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話說 2006-July-29 小弟發表了一篇 兩款 Mizuno 美津濃 2006 慢跑鞋 8KN-60027 及 8KN-68042 介紹
發文的當時, 小弟我 181cm / 99.6kg, 體脂 28%
到如今 2007-Dec-29 一年五個月的時間
藉由持之以恆的慢跑+飲食控制, 如今體重只有 68kg, 體脂 9%
2007-Oct 再次體檢, 脂肪肝沒有了 (我跟醫生說我去年體檢時是"重度脂肪肝", 醫生還不相信 )
肝功能; 膽固醇; 三酸甘油脂等指數也都回復正常值
腰圍從 38吋 回復唸書時的 31吋, 而且困擾多年的皮膚過敏
(曾有一段時間因工作常去寒冷的許多國家,天氣乾冷時皮膚會癢並起疹子,抹"舒特膚Getaphil"也沒啥用)
居然也不藥而癒! 更神奇的是 ......... 慢跑到後來, 心肺功能變強
居然開始討厭菸味 ........ 於是, 不知不覺就把抽了15年的菸給戒了 ......

言歸正傳, 當時的 Wave Creation 7 一年多來, 陪我參加了些路跑活動, 加上平日練習
累積哩程數應該有約 900km 了, 另一雙越野慢跑鞋 Wave Arashi 我則主要拿來當走路鞋
特別是去寒冷又下雪的歐洲國家, 或偶爾天氣不穩定或路面有水時也會穿 Wave Arashi 跑步 (因為有 Gore-Tex)
Wave Creation 系列是 Mizuno 避震型的頂級鞋款
但是當我體重近百時, 感覺這雙 Wave Creation 雖然路感偏硬但很好穿
只是, 隨著體重的減輕, 覺得路感愈來愈硬 (雖然跑完不覺得膝蓋有問題)
後來至國外 Runner's World 論壇以及 PTT Road-Running 版爬了許多文
才知道原來 Wave Creation 要體重夠份量 (80~85kg以上) 的人才知道它的好
小弟我現在只剩下 68kg 了, 適合的鞋款應該是 Mizuno Wave Rider 系列
(後文會介紹該如何選擇您適合的慢跑鞋)
在小惡魔的勸敗呼喚下, 敗下了以下這二款 2008 年式的慢跑鞋

Asics Gel-Nimbus 9 (應該是 2008年 款吧!?), Asics 避震型頂級款, 由於不是寬楦所以我穿29號
Mizuno Wave Rider 11 (8KN-80455 Super Wide 超寬楦頭), 鞋盒印錯, 是 4E 不是 2E, 我穿28.5號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打開鞋盒, 以 Mizuno 的編號規則, 8KN-80455
804 的 8 代表 2008 年款式, 後面的 4 代表是 Super Wide 超寬楦頭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左腳內側照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左腳外側照, 鞋跟後面橘色部份是 Mizuno 有名的 VS-1 避震材質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Wave Rider 11 的 Wave
Wave Creation 是前後都有 VS-1, Wave Rider 只有後面有 VS-1
但是穿起來的調性, Wave Rider 比 Wave Creation 軟不少喔!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Wave Rider 11 的鞋底, 沒有 Wave Creation 的 Sensor Point (類吸盤)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Mizuno 引以為傲的 X-10 耐磨大底, 有多耐磨呢?
稍後我將把跑了約 900km 的 Creation 7 秀給大家看一下!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2008年的 Mizuno 慢跑鞋, 主推新的 Dynamotion Fit
於實際跑步動作中, 能對腳踝有更好的包覆性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Super Wide 寬楦頭, Mizuno 的透氣布面非常了得
我穿 Wave Creation 騎自行車時, 還能"非常明顯"的感到風吹拂腳的感覺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Wave Rider 11 的鞋墊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墊背面有不少按摩顆粒以及 Mizuno 的商標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接下來看 Asics Gel-Nimbus 9, 避震型的頂級款
其實當初是想買 Gel-Cumulus 寬楦頭版
但是店家說 Gel-Cumulus 沒有寬楦頭 (但為何官網有註明 SW Super Wide?)
所以才買了 Gel-Nimbus 9 (本也有考慮 Kayano 13, 但由於 Kayano 13 是穩定型
小弟我屬於高足弓內翻不足, 不需要穩定, 加上 Nimbus 的 Gel 比較軟, 所以 ...)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左腳外側 (很怕被別人笑說快40歲的老男人了, 還穿那麼紅 ...)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這角度可以看到 Gel-Nimbus 9 的字樣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右腳內側, 由於不是穩定型鞋款, 內側沒有較硬的防內傾 Duomax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雖然不是寬楦頭版, 但還是比 Nike / Adidas 寬了不少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整體也來個一張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大底近照, 實際耐磨度, 則有待時間的考驗了!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Asics 的鞋墊比較普通, 但是前半部有不同色彩的三層泡棉 (摸起來軟硬程度一樣)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墊背面不像 Wave Rider 11 一樣有顆粒, 但對舒適度應該沒有影響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二種鞋墊的比較, 看起來是 Asics 的比較厚, 其實只是其鞋墊的邊緣比較高而已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墊背面的比較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墊也可以玩疊疊樂喔!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俯瞰圖比較, Wave Rider 11 楦頭比較寬一些, Gel-Nimbus 因是29號所以比較長一點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後跟比較圖, 之前買的 Wave Creation 7 和 Wave Arashi 都有反光材質, 這二款卻沒有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底比較圖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身外側比較圖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身內側比較圖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不能免俗的, 01 傳統的疊疊樂也要來一張的啦!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OK! 現在來說這一年多來, 實際慢跑經驗和慢跑鞋的選購心得!

