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摺疊手機在 2025 年邁入了戰國時代,作為 Google 摺疊三代目的 Pixel 10 Pro Fold 這回不再只是追隨者,而是設定了新標準─首次在摺疊機中實現對標頂級旗艦的 IP68 防塵防水等級,全新高強度轉軸以航太級材質製成,並採用無齒輪設計,官方宣稱能夠摺疊超過 10 年也不成問題,算是針對摺疊機耐用性疑慮的強力回應。該機搭載 8 吋超大 Super Actua Flex 內螢幕,6.4 吋 Actua 外螢幕邊框則進一步收窄,內外螢幕的峰值亮度提升了 11% 來到 3000 尼特,在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時也能享有出色視覺。
Pixel 10 Pro Fold 相機雖沿用前代的感光元件(主鏡頭維持 4800 萬畫素,望遠支援 5x 光學變焦),但受益於全新 Google Tensor G5 處理器在 ISP 運算能力和先進 AI 的整合,在使用體驗上仍有持續進步
▌外型開箱 ▌
- 包裝盒正面
- 包裝盒背面
- 盒內容物
- 按鍵位置說明
- 保護殼包裝盒
Pixel 10 Pro Fold 的包裝盒相當薄(因為螢幕攤開形式收納),頂部直接印上了手機的模樣,除了去年 Martin 編評測的曜石黑外,還有靛藍色、冰霜紫和香茅綠等顏色選擇,這次 JB 則是體驗靛藍色,盒背面同樣採不可逆的包裝方式,撕掉兩側紙膠帶即可取下外層的封套,盒內容物除手機本體外,還有內藏退卡針的說明文件及一條 1 公尺長的 USB-C 對 USB-C 纜線,為了環保就沒附充電頭了

- 外側展開
- 外側摺疊
- 外螢幕厚度比較
Pixel 10 Pro Fold 在外型上跟前代最大的差異有二,首先是把 SIM 卡槽從外螢幕的底部移到頂部,其次則是外螢幕邊框進一步縮窄,讓它從前代的 6.3 吋提升到 6.4 吋,從上圖三的比較圖(由於手機不在了,只能用合成圖來示意)可發現,本文主角的外螢幕左側金屬框明顯更細,即便僅有 1 毫米的差異,但視覺上就是不一樣!Pixel 10 Pro Fold 的外螢幕和背蓋皆採用康寧大猩猩 Victus 2 玻璃,手感溫潤之外也相當抗刮耐摔,JB 將其與機車鑰匙放在同個口袋,外螢幕幾天下來都沒有出現刮痕

摺疊狀態:155.2 x 76.3 x 10.8mm
展開狀態:155.2 x 150.4 x 5.2mm

內螢幕部分則是 8 吋 Super Actua Flex 螢幕,尺寸跟前代相同,在未開機狀態下中央摺痕隱約可見,中央能感受到略為下陷,但基本不影響使用。Super Actua Flex 採用柔性 OLED 面板、並在表面使用極其纖薄的 UTG 超薄玻璃,為增加耐用度,UTG 上方還有雙層彈性抗撞貼膜,所以其實不必再自己加貼保護膜啦!另外,其與 Actua 外螢幕同樣可實現最高 3000 尼特的亮度,較前代的 2700 尼特有所提升。
- 右側(按鍵)
- 左側(中框)
- 機底
- 機頂
- SIM 卡槽
機身左側設有電源鍵(整合指紋辨識器)與音量增減鍵,左側轉軸中框同為鏡面的「多合金鋼」材質,也就是說容易沾上指紋油汙,在意外觀勢必得勤加擦拭了,該機的機底設有 USB-C 連接埠、揚聲器和麥克風各一,而機頂則是揚聲器搭配兩個麥克風,然後 SIM 卡槽也改到了這個位置,跟前代相反。如同前代,Pixel 10 Pro Fold 的卡槽為單 nanoSIM 卡設計(支援 eSIM),另外也沒有 microSD 記憶卡,其連線能力為當前最新的 Wi-Fi 7 及 Bluetooth 6。
- 轉軸外側
- 轉軸內側
- 轉軸開闔示意
Pixel 10 Pro Fold 全新的高強度轉軸以航太級材質製成、並採用無齒輪設計,這是達成 IP68 防塵防水的基礎,這個轉軸跟螢幕之間就肉眼看來沒有縫隙,跟三年前初代 Pixel Fold 問世時有明顯區別。轉軸的開闔帶有阻尼感,在開啟過程中任何角度皆能穩固懸停,既不會鬆弛、也不會自動闔上,但要單手開啟就有難度,Google 官方宣稱 Pixel 10 Pro Fold 的轉軸耐用度較前代提升,能夠承受 10 年以上的日常摺疊使用

