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幸中籤完成賽程,今年幫一票跑友報名,結果,大家都中籤,唯獨我沒抽中,可見機會是公平的。備取名單公佈的同時接到田中鎮公所承辦人電話,邀請我自費來田中參賽,非常想念「田中央傳來加油聲」的田中馬,於是決定「彰化馬拉松月」只到田中參賽。
臨賽前一週大會寄來選手物資,號碼布上彩印今年活動主題「來坐」,色糸依然採金黃稻色的田中馬,真是令人滿心期待的一馬。
今年活動紀念衫由田中馬拉松團隊嚴選優質紀念T恤。選手穿上金黃稻色為底色圖案有八卦山、圳溝、田園、選手等特色併存的紀念衫,外觀亮麗有型!
去年參加田中馬結緣來過田中二次,再抵田中已是下午六點多,走出田中火車站是夜幕低垂,好懷念這個因馬拉松全臺知名的小鎮。
田中人說的「車頭」就是田中由農業轉變為商業發展的發祥地。從擁擠人車滿滿商家就知道站前中州路是田中最繁榮的街道。
田中鎮擁有4萬3000多人口在中部算上不小的鎮。日治時期縱貫鐵路完工後,田中成為鄰近北斗、溪州、田尾的貨物集散中心,奠定發展的基礎。
田中馬是友善的熱情馬,每年都提供選手村供選手住宿,重點是免費的。去年住比較遠的三潭國小選手村,今年換田中高中活動中心感覺更明亮寬敞。
田中高中提供地舖區及簡易浴廁供選手夜宿。選手村有志工管理,只要簽名就能入住。田中人真用心,為提高活動品質還設計選手問卷,讓活動一年比一年更精進。
選手村提供飲水、盥洗用具,零食,今年還提供活力早餐,選手不必前一晚或一大早趕著買早餐,這是去年的建議,沒想到田中馬都做到了,揪感心!
安頓好選手村的住宿,下午來不及參加踩街大遊行,一定要逛逛鎮公所精心準備的選手之夜。
台灣米倉田中馬以稻草人發想出富有濃濃在地氣息的吉祥物-「阿草」歡迎選手來到田中。除了總統就職日是五月二十號,「520」也是田中的郵遞區號,正好與「我愛您」同音,註定難得的巧合。
選手之夜提供鄉下辦桌吃的流水席,田中在地特產是白米,大會準備吃到飽的田中米飯待客。
選手之夜的晚餐,無限量供應吃到飽。田中台梗九號米煮出來的白飯很香,淋上特製肉臊滷汁,就像古早時代的「割稻仔飯」,再配一碗在地竹筍大骨湯,具有濃濃田中庄稼特色。
另貼心備有素食,讓茹素的選手不流口水,只留汗水。
選手之夜另一側是田中在地產業博覽會,有運動商品、文化、在地廠商在此設攤供選手、遊客逛街,採買在地商品。
用餐同時舒康跑團的啦啦隊在會場為選手加油,無論明天成績如何?都是舒康女孩最敬佩的跑友,最專業的選手!
