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2 wrote:
消費者不願購買你的產...(恕刪)


天底下那麼多想成功的人, 成功的人又有多少? 同樣的道理放在App Store上也一樣, 能開發出叫好叫座的程式的本來就不會是多數. 但至少App Store給了個通路, 幫開發者搭了個舞台, 能不能成為明星, 就看自己的功力跟造化. 未來iBook如果真的要經營個人出版, 結果也是一樣. 就算真的有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透過這條管道成為名作家, 也只會是少數中的少數.

真的值得出版商擔心的是, 那些已經成名, 自己本身就已經是個品牌的作家如果想藉由這條管道進行個人出版, 那出版商真的會遇到大麻煩. 想了解作者跟出版商關係的人, 可以去找一下一齣叫工作狂的日劇, 裡面有幾集對出版業的業務, 通路行銷跟作者間的關係做了很寫實的描述. 在以往, 出版業者是作者成名跟發表作品的唯一途徑, 但如果iBooks真的搞個人出版, 作者有了第二選擇, 可以操作的空間就更大了.

這個情況有點像Kindle Store跟iBooks. 在蘋果傳出要賣電子書之前, Amazon跟出版社拆帳是7:3在拆的, 但在蘋果進軍電子書之後, Amazon態度整個軟化, 已經傳出要把拆帳比例改成3:7的消息. 以後成名作者有了不跟實體書出版業者合作的談判籌碼後, 兩者間的權力就會從目前倒向出版商回歸均勢狀態.
google wrote:
這讓我想起 幾年前紅翻天的「阿貴」
自從轉成收費內容後,今日安在????
...(恕刪)


那個我覺得和平台有很大的關係,他的付費機制是啥?
我如果在他們那註冊、建立好繳費相關的資料後,還能買些啥?

iBook應該是和app store一樣,用同一個帳號,吃同一張信用卡
,你滑鼠一點,選yes之後就扣款然後傳到你這裡了,很方便,內容
又多,我覺得不能用阿貴來比較。


---
我想以後會有很多iBook的出版物,尤其是連載的那種,前面幾集是
免費,後面幾集則是付費=.=
只要iBook store能來臺灣,就不愁沒有書可以看
因為一定有那第一隻老鼠,可能是獨立創作,可能是某家小規模的出版社
但這個模式能成功,一定就會有絡繹不絕的廠商跳入

光App store上的正體書就有多少了,怎麼可能沒書可念

台灣出版產業的困境有很多,兩年前有機會聽取出版廠商對數位化的看法
基本上都是抱著開放,樂觀,也勢在必行的態度
但有什麼好辦法嗎? 答案是NO

不是所有人都有興趣去搞一套數位設備,中央即時資料庫.....等

電子書影響的不只是出版社,整個產業分為出版、經銷與零售三塊,經銷跟零售的力量很大
所以大部份的出版社都會順便經營經銷甚至零售

但電子書代表,你不需要經銷跟零售,這裡有個超簡單,超容易,甚至更便宜的方式:就是把你的出版品上傳到iBook Store

電子書最大衝擊的是印刷廠跟零售通路業反而不是出版社,而出版社對於要跟誰合作,其實
不太在乎,他們比較在乎的是,如何能賣更多的書。

但我認為iBookStore不會來臺灣,因為第一,台灣蘋果只會收錢不會做事,也不會談合作案。第二,中華電信自己的HAMI怎麼辦?iBook Store來臺,HAMI部門應該可以裁一裁了

我覺得台灣的消費者未來,可能要上香港或大陸的iBook Store才能買到書

亞歷三德 吳 wrote:
重點是BLOG是你上...(恕刪)



現在就有這樣類似的東西,日本的手機漫畫配送,這在日本與韓國還蠻紅的
現在有iphone 版本,可以免費訂閱看看 (美國也有,也是部份免費)

