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與太座兩人婚後過著沒有電視的生活已經有將近四個年頭,可能因為我先前在部隊服務將近 10 年,部隊的環境並不是很容易看得到電視,因此養成不看電視的習慣,即使婚後自己仍一直覺得對電視沒有需求。
現在結婚退伍,了不起就是每個月上電影院看場賣座強片或者在家中用筆電、手機來看看 Youtube 以及購買的影片。
直到今年太座終於受不了盯著小小的螢幕,我們在 2019 年初家電特價時趁折扣購入了 Panasonic 的 55FX700W LED 電視也一併安裝了第四台以及一台小米盒子(Gen. 4)國際版


。由於我們夫妻倆申裝第四台主要是為了便宜的網路(後來仔細算算好像也沒有比申裝 FTTH 便宜穩定

),以及觀看新聞跟國家地理頻道,偶爾週末觀看 HBO HD 之類的電影頻道,使用上沒什麼問題。但使用小米盒子觀看 Youtube 或者 Netflix 時就一直發現會有類似過曝的問題,特別是在人物衣著、畫面背景為白色或者拍攝到太陽直射、光源...等亮度較高的畫面,就會出現一塊白白糊糊的東西,很不舒服。
嘗試調整電視本身的對比、HDR、顏色以及亮度都沒有用,本來以為是電視本身的問題,還因此對國際牌失望了好一陣子,覺得什麼六原色、4K、HDR 都是噱頭,實際效果也沒有特別好。
直到近一個朋友淘汰了一台 Apple TV Gen.2,想想自己也從 iTunes 購買了將近 500 片的電影,正好可以在家用電視觀看,就跟朋友要了回來,才發現同樣的電影或者同樣的影片,在小米盒子上面觀看會有白色過曝的問題,在 Apple Tv Gen.2 上面就沒有這個問題,且很多暗色的鏡頭如蝙蝠俠:黑暗騎士之類的,Apple TV 的畫面清晰度硬是比小米盒子好上好幾個層級,也才知道原來錯怪電視了....
。小弟本身不是什麼影音哈燒玩家,對於高畫質的影像以及音效,坦白說自己的木耳跟小眼睛實在無法細分好壞,了不起就是到了法雅客或者高級電視專賣店看得出店家的影像顏色很飽和、黑白對比很清晰而已。
這次真的是小弟學了個經驗,也訝異 2012 年的老 apple tv 居然有這麼好的播放效果,或許可以讓尋思是否購買昂貴的 Apple TV 的朋友多一個合理的藉口
。電視:Panasonic 55FX700W,所有設定皆循原廠預設值,沒有特殊設定。
線材:廣圓 HDMI 2.0
影像源:小米盒子 S 國際版 (9/2 15:48 修改)、凱擘大寬頻機上盒、Apple TV Gen.2 (2012)
結論:
小米盒子便宜好用、藍牙遙控器無方向性很方便,但是看起來影像處理的效果還是略遜 2012 年的 Apple TV Gen.2 一籌,現在已經開始考慮等 9 月的 Apple 發佈會後若有新款 Apple TV 是否購入?
也期待 Panasonic 不知能否開發 Opera TV 版本的 Apple TV app....雖然應該是不太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