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shi wrote:
acer 以及 ASUS 的手機,都已經被我列入黑名單了!
這兩家公司真的不是作手機的料,不僅市場反應慢,相對售後服務以及更新速度,都是慢慢慢!
畢竟這兩家公司的主軸並不是手機,產品的開發與技術專長也不是手機......
可以想見這兩家公司的手機部門,不論在資源、資金或是公司產品的排序上面,手機並不會有最高優先權...
真的想買智慧型手機......還是要考慮銷售廠商的售後服務以及更新能力呀......
雖然我還沒有用過 HTC 或 APPLE 的產品 ,但以目前市場的狀況,下支智慧手機我會認真考慮....
你嫌ACER售後服務跟更新速度慢?然後想試試看 HTC? 那你就準備腦溢血吧。
HTC 的售後服務是極度的爛,維修一個簡單且明顯 bug 的速度可以拖上半年,一個問題連續通報了一兩個月,還要逼客服現場拿手機試出來才給我承認,不然還跟我在那邊胡說說這個問題不存在...
想買 HTC 碰到了問題就別來哭。
toly wrote:
VIA 的CPU chipset + 繪圖
說耗電 耗(熱)
效能 普通
製程 輸 intel 2個世代吧
(以上跟 intel atom比)
還是 X86 CISC , ARM 是跟人家授權的
要用它的東西進軍手機 , 平板電腦 ?
山寨 MID 還可以 ...
大概三四年前的時候,小弟在某個揚的工業電腦公司上班當FAE過一陣子,常常接到客戶怪異的問題,像是極端省電需求,透過 POE 的電來跑整台電腦等等 (當時為了讓整台AMD GECKO電腦耗電低於2~3W,還連喇叭都拔掉了)...
當時我們自然也測試了不少用低階,低耗電Intel Celeron 還有 VIA Eden的產品...
VIA Eden 有很省電嗎?沒有,頂多只能算是用電不多。
VIA Eden 有效率嗎?沒有,一顆號稱先進的 CPU 竟然 L2 cache bandwidth 被 Celeron 的 main memory bandwidth 幹掉。 (memtest)Eden 的 main memory bandwidth 我還記憶猶新,就是130MB/S,跟 PCI 的理論頻寬差不多...
當時我們估計了一下,Celeron 跑 2/3 的頻率,基本上就可以做到耗電比 Eden 少,速度最少三倍以上。
一個以最小 die area 當做遠大與唯一志向的人,永遠就只能在那邊轉圈圈吧。以前 VIA 可是多囂張,現在?誰用啊?
手機這種東西,你設計愈多,生產愈多,你的KNOW HOW就愈強。相對來說,你產品的各方面提升,就愈佳。
而HTC從早期OEM及DOPOD到現今的HTC自有品牌,前前後後做PDA專業製造商款式接近百種。
也就是代表HTC在設計、調校、ROM的修改、整合能力是目前專業PDA廠商來說,經驗最佳,也代表能量最強。
一家公司訂單多,款式也生產得多,一種失敗的產品及錯誤的設計,均足以做為日後手機的KNOW HOW及避免。
正也因為如此,HTC的能耐打出了他的知名度,長期的經營在走向自有品牌之前,他的產品早就受人信任及喜愛。
反之~ACER在吃下倚天之後,設計能量仍然只限於已身的訂單為多。
而ETEN本身以往做手機數量也大概十隻左右(上市的機子,我印象)。
你要拿新兵去向身經百戰的老兵相比,其實很多地方是很不公平的。
HTC人家含訂單一年可以有穩定七八種款式大單。反之ETEN之前一年能有多少隻?款式當然也就更少。
ACER是真的沒在重視這個市場嗎?其實非也,正也因為他想邁向這個市場,才會以ETEN做為跳板。
如果他真的仍然走貼牌方式,其實大可以把單下給HTC做ODM及OEM,成本還能減少不少。何樂不為呢?
至少小弟看來,ACER起碼有個起步,起碼有個決心往這方向去發展。給點時間,他總會做好的。
反證另一門製造業汽車業。不少人覺得大陸做車水平很差,是的~我也認為是很差。
但是這幾年對岸的成長,一年能有上百萬輛的銷售額。車子爛,至少人家有得賣,賣了有錢,再做新款式。
由早期爛車賣到後來在大陸算普通等級的車種,再來進軍中階車種,一步一步的改進他們爛處。
現在只差臨門一腳的水平,能夠超過現代汽車,甚至還有這個實力去吃下VOLVO,看在台灣車商眼裡無不大紅。
早期所言最差的奇瑞(該公司的QQ車款還是台灣前飛羚團隊教他們的),獨立制造汽車跟台灣組裝業相比,能耐可想而知。
也因此LUXGEN走這門路線,也只能期待他多賣點,才有能量再設計新款車子,為台灣汽車工業走向真正自主的能耐。
因此~製造業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而不是沒有理由的罵某某品牌,能耐不如某某公司,這是實在不合理也沒意思的事。
以此言反證樓主之錯誤。請多指教。
理性勝於感性的原因在於「理性」看得出現實,「感性」卻能袜掉事實。
tattboy wrote:
其實製造業完全不正樓...(恕刪)
樓上說的是
製造業不是光DESIGN而已
還包括 製程 QQ 下游廠商 成本管控 ..... 太多事情要注意
經驗越多 產品越成熟
LUXGEN 一砲而紅 中間經歷多少失敗與挫折 嚴凱泰不會告訴大家
有多少 LUXGEN 車主在抱怨小地方 MOBILE有版 大家可以看看
但是多數人還是肯定LUXGEN
LUXGEN不是嚴凱泰製造的第一輛車
裕隆曾經開發出FEELING 也受大家好評 但是市場不夠大 (還有來自日產的壓力) 只好暫時收攤
十幾年過去 媳婦總有熬成婆的時候
ACER累積很多PC NB經驗
MOBILE經驗也許不及其他品牌
但是從他現在的產品線來看 他專攻SMART PHONE這一塊 因為這一塊跟PC NB 接近 且利潤較高
就是需要一些時間去TUNING RD與QQ
也許跟FET搭不是個最好主意
但是至少FET已經有一大堆鋪貨的通路與客戶群 加上與CARRIER促銷方案結合 還算是個不壞的起始點
幾乎所有手機大廠都匯與CARRIER掛勾
只是FET的客服比較爛一些
其實MSART PHONE 若是只靠原廠修正BUG是不夠
DEV 跟 HACKER 才是主要來源
假如是一隻好手機 DEV & HACKER 自然會大力支援
假如是支爛機子 那就沒人理
LIQUID 一直有 MOD 出現 表示他是一隻不錯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