- IP68 防塵防水
- 從沙坑上拿起
- 直接沖水清洗
在 Pixel 10 Pro Fold 推出以前,市面上的摺疊手機只有達到 IPX8 的防護等級(能在水深超過 1 公尺下浸泡 30 分鐘而不損壞),現在,這款 Google 摺疊三代目首度將等級拉高到市面最強的 IP68 防塵防水,此處的「6」代表能完全防止灰塵進入,目前還沒有其他競品符合此標準,這是因為摺疊手機轉軸部位必須是活動的、要完全密封灰塵非常困難,所以可以算是工程技術的一大躍進吧!
JB 實際將手機埋入公園沙坑、取出後抖一抖後,轉軸和螢幕邊緣仍有一些沙塵殘留,此時簡單沖個水就能夠將之完全洗淨!不過由於我有裝保護殼,碰到水記得要拆下來晾乾就是。
- 厚度比較(與 Pixel 8 Pro)
- 厚度比較(與 Pixel 8 Pro)
- 鏡頭凸起(一)
- 鏡頭凸起(二)
JB 也拿我自己慣用的 Pixel 8 Pro 來跟 Pixel 10 Pro Fold 做個厚度比較,前者厚度為 8.8mm,而本文主角在螢幕閉合下為 10.8mm,螢幕攤開狀態下則是 5.2mm,作為對比,三星今年的摺疊新機 Galaxy Z Fold 7 在螢幕閉合、攤開時分別為 8.9mm、4.2mm,如果 Google 工程團隊有心的話,下一代摺疊還是有進步空間的!是說方形鏡頭模組的突起大約有 3mm,放在桌上約有 5 度的抬起角度。
- 保護殼
- 相機模組保護殼
- 外螢幕保護殼
保護殼也和前代相同,採外螢幕與機背分件的設計,外螢幕有如框架的保護殼需先撕下黏膠再做貼合,機背保護殼直接裝上即可,其內側可見具備緩衝、防刮效果的絨毛設計,中央新增的圓圈為磁吸環,對應 Qi2 無線充電標準(如自家 Pixelsnap) 的磁吸陣列,解決了摺疊手機無線充電「對位」的問題。
- 外側
- 外螢幕
- 內側
- 右側(按鍵)
- 左側(轉軸)
- 頂部
- 底部
實際安裝保護殼的模樣如上,雖說厚度不免增加,但對於摺疊手機來說還是必要的開銷吧?(我自己是不敢裸機使用就是

- 手機重量
- 加保護殼重量
重量方面,Pixel 10 Pro Fold 裸機狀態下為 260g,較前代略重 4g,而在裝了保護殼後則是多出 30g 來到 290g,跟其他 2025 年摺疊手機如三星、vivo、小米比起來,在重量上是討不到任何好處的,這也反映 Google 設計哲學是優先選擇大電池與 IP68 耐用度,而非市場主流的極致輕薄化。
▌螢幕與多工 ▌
- 外螢幕
- 內螢幕
- 應用程式
Pixel 10 Pro Fold 的外螢幕解析度為 1080x2364 (408ppi),支援 HDR 並具備 60~120Hz 流暢顯示,而內螢幕則是 2076x2152 (373ppi),並且支援 1~120Hz LTPO 流暢顯示,當螢幕靜止時更新率可降至 1Hz,也就是說耗電量明顯會更低。如同多數摺疊手機,內外螢幕上的內容可以無縫跳轉,不過兩螢幕無法同時開啟,只要螢幕稍微展開一點,外螢幕就會暗掉,像首圖那張照片算是利用 bug (雙螢幕預覽模式下退出外螢幕的相機介面)拍出來的

- 雙分割多工
- 視窗大小調整
- 分割動作
- 應用程式把手
而在摺疊手機主打的多工處理方面,Pixel 10 Pro Fold 還是只能進行畫面的「雙分割」,而無法多開視窗(包含浮動視窗),只能說非常可惜

分割畫面的方式有好幾種,最基本的就是長按任一應用程式開啟上下文選單、找到分割畫面,另外你也可以應用程式把手 (App Handle,即最近使用的應用程式)中,在應用程式上展開選單來進行分割,又或者,可以在某應用程式運行時從任務欄直接拖曳,來達成在 8 吋螢幕多工處理之效。

