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兩年UA的Speedform家族鞋款中,Run Fast的代表之作莫過於Speedform Apollo系列,其柔軟的鞋面與輕量靈活的腳感相信是多數人選擇它的理由。而今年迄今尚未看到Speedform Apollo第三代推出的身影,這次Speedform家族則是推出了名為『Velociti』的鞋款,以作為Run Fast的代表之作,所以這次開箱會加入一些個人過去穿過的Speedform Apollo一二代的感受來做比較。
Speedform Velociti從字面上來看,代表的應該是速度(Velocity)的意思,不過其實UA之前就有推出過一款名為Micro G Velocity的鞋款,所以個人推測是為了與之前的鞋款做出一些區隔,才會在這次Speedform Velociti的名稱上稍微做了調整。

這次開箱分享的Speedform Velociti在台灣男生款共推出兩種配色,分別為藍灰以及這次開箱的犀牛灰,實鞋較接近深灰色。

從鞋型來看,明顯感受到流著與之前Run Fast系列鞋款相同的血液,因為有著較為簡潔俐落的線條設計。

舒適的鞋面設定一直是Speedform系列引以為傲的部份,也是許多跑友喜歡的原因,這次Speedform Velociti採用的是整片式網眼編織鞋面,可以再讓鞋面重量輕量化,並且提升穿著的舒適感受。

同時在鞋尖端透過小範圍的TPU結構做強化。


前段以大小不同的網眼孔洞讓鞋面看起來更有變化,側面則有黑色的品牌標誌。

原本從外觀上來判斷會以為這次Speedform Velociti同樣採用了Charged與Micro G兩種混合式中底,因為中底的前後段採用了不同顏色作區隔(前段為灰色後段為白色),但實際看了官方的資料才發現,Speedform Velociti採用的是整片式的Charged中底,設定上會更輕量並且有較快的反彈速度。

中底後端刻有CHARGED的字樣,而中底外側的閃電刻紋同樣也是Speedform系列鞋款中常見的元素。

從中後段靠近腳踝的部份則明顯有個區隔。

腳跟內置了足跟穩定片,而不是像之前Apollo系列是採用外露式穩定裝置那種稍微偏軟的設定,而讓足跟的守備範圍更廣,也能提供腳跟更多的穩定感。

下方則崁入了一小塊的反光材質,提升夜間的安全效果。

鞋內側的設計,鞋面與中底的前後段的區隔更顯著一些。



鞋舌採用開放式設計,尖端是依照腳踝與腳背的形狀設計成略為傾斜的形狀,上面則有SPEEDFORM VELOCITI的字樣。鞋帶孔位的設計方式則是與Apollo 2很相似。

鞋口的部份較為硬挺。

嵌入式鞋墊具有加強緩衝和排濕的效果,上面則印有RUN FAST的字樣。

之前APOLLO系列的鞋外底都是以模仿人類足底肌肉做設計,這次在Velociti的鞋底部份明顯與之前的APOLLO系列不太相同。前足底部使用的是Blown rubber發泡橡膠,會有更好的彈性同時兼具輕量的效果。

後跟底部採用的則是High-abrasion rubber高耐磨橡膠,除了有助於吸收來自地面的衝擊外野提升了耐磨性。


接著看到實穿的感受。
Velociti的楦頭不寬,整體還是偏向細長的設定,但感覺寬度有比Apollo 2稍微多了一點,加上因為鞋面的面料有一點延展的效果,而在選擇原尺寸的情況下穿起來,個人覺得算相當服貼舒適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但由於每個人的腳型以及穿著感受不同,建議還是要以每個人實際試穿才會更為準確。

在實搭上個人覺得在外型與Apollo 2相比似乎又更貼近一代時的設定,看起來線條更簡潔好搭配。

這次實際試跑一樣選擇了三種不同的路面,希望能藉此提供更多面向讓大家參考,分別為室內跑步機、河濱人行道以及學校的PU操場,其中河濱為6公里,跑步機與操場則為4公里。筆者個人平常的跑步習慣,平均一週跑一到兩次,每次大約四到五公里。

首先在鞋面的部份個人覺得Velociti帶來的感受,與前兩代的Speedform Apollo相比明顯有些不同,在一代的時候會覺得面料相當的薄,到二代時雙層的網布面料明顯更柔軟但較厚實一些,而這次Velociti的面料似乎分別擷取了這兩項優勢,透過編織網眼的特性讓鞋面輕薄同時有相當柔順舒適的貼合感受,不太需要磨合就可以很合腳。

由於內置的足跟穩定片讓足跟的守備範圍更廣,而且硬度也稍微提升了些,加上鞋口的設計有點順著腳跟的形狀還有一點點的加厚,所以實跑起來腳跟的部份穩定感更好。

而在中底的部份,之前Apollo系列一代的前掌較Q彈而且貼地感明顯,而到二代時透過複合式的中底讓前掌多了更多的緩衝避震,但在靈活度上則是做了一些犧牲。而這次Velociti透過全掌的Charged帶來的個人覺得是偏向二代Apollo的設定但路面的保留感受更多一些,雖然裸足的腳感還是不若一代Apollo明確,但Velociti卻同時擁有接近一代Apollo的靈活度。

Velociti實際測量單腳US10.5的重量為246公克,還比之前的Apollo 2要再更輕量一點點,Q彈中帶有點硬度的中底也讓回彈行程更短,再加上輕量的鞋身所以會覺得起腳到踩踏的動作更輕鬆一些,中底的感受與二代相比又更為緊密紮實一些,所以在起腳與踩踏的連續動作上相當流暢,跑起來不會有任何負擔的感受,相當靈活輕快。

雖然產品本身就是設定在Run Fast上,對於避震效果本來就不能用更高的標準檢視,不過在整體避震效果上Velociti也沒有Apollo 2來的顯著,所以如果你偏好豐沛避震效果的鞋款,那Velociti的設定可能就沒有這麼的適合你。

前面有提到鞋帶孔位的設計方式與Apollo 2很相似,但在最高孔位的部份有多了一格,個人覺得這樣的設計對於腳背的服貼度有加分的效果,因為之前穿Apollo的時候可能因為個人腳背比較沒有肉的關係,會覺得鞋舌的部份跑一陣子後會有比較明顯的滑動感,而這次的鞋帶孔位設計有讓我這個情況稍微改善一些。

至於在抓地效果上Velociti的在乾燥的路面上蠻不錯的,在PU跑道上做比較快的加速衝刺也游刃有餘,不過這次還沒有遇過濕滑的路面,之後如果有機會再補充這個部份。另外,這次的外底底紋厚度較高,似乎也有效的改善了之前底紋容易磨耗的問題。


整體來說,Velociti承襲了Run Fast體系該有的設定,具有出色的穿著舒適度、相當輕量的鞋身以及適度的避震效果,相信能夠給予多數有運動習慣的跑者舒適的穿著體驗,但如果你是屬於剛入門或是想要有更多避震保護的跑者來說,Gemini系列可能會是更適合的選擇。
《特別感謝 Yves協助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