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蘋果iPad Pro 2018:是最快的iPad,但仍然是一台iPad

消息來源:https://www.ithome.com/0/393/005.htm

IT之家11月6日消息 在10月的發佈會上,蘋果推出了全新設計、性能更加強大的兩款iPad Pro,除了A12X仿生處理器之外,記憶體最大也升級到了6GB,存儲更是一下子提升到了1TB。

對於新款iPad Pro,蘋果表示在性能方面超過目前市面上在售的92%的筆記型電腦,圖形性能比第一代iPad提升1000倍,配備的USB-C介面能夠驅動5K顯示器。
不可否認的是,新款iPad Pro在性能和功能設計方面都帶來了比較大的改變。 但是,對於新款iPad Pro,外媒The Verge表示,雖然這是目前最快的ipad產品,但仍然只是一款iPad產品,仍具有與去年iPad Pro相同的基本功能和局限性。

外媒指出,蘋果推出的新款iPad Pro不支援直接連接到印表機,這意味著通過iPad Pro完成的作品或者其他需要通過複雜的方法來進行列印;新款iPad Pro不支援連接外置存儲硬體,通過USB-C連接外接快閃記憶體或者硬碟, 不會有任何反應。

另外,使用Lightroom CC處理照片時,必須先將照片存放到蘋果的相簿裡,這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應用的使用存在限制,如Adobe Premiere Rush中可以對4K素材進行編輯,但是僅能以1080p匯出;iPad Pro上的Safari瀏覽器目前也依然是一款行動裝置級別的瀏覽器,還達不到桌面級瀏覽器的級別;Excel仍然不支援巨集、不能編程、不能觀看YouTube 4K影片等。

所以,外媒稱,即便是新款iPad Pro的性能很強大,外媒甚至稱基準測試速度和日常使用已經超過了其MacBook Pro 2015,但是,iPad Pro依舊是一款iPad,它仍然存在iPad的限制。

========
俗話說的好:「牛牽到北京還是牛」,iPad變大了還是iPad

就算iPad Pro那樣的強大,但是依舊不能像筆電能夠執行所有事情

再說,如果iPad Pro能夠像筆電執行所有事情的話,那MacBook系列銷量影響很大的說

我就不懂為何不能iOS+Mac OS融合到iPad Pro上呢


不過,最讓大家吐槽的就是移除耳機孔,我真的不懂平板怎麼大幹嘛需要移除耳機孔......

這樣的話,與其選擇iPad Pro,還不如選擇Surface Pro/Book的說



如果ipad可以上滑鼠的話

那就真的大躍進
從賈伯斯以來,
蘋果賣的就是一種使用習慣。


線這麼「阿雜」又不美的東西,
當然是被無線踢飛啦。


並且
1.airpod已經推出1年有基本量體信心。
2.ipad pro較大,用有線反而更需要環境配合。
   聽音樂拿ipad太大了,airpod可以解決。
   (雖然不用手機有點....)
    放桌上看影片,airpod讓你不怕勾到線,行動自由。
3.更優質的使用體驗,更高級的蘋果人
   蘋果在使用體驗很用心,
   airpod使用上至少是一個合格的產品,
  拔掉耳機孔少了成本多了美觀,
  還可以讓果粉多購買airpod,豈不妙哉!

shadowhare wrote:
從賈伯斯以來,蘋果...(恕刪)



但是你看A片怎麼辦

萬一你邊戴藍芽耳機邊看A片,然後藍芽耳機的電力剛好完了,就自動切換成喇叭,那不就很尷尬了

jjolm221 wrote:
但是你看A片怎麼辦...(恕刪)


樓主你多慮了吧.

1.Airpods 沒電斷線會中斷影片,並且會有斷的聲音.
2.再者你頂多在家裡看,聲音不小心跑出來幾秒還好吧.難不成上班上課在看A片嗎?

周小彥 wrote:
樓主你多慮了吧.1....(恕刪)


所以你每次快沒電的時候都有聽到斷的聲音嗎?
移除耳機孔我個人也認為是非常糟糕的決定

尤其像我這種每天接著有線耳機使用時間很長的人來說是一大致命傷

除非iPad pro的續航力超強可以讓我連結耳機輕鬆不中斷連續使用20小時以上再拔下耳機插上充電線

或是Apple官方出可以同時對應充電跟耳機孔使用的轉接線/器

否則目前的情況使用上很不方便
不管你把一耳拔下來或者是直接把耳機都收起來他都會把影片中斷直到你在按播放鍵,連原廠有線耳機也是,聽音樂或看影片中途把線拔起來一樣會中斷播放,當然有線很久沒用了不確定因為airpods實在是太方便😄
jjolm221 wrote:


所以你每次快沒電...(恕刪)
說實在用了一年多ipad pro,頂多就是拿來改改稿件,大不了會議時抄一抄筆記,其他商業應用一律欠逢。

這一代升級,還是將錢省下來,將來換macbook pro實在。
當iPad Pro的價錢已經超越他的使用價值時 用戶只好把愛留給蘋果 把錢留給自己了...

為了利潤而一直往高價走 卻沒辦法替產品增加實質的附加價值 這條路只會變成不歸路...

不過 這是蘋果自己的煩惱 使用者無所謂 反正太貴就不買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