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今年初啟用位在遠東通訊園區的辦公室,並在成立規模僅次於美國總部的硬體研發基地,所以Pixel手機,以及其中最重要的Tensor晶片,台灣團隊都有深度參與。Google台灣硬體副總裁彭昱鈞(左),以及Android、Pixel相機產品經理傅敬文(右),下午就帶著Pixel 6實機跟大家見面,因此也有個機會這麼快就讓大家看看一些主打功能。

定位上,Pixel 6是高階機,Pixel 6 Pro則是旗艦機(但價格相對不像旗艦啊~幹得好

一拿起6.7吋的Pixel 6 Pro時,本以為會很沉,結果重量感...蠻普通的,第一時間不是注意到重量(拿i13 ProMax時有),反而是注意到有一點厚。6.5吋的Pixel 6就還好,你感覺它稍微厚一點,但並不會不舒服,手感我覺得是過關的,可惜現場沒有原廠的透明保護套可以一起拿。
▼手拿Pixel 6 Pro。

正反面,Pixel 6 Pro有一點曲面螢幕,Pixel 6則是平面的。
至於超明顯的相機環,好不好看就見仁見智了吧,可能乍見會不習慣有這麼大塊的相機區,但因為表面處理,跟整機材質的質感都還不錯,加上配色舒服,之後就沒那麼一直注意相機那塊了,而且大家都把相機放在一邊,Pixel 6的鏡頭相對還較均衡感,不過真的看人啦。(像Xperia那種超乾淨背面好像沒被說醜過的)
▼左Pixel 6、右Pixel 6 Pro。




▼Pixel 6 Pro有一點曲面螢幕。

相機區凸是凸,但平放不會蹺蹺板,還是可惜現場沒有殼可以看裝配後會怎樣。


現場手機可以看的大多還是相機功能。
最左邊是5000萬畫素主鏡頭,中間是1200萬畫素超廣角,Pro的第三顆則很明顯可以看出是潛望式鏡頭,是4800萬素的4x長焦。相機區裡還有雷射對焦模組,在低光時輔助對焦速度。

現場展示了兩個新拍攝模式:「魔法橡皮擦」跟「動態肖像模式」。
「魔法橡皮擦」很好理解,就是自動抓出並去除照片中雜物、路人...等破壞畫面髒東西

更多照片修復效果如何,之後有機會測試的話想玩玩。這是Google相簿裡的編輯工具,可惜目前沒有計畫下放到其他Pixel,甚至其他手機上。
「動態肖像模式」我想會很有趣,尤其它可以讓手機拍背景模糊的追焦變得簡單。
這是在相機裡的一個拍攝模式,拍攝時有「長時間曝光」及「動作搖攝」兩種效果可選,主要是針對不同場景,可以選用不同模式。


如果是主體在動背景不動的,比方瀑布、摩天輪這種,可以選長時間曝光,讓算法就會抓出在動的主體,做軌跡那種模糊效果,拍完你會有一張做效果的,跟一張原圖。
若想拍背景有速度感那種追焦照片,就選「動作搖攝」,其實英文Active Pan比較好理解...
拍攝時你就跟著人或車移動拍,完畢後背景就會呈現動態模糊,但人沒有模糊。不過實際效果還是要看現場光線,或你有沒有同步跟拍,可能戶外亮度還是比較夠。
畫面上也可以發現這模式也在做多幀拍攝。
這模式超廣角到長焦都可以拍。這個我還蠻躍躍欲試的,因為有演算輔助,成功率應該會比追蹤對焦來得高,若真能讓拍追交變簡單,那真是個好工具啊~可惜目前一樣沒有下放到其他Pixel機的計畫。
另外發表會上有提到Pixel 6/ Tensor錄影時可以「HDRnet」技術,優化影片畫質,即使是拍4K/60fps這種資料量大的影片,仍可運算優化。
HDRnet主要會調整影片的明暗動態範圍、色調、曝光、細節...等參數,讓影片有類HDR那樣的清晰效果,尤其是明暗動態範圍,但因為仍是一般影片格式,所以較不挑剪輯軟體,也不用一定要支援HDR的螢幕才能瀏覽效果。Pixel 6的所有鏡頭錄影都會套用這個優化技術,順帶一提,Pro的前鏡頭也支援拍4K影片。
除了拍攝/ 影像辨識,發表會上也提到Tensor晶片大大提升了Pixel 6的語音、語言辨識能力,所以語音輸入跟即時翻譯都更快更準確。不過可惜這些翻譯功能,目前都還不支援繁體中文,暫時無法在Pixel 6上體驗到中文自然語言辨識的進化,以及那些便利的翻譯功能。
另外可讓Pixel 6無線快充的Pixel Stand第二代,尚在測試途中,並還沒開賣,要再等等囉~
這些大致上是今天比較能玩到的東西,剛剛去Google商店看,雖是預購第一天,但256GB們就顯示缺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