Pixel 10 Pro Fold 支援「拖曳與放置」功能,使用者可在分割畫面上輕鬆地在不同應用程式之間移動媒體和檔案,像是將 Google 相簿中的照片或 Chrome 中的連結拖曳到 Messages 訊息中。
- 內螢幕網頁瀏覽
- 外螢幕網頁瀏覽
透過 Pixel 10 Pro Fold 的 8 吋內螢幕瀏覽網頁,視野瞬間變得超廣、文字也更易於閱讀,即便將 Mobile01 網站切到電腦版也毫無違和,相較之下,算是主流尺寸的 6.4 吋外螢幕就相形見絀了,另外,若覺得多多少少能看到摺痕的話,建議將系統切至深色模式就能夠有效改善這個問題。
- 相簿瀏覽
- IG 瀏覽
- 網頁瀏覽(電腦版)
這邊也附上幾個內螢幕的使用情境供各位參考,Google 相簿一次可以顯示的畫面更多、更大,其實不只對需要多工處理的商務人士、對眼睛不好的長輩(?)來說,摺疊手機看起來無疑舒適許多!不過在這些使用情境下,Pixel 10 Pro Fold 為了避掉內螢幕右上角的前鏡頭,還是犧牲了約 11mm 的顯示空間,但習慣下來好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但隔壁棚三星的 Galaxy Z Fold 系列就將之做成螢幕下鏡頭,或許是 Google 大摺可以再優化的部分...
- 設定介面
- 摺疊時繼續使用應用程式
- 下滑選單
顯示設定如同多數的「大摺」,無法針對內外螢幕分開設定,要說最重要的功能則屬「摺疊時繼續使用應用程式」,這邊就請各位直接看圖,Pixel 10 Pro Fold 也能夠切換自然、自動調整兩種色調模式,但沒有更進階的色溫調整。
- YouTube HDR 示意
- YouTube HDR 示意
- YouTube HDR 示意
- YouTube HDR 示意
由於螢幕跟前代差不了多少,Pixel 10 Pro Fold 在 YouTube HDR 影片的顯示效果上,色彩依然十分討喜,上方示意圖我使用的是「自動調整」,會比另一個「自然」模式鮮豔些,但層次感會是自然稍好,無論你選擇的是哪個模式,都有相當出色的亮度表現,即便是背景較為漆黑的畫面,細節也都清晰可見。
▌相機功能 ▌
Pixel 10 Pro Fold 搭載的後置三鏡頭系統基本跟前代無異4800 萬像素 Quad PD 廣角鏡頭:
f/1.7 光圈,82 度視野,影像感應器尺寸 1/2 吋
1050 萬像素 Dual PD 超廣角鏡頭:
f/2.2 光圈,127 度視野,影像感應器尺寸 1/3.4 吋,具備微距對焦
1080 萬像素 Dual PD 望遠鏡頭:
f/3.1 光圈,23 度視野,影像感應器尺寸 1/3.2 吋,支援 5x 光學變焦
1000 萬像素 Dual PD 望遠鏡頭:
f/2.2 光圈,87 度視野

作為一台摺疊手機,Pixel 10 Pro Fold 內螢幕的相機介面布局更完整,虛擬快門鍵、拍照/錄影鍵、前後鏡頭切換鍵和 Pixel Fold 專屬功能均設置於右側,左側為 4 個常用焦段及詳細設定,相機介面下緣則是使用模式切換。

Pixel 10 Pro Fold 螢幕摺成 90 度呈 L 形平放是為「懸停模式」,內螢幕上半部為取景器,下半部則是操作介面,好處在於使用者可透過定時器來觸發快門並徹底解放雙手,舉凡多人合照、低角度拍攝都難不倒它!
- 探索拍照功能(一)
- 探索拍照功能(二)
- 探索拍照功能(三)
- 探索拍照功能(四)
- 探索拍照功能(五)
相機介面右上角的問號圖示則能展開「探索拍照功能」,這邊囊括了 Pixel 10 Pro Fold 的幾個重要功能如拍照指導、一起拍、自動完美合照、絕佳鏡頭等,可以發現這幾個功能圖示上都有個小小星號,代表它是有 AI 在後面運行的,後面會再跟各位做介紹


接著看到 Pixel 10 Pro Fold 外螢幕相機介面,相片設定中可以針對增加光線量、絕佳鏡頭、動態影片、微距對焦進行設定,有了這些,相信能夠大幅減少拍照 NG 的情況吧!除此之外,這台摺疊手機也能做 RAW 檔拍攝就是,點擊右下角圖示則會跳出專業模式的選項,像是陰影、曝光、白平衡、焦距、快門及 ISO 都能夠在此手動設定。

影片設定部分,最高可錄製 FHD 60fps HDR 影片、 4K 60fps 影片,沒有支援到 120fps

- 相機設定-一般
- 相機設定-構圖
- 引導入鏡
- 相機設定-快速存取
- 相機設定-相片
- 相機設定-影片
Pixel 10 Pro Fold 在相機上導入全新 AI 功能「拍照指導」(預先發布版)以及適合失明或低視能人士使用的「引導入鏡」,後者啟用後 Google Gemini 就會開始對場景展開語音描述,系統也預設啟用 Display P3 色彩格式、Ultra HDR 及自動完美合照功能,至於影片格式則可從 H.265/HEVC、H.264/AVC 和 AV1 之間做選擇,預設為節省儲存空間的 H.265/HEVC。
- 拍照指導
- 步驟(一)
- 步驟(二)
- 步驟(三)
- 步驟(四)
- 成品
Pixel 10 Pro Fold 相機的新功能「拍照指導」旨在透過 Gemini 模型引導使用者構圖取景(必須連網使用),點擊拍照指導圖示後,Gemini 便會花費約 2 秒掃描、分析你的初始取景並生成數個拍照建議,選擇想要呈現的感覺、或點擊「獲取靈感」後,系統將會以箭頭指引使用者一步步調整構圖,這邊就請各位直接看上方圖組。個人覺得此 AI 功能是以三分線構圖為核心,對於手機攝影小白來說多少還是有些幫助啦!不過,初始取景是所有建議的基礎,如果沒拍好記得要重新掃描喔~

