬42KM花了五小時28分,跑完鐵腿
狗狗是標準的假日跑者,花了整整一年從半馬提昇到全馬,這一年中腳掌與腿好幾個部位都出現不適的狀態,撐過幾個禮拜才調適過來。
全身的筋骨肌肉與精神是經歷過一年後才勉強撐得起全馬

回到原文,一年壓縮成兩個月的問題有哪些
(1)筋肉強度:除了練跑之外,全身的肌肉要加強練習
(2)練習時間:每週至少要跑三天,距離要部段拉長,這兩個月真要有破斧沉舟的決心與付出,月跑量要達到至少120KM
(3)心理層面:超過21KM之後,全身的痠痛與內心不斷浮出"好累、好想休息"的念頭該如何克服

能完成目標的話狗狗真的佩服,真的跑不完請不要硬撐,老話一句 : 路永遠都在
你玩太大了, 沒練過 30K/或跑過, 至少來幾場21K熱熱身.
你這樣 6HR 回來機率應該 50%, 5.5HR應該 20%
我跟你說 自己練習 還有跑全馬 補給很重要
BCAA記得運動中運動後吃 平常練跑前 練跑後
也要喝蛋白質能量飲 全家有賣 粉紅色 藍色 巧克力

你現在應該是腿部肌肉跟心肺還沒有練起來
要快速增強就是靠補給BCAA減少肌肉分解
蛋白質幫助肌肉形成

也要記得多做深蹲 伏地挺身 仰臥起坐 這三個
再加上上面大大的課表 應該是可以迅速強化肌肉
真的認真練 是有機會的

變強的途徑 就是破壞肌肉 恢復 達成鍛鍊效果
補給就是為了肌肉能夠快速恢復
你應該先了解自己身體的恢復狀況還有復原的週期
不要操太多了導致受傷無法照課表跑
建議買支心率GPS錶 可以隨時掌握自身狀況

你的身高跟我差不多 但是體重我只有70
估計你練下去 膝蓋跟腳踝是關鍵
暖身收操要記得確實 瑜珈滾輪也建議買一個
滾大腿外側對膝蓋外側很有幫助 如果這段時間你的膝蓋外側會痛
就買個髕骨帶來綁膝蓋跑長距離 平時短距離可不戴
(這些問題都是我親自體驗過了)

我第一次跑全馬完全沒有考慮補給鐵腿了很多天
後來跑長距離(一小時以上)就會補充BCAA
蛋白質能量飲只有有練跑就會喝 到現在下班練LSD跑30K完
隔天還可以繼續上班不會有任何不適

espresso911 wrote:
話說...幾個月前的...(恕刪)


你可以寫信去女王的部落格問問她是怎麼跑完的
她也沒什麼練也是跑完了

算一下時間用走的也是可以走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