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明年,不要再炮NCC了

說實在話

要是沒有NCC的話,iPad在台灣上市時間一定不會比現在久

只要其中多一項流程,那就是會Delay這是不爭的事實

從以前到現在我真的不明白NCC這麼瞎的單位存在的必要性是甚麼?

網路環境落後其他國家就算了,就算要送檢測有必要每項產品都要印NCC嗎?

其他國家電子產品一定也有檢測流程,就沒看過其他國家會在產品上印些有的沒的

NCC這個標籤根本是多餘的,甚至只是為這沒必要性的單位藉此提升自以為的地位吧

Apple也許心態可議,但最根本問題還是在NCC,台灣跟香港靠這麼近

要是沒有NCC的話,上市名單應該是跟香港同步的可能性滿高的


我打個比方好了,小弟我的工作跟Server部屬有關,當我在一個VLAN部屬一台Server時,只要這個VLAN內有人的流程沒做好導致拖累我的進度,

那抱歉,我一率都是排到最後再做,因為我不可能因為『你』流程沒做好來去影響到我的工作進度

就像考試也是如此,難的題目不都先跳過先寫簡單的,等寫完了再來處理困難的,不然時間不夠的話你分數都沒了

總而言之‧‧‧‧在我眼裡NCC永遠是多餘的,全台灣最不重要的公家機關大概就是NCC吧



順便轉Po monto.geo網友的意見,僅供參考

『NCC要求審核通過一定要照片曝光(事實),造成無法提早送件(分析)。美國送FCC要三個月(事實),但他們可以提早3個月前送審(分析),因為FCC會保密(事實),NCC法規則是需要公佈(事實)。

NCC要求要打上通過審核後的號碼(事實),其他國家是只需打上廠商跟型號碼(事實),所以可以提早知道號碼交給工廠製作(分析),台灣版要等通過審核才能讓工廠開始另開一個產線來製造(分析)。大家想想從排產線列印組裝測試出貨運送海關鋪貨等等,不用6星期嗎(分析)?

蘋果跟台灣沒有仇(猜測),都只有商業考量(分析),台灣消費力應該大過第三四梯某些小國家(分析),蘋果沒必要把台灣擺後面(分析),有錢賺幹嘛不賺。理性思考得到結論就是,問題不是蘋果造成的(分析),是NCC的規定跟世界太脫節且不切實際造成delay(分析)。

這樣解釋夠清楚,分析夠合理嗎?覺得哪裡不對歡迎提出理性的一起討論,為反對而反對的就免了』
ISBN : 9789862769713
在商言商. 蘋果在台灣應該利潤不會比較少, 貨在大陸組裝, 運過來也不會比較貴, 沒理由一定要把台灣排在一些鼻屎大的國家後. 我比較相信是些法規因素讓產製上市過程較複雜, 你要蘋果積極短時間趕上市, 當然有可能. 但它當然會先考慮其它更無障礙的國家. 不過也不必砲聲隆隆, 先讓別人替我們試用新產品, 給蘋果一些時間處理這些問題, 然後在鋪貨台灣, 蘋果用心良苦!
講難聽點,就是一群果粉不願承認蘋果根本沒把台灣放在眼裡,只好怪東怪西。
以此來催眠自己,沒上市不是蘋果的錯,是政府的錯,是NCC的錯。

sole.kg wrote:
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個是蘋果控制的,中國大陸老早就通過檢測了,名單也沒啊。所以要怪就怪蘋果,政府真是躺著也中槍...(恕刪)


中國沒上市那就怪冠唯 要搶 iPad 商標還禁止在該地上市


bluesystem wrote:

NCC是因為電信局民營化改成中華電信,
才把審驗的工作交給NCC, 所以這法也不是NCC送去給立法院審的.
審法案的是立法院, 通過也是立法委員表決通過的. 所以問題到底在哪?


錯很大

在電信三法之後拆解「交通部電信總局」、「中華電信」

但是「交通部電信總局」是上級主管單位,「中華電信」是營利單位

NCC是交通部電信總局+新聞局的兩種專業合一的特殊單位

我的 iPad2 背面也沒有標籤認證,IOS5 裡面也沒有 NCC字眼的証號,反而有 美、加、日、歐、紐澳....

要不要上市要看蘋果南亞分公司 (新加坡) 願不願意提報上去而已

andy9999 wrote:
錯很大在電信三法之後...(恕刪)


NCC 還多一個很麻煩的規定。
商品審驗通過才拿的到 ID。
換句話說,所有相關的生產動作,都得等到 ID 下來才能開始。
這樣怎麼會不慢?

美國的 FCC ID 雖然也要印,但是在實驗室送測審驗的過程中就先訂好了。
工廠自然就能預做準備。

平凡就是一種幸福@tingyulu01.blogspot.tw
立委根據政府提出法律草案,修正及三讀通過的 NCC 組織法。
實施細則是NCC 決定的,例如檢驗項目及標準,再委託民間檢驗公司檢驗。

iPad. 產能並不足以全部國家一次上巿,中國大陸市場大反而麻煩,需與美國市場分隔上市時間。
Apple 作業程序,必然找標準化及較容易處理的國家優先,生產線也比較好處理。

台灣必須再檢驗 iPad ,是較後上市的主要因素,至於檢驗所需時間長短就不重要了。
香港不需再驗,第一波上市,澳門第2波上市,就是相對案例。

<問題不解決,明年還是一樣,不用懷疑。/font>

pikachuuser wrote:
講難聽點,就是一群果...(恕刪)

當然的咩 APPLE天威豈容質疑(攤手)
APPLE不會有錯 就算APPLE真的有錯 也是果粉搞錯(馬皇這梗多好用啊)
我個人認為NCC最大的問題是出在
主任委員 "竟然沒有一個是工科或理科"
清一色全是法學經濟學或傳播出身
一個會管到很多硬體或編碼規範的機構
其主任委員竟然沒有一個有背景的??
不可否認上述那些出身的人有其貢獻
但歷任幾乎看不出有人有資訊理工出身的人(科法所不算,終究還是學法律為主)
當然就拘泥於法規
外面的工業標準等東西 資料是有 但你沒有背景 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主任委員不代表NCC全部 但他終究是大權在握的位置
很多一定層級的決策還是主委去做的
對整個機構的走向 仍是有很大影響
我對主委幾乎沒有理工資訊科出身的人感到匪夷所思
至於New iPad這件事
兩邊都有不妥的地方
但明顯的是Apple的責任較多
套我教授講過的一句話: 50步就是有資格笑100步
現在Apple就是那個跑100步的那個
原因前面就有人提了
不再贅述
Tom1726 wrote:
我個人認為NCC最大..但明顯的是Apple的責任較多.(恕刪)

Apple有何責任 ?
ipad 產量無法一次供應所有國家, 需要依條件排定優先順序。

台灣因需 NCC 檢驗通過後,取得編號才能安排生產線加工。
程序較麻煩, 不如香港不需檢驗, 香港具備可以與美國第一波就上市條件。

為何要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因為是建立符合國際規範之法規、制度化與國際化...
減少貿易障礙。

DAVIDC2924 wrote:
Apple有何責任 ...(恕刪)


別在把蘋果捧那麼高好嗎

3/28就通過NCC檢驗了
到第四波上市(4/27)也滿一個月了

如有心要讓台灣上市
我想富士康一個月內應該不會做不出來吧?


蘋果要是有心讓台灣買到
我想要排在第二波上市也不是什麼難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