再來就是之前 Pixel 9 Pro Fold 就有的「一起拍」,這主要是幫助團體照的掌鏡者也能一起入鏡、基於 AR 技術的功能,而 Pixel 10 Pro Fold 上持續迎來升級,能夠在展開內螢幕的情況下進行雙螢幕預覽!在拍攝原圖時,要確保為掌鏡者自己留下空間,在將手機交給其他人後,第二位攝影師則需將手機與取景畫面對齊(白框代表可拍攝,紅框則是位子跑掉),接著按下快門即可。此功能也能夠營造出 LOMO 相機的重曝效果,這邊就有請麻豆 Vivi 來示意

- 一起拍(一)
- 一起拍-原圖(一)
- 一起拍-掌鏡者(一)
- 一起拍(二)
- 一起拍-原圖(二)
- 一起拍-掌鏡者(二)
「一起拍」會在 Google 相簿裡儲存原圖、掌鏡者加入的照片,以及最終的合成照,一共會儲存三張(由此機制看來最多只能 +1 而已),上方第一組樣張可以看到,Vivi 的多重影分身拍得沒什麼破綻,只有沙發下方影子不太自然這個不仔細看不會發現的問題;然而在第二組我拿著應援毛巾加入後,最終合成的照片卻把毛巾上的啦啦隊員「算」成我的人臉了


為了應對生成式 AI 時代的深偽和虛假氾濫問題,C2PA 內容憑證應運而生(簡單來說就是數位內容身分證,其可以記錄數位足跡、查看處理過程與製作者,甚至是用來編輯的 AI 工具等),而 Pixel 正是首款將 C2PA 內建到原生相機應用程式的手機品牌,進而協助使用者了解內容的來源和真實性。在 Google 相簿中點選照片就能在資訊欄最下方查看內容憑證。
- 後置鏡頭自拍
- 雙螢幕預覽功能
- 預覽相片
此處以降就是去年 Pixel 9 Pro Fold 有的摺疊手機拍照功能,「後置鏡頭自拍」可開啟前螢幕、並以 4800 萬像素廣角鏡頭自拍(與此同時內螢幕會是關閉的),「雙螢幕預覽功能」則能讓對方透過前螢幕看到你當前的取景,至於「預覽相片」將於內螢幕取景的同時,在介面左側顯示先前的拍攝的照片。
- 看過來
- 卡通角色選擇
當然還有 Google 摺疊手機獨有的「看過來」功能。透過在外螢幕上顯示有趣的動畫角色和聲音,有助於吸引孩子看向鏡頭(實測毛小孩也有用

▌拍照錄影 ▌
▓ 日拍:- 超廣角(一)
- 廣角(一)
- 2x 變焦(一)
- 5x 變焦(一)
- 超廣角(二)
- 廣角(二)
- 2x 變焦(二)
- 5x 變焦(二)
在看拍攝樣張之前還是得說...近期接下 Martin 編手機線的我手邊暫無前代機種或摺疊競品,只能用身為 Pixel 長期使用者的角度來描述照片成像,還請各位多多包涵。首先看到戶外的日拍,這邊都使用 0.5x 超廣角、1x 廣角、2x 變焦、5x 變焦來拍攝,且都開啟 Ultra HDR,Pixel 10 Pro Fold 的白平衡相比前代好像沒有那麼冷調,但色調還是略為偏紫;再來放大檢視畫質,Pixel 10 Pro Fold 只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皮膚處理自然、沒有過度的塗抹感,5x 光學變焦下,人像邊緣清晰,無明顯的色散或羽化現象。
- 超廣角
- 廣角
- 2x 變焦
- 5x 變焦
而在窗邊的室內環境就又不一樣了,超廣角和廣角端的人臉是有點黑,從 2x 變焦開始就有所改善,窗外景色雖然很亮,但沒有嚴重過曝到一片死白、仍能看到磚瓦這樣的細節,HDR 高光抑制還算不錯,不過在光源有限的條件下 5x 變焦的塗抹感就有點明顯了。另外,0.5x 超廣角儘管還是有邊緣畸變,但 Pixel 的計算攝影在畫面中央的人物進行的修正,人物比例算是正常。
- 廣角(逆光)
- 2x 變焦(逆光)
- 5x 變焦(逆光)
再來看到一組逆光的照片,麻豆 Vivi 臉部和身體的曝光充足,沒有出現逆光下臉部變黑的情形(但膚色處理我覺得可以更好),臉部銳利度和服裝細節還算可以,並未因 HDR 提亮陰影而犧牲、或產生明顯的噪點,如果能取經某些中國品牌的可調式補光燈功能,或許這組逆光照片會拍得更有 FU 吧?至於逆光下常見的耀斑還是無可避免就是...
▓ 人像:
- 肖像1.5x (一)
- 肖像2x (一)
- 肖像1.5x (二)
- 肖像2x (二)
接著看到兩組室內人像樣張,Pixel 10 Pro Fold 的散景邊緣虛化都算準確(其實景深部分都能進 Google 相片編輯器調整),人物髮絲和背景邊緣處理中規中矩,第二組百葉窗前的背景本就複雜,難免有演算的瑕疵,但第一組背景牆面紋理被柔和地虛化,且玻璃杯和手部邊緣也沒有被錯誤地模糊掉,證明 AI 能正確區分景深。
- 肖像1.5x (一)
- 肖像2x (一)
- 肖像1.5x (二)
- 肖像2x (二)
戶外人像的背景虛化效果柔和自然,模糊效果是漸進式的、而非突然的斷層,讓畫面充滿了立體感,讓觀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人物上,而使用者最在意的頭髮邊緣即便在這個景深程度下,邊緣處理都算乾淨,然而麻豆 Vivi 側身時胸前的綁帶就有點演算瑕疵。樹葉縫隙照射下來的陽光在背景形成了許多光斑,這些光斑型態漂亮,沒有出現生硬的洋蔥圈或鋸齒狀邊緣,人像模式水準極高。
▓ 自拍:
- 後鏡頭自拍(一)
- 後鏡頭自拍(二)
- 後鏡頭自拍(四)
- 後鏡頭自拍(三)
- 前鏡頭自拍(一)
- 前鏡頭自拍(二)
若拿 Pixel 10 Pro Fold 自拍,那是一定要用後置 4800 萬像素的廣角主鏡頭了,從上方圖組可以發現,在細節的銳利度、HDR 高光處理大勝前鏡頭,它保留了足夠的皮膚紋理、沒有明顯的塗抹感,同時曝光和白平衡都表現得不錯,另外,後置廣角鏡頭的視野達 127 度,較內螢幕前置鏡頭的 87 度明顯更寬闊,空間感更強。由於後置主鏡頭的感光元件尺寸較大,即便沒有開啟肖像模式,也能在靠近拍攝主體時獲得輕微的景深,有助於突出人物。
- 後鏡頭肖像自拍
- 前鏡頭自拍
肖像自拍部分,後置鏡頭提供 1.5x 和 2x 變焦,內螢幕的前置鏡頭則是 1x 和 1.4x 變焦,雖然畫質和背景虛化效果是後置鏡頭勝出,但實在有點太近就是