選手之夜起源於鎮公所擔心選手來到田中,晚上沒有打發時間的去處而設定的晚會,開辦之後廣受好評,甚至有選手及家屬專為參加選手之夜而來。
選手之夜會場在景崧文化教育園區,剛開場就大雨不熄,選手仍滿滿捧場的撐傘參加,熱情不減。
熱場由舒康女孩熱力十足的啦啦舞開始,一舉把選手之夜氣氛炒熱。
選手之夜由金曲獎得主嚴詠能帶來田中馬經典主題曲「只要大家攏吃台灣米」,這首為第一屆2012田中馬寫的主題曲帶來最高潮。
「只要大家攏吃台灣米」簡直是為「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量身打造的活動主題歌曲,愛鄉惜土的詞曲創作造成很大的迴響,更是每年必唱歌曲。
繼上屆「田中央傳來加油聲」後今年主打「田中央來坐」,詞曲輕快好記,搭配鄉親以鍋具為選手加油的MV主題,以鄉親為主角的日常題材使田中馬更接地氣,貼近人心。
金曲獎得主嚴詠能期望以快樂放鬆的心情,讓選手享受馬拉松帶來的輕鬆舒暢的感覺,幾個小時後快樂出發。
主題曲影音的魅力、田中米倉田園特色,加上鄉民為選手加油聲引起共鳴,「田中央來坐」果真吸引成千上萬的跑友成為選手。
選手及田中鄉親一起聆聽動人的歌曲。MV以各行各業田中鄉親為臉譜,感謝鄉親明天為選手加油的辛勞。
主題MV中出現兩岸三地的知名藝人歌手任賢齊,在田中出生求學的任賢齊專程回到田中免費幫田中馬拍攝宣傳片。
很少人知道任賢齊從小學到高中都與田中鎮觀光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鄭宗政是同校同學,當鄭宗政開口邀約,任賢齊二話不說立刻答應義務執導並代言田中馬宣傳片。
第一次有藝人為田中馬代言,田中郵局限量製作紀念郵票。限於檔期任賢齊無法參加跑馬,但他邀港澳朋友參加田中馬,讓大家感受田中鎮純樸、友善的鄉土民情。
選手之夜在熱情帶動下居然引發地震,一陣地震結束後2017田中馬拉松進入倒數計時,滿心期待幾個小時登場的田中馬有最不一樣的開始…
主力贊助紀念杉的FILA舉辦選手樂透兌獎,選手依完賽得獎名次就能得到超過二百項精美大禮。賽後還有「跑過就是跑者-線上田中馬跑友微抽獎」,最大獎是台北五星級飯店住宿卷。
選手之夜結束返回田中高中選手村,來自四面八方的選手陸續入睡,養足精神備戰田中馬。
0500在雨聲中起床,盥洗後領取早餐,有水、餅乾、水果(自帶)、果汁、三明治等。
日式豬排三明治很好吃,配上彰化葡萄榨取的新鮮葡萄汁,又是在地美味。
填飽肚子後選手開始著裝趕赴一年一度的田中馬的邀請。
來到龍江館外已是萬頭鑽動,選手完成寄物等臨賽準備就能開始熱身備賽。
選手熱身操後田中鄉親以震天的「車鼓陣」為與賽選手打氣,希望每位選手跑出個人最好成績。
起跑拱門旁魏縣長與承辦團隊召開記者會,代表彰化縣親歡迎所有選手參加田中馬拉松,用雙腳體驗彰化之美。
現場雨勢不小,等待出發時怕全身淋透穿上大會準備的雨衣。每年擔任領跑的舒康女孩已蓄勢待發。
彰化縣長魏明谷提醒選手雖逢下雨,呼籲選手注意身體狀況及交通安全。沿途有6千多位啦啦隊熱情的為選手加油,也準備彰化縣的小吃及在地風味餐來招待選手,更能欣賞田中田園之美,也預祝選手都能創造個人的佳績。
0620出發時間已到,選手都準備好了,此時雨又下大了,彷彿考驗選手的臨賽意志。
0620選手通過起跑門,2017田中馬計有一萬五千名選手參加,非常壯觀的一場大賽事。
今年有來自海內外超過10個國家的選手參賽,活動有全馬組42K、半馬組21K、健跑組10K各約五千名選手,在雨中開跑的經驗非常難得,因為鞋子淋濕容易跌滑一定要小心。
跟著大伙直跑,沒多久來到一公里指標。指標跟去年一模一樣,回收再使用很有環保風格。
彰化高鐵站選址於田中,代表田中將來是彰化發展的重點鄉鎮之一。
站在路旁高點回望,整條賽道形成一條長長的人龍,見証充滿歷史意義的田中馬。
有不少選手選擇田中馬當初馬體驗,賽道上大家不吝為「初馬選手」加油打氣。
