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3d wrote:
the new ip...(恕刪)
pickyricky wrote:
以電子書 的論點來說,其實....解析度根本就不是問題,連 iPad 第一代 在電子書上看到的字體,與 Retina Display 的差異上是不大的,因為大部份的 電子書、PDF 都是使用 向量字的,無論字體如何的放大,縮小,都不會有 解析度上面的問題。
圖片、影片 的解析度才是 視覺上的感受差異度,才會比較大的。 因為 圖片、影片都是使用點陣圖的方式來呈現,尤其在被放大之後的感受最明顯。 以下是圖例 :
( PS. 當然我們通常沒有必要將圖無限的放大)
一張於 iPad 上面使用 iBooks 讀取的一個 PDF檔,圖片中的車子是圖檔,下方有一排向量字的字體。
圖檔在放大之後,汽車車牌的字 因為是圖片的關係,所以車牌 的字體會呈現鋸齒狀。
輪胎下方的那一排字,因為是 向量字,無論如何的被放大,都不會有鋸齒狀。
例 2: 一張海報的圖檔,圖中的影像有美工字,及一排較小的向量字。
放大 大約2倍的樣子。
藍色的字,因為是圖型格式的關係,藍色的字會呈現鋸齒狀。下方的白色字體,是向量字,所以並不會呈現 鋸齒狀的線條。
白色的 向量字 繼續再放大,仍然都不會有鋸齒狀。
...(恕刪)
你可能沒有真的懂它的意義
你說的點陣圖跟向量圖是軟體上的差別
螢幕的解析度高低是硬體上的差別
不可相提並論 舉個例子就能瞭解
FullHD藍光1080p的影片在2x2的螢幕上顯示
和2x2畫素的影片在fullHD的螢幕上顯示
效果都是不好 小弟誇張了點用2x2
軟體和硬體同時增進才會有好效果
向量圖就是在螢幕上如何放大都不會糊掉 橫線一百公里後還是橫線
點陣圖由點構成 放大以後就像五個點構成一條線 相隔20公里 你還會覺得是一條線嗎?
The New iPad 的規格上,比 與 iPad 2提升了不少,所有的提升,都是為了 Retina display 的螢幕。以下收集了是網路上對於 The New iPad 的對於提升 Retina display 視網膜螢目所付的代價。
1. The New iPad 與 iPad 2 的執行速度比較,並無明顯的提升。
http://pc058196-iphone.blogspot.com/2012/03/ipad_18.html
2. The New iPad 充電的時間,因為電池的容量增加,所以充電的時間,也必需是是大增,充電要花一整晚的時間。
http://www.appappapps.com/blog/10747-the-new-ipad電量的代價-充電時間大增.html
3. 應用程式的容量大增。
http://www.appappapps.com/blog/10637-ipad應用程式容量增大5倍-所有ipad都受影響.html
4.使用過程有 過熱的現像。
http://www.appappapps.com/blog/tag/全新ipad過熱
當然....有更好的螢幕解析度,對於使用 iPad 的感受,會有更佳的體驗。這是無可否認的,但是...對於提升 Retina display 此一選項,也必須要去克服許多 技術上的困難,以及有一些必須取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