▓ 夜拍:
- 超廣角(一)
- 廣角(一)
- 2x 變焦(一)
- 5x 變焦(一)
- 超廣角(二)
- 廣角(二)
- 2x 變焦(二)
- 5x 變焦(二)
Google Pixel 手機推出夜視功能時帶來的驚豔感,是 JB 當初入坑的理由,Pixel 10 Pro Fold 的夜拍同樣維持相當高的水準,畫面中陰影提亮的程度依然出色(是說現在信義區光害真重,要找到相機自動啟用夜視的地方還花了我一點時間找),圖組中建築細節在 5 倍光學變焦下都十分清晰,不過招牌不免有點過亮的情況。喔對了!Pixel 10 Pro Fold 同樣也具備「天文攝影」功能,將螢幕摺起 90 度平放就能實現三腳架攝影的穩定度,但感覺現在已經不流行拍月亮,就容我跳過...
- 20x 變焦
- 10x 變焦
- 5x 變焦
- 2x 變焦
- 1x 廣角
我站在 101 大樓空橋拍攝興建中的世貿場館,起重機上的文字在 Pixel 10 Pro Fold 最高支援的 20x 數位變焦下都能清晰看見(但文字以外就...),沒有用 AI 給你亂算一通,惟 5x 光學變焦的天空降噪處理導致畫面變得有些油畫感,不過也不排除是在曝光時我手持晃到啦

- 超廣角(一)
- 廣角(一)
- 2x 變焦(一)
- 5x 變焦(二)
- 超廣角(二)
- 廣角(二)
- 2x 變焦(二)
- 5x 變焦(二)
近年 XPark 這樣的水族館成為網美假日的拍照聖地(?),我也帶著 Pixel 10 Pro Fold 到剛開幕的台中海洋館測試,在眼前這個巨型投影幕中,圖組一的四個焦段無論在層次、對比和清晰度都相當出色,不過在超廣角端的四角還是有些沒處理好的噪點就是,圖組二 5x 變焦拍魚群和珊瑚礁,清晰度都算不錯~
- 2x 變焦長時間曝光(一)
- 2x 變焦長時間曝光(二)
- 2x 變焦長時間曝光(三)
Pixel 10 Pro Fold 的長時間曝光模式支援多個焦段,上圖則是在信義區空橋以 2x 拍攝,曝光的時間大約是 2~3 秒,雖然時間並不長,但車輛尾燈的軌跡都展現出不錯的動感,同時也確保畫面的穩定性、細節和乾淨度。
▓ 食物/寵物:
- 微距(一)
- 微距(二)
- 微距(三)
- 微距(四)
這邊也用微距對焦來拍攝食物,Pixel 10 Pro Fold 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3 公分,只要將手機靠近拍攝物體就會自動對焦在細節上,這邊就請各位直接看圖了。
- 寵物(一)
- 寵物(二)
- 寵物(三)
- 寵物(四)
在寵物的拍攝上,Pixel 10 Pro Fold 很可惜地沒有動物眼對焦,即便是絕佳鏡頭好像也不適用於此
▓ 風景:
- 超廣角(一)
- 廣角(一)
- 2x 變焦(一)
- 5x 變焦(一)
- 超廣角(二)
- 廣角(二)
- 2x 變焦(二)
- 5x 變焦(二)
- 超廣角(三)
- 廣角(三)
- 2x 變焦(三)
- 5x 變焦(三)
從上方梧棲漁港的圖組可看到超廣角、廣角端出現了紫邊,2x 和 5x 變焦倒沒有這個問題,一旦遇到此情況可在 Google 相片編輯器中的「天空樣式」濾鏡套用晴天效果,就能夠有效改善。Pixel 10 Pro Fold 相機色彩從早期的 Pixel 以來都是這個風格,修得不多,且跟濃豔一詞沾不上邊,也保留了充足的後製空間。