首先, 我們必須知道, 各人的腳型除了長短寬窄不同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足弓了, 一般有高足弓, 中足弓, 低足弓 (也就是扁平足)
我們在跑步的動作時, 腳踝會有一個"內旋 (Pronation)"的動作
請看 Runner's World 對內旋的解釋
大致上來說, 高足弓的人容易內旋不足, 扁平足的人容易內旋過度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形, 因此, 實際了解自己的腳型是選購適合慢跑鞋的第一條件
要如何知道自己的腳型呢? 可參考 Mizuno 網站的濕腳印測試圖
黑色部份是輕負荷(例如坐在椅子上時), 腳板所接觸地面的部位,
黃色則是重負荷(例如單腳著地時), 腳板所接觸地面的部位
Medium-Arched 或 Normal-Arched 是正常足
High-Arched 是高足弓, Low-Arched 或 Flat-Arched 是低足弓 (扁平足)
之後再到 這個網頁 選擇您的腳型和性別, 就會出現適合您的 Mizuno 慢跑鞋款式了.

Remarks:
1. 為什麼要分二次? 請看第二個網頁的圖和文字, 排列錯了! 這個 才是對的!
2. Mizuno 美國網頁的資料有點舊, 有些型號早改款了, 例如 Wave Maverick 改為 Wave Elixir.
3. 一般來說, 高足弓/內旋不足的人應該選則"避震型(Neutral/Cushioning)"的慢跑鞋; 正常足弓/中度內旋的人應該選擇"穩定型(Stability/Support)"的慢跑鞋, 至於低足弓/內旋過度的人, 則應該選擇"動作控制型(Motion Control)"的慢跑鞋, 但建議還是實際去試穿看看!
4. "避震型(Cushioning)"只是廠商取的名字, 並不代表避震比同廠牌的"穩定型(Stability)"鞋款來的高明! 而且, 一雙慢跑鞋的避震好壞, 取決於能不能保護膝蓋腳踝等身體部份, 和穿起來的軟硬感沒有絕對關係.
5. 之前不懂, 買慢跑鞋是直接攻頂買最好的! (雖然以當時的體重, 誤打誤撞買 Wave Creation 是正確的) 其實, 以 Mizuno 來說, 慢跑鞋除了和足弓的高低有關之外, 跑者的體重也有影響, 以小弟我高足弓而言, 體重較重的人, 適合 Wave Creation, 標準體重者, Wave Rider, 體重較輕者, Wave Precision. 中低足弓, 體重標準至略重者, Wave Nirvana; 體重標準至略輕者, 則選 Wave Elixir. 低足弓(扁平足)的人, 就選 Wave Alchemy 了!
6. 慢跑鞋穿起來較軟調, 其實只是較舒適, 硬調的設計, 只要依然有足夠的保護性, 並不是壞事! 以小弟之前購買的二雙慢跑鞋來說, 穿比較硬調的 Wave Creation 7 從景美舊橋跑到馬場盯來回, 比穿略為軟調的 Wave Arashi, 測了好幾次, 都是穿 Wave Creation 7 的時間較快約1~2分鐘. 但是二雙鞋跑完都不會有任何不適感, 總覺得 Mizuno Wave 的避震蠻低調忠實的保護著主人 ...
7. Mizuno 台灣的官網有許多 Wave XXX 等, 倒底怎麼分類 ... 我也不是很清楚, 建議可以至 PTT 的 Road-Running 版詢問高手, 或是 Runner's World 的討論區爬爬文.
8. 原本想購買頗受好評的 Asics Kayano 13, 但有鑑於 Kayano 14 已經發表, 加上 Kayano 13 屬於穩定型跑鞋, 依 Asics 台灣官網 的資料, Kayano 13 的 Gel 亞瑟膠較硬, Nimbus 的 Gel 較軟, 對早就想體會亞瑟膠威力的我, 在不需要穩定型 Duomax 的前提下, 最後還是買了 Gel-Nimbus 9 了. 另外, Asics 台灣官網 中的 Gel-Nimbus 9 寫成 8 了!
9. 這二雙新買的 Wave Rider 11 和 Gel-Nimbus 9 尚未好好跑過, 不敢妄下心得 (01 可是高品質的分享網站啊!), 小弟將會於實際路跑 50km 後再於本文補充實際的路跑心得! 但據試穿的經驗, Wave Rider 11 和 Gel-Nimbus 9 一樣軟調舒適, 但是 Gel-Nimbus 9 的亞瑟膠吸震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 很難形容, 等我試跑 50km 再來分享吧!