一路上都有很清楚明顯的指標,選手只要跟著人群跑就對了。
今年路線略有修正,沿剛闢建的高鐵聯外道路直跑才能讓選手安全跑在賽道上。
跑著跑著來到產製外銷襪子聞名世界的社頭鄉。襪業全盛時期美國每兩位男士中,就有一位腳上穿田中或社頭外銷的襪子也開啟彰化襪業王國。
社頭鄉位於田中上方,因移民在大武郡社上頭建莊而得名,如果取名「田頭」將有田中、田尾,三個頭尾相連的有趣地名。社頭段少有人家,沿路留有為選手打氣加油的海報。
今天穿雨衣跑步很正常,帶泳具一起跑可能要跳到八堡圳裡游泳到終點。
選手在此轉彎,路旁出現稻田時開始進入八堡圳賽道。
田中地名由來跟日本人沒有直接關系,因地理位置處於水田中心,四週皆為水田,故取地名為田中央,日治時代為簡化地名改稱為「田中」。
田中鎮因位處水田中央,故命名為「田中」,與社頭、田尾比鄰,田尾鄉地處八堡二圳末端水田盡頭一帶,而稱之為田尾。
一條路拐過三個鄉鎮(社頭、田中、田尾)在台灣很少見。很快來到補給站,選手補充水份後再出發。
加油志工穿著雨衣,因為拿傘也不方便加油,很多加油志工都全身濕透,很感謝為選手服務的熱誠。
今天雨勢一直下,賽道積水情況不少,選手像過獨木橋一樣跨過水坑,千萬別滑倒摔到八堡圳裡。
富鄉野傳奇的「世芳宮」位於八堡一圳及八堡二圳匯流處,恰好與二水八堡圳源頭的林先生廟首尾相映。
世芳宮不僅長期守護著兩條攸關田中、二水農業發展的水圳。世芳宮祭祀林媽娘娘,更感念八堡圳以源水養活彰化平原的子民。台灣人重視「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就是這種不變的精神。
記得去年在世芳宮有場野台歌舞秀為選手打氣,今年載歌載舞的變成男志工,有點失望,認真跑步好了…
在田中馬拉松路線中,八堡圳綠色廊道是選手最喜愛的觀光路跑路線。
小葉攬仁的綠色遮蔽下選手希望少淋些雨,但雨勢又加大了,跑起來雖暢快也倍覺辛苦。
圳溝上掛滿社區製作的竹燈籠,寫上加油字句為選手加油!
我離「百馬」達陣不遠了,很難想起開始跑步是那一天?卻會每年記得來跑田中馬,如果說田中馬辦的不好,台灣應該沒有可以達標的馬拉松賽事了。
既然全身都淋濕了,收起雨衣,好好享受開辦田中馬以來第一次「乘雨而跑」的田中馬。
沿途補給站建議要有棚子,下雨天補給志工都辛苦的陪選手淋雨到底。補給點有滿滿吃不完的水果,橘子還剝皮,分成一片一片供選手取用,很難遇到這樣用心的賽事。
補給站的食物好多,炸物、豆干、雞塊都有!
現炸的小熱狗與現炸小香腸最受選手歡迎。
雖然沒有太陽,消暑的綠豆湯也要喝到飽。
來到八堡圳地下道附近,賽道將暫離田中小鎮,一路跑向鄰近的二水鄉。
八堡圳地下道上方就是水道,穿過地下道時還能聽到滾滾不休的溪流聲…
過八堡圳地下道正好是半馬與全馬的分流點。剛好遇到馬場「百變女王」今天變身為拿武士刀的俠女,真的很有創意。
田中馬半馬、全馬組在此分道揚鑣,所有選手目標只有一個,平安返回終點。
我們跑快十公里,略晚出發的半馬組領先選手完成一半賽程。因為賽道略小,全馬半馬選手在此交會,少見前導車在後面追選手的情況,為保障領先選手安全還是要開在前面比較好。
清雍正年間彰化縣下轄有13堡,八堡圳灌溉其中八個堡,是清朝時全台灣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
八堡圳因灌溉範圍涵蓋約整個彰化縣,故彰化人都稱八堡圳為母親河。
八堡圳是漢人移民台灣最早水利灌溉設施,先民用智慧與勞力與血汗開鑿水圳,導引淹沒田園的濁水溪變成農民最期待的灌溉用水,展現高超的智慧、技術和毅力。
今天雨下過後,八堡圳的水位略高,溪水聲伴隨加油聲就是賽道上最美的聲音。
沿著溪圳直跑,淋著涼涼的雨、吹來微微的風,不知不覺已經跑到11公里處,賽程的四分之一完成。
不到幾公里來到碧峰社區又是壯觀啦啦隊陣容。
田中的阿公阿嬤一早站出來為選手倒水與擊掌打氣,並綻放最純真的笑靨,不停對選手說加油!
