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天朋友說跑步姿勢正確的話, 跑完只有大腿會酸
可是我每次跑完大腿都還好, 反而是小腿超級酸痛
是因我我跑步的時候重心放太前面嗎
希望有人可以指點一下~~ 謝謝^^
1. 速度過快: 一開始不了解自己的速度 我就以每公里7分鐘的速度跑 後來發現要跑20分鐘 當時我的速度頂多每公里10分鐘. 我自己的感覺就是當你再跑小腿最多感覺一點點點點點酸 超過這範圍 就是跑太快了
2. 肌力不足: 我當初以為小腿那大塊肉 跟粗粗的大腿的肉 都是肌肉 後來才知道那都只是頑固脂肪. 所以天天會練大小腿的肌肉 有助於跑的久跟慢慢提速
3. 步伐太大: 我感覺步伐太大 就會用小腿來驅動 小一點 基本上都是大腿再驅動 我現在的步伐大概是一般走路的步伐再大一點點.
4. 姿勢: 身體直 手輕握拳頭 放在腰部 跑步自然擺動 腿跟腳掌如其他前輩說的 其實跟你走路差不多. 我的重心是落在身體的下方
現在差不多可以跑50分鐘 如果跑快一點 確實隔天頂多是大腿無力
以上是我自己目前初學者目前的感受 要更近接更精準還是要多爬文求證 比較好
三貓之僕 wrote:
先別想那麼多
你怎麼走路,就怎麼跑步
跑步就是走的比較快而已(恕刪)
我也贊同這樣,一開始順其自然就是對的
我剛開始跑也是酸痛在小腿,跑一段時間之後(1個月後左右吧?沒特別注意)跑都是大腿有充血的感覺,小腿沒感覺。正常來說,跑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後身體自然會去調整,畢竟慢跑幾乎算是本能,
我覺得需要特別注意的只有別用後腳跟用力踏地、跟落地膝蓋別打直(或是說膝蓋全程微彎),其他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去注意姿勢,尤其是那些進階跑者的姿勢暫時不需去學,因為我們沒有他們的肌力跟體能,學他們,學錯,反而容易受傷(我就是這樣傷了小腿...)。
慢跑就輕鬆自在、循序漸進的跑就好。
我的感想,最好感受跟調整的,重心稍微往前,將步距縮短,用小跨步,高一點的步頻來跑,就會比較容易調整成比較好的跑步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