上圖是在台中海洋館頂樓以 20x 變焦拍攝,畢竟硬體本就有差,無法像主打高清變焦的「演唱會神器」那樣把船身上的文字清晰重現,個人是覺得這個焦段實用性不高。
▓ 活動拍攝:
- 超廣角(一)
- 廣角(一)
- 2x 變焦(一)
- 5x 變焦(一)
- 超廣角(二)
- 廣角(二)
- 2x 變焦(二)
- 5x 變焦(二)
若論望遠拍攝的實用性,相信很多人都會在
- 啦啦隊(一)
- 啦啦隊(二)
- 啦啦隊(三)
- 啦啦隊(四)
- 啦啦隊(五)
5x 變焦下,畫面的降噪處理讓細節變得模糊 aka 產生平滑的油畫感,為了彌補降噪帶來的模糊,銳化也同時間作用,這令邊緣看起來更明顯,但同時使圖像顯得有點假,但用 1x 廣角拍攝裁切放大效果也差不多就是了,總之看

- 全景 1x 棒球場
- 全景 2x 啦啦隊
- 全景 1x 漁港
補個 Pixel 10 Pro Fold 的全景樣張,即便在拍攝時需要移動手機,成品也幾乎感受不到任何銜接感、或是模糊的情形,或許也因為 8 吋內螢幕夠大,對全景拍攝來說也有其優勢吧?
▓ 不成組照片:
- 人物
- 人物
- 人物
- 人物
- 人物
- 人物
- 人物
- 風景
- 風景
- 風景
- 風景
- 風景
- 風景
- 風景
照慣例,這邊也附上一些不成組的照片供各位參考,皆為原圖直出、沒有在 Google 相片編輯器裡先做調整。
▓ 錄影:
錄影實測 JB 把
再來看到各位最感興趣(?)的慢動作與防手震測試,我同樣把幾個情境拚在一起展示,Pixel 10 Pro Fold 的慢動作提供 1/4x、1/8x 兩種速率,預設焦段為 1x 和 2x,但你也能拉到最高 7x 去錄(雖然錄出來大概率無法使用吧,光看預覽畫面就快便點陣風了),影片前段的 1/4x 慢動作我是覺得噪點略高,日拍下的高光抑制倒還行。防手震部分我錄了 FHD 的 60fps 標準、30fps 動態兩種,後者理應要在移動時拍出流暢的影片,但效果反而不及 60fps 標準模式,至於前鏡頭就完全沒有防手震功能。
最後是「語音強化」啟閉的展演,這項功能可以降低風聲、車聲和人群嘈雜的聲音,最適合用於單人說話的情境,我在下班時段的內湖科學園區十字路口測試,對比結果真的超級有感,對於有拍攝 vlog 需求的族群來說很具吸引力,是說若要使用語音強化,每秒影格數就得設為 24 或 30fps,是語音強化比較可惜的地方...
▌功能與 AI ▌
- 桌布設定
- 桌布系列
說到 Google Pixel 系列的獨家特色,除了原生 Android 體驗與 Feature Drop 更新之外,就是賦予使用者超高自由度的 Material You 設計語彙了,而到了 Pixel 10 Pro Fold 這代則是升級為「Material 3 Expressive」,最能展現個人化的桌布,則整合了桌布工作室、AI 桌布和表情符號桌布等自定義功能。
- 桌布自訂(圖像)
- 桌布自訂(天氣)
- 桌布預覽
- 套用桌布(外螢幕)
- 生成式桌布(一)
- 生成式桌布(二)
這邊就請出自家貓咪的照片來展示一下,選擇好照片後就是自訂特效,除了過去各位熟悉的電影動態─就是照片會略為 3D 化並能小幅度移動的,而「形狀」能框出照片亮點、並顯示於單一底色之上,「天氣」則可為照片套用上不同的氣象(甚至還能調程度),設定完就像上圖四那樣,是不是超有個人風格呢?而 Pixel 10 Pro Fold 作為 Google 產品也少不了生成式 AI,透過「生成式桌布」,只要微調關鍵字就能夠生成出充滿創意的畫面!未來,Material 3 Expressive 還會將你設定的色彩主題套用到像是時鐘、電話、相機或計算機等應用程式