快樂合照也是啦啦隊為選手打氣的方法之一。
沿著圳道而跑轉入山路來到「硯台的故鄉」--二水。
跑得快的全馬選手已經通過折返點,全馬選手在此交會。
田中馬補給站的特色是品嚐在地特產,維力公司是田中在地食品大廠,鼎力支援維力炸醬麵供選手品嚐,回饋鄉里也推銷產品。
補給站一碗一碗煮熟的「炸醬麵」令人感動又稱讚!
一路上補給站都有為選手吹吹打打加油的在地樂團。
雨從早下到現在,如果在補給站來不及喝水,拿杯子就能裝上雨水來。
二水鄉是很小的鄉,觀光景點不多,二水自行車道是主要景點。
二水鄉名氣不大卻是首位台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的故鄉,灌溉彰化平原的八堡圳傳統取水口位於二水鄉,為紀念八堡圳而設的二水跑水節為二水最具特色的年度節慶活動。
二水鄉地名的由來為清朝時為灌溉農地陸續開鑿兩個圳道,今稱八堡一圳、八堡二圳。二條水圳在充滿古早味的小鄉交會,故取名二水鄉。
二水鄉雖然名氣不大,鄉內二水車站是臺鐵縱貫線與集集觀光線的交會點,前往集集或車埕遊客在此換車前往。
日治時期總督府鐵道部選定二水車站設立維修場,做為機關車補給燃料場所。維修場水塔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曾受過盟軍戰機掃射轟炸,因用料堅實至今仍屹立不搖,鐵路文史單位爭取保留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見證。
八卦山脈的尾端是二水車站,沿途補給站旁是寬闊的田野景觀。
如果沒有雨棚選手喝的液體補給(水、舒跑、沙士)都有摻雜雨水。如果下雨是可以預報,最好能準備雨棚才能應對。
二水段補給站水果種類多且數量足,雨中來吃更有滋味。山腳
山腳路旁是二水特產大白柚,路旁滿滿剛採收大白柚待售。
此時正是大白柚的盛產期,農友說今年價錢不錯,產地價每公斤40塊。
來到二十公里處,不知不覺賽程完成一半了。
二十公里山腳路又來到晶片感應站。
山腳路上風雨又大起來,選手不論前後都認真跑步,長長人龍看不到盡頭。
考量選手雨天跑步容易失溫及不適應賽程的危安因素,幼兒園支援的娃娃車(收容車)緊跟著選手群並巡迴醫護站,載回今年不想又必須殘念的選手。
大會備有充足的飲用水在每個補給站,補充選手最需要的水分。
相較於去年的大媽加油團,一年過去,田中大媽由綠豆湯換成切西瓜,最有溫度永遠是田中大媽永遠都有不變的笑容。
發現田中阿公阿嬤把家裡能夠敲出聲音的都搬出來了,鍋子、鍋蓋、奶粉罐,每個阿公阿嬤打著玩,各有樂趣。
山腳路雨勢又下大了,活動中心變成最好大型補給站。
略事休息後再出發,我不禁想參加二年田中馬了,明年是否能再來呢?
