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 - 蘋果眼中屬於未來的「後 PC 時代」

都post pc了,當然是指目前的iOS設備,你沒看出來嗎
「產品的價值不再取決於記憶體大小、CPU 有多快、螢幕解析度或是有多少插槽」
mac還是需要比較規格,關網也把數字寫的很清楚,包含擴充的極限
沒有在比較的是iPhone, iPad, 你說應該是在講什麼?
st921418 wrote:
文章裡那段很清楚的明...(恕刪)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恩..不錯的文章

APPLE總是能把自己的優點整合的很好

從音樂播放 -- MP3

到多媒體

跨平台的網路世界裡....

所謂後 personal computer 的概念 -- 不過是把COMPUTER的操作和介面弄到消失無形罷了...

我能說APPLE靠近了..這是個事實

兩方的意見難免有點激情

把COMPUTER普及化以後..又把COMPUTER的應用無限延伸到使用者只是按自己現實世界的[人性]化的概念去操作

這不是大家所想要看到的未來嗎?

哪一天媽媽打開電視 按一下就跟遠在美國的子女視訊連絡 在他都不知道網路和所謂視訊連結的各種操作方法...怡然自得

五歲的小姪子喜孜孜的馬上拿起筆在平板上畫的哈哈大笑...

當我想起你的時候..就把那片[魔鏡]拿起來看看所有珍貴的回憶

希望這是以後電子化努力的方向...


當然我反而有點懷念灌 WIN98 SE氣到差點把PC丟出去......

所以要活久一點 繼續看下去..

終於有人關心使用者經驗,這樣才是真正個人電腦

不需要擔心硬體、軟體

只要專注在利用電腦想要完成的事情上就好

硬體、病毒、駭客、版本相容不該是消費者要擔心的事

馬克2068 wrote:
終於有人關心使用者經驗,這樣才是真正個人電腦

不需要擔心硬體、軟體

只要專注在利用電腦想要完成的事情上就好

硬體、病毒、駭客、版本相容不該是消費者要擔心的事...(恕刪)



真的就是這樣

人類和電子產品的未來啊

有點像是Star Trek

每個人都拿著板子按來按去就解決一堆事情

24世紀的未來

也許APPLE可以辦到
這個討論串到後面大家火氣都有點大,
希望大家可以平心靜氣來討論,
沒必要弄得不愉快,
每個人都有權利談談自己的看法,
沒有必要一定得說服別人,
就算彼此看法不同,
也可以參考看看啊.

以下說說我的想法,
我使用電腦的歷史接近30年(老頭子了),
從早期的迷你電腦, NEC-9801, Apple II, Silicon Graphics工作站,
早期的麥金塔, IBM PC一直到現在, 我的工作都跟科技產業有關.

我應該不算是Apple Fan, 我家裡只有一台摸彩抽到的iPod Touch,
其他有桌機與筆電, 手機還在用Nokia的一般手機.

在使用iPod Touch之前, 我認為會買iPhone的只是為了象徵自己的身分地位,
只是在追求名牌(有一部份的人的確是這種心態),
但在使用過iPod Touch之後, 我發現了Apple這個平台的魅力,
我放下了用科技觀點來看這個產品,
純粹以使用者的心態來感受產品,
它簡單易用, 不需花時間閱讀手冊,
透過iTunes可輕鬆地管理歌曲與軟體,
有更新會自動通知我,
接電腦同步時, 可以下載升級,
基本上,
使用者不需要去煩惱該如何設定(當然還是有一些基本設定),
我JB過一次, 後來當機後就又回復原廠設定,
到目前為止, 我都只下載免費App, 一樣玩的很開心.

我認為, 所謂的後PC時代, 應該就是這種感覺,
使用者不需去管太多硬體的規格,
只要系統流暢, 軟體易用即可.

我相信, 後PC時代, 並不是說PC會消失,
畢竟iPod Touch/iPad/iPhone還是需要跟PC連接同步,
Jobs說的後PC時代, 絕不是要把PC取代,
不然這就是自打嘴巴.

我朋友說了一句話我很贊同,
他說:以前手機有鍵盤, 現在智慧型手機不需(實體)鍵盤,
以前的電腦有鍵盤, 未來的電腦也不需(實體)鍵盤.

在觸控大行其道之際, 代表著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吸引人之處,
當技術更純熟之後, 也許連觸控都不必, 只要用說的即可.