- 畫圈搜尋(一)
- 畫圈搜尋(二)
- 畫圈搜尋(三)
「畫圈搜尋」相信各位 AI 時代的手機使用者都非常熟悉了,長按下緣就能夠針對整個畫面進行畫圈操作,而且現在 Google 已經厲害到之前在東京電玩展拍攝的 Coser 都能夠直接辨識出來、省下我在那邊打日文搜尋關鍵字的時間,真的有猛到啊!
- Gemini Live
- Gemini 影片
- Gemini
Pixel 10 Pro Fold 主畫面可看到由 Gemini、影片和 Live 組成的小工具 (Widget),點開 Gemini 就是網頁版的介面,而「Gemini Live」則會出現一個有如通話般的介面,你可以隨時跟這個 Google AI 模型進行交談(沒錯,它有語音功能),實測中文回應不僅非常迅速、還能理解上下文,提問下來就跟真人一樣自然,Gemini Live 甚至還能跟其他應用程式同時使用

- 動作
- 標記
- 濾鏡(一)
- 濾鏡(二)
- 亮度
- 顏色
- UltraHDR 關
- UltraHDR 最強
- 肖像打光(一)
- 肖像打光(二)
Google 相簿的編輯器也是軟體與 AI 能耐的火力展示,使用者可以針對動作、標記、濾鏡、亮度、顏色等大分類進行調整,算上細項那又更多了,如果覺得照片中人物主體拍得太暗,你不只有 Ultra HDR 等功能可調整,「肖像打光」(幾年前的 Pixel 就有的功能)也非常有幫助,由此可以看出 Google 在計算攝影上的發展脈絡,以及 AI 時代來臨所帶來的威力加強。
- 動態
- 強化
- 自動構圖修正(一)
- 自動構圖修正(二)
- 自動構圖修正(三)
- 自動構圖修正(四)
- 自動構圖修正(五)
在相片編輯器最前面的「自動」項目可以 AI 進行一鍵優化,提供美化、動態和強化 3 種演算方式,點擊此介面左上角的直尺符號就能夠進入自動構圖修正,AI 會根據相片內容嘗試不同的裁切方式,以上圖來說就提供了 4 種遠近各異的構圖,但這畢竟是生成式 AI 功能,不免還是會有演算瑕疵(請見樹幹頂部)。
- 原圖
- 自動構圖修正(一)
- 自動構圖修正(二)
- 自動構圖修正(三)
- 自動構圖修正(四)
第二組場景比較單調的的室內照片就沒上述問題了,自動構圖修正同樣給出 4 張構圖,甚至還能把直式照片轉為橫式,原圖沒拍到的範圍 AI 也生成得有模有樣!更扯的是能夠把 1x 廣角變成 0.5x 超廣角的構圖

- 完美合照
- 原圖未看鏡頭
- 調整後
相片編輯器的「動作」裡還藏有一個超有感的 AI 功能─完美合照,其作用跟絕佳鏡頭差不多,能夠自動找出被攝者最上相的表情!舉例來說,原圖 Vivi 沒有看向鏡頭,但藉由完美合照就能生成出有看鏡頭的照片(數量依照片內容而異),套用起來也非常自然,不說你絕對猜不到它並非當下拍出來的

- 魔術橡皮擦
- 原圖背景有雜物
- 調整過後
最後就是各位已經熟到不行的「魔術橡皮擦」,透過 AI 偵測或手動圈選,就能夠將背景中的雜物給去除,調整過後的效果也相當自然,除非你放大檢視,不然通常是感覺不出有任何異狀的!
▌效能測試 ▌

硬體方面,Pixel 10 Pro Fold 搭載 Google Tensor G5 處理器、16GB 記憶體,儲存容量為 256GB 起跳,另有 512GB 和 1TB 版本。採用台積電 3 奈米製程的 Tensor G5 處理器的優勢在於對 AI 和機器學習的深度優化,G5 晶片專為 Gemini Nano 等 AI 模型設計,能確保 Pixel 獨有的 AI 功能(如運算攝影、畫圈搜尋、即時翻譯等)在運行效率和速度上保持著高水準,但這畢竟是 Google 自己說的(?),要進行橫向比較還是得透過基準效能測試軟體的跑分了...
- 安兔兔 CPU 跑分(一)
- 安兔兔 CPU 跑分(二)
- 安兔兔即時溫度
首先在安兔兔這邊,Pixel 10 Pro Fold 獲得了 1310860 分,CPU 分數為 6304304,贏過 61% 受測裝置,就 2025 年的旗艦市場來說屬於中上水平,跟高通 Snapdragon S8 Elite 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測試(一)
-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測試(二)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測試則是跑出 78.2% 的穩定度,在開始測試的 loop 1 到結束測試的 loop 9 分數相差 700 多分,約有 17.1% 的跌幅,從線圖看起來在 loop 5 後就沒有太大的跌幅,而在壓力測試的同時可發現,幀率在 12~23fps 之間浮動,溫度則是從 30 度跳到 43 度,想玩效能手機遊戲的話或有發燙的情形,這樣一來八成要降個畫質來解決了...
- Geekbench 6 CPU 效能(一)
- Geekbench 6 CPU 效能(二)
- Geekbench 6 CPU 效能(三)
- Geekbench AI 效能 CPU (分數)
- Geekbench AI 效能 CPU (細項)
- Geekbench AI 效能 NNAPI (分數)
- Geekbench AI 效能 NNAPI (細項)
接著看到 Pixel 10 Pro Fold 在 GeekBench 6 的跑分結果,其單核為 2319 分、多核為 6292 分,前者跟去年的三星大摺 Galaxy Z Fold 6 持平、並小贏 Galaxy S24 Ultra,多核效能都小輸。另外在看日常 AI 應用效能的 Geekbench AI 測試軟體,利用 TensorFlow Lite 框架、CPU 後端測得的單精度效能為 2073 分、半精度效能為 2001 分,量化分數則是 3341 分,沒有贏過去年的 Galaxy Z Fold 6,就細項來看,Style Transfer (圖片風格轉換)和 Pose Estimation (人體姿態估計,主要識別並定位圖像或影片中特定物體的關鍵點)表現最為突出,Machine Translation (機器翻譯)量化分數則是最低。