看到雨中熱情不減的加油人群內心滿滿感動,我們雨中跑馬拉松時,田中人大可躲在家裡笑我們,可是熱情的田中人卻沒有,幾乎有住家的地方就有加油聲。
山腳路跑一段,重回台灣米倉田中鎮。下一段知名的「田中好漢坡」到了。
漫長的好漢坡是賽道最高點,幾乎每個選手都像步兵般走上來。
跑步是孤獨的,沿途有鄉親加油打氣與服務是叫人感激的事。我依稀能辯識出幾位去年見過的啦啦隊,雖然一年見一次面,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彼此姓名,但感恩的心是不變的。
熱情的田中馬最大特色是合照來者不拒,一路都是熱情不滅的啦啦隊,有美女有小朋友,更多是拿鍋蓋加油的阿媽,跑過台灣許多地方,只有田中馬最令人感動。
好漢坡是很長的緩上坡,每位選手都氣喘噓噓走上好漢坡。
好漢坡頂備有補給站,八卦山上的地形雨一直滂沱的下著,補給車上拉上雨棚,確保補給品不弄濕。
從好漢坡直上來到田中長青自行車道。
今天是雨天,登山步道不見登山客,選手在登山步道跑步前進。
長青自行車登山步道是海拔125至395公尺的丘陵,遠眺山下雨中的田中市區。
林木扶疏的山林小徑路況比去年好,還加鋪黃色防滑磚,選手跑起來更安心。
長青自行車登山步道上也有補給站。整條長青自行車道不僅欣賞美麗樹蔭,跑向戶外也能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長青自行車道連接社頭清水岩遊憩區,景點有典雅古樸的清水岩寺,周圍環境樹綠鳥鳴,頗富原始風貌,是中部三大名岩之一。
跑馬或登山有上坡就有下坡,下坡總是最受選手歡迎的路段。
這一帶是社頭鄉蕭氏宗親最密集的地方,斗山祠是蕭姓族人在社頭開發的歷史,祠內有蕭氏文史館。
斗山祠、蕭氏文史館保留前副總統蕭萬長先生收集的私人紀念品、書冊等,雖然蕭副總統是嘉義人,也讓遊客認識「蕭家之光」。
可以在雨中跑了30公里真的不容易。
三十公里處又有一個晶片感應站,每十公里都有一個感應站,只剩一個感應站就能抵達終點了。
拐個彎重回田中鎮平和里。
平和里北玄宮國樂隊吹奏古韻十足的國樂,跑過不少場馬拉松,只有在田中可以聽到國樂啦啦隊。
剛離開山腳路,平和里鴻門圳旁有段田中人才知道的「田中天堂路」,選手在路旁就能看到。
田中馬的特色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加油聲,沒有人的地方有風景,雖然大雨不斷,田中鎮民啦啦隊還是很賣力喔!
田中馬的特色就是選手完全不需要動手,熱情志工為選手服務把飲料端到面前,真的太熱情了。
回頭一望是一番稻海美景。這一段田中人叫八甲路,印証有一望無盡的稻田風光。
和平里旁福天宮補給站可以遠望八卦山、漫步鴻門圳。
八卦山腳下,又是雨勢直下,選手在此補給再出發。
雨勢真的不小,已經分不清楚杯子裡有多少是豆漿?
