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蘋果iPad Pro 2018:是最快的iPad,但仍然是一台iPad


skiiks wrote:
surface不會...(恕刪)


非常中背而實在

但微軟編出來的目標,實在是很誘人
也期昐他能成事

給過surface系列非常多機會
因為他是我最希望能進步成功的產品,現在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他目前雖本質暫且不變,卻又能往有新花樣的可能性走去

歷代跟著一路走來,有看到了一個不斷進步的產品,其他的筆電實在是太無趣了…
他的win10有不少優化都是基於surface而做
他的週邊設備,也挺有意思與實用

回歸來說
surface看到的是不斷前行的希望
apple方面只有讓我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似乎只是跟著時代更新規格而已
我不算是哪家的粉,我是3C粉,全世界的3C我都有興趣
1247413600 wrote:
非常中背而實在但微...(恕刪)
微軟老狗中 變不出新把戲 行動市場又失利
只能這樣找縫鑽 看看有什麼利基或不小心意外創新 改變市場使用生態
目前就是這種可能有創新的狀態
而且說要創新 不把系統改造軟體最適化 還是筆電 不會有任何生態改變
目前看不出什麼大量改變 短期內(現在起兩三年)也不會有所改變
(近期surface發表會 完全沒創新 規格再提昇而已)

個人建議 surface有實質創新出來再考慮 不要去當白老鼠走回頭路


蘋果目前沒創新 產品使用類型全都到位 手機 平板 筆電 電腦
沒有可創新的類型與應用 只能堅守在使用面上更好用這樣


兩邊而言 我對微軟比較悲觀
因為surface基本上在走回頭路 走在當初翻轉或折疊觸控筆電與RT的失敗路上
行動市場失利 手機 平板 筆電 電腦 微軟只有後兩者
外加目前現在3C解釋權落在蘋果為主的產業
微軟很難為他的任何創新引起有如以往市占般的共鳴
推不動又賣不動的創新 很難成為主流
                              彈幕濃!
不對喔 看到取消耳機孔滿高興的
終於可以把沒用的東西弄掉
換來更簡約、精緻的統合外觀
老實說有AirPods 的會覺得是升級
以後蘋果勢必會砍掉所以耳機孔
而且一個也沒多少錢4500就有
有上班隨便都買的起
建議樓主和沒有的可以買看看
除非是沒錢的學生...就不要用蘋果吧!

「因為本來就是為有在賺錢的客戶準備的高端科技產品 不需要為了沒收入的族群拉低科技標準」
...
雖然很直白但很實際!

teng1993 wrote:
不對喔 看到取消耳...(恕刪)


但是筆電沒有拔掉耳機孔阿......

Surface系列沒有拔掉耳機孔阿

然後華為M5青春版又有耳機孔了
skiiks wrote:
surface不會不...(恕刪)

surface的本質是平板+筆電2in1,也是商品定位,
因平板的功能幾乎殘廢而定義為筆電,
其實不太恰當,
畢竟他仍然做了平板鍵盤可拆式設計。

在這方面surface由筆電—>平板+筆電
ipad pro則是從另個方向平板—>平板+筆電
surface的缺點
是操作、軟體均未整合成平板優化介面。
ipad pro則是應用功能缺乏、
未支援滑鼠以致部分操作不便。


個人認為ipad pro的道路較平坦,
至少在發展基本文書使用上,
只需要解決缺乏滑鼠操作不便的問題,
反觀之surface....太多軟體難以整合,
更扯的是毫無誠意
連windows基本介面對平板模式的優化都很差勁。
shadowhare wrote:
更扯的是毫無誠意
連windows基本介面對平板模式的優化都很差勁。...(恕刪)
你認為扯的地方是從哪時開始的?

我個人認為是從打敗palm PDA後

當年微軟打敗palm PDA後 意圖把觸控功能帶到筆電上
卻完全沒有改變桌面系統對於觸控介面的操作工具不同進行支援
導致失敗後 多年後surface卻還是走向一樣的道路

W10ARM也是 也正在走在相同RT失敗之路


-------------

另外離題
當年palm的失敗 是palm 4.0系統升級後 徹底丟棄3.0百萬軟體
使得原先3.0的軟體數量與優勢 在4.0後變成只能與微軟平起平坐
當然輸給微軟桌面系統扶植出來的市占所寫出的軟體量
明明比起palm更為難用的系統介面..............
                              彈幕濃!

skiiks wrote:
你認為扯的地方是從哪...(恕刪)


其實我不認為 Surface 會失敗。

因為一般工作者的比例佔大多數!專業用戶有沒有三成?

但我只覺得 Surface 還是專心把電腦做好就好!

光是透過觸碰方式沒有辦法好好選擇複數不同位置的檔案拖啦,就是一個災難了!

還是乖乖把鍵盤滑鼠接上去吧!

而且軟體商也把設計上都放置在鍵盤滑鼠居多,觸碰看看照片影片簡報就差不多了。

只是蘋果選擇傳統的做法,單一裝置設計!但整合軟體,連動的生態圈。

當然你只有一個蘋果裝置的人很難體驗就是了。

其他陣營還是走獨立裝置為主!

我覺得沒有好不好!但多接觸總是好,不排斥任何可能對自己才有好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