打鬥的畫格,有的還會有震動的效果,畫格出現的方式也很有創意,過大的畫面也會按照
對話框逐一出現


其實作者不見得需要賣電子書才能收到錢,更有可能的方式是從ibooks訂書不要錢,但書中會有廣告,作者靠賣廣告來收錢。

這跟現在很多podcast一樣,訂podcast來聽是不要錢的,但會有很多置入性行銷,節目一開始就來一段廣告,講到重點再來一段,煩都煩死…然後不時要聽眾介紹給親朋好友聽、在itunes store給節目打星星,何故?因為出錢的廠商就是靠在itunes的訂閱人口來付錢,而訂閱人口又取決於聽眾留的評價。

所以靠這個平台維生是有可能的,只要訂你書的人口夠多,就能賣錢,只是並非讀者直接給你。而且這個廣告和平面媒體的廣告最大的差別是,apple store可以直接讓你在ipad上買東西,然後apple也有辦法讓廠商知道客人是從你的書連過去的…

難怪一台只要499,因為apple志不在賺機器的錢,他想作物流…
blizzardscottsun wrote:
但我認為iBookStore不會來臺灣,因為第一,台灣蘋果只會收錢不會做事,也不會談合作案。第二,中華電信自己的HAMI怎麼辦?iBook Store來臺,HAMI部門應該可以裁一裁了...(恕刪)

我完全認同這點

就算台灣沒有iBook, hami book還是可以提供不錯的閱讀體驗

重點是,iPad會不會來台灣....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ibook 不會來台灣?

放心好了,早晚會有.來不來,那不是中華電信可以決定的.

ipad 不會來台灣?

放心好了.肯定會有. iphone 剛推出的時候,還不是依樣沒有繁體中文版本.


至於 hami 的問題.

我認為.中華電信的hami 並不是只有針對 iphone平台.而是號稱三大手機平台全部支援哩.

那 ibook 呢? 僅僅支援 iphone的平台. 這兩者,是不完全可以相提並論的.
iBook在台灣開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
1. 出版社大多數沒有電子版的授權,要和作者重談一次。
2. 台灣翻譯書佔一大半,翻譯書的電子版權要跟國外再談一次(那可是得先給錢的)。
3. 數位化成本還是偏高,雖然有電子檔要轉成ePub格式也還是很費功夫,初期也不知道能賣幾本,出版社人力都很有限,誰沒事去做這個。

再加上台灣閱讀不是主要的休閒活動,連光華商場都買不到Kindle了(我相信屆時一定會有店家賣IPad)。
中文的圖書市場只有期待對岸了...
加菲爾 wrote:
iphone 剛推出的時候,還不是依樣沒有繁體中文版本....(恕刪)

啊.... 抱歉.... 小小糾正一下
iphone打從一開始就有中文介面喔
iwork沒有繁體中文介面,也照樣在台灣賣喔(不過這是軟體,不能相提並論)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電子書市場能不能做起來
我覺得還有一個因素 就是價差
如果實體書價錢偏高 電子書卻便宜很多 消費者購買電子書的慾望就會大增

以美國市場來說 新出版的實體書價錢都偏高 (更不要說教科書了, 夭壽貴)
舉例來說:
Dan Brown 的 The lost symbol 剛出版實體書一本 List price $29.95 (網購會有折扣大概不到$20吧)
Kindle edition 只要 $9.60
一臺Kindle 的錢 我只要10-20本書就夠本了
這也是為什麼Kindle 在美國賣的很好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認為iBooks Store 在美國能不能像 iTune一樣成功
取決於它最後的定價 省錢是很重要的
(就像消費者從iTunes可以一次只download一首歌$1.29, 而不用去買整片$10以上的專輯, 也是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當然你的Selection一定要夠
如果支援的書的種類不夠多 一樣沒救

我最期待的其實是教育用途這一塊
如果大部份的教科書都有便宜的電子版 我一定會買
教科書上的彩圖要轉成slides也容易多了


至於其他國家的市場
就要視各地的市場狀況, 出版社態度,及文化差異了
不一定都能移植成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