東興社區有一片足以媲美池上伯朗大道的無盡稻海,這裡也是田中人私房景點,號稱田中天堂之路。
田中是一個好山好水的地方,濁水溪撫孕的大地,孕育了一粒粒金黃的稻米,
二次戰爭時期的田中扮演著日軍戰備糧食的倉庫,因田中稻米產量高,「台灣米倉」的美名由此而生。
東興社區外觀古趣的「古亭番」是田中鎮的鎮徽代表圖騰。古董級的古亭番是昔日農家收藏稻穀用,圓形的外觀是為防止老鼠偷吃農夫辛苦的收成。
略跑一段後結束平和里鴻門圳、東興里一帶稻海景色。
原本出大太陽來吃最好的羊乳雪糕在雨天更受歡迎。
看完田中最美無盡稻海,拐個彎再回八堡圳,重逢柳樹水聲的圳溪美景。田中馬的確不是在跑步就在看風景。
在台灣很少賽事能夠像田中馬拉松一樣半天封街跑馬,田中鄉親對交管絕對的支持,感謝田中鎮民對馬拉松的相挺。
為便志工完成收場工作,田中馬的關門時間是六小時十分鐘,路旁告示牌告訴選手要把握時間。
時間超過1130未過三潭國小陸橋處,工作人員會請選手提前轉入員集路,提前感受最後的加油吶喊。
今年路線有些修改,回程不再繞跑高鐵站一帶,沿八堡圳繞一圈就回鎮內。
來到37公里處,不到五公里就可以完成田中馬。
西裝哥有班05:43:21準時進站(終點)的配速列車。
不讓西裝哥專美,很威的美國隊長也來了…
時間接近中午,雖然沒有流失很多汗水,還是要吃些麵食及速食填飽肚子。
有美女服務就能胃口大開,選手吃的也更多了…
拐個彎跑進田中員集路,進入市區最後一段賽程。
市區經過福安路、火車站、興工路、文化街、田中高中、員集路、建國路,直抵田中教育文化園區。
沿路都有吶喊不停的鎮民跟擊掌。
美女總是提振精神戰力的最好啦啦隊…
各種美食就端到選手面前。
真的不能再吃了,吃太多就跑不到終點…
倒數三公里了。
最後三公里。我踩下最後一個晶片感應地墊。
讓我驚喜的沿街滿佈了當地居民,還有人瑞級的阿公阿嬤幫選手加油。
經過昨晚沒有看清楚的田中火車站。田中人非常珍惜且不忘記過去歷史,刻意保留日治時代老糖廠舊鐵道,老、中、青三站並列一起見證田中發展史。跑過台灣許多地方,田中站是台灣最完整保留「三代同堂」火車站的地方。
火車站前方田頭水文史館為前台糖五分車田林線的田中站站房,原位於現今田中車站旁,因車站改建遷移至車站前公園廣場。
日治時期的田中相當繁榮、市井交易熱絡,糖場營業線通車接往北斗、溪州、二林等地,當時經常有火車嘟嘟聲響遍田中的天空,那是老田中人最感輝煌的故鄉回憶。
文史館整座木造建築空間明亮,方窗、木質地板,依然顯現出它迷人日式風格。
田中街區數不清多少個啦啦隊、樂隊、美少女、老阿嬤、小朋友敲鑼打鼓、舞蹈,就是要選手加油再加油。
田中米製作的素食飯團,補充選手最後體力。
跑過昨晚入住的田中高中。
全鎮總動員讓選手感覺好像在跑星光大道。沿路有吃、有喝、有音樂,還有不間斷的加油聲…
路旁烤乳豬選手不一定要吃,因為沒有時間讓你停下腳步,熱情的田中鄉親會一直叫你跑…
田中馬不變的傳統是倒數二公里是最恐怖的開始。
員集路上的集雲旅社這排街屋立面是用紅磚砌成的。田中老街每一幢都有特色,從景崧診所看起,垂慶堂、德東百貨有仿巴洛克式立面,搭配復古紅磚與騎樓拱圈的復舊感,是可看性十足的台灣老街。
德東百貨是田中老街另一個亮點,田中人嫁女兒要準備什麼,來這裡問就對了。對田中人來說德東百貨不只販賣百貨,也是傳承習俗的老店之一。
員集路直跑來到田中人信仰中心乾德宮,奉嗣天上聖母(媽祖婆)的乾德宮建於清雍正年間因火災後遷建至新街現址,改稱乾德宮。
乾德宮始終香火鼎盛,不論是田中央或田中,「田中媽」總是守護每一個田中人渴望平安的願望。
