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ina Display 視網膜螢幕的代價 !!(加補充)

總是有人得當先驅者,之後的就看周邊軟硬體的支援,決定將來的發展
今天如果出這種解析度面板的平板電腦是Asus,我覺得曲高和寡的機率很高
但是出的人是Apple,我在想早已經有太多人摩拳擦掌,準備一堆軟硬體來轟炸買家了

pickyricky wrote:
我現在將DVD影片的轉檔 給 iPad/iPhone來觀賞,1.5小時的影片,大約 1GB多一些,我的 iPad 通常都會放個5~8個影片。

以後如果為了要放更高解析度的影片的話,一個 1.5小時的影片,可能會是4GB的容量,那一台 iPad 可以放多少高解析度的影片呢 ?

我只是很懷疑,一味的追求的高解析度的螢幕,這個跟最近的 Nokia 808 PureView 的相機,在一個小小的感光元件,去拍 38MP的超大尺寸的照片,那個的意義在那裡 ?


這個論點您自己沒發現有問題嗎?iPad 2 跟 iPad 兩個同樣是64G的,放同樣容量的影片,放在iPad 2容量是2G,放到iPad 上會變成4G?還是我誤解您的說法?

如果只是因為iPad 解析度變高,所以放更大容量(解析度)的影片呢?
如果您是要因為解析度的改變,而改變放置影片的大小,只能說這個影片在解析度上的影響就看不出來了,這個有點牽涉到視覺融合,其實跟您一樣,我也是常常放很多影片到iPad 上看,光是AVPlayer 就28G了,我是覺得720p的影片就夠了,如果要顯示到大螢幕上,720p也差不多夠了,不過沒試過1080的解析度。

我本來想說大概一般人都知道Apple這個做法的用意,可能我是想錯了。

這裡要提到Amazon kindle在去年的銷售成績算不錯,只是遇到高解析字體的iPad 呢?我想常常看書的朋友應該都會選擇iPad 的解析度,如此的話對Apple的iBook 的銷售改變就比較大,也可能會因此增加更多書商加入Apple。

我和您的想法不同,我反而是對電池有所存疑,是否加大後還能對高解析度的影片,同樣存在10小時的連續播放能力,同樣的執行Retina程式遊戲,對電池的消耗是否會放大,所以這點我是覺得蠻值得觀察的,不過我也很有可能是錯的,但就最近iPhone 4以上iOS 5.1的使用者的說法,好像在玩遊戲時電量消耗的很快,同樣放到iPad 上的話,我的想法就可能是對的。
剛看到推特上反應,視網膜螢幕立即要面對的代價,就是各升級相容軟體的容量都加大3~5倍,光icon就要512x512,連一代、二代都拖累了⋯

muicing wrote:
剛看到推特上反應,視...(恕刪)


這就是我認為16G ipad千萬少買為妙
光是apple app就肥了好幾倍,在這次更新~
muicing wrote:
剛看到推特上反應,視網膜螢幕立即要面對的代價,就是各升級相容軟體的容量都加大3~5倍,光icon就要512x512,連一代、二代都拖累了⋯...(恕刪)


認同 + 1

Retina Display 2048 x 1536 的桌面圖,在IPS 30吋的大螢幕上,看起來都還很不錯的解析度,這麼大張的圖,卻要縮小在 The New iPad 的 9.7吋螢幕之中。

以後 iPad 的所有的圖片,都要比目前 iPad 2 的圖片,容量都要大上4倍,以後的 app 的容量,勢必會增肥許多,網路的傳輸也會更吃力 !!

Apple的resolution independence 才是重點吧
不然三星自己做retina pannel怎麼不自己出retina display的android tablet?
硬體強,沒軟體支撐也沒用
android的系統要來跑retina display可以,我看那個電池要超大顆才有辦法可以做到吧
apple賣你的東西不是只有硬體
而是賣你一個家族(iOS支援),一個服務還有一個永續經營的精神
使用者知道我買了apple東西就是有保障,有安全感
自然而然下一個消費性產品還是選apple

jbking wrote:
Apple的reso...(恕刪)

這就說到重點了。
jbking wrote:
不然三星自己做retina pannel怎麼不自己出retina display的android tablet?...(恕刪)


這讓我想到,和S2差不多硬體性能等級,但是Samsung的Note只不過用了解析稍高的面板就開始明顯Lag很多.而且耗電.這個Retina面板就算拿得到貨也不見得能用. 大概很多人會用Android的使用經驗來預估new iPad的效能吧?實在是不當的類推方式.
我最搞不懂的是
解析度這麼好的螢幕,為啥擴充性沒有跟著提昇?
若主打需求不是高畫質影音,那用這種螢幕的動機是什麼?


ggr13 wrote:
我最搞不懂的是解析度...(恕刪)


the new ipad也沒有說它主打的就是高畫質的影音,它主打的是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例如我就希望在看單頁技術手冊pdf檔(一堆密密麻麻小字)時,不用縮放就可以看清楚裡面的文字。
擴充性部份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