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e1973 wrote:只是你被Apple...(恕刪) 不是被洗腦,而是確實見到了很多行業內專業人士用ipad完成自己的工作包含我自己也用ipad可以完成一部分自己工作內容並且我看到了伴隨iPad效能大幅提升以及面向專業用戶的定位,未來諸多專業軟體將會以完整功能版登錄ipad軟體生態圈的趨勢,對未來持有樂觀看法,僅此而已
lve1973 wrote:有surface不...(恕刪) Surface只是披著平板電腦外衣的筆電而已TomGuide測試同樣的工作,ipad處理效率明顯好於surface另一方面,都用surface了,為什麼不直接選擇用筆電?,最終都是keyboard+Mouse為主的使用,您使用Surface 時有哪款常用軟體是為了觸摸+筆的操作邏輯而專門設計的?答案是幾乎沒有
surface go 那十吋的(完整電腦工作)行動力是他的核心價值如果筆電不是定點使用,平板又沒辦法安裝專業上需要的軟體呢?千千萬萬各式各樣的需求,您有大數據嗎?各式各樣不同應用場景出現的設備都讓人期盼不然落到有錢也找不到適合的設備時,更心酸沒有樓主說的那麼複雜,我只是期盼著一個完美的產品出現而已,目前對我也沒有什麼差異,只是要用很多不同的設備來應付各種情況而已而如果以最大的需求比例來看則是桌機,surface go,手機這三個對我幫助最大也沒有特別去限制自己該去用什麼來達成什麼反而是依照我的需求,什麼工具好用就用什麼而已回過頭來說,就算完全沒有任何工具,僅僅靠我自己的專業,提供出一張嘴的服務,都能有不錯的收入工具是使我的專業可以發揮的更強大,炫目,效率,如此而已我只想當使用者,只想要有個神器可以使用
tkukuo wrote:所以您的工作可以等...(恕刪) 抱歉,很多工作人士甚至專業人士,工作內容已經可以部分甚至全部經由ipad完成未來ipad專業軟體生態逐漸建立起來只會讓更多的工作內容和更多的行業工作可以由ipad完成不為未來而放棄當下,不為當下而不放眼未來
super bandage wrote:使用surface,...(恕刪) 會在個人的機海體驗中選擇帶surface go做為隨身機,有他極端的優點也可能是我喜新厭舊吧但目前12吋與13吋這兩台越來越少用到了如同另外一篇文章所說的「外媒評蘋果iPad Pro 2018:是最快的iPad,但仍然是一台iPad」後來發現我只是要說這三點1.如果iPad能用滑鼠就更好了2.不同的產品定位,會有不同的使用情況需求3.神器就是能通殺越多情況需求越好目前手上留著的有10吋 surface go12吋new surface pro13.3吋 mbp15吋Legion Y530高性能桌機接24吋與60吋電視底下只是回憶一下浪費錢的過去式,請自動略過吧…打完想刪又覺得可惜比較有印象的筆電中,之前用的有lenovox210~x270x1/x1 yogaE430T450applembp 17一台13/15數代mba 11 mba 13dellxps 13 /15HP工作站,8540W小筆電mini 110sonyVPCX118--->用這台來對比,就覺得surface go超便宜z217s13surface 3/sp3/sp4/nsp/13.3 surface laptop/surface book 1asus rog(型號已忘,當年的中階而已)ipad全數退役了iPad pro12.9 1代 搭配著apple pencil與smartkeyboradipad pro 9.7 搭配著apple pencil與藍牙鍵盤ipad airipad mini 3/4太多想不起來了…再怎麼多也沒有專業吃這行飯的人多,我只是一個渺小的使用者,剛好浪費過一些錢與時間,但3C是個人所愛好,經選擇的換換病,在花錢的領域中,應該算是比較省錢的了,小弟不介意二手品,只求曾經擁有,節省開支。
lve1973 wrote:說個笑話很多工作人...(恕刪) 看來您并不了解歐美很多企業都在採用ipad給員工完成工作,也不了解什麼是企業軟體部署,什麼是商用解決方案甚至IBM和Cisco也都有專門為客戶定制基於ios/mac的商用解決方案的部門更不用說Apple Pencil的存在讓很多插畫藝術家,原畫藝術家可以用ipad就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內容因眼界狹隘而下結論是笑話,最終被笑話的只是眼界的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