Google 稱 Pixel 10 Pro Fold 的電池續航力超過 24 小時,但我實際將內螢幕設置為 50% 螢幕亮度、120Hz 更新率來進行 PCMark 工作 3.0 電池使用壽命測試,從 100% 到測試自動結束的 20% 一共經過了 7 小時 35 分鐘,跟去年 Martin 測試 Pixel 9 Pro Fold 的 8 小時 57 分比是退步了,之後 JB 會再連同外螢幕續航重測一次、再補進內文裡


Pixel 10 Pro Fold 具備 5015mAh 的電池容量,該機支援快速充電,搭配 30W USB-C 以上規格充電器,充電約 30 分鐘就可以達到 50% 電量,至於通過 Qi2 認證的 Pixelsnap 無線充電,功率則是只有 15W。我以手邊的 65W 充電器進行充電,這款摺疊手機從 10% 充到 50% 電量花了將近 29 分鐘,充到滿電量則花了 1 小時 25 分鐘,充電的歷史紀錄可參考上圖。
▌體驗總結 ▌

Pixel 10 Pro Fold 的進化雖然從外觀看不太出來,但做到了領先競品的 IP68 防塵防水等級與無齒輪轉軸,有感消除使用者對耐用性的最大疑慮,帶到海灘或沙坑這樣的環境使用也不用擔心!同時,內外螢幕峰值亮度直上 3000 尼特、外螢幕螢幕增至 6.4 吋,以及保護殼內建的 Pixelsnap 磁吸環等都是低調但有感的升級。不過 Pixel 10 Pro Fold 沒有跟進 2025 年摺疊手機輕薄化的趨勢,依舊是市面上「相對」厚重的(裝上保護殼更能夠感受到這一點),多工處理同樣只能雙分割也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相機的帳面規格跟前代並無二致,主要透過 AI 功能豐富使用體驗,像是拍照指導、一起拍、自動完美合照等,幫助你拍出更好、更少 NG 的照片,是摺疊競品比較少見的特色功能,若論單純的拍照效果,我對它的 HDR 表現、肖像和夜景相當滿意,2x 以上的變焦開始偶爾會出現塗抹感,去看球賽或追星只能拍個氣氛分享在社群平台,要收藏賞圖的話就明顯不足了,就不知下一代是透過軟體調校優化、還是換上更好的硬體或感光元件?

在過去,Google 的原生作業系統、7 年系統更新與 Feature Drop 向來是粉絲始終維持高黏著度的主因,而在 Pixel 10 Pro Fold 上則多出完善的 Google AI 體驗、以及 Material 3 Expressive 個人化功能,是其他摺疊手機所沒有的優勢!順帶一提,購機有免費提供 1 年份的 Google AI Pro 訂閱方案,能夠使用 Gemini 2.5 Pro 模型、Deep Research,甚至解鎖 Veo 3 Fast 影片生成模型的限時使用版,對於依賴 AI 助理、或喜歡 AI 創作的重度使用者來說別具吸引力

而為這些 AI 功能提供支援的則是 Google 最新的 Tensor G5 處理器,雖然它在基準效能測試跑分上進步幅度不大、落後 2025 年的大摺競品,遊玩高效能手遊時可能還是會比較吃力一些,不過純就 Gemini 和各種生成式 AI 的反應速度來看,其實都算流暢。電池續航力方面由於測試時間有限(還有跑失敗的情況)我不是那麼好斷定,但如果真像 Google 宣稱的 24 小時,那也算得上是一大賣點。

總的來說,Google Pixel 10 Pro Fold 是一款功能多樣的摺疊手機,它擁有市面上最高的 IP68 防護等級、出色沉浸的顯示螢幕,以及由 Google 打造的強大 AI 功能,相機呈像雖然不若同時發表的 Pixel 10 系列、且在變焦能力上仍有些限制,但整體品質我還是會給個 75 分以上啦!更不用說後置鏡頭自拍、AI 後製的功能超給力了。
消費者最關心的售價方面,Pixel 10 Pro Fold 的 16GB/256GB 起始規格在台灣官網建議售價為 56,990 元,而最大的對手三星 Galaxy Z Fold 7 差不多的規格 (12GB/256GB) 則是 62,900 元,而透過通路入手或許還能夠再折個幾千,對於追求 AI 功能、有意願入門大摺,且想長久使用的朋友,從後起之秀華麗轉身的 Google 的摺疊三代目絕對值得一個機會!
MD:Vivi 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