-----------------------------------------------------------------------------------------
之前提到, 陪小弟跑了近 900km 的 Wave Creation 7 如今怎麼樣了呢?
歷經了一年多的摧殘, 請看下圖!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跟外側的 X-10 大底在跑了 900km 後的厚度
不過因為我的腳是高足弓, 內翻不足, 所以鞋跟外側會磨的比一般人來的快些
以我個人的情況, X-10 耐磨大底應該可以撐到 1000km 沒問題喔!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鞋跟內側, 很明顯的 X-10 大底的厚度很足夠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先前提到, 體重減輕之後, Wave Creation 7 對我來說太硬了
於是找到了也是 Mizuno 推出的慢跑鞋墊來更換
左是新的鞋墊 (表面有按摩顆粒, 實際穿時感覺很明顯), 右邊的則是原廠鞋墊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新鞋墊鞋跟部位有 Latex 避震膠, 原廠鞋墊則很普通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實際跑起來, Latex 避震膠有發揮一定的作用
建議若已購買 Wave Creation 系列, 又嫌鞋墊過硬的體重較輕或中等的跑者
可以購買此原廠鞋墊更換 (不到 NT$100 喔!), 舒適度應該會有改進!
Asics Gel-Nimbus 9 和 Mizuno Wave Rider 11 二款慢跑鞋介紹

其它碎碎念:
1. 健康還是最重要的, 建議常應酬菸酒不禁, 或常加班的人, 能早日體會到健康的重要! 為了家人孩子, 雖然賺錢很重要, 但是能有那個命來陪家人生活也一樣重要啊!
2. 想瘦身, 萬年老方法 --- 運動 + 飲食控制! 要想瘦的健康, 沒有其它偏方, 運動+飲食控制是最方便又省錢的方法! 只運動不控制飲食, 運動消耗的又吃了回來, 且可能會吃些不好的東西進身體. 只控制飲食不運動, 更是病態的瘦身方法, 不建議!
3. 小弟我是早餐吃的最好, 約一個總匯三明治+一杯豆漿; 中午和同事一起訂便當; 晚餐只吃約半碗多的飯和大量的青菜水果. 至於運動, 沒時間就在家裏附近公園跑跑, 週末較有時間就跑景美河濱自行車道, 大部份是景美舊橋到馬場盯來回, 若當天體力狀況不太好或天氣太熱時就只跑到中正橋來回! (當然去年一開始是無法跑這麼遠的 ... 慢慢練習)
4. 之前也有買台登山車 --- 26' 的 Oyama 摺疊車跟著友人騎, 但最後還是覺得, 慢跑比較有效率 (並不是騎車不好喔!), 我只要花個2小時多的時間, 運動的量就可以抵的上騎一整個早上車的量 .......... 在想多點時間陪小孩的份上, 我還是以慢跑為主要的運動, 但友人約一起騎車, 有時間還是會盡量去的啦!
5. 自從戒菸之後, 一次路跑距離馬上就超過了10km (應該說連續跑步可以超過一小時而不會喘), 建議有抽菸的人還十要戒菸, 不要太鐵齒, 真的有差! 戒菸, 決心比較重要, 我菸齡15年也是說戒就戒了! 共勉之!
6. 以上心得或有錯誤, 還請高人指正! 若有其它問題, 也歡迎討論! 謝謝!
一流分享文!勵志又健康!
我是Asics的擁護者,尤其是有IGS系統的戰鞋,Gel DS Racer VII, 實在太讚啦!
Gel的感覺真的難以言喻!
感謝分享~

看到這種鞋 真的很心動

不過我還沒有穿這種鞋配dickies的勇氣..