體積小, 輕薄, 易攜帶, 可以隨時上網的裝置,
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模式,
你不妨看看捷運上有多少人在玩手機,
咖啡廳裡有多少人在上網,
就可以發現這種趨勢.

無論如何, 我樂見這樣的發展趨勢,
我並不希望Apple一家獨大, 這對消費者是不利的,
但目前卻看不到真正可以跟Apple匹敵的公司,
也許Google有機會, 但它不做硬體,
無法像Apple把硬體/軟體/平台整合的這麼好,
在此, 只希望Apple不要變成另一家微軟,
只能希望其他科技廠商能更加把勁.

趙貓 wrote:

一切都是為了蘋果的荷包要賺飽飽..(恕刪)


但其實APPLE賺飽飽

和USER的使用經驗好不好,沒有什麼相衝突的

(不然你也是讓DELL,MICROSOFT賺飽飽)

重點是誰讓你有好的使用者經驗??

說實在JOBS本人一年也只領APPLE 一塊錢美金

JOBS在做的事情,錢已經不是他看中的了

他看重的是他能改什麼?

而公司賺更多的錢,也只是為了創造出更進步的產品

更改善人類生活,而不是製造麻煩

讓這樣的公司賺飽飽

有什麼不好咧

難道給M$賺?
假如今天沒有iPhone
那現在還會有滿街的智慧型觸控手機嗎??

那如果今天沒有iPad
那現在還會有一狗票的平板嗎??

讓廠商互相競爭不是很好嗎??
讓咱們消費者享受到好用的產品不是很舒服的一件事嗎??
sickfoot wrote:
不要以為你自己沒常識...(恕刪)


如果這一點小問題就讓你無法克服,寧可轉繞一大圈用掃描或是索取電子檔…

究竟誰才是傻子?

還不就老話一句,賈伯斯說不行,蘋果粉就說不行有理!

請問Ipad3放進高畫素相機的機率高不高?如果真放了,你的那堆"沒必要"的說法要吞回去嗎?

明明就是有需求的東西,請你不要再硬柪了。

chanhanliao wrote:
在 Apple 心中,未來的時代不再需要比較螢幕、記憶體或是擴充槽的多寡
而完全只剩下「使用者體驗的品質」的競爭

當 Motorola 還在花費數百萬美元的行銷費用,
向消費者宣傳 Xoom 的 4G 升級能力、CPU 速度和高畫素相機的時候,
Apple 只需要讓消費者使用產品的體驗能夠順暢、完美,
並告訴大家這些硬體規格數字都是屬於一種叫做「PC」的恐龍時代


不太同意這樣的說法!!! 成本/售價/妥協仍是考量的重點,說什麼硬體不重要,
很怕Android 機海會打亂公司的獲利吧,當然要這麼說~~

chanhanliao wrote:
Apple 下定決心要讓 iPad 帶來的使用者體驗成為新世代的標準,
Apple 不只想要占有整個市場,更想要定義這個市場


當自己賣的PC市佔率上佔不到便宜又悶了那麼久~這個大餅是一定要吃的.
老賈真的很有一套,市場就是要有這樣的pioneer,消費者才會有好的產品可以享用!!
而且我也相信很多廠商也都在等Apple先開第一槍,等待消費者被教育好了,大家再快速切入,
仿照前人的營運模式,雖然少賺了第一波,但只要有個idea/突破點依然可以賺錢地~
抄很沒品是嗎? 小弟覺得讓消費者多一種選擇,也是不錯啦!! 反正爛的產品總是會被市場淘汰~

chanhanliao wrote:
HP、三星,甚至 Microsoft 等許多公司都爭相推出了想和 Apple 競爭的產品
但還有人記得那些產品嗎?

記憶中有個叫Windows/溫斗的東西, 令人又愛又討厭的東西,這個全世界不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吧~

APPLE的這種想法要建立在

"硬體規格已經滿足所有玩家"的標準上

也就是說,每台機子的硬體都夠用了,剩下就是操控、介面、附加軟體、爽度等等

反之要是硬體跑不動,再多的元素也是造成硬體效能不彰而已

舉例現在一般電腦使用者去NOVA買10000元主機跟30000元主機差別已經不大

因為都是上網、看藍光片、打魔獸等等這些不管讓10000元主機跟30000元主機來做差別都不大

這時具有差別的就是其他元素了

但現下硬體已能超過一般民眾的使用需求嗎?這我得抱持保留態度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