從新街再出發,「一馬當先、破風前進」召喚選手往終點。我發現田中馬特色是沒有人的地方就有風景。來到市區要加上,沒有風景的地方就有人叫你跑。
熱情的車鼓陣大姐在田中大街上為選手唱歌加油。
此時雨水也停了,整個田中大街就像嘉年華會一樣熱鬧不休。
最後一公里了,我的熱情田中馬只剩最後一公里了,真不干心呀…
最後一公里還是要與田中小朋友合照。
最後一公里,真捨不得把一年一度的田中馬跑完…
最後五百公尺,選手若體能情況許可,可以加大步幅,直到終點。
千萬不要以為這裡是完賽拱門,是早上鳴槍的出發拱門。離開會場最後終賽拱門只剩200公尺了。
志工逐一請選手出示號碼布,沒有號碼布請選手離開賽道,終點發放完賽獎牌與拌手禮就不會發錯,少見很用心的設計。
半馬組早已完賽,全馬選手只剩最後二百公尺的「天堂路」。
在田中有稻海無邊的「天堂路」,街區加油不息的「天堂路」,最後加碼比美陸戰隊的「泥濘天堂路」。在田中處處都有「天堂路」。
終點拱門在前,卻沒有選手能跑得起來,因為「天堂路」已經成為一灘爛泥。
脫離爛泥區,最後一百公尺的賽道到了。時間用了五小時多完賽,一路跑跑、拍拍、吃吃、走走,終於不枉此行。
今年拌手禮袋是藍色背布包,裡面的拌手禮都是田中特產。
經過一上午的奮戰終於完成2016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賽。
經過終點線後我不是馬上去領便當或完賽証明,先把在八堡圳旁撿到的一幅眼鏡送到大會主舞台。眼鏡蠻新的,可能是選手掉在賽道上,沒有載眼鏡還能跑完全程真的很利害。
關門前選手紛紛完成賽程,主舞台正為成績優秀的男女選手頒獎。
細心觀察大會用心設計的稻草人造型獎座,可愛風格Q版設計,是我看過最可愛的馬拉松獎座。
大會頒獎工作人員都是的環球科大的禮賓大使帥哥美女,令人眼睛一亮。
大會動線很明確,繞一圈領完所有物資與証書,晶片換一包在地正新製米公司碾製的國王米回家,讓家人也能品嚐來自濁水溪源頭的台灣米倉的田中米。
初馬選手在田中馬完成生涯第一馬(42.195K),酌收工本費製做獎盃乙座,有「來坐田中」的阿草以資鼓勵您不放棄的決心。
今天能再次完成田中馬要感謝鎮公所蕭小姐,如果沒有她的成全,就沒有這篇田中馬全紀錄。
大會關門時間為開賽6小時10分,考量天氣因素加時15分鐘,倒數計時終了,大會正式宣佈2017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賽圓滿畫上句點。
大會為選手準備的拌手禮就在這藍色背布包內。
在地震不斷,雨勢不減中完成2017田中馬,領到拌手禮、完賽獎牌、証書,還有滿滿的拌手禮讓選手帶回家。田中是台灣農業與工業大鎮,拌手禮都是在地廠商提供的,大槪只有田中馬有這樣的福利
完賽獎牌正面有年度與選手奮力前跑的英姿,背後是「來坐」的主題,台灣地圖上有八卦山脈下的田中鎮地理位置,真有巧思。
離開會場前天空完全放晴,這樣便於志工整理場地,也為今天「乘雨而跑」的田中馬畫上最後句點。
略事休息後在不捨中來到田中車站準備回家。向田中說再見,下次能否來田中,再跑過一望無盡的金黃稻海與八堡圳,就看我與田中的緣份夠不夠囉?
上車回家了。今年台灣米倉田中馬漫長征途大雨不止,跑的很盡興也寫的很過癮,不論您當天是否參與,謝謝各位看到最後!
跑完田中馬重溫好久不見的台灣人真誠笑容,悠遊田園水圳與森林步道與田中人文之美。這樣優質CP值很高的經典跑馬賽事,明年絕對不能錯過,跑友們,明年我們田中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