話說一些airforce阿 superstar campus等等什麼鳥功能都沒有

穿起來不太舒服也不散熱

都找不到外型簡單的功能鞋款
請問樓主

這種鞋要去哪邊看會比較多款式啊?
小弟父親頗愛這種鞋,可是他是扁平足,
不懂選鞋,我也不懂,想說帶他去看看確又不知哪裡可看...
台北市有嗎?

感謝~
Give me what I could never ask for...
Michael817 wrote:
請問樓主這種鞋要去哪...(恕刪)


扁平足的起码要2120以上的才够了,我中度内翻穿Kayano13,真是太棒了!

严重扁平足的就需要控制型的鞋了,例如Fondation。。。
每天来01的人。。。
Michael817 wrote:
請問樓主這種鞋要去哪...(恕刪)


購買 Mizuno 的慢跑鞋, 可至 Mizuno 官網
有一個"銷售門市", 進去後選擇"Sports" 和您的區域就行了!

同樣的, 欲購買 Asics 慢跑鞋, 也可至 Asics 官網
裏面有一個"銷售據點", 進去後就可以選擇區域了.

由於我本來就有了二雙 Mizuno 慢跑鞋, 對 Mizuno 的尺寸較熟
不需要再去店面試穿, 因此選擇至網路購買, 價錢約是定價的65折(不含郵資)
至於 Asics, 因為一般體育用品店雖可調貨, 但是型號款式不夠多
所以我當初是去 Sogo 忠孝館買的, 價錢是定價的8折
只是, 建議自行先於網路上做足功課, 找幾款自己適合的鞋之後再去買
否則一般店員大都推薦利潤最高, 或是單價最高的頂級鞋款 ...
而且對於腳型; 足弓和體重等的相關選鞋知識不見得正確...

最後, 我昨天 (Dec-30) 有穿 Gel-Nimbus 9 跑了約10km, 初步心得是

- 之前講的 Asics Gel 的奇怪感覺是, 吸震性! 原本 Mizuno 踩下去會有一種回饋力, Wave Creation 回饋力蠻強的, Wave Arashi 則弱些. 但是 Gel-Nimbus 9 就奇怪了, 一步踩下去, 局然是 ... 沒反應 ... 剛開始感覺有點奇怪的原因就在於此, 一般慢跑鞋的踩踏碎震 ......... 不見了!!! 沒錯, 就是不見了!!!
- 穿 Gel-Nimbus 9 走路又是另一回事, 可以感到腳和地面之間都有 Gel 幫您緩衝, 卻又不像是氣墊那樣, 很難形容的感覺, 亞瑟膠真是有一套. 而且, Asics 的鞋口泡綿比較厚實, 對腳踝的包覆感很厚實.
- 可是, 依照我個人經驗, 實際跑步, 約到了 8km 以後, Mizuno 的回饋力會讓跑者不自覺的一步接著一步的跑下去, 以我個人而言, 比較好的幾次成績都是回饋力強的 Wave Creation 跑出來的, Wave Arashi 每次都慢約 1~2 分 (15km), 昨天穿 Gel-Nimbus 9 跑 10km, 時間也是比以前穿 Wave Creation 慢1分多
- 以上只是 Gel-Nimbus 9 的初步感想, 會在更多次的跑步後發表心得.
健康身體快樂家庭比啥財富都更可貴!

恭喜你!!
珍惜生命 遠離三寶!
maverick14 wrote:
發文的當時, 小弟我 181cm / 99.6kg, 體脂 28%
到如今 2007-Dec-29 一年五個月的時間
藉由持之以恆的慢跑+飲食控制, 如今體重只有 68kg, 體脂 9%


給你拍拍手 加五分

我現在還在努力中(176cm/74kg 體脂印象中破20%)

當初買跑鞋是看喜歡就買了(wave elixir)

跑起來也沒什麼大問題就是了
maverick14 wrote:
購買 Mizuno ...(恕刪)


maverick14兄,Asics对亚洲人的脚包覆性是最好的,也就是所说的合脚。
我还穿过Saucony等牌子,都是比不上Asics。。。

有机会试试Kayano14吧,相信会给你更佳的体验。

顺祝新年快乐。
每天来01的人。。。
看完大大的發文,可見已是個專業的慢跑人士了
小弟偶爾也會去慢跑,可是有人說慢跑太多會造成膝蓋的負擔,所以一週我最多只跑兩天,其他時間就走路
請問跑太多真的不好嗎?還有是否需要帶護膝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