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 1/4~1/6吋 1300萬畫素的 CMOS 是票房毒藥,還是未來新星


tingtin wrote:
這種玩法早在老賈時代IP4就玩過了
只是老賈還保守一點,沒一次玩那麼大...(恕刪)


加大Sensor Size會無可避免的要考慮把整個相機系統做得更厚

按照現在大家比相機都算到0.1mm的"戰況"來看,加大Size其實是有相當的挑戰性
我記得手機3M鏡片是1G2P,(P: Plastic; G: Glass)
後來的手機有用到4P.為了cost down.
最近的不知道有沒有變成3P 或其它方式,有機會再拆看看.
樓主要lens的資料,這應該很難求到,小弟從來也沒有看過.
全功能相机与小米手机2一样的拍照性能

800万像素 f/2.2大光圈,背照式CMOS摄像头28mm超大广角 全新升级的小米手机摄像头,达到与小米手机2一样的拍照性能,内含五组镜片,配合蓝玻璃红外滤光片,
更可摄制1080p高清视频。

CMOS多大就不知了
===================================================
Nokia 808
f2.4 4100萬(實際16:9 3400萬/4:3 3800萬)
1.4um 1/1.2 CMOS 也是5片不是球形的鏡片(其中一片是玻璃)
輸出可以合成變300/500/800萬
也可3400/3800萬輸出
===================================================

ip4以前都是500萬
後來還不是被炮到變800萬.......
不過ip5在夜景也是400萬
鏡頭也是5片

==============================
現時的手機多是1.2um左右
不知樓主是不是計錯了
http://www.anandtech.com/show/6777/understanding-camera-optics-smartphone-camera-trends

Anandtech的 Brian Klug親自上陣寫一篇手機相機的介紹

裡面還有一些Sensor和鏡片的介紹,可以去參考一下喔

看來12~13M的產品還是有不少人想推
(Size都比小的)
bv2fb wrote:
因為在那樣小的面積中擠入1300萬畫元結果是每個畫元只分到 1.1微米X1.1微米 =1.7微米平方,


只看光電效應, 當然是面積越大越好

但是解析度狂升也會提供另一個好處 就是over sample 帶來的noise 下降

另外再高上去, 可能連OLPF 也不用

類比電路越來越少,也是近年電路設計的主流


而近年由於CMOS技術的提升
sony 提用更先進的製程, 將主動電路埋入, 早就達到 動態比高 S/N 比CCD 更好的技術

HTC 之所以使用這策略, 說穿了應該敵不過sony 在CMOS上的研究能力


所以解析度越大的CMOS ,不是票房毒藥
這個關鍵再於數位的處理的能力越來越強, 不像早期的電路設計都丟給類比處理..
死路一條?

高畫素高解析度不會化成漂亮的照片~低畫素就會?

感光元件每點大小,影響快門速度~感光度....
怎麼一堆感光元件同樣大小的相機~畫素800萬的同樣亮度下
拍照的快門速度,就沒有1600萬的快?就只因為技術進步了!!!這點是無法否決的


最後,應要唬同樣大小感光元件,畫素越來越高是死路一條...
怎麼不乾脆說製成技術不會進步了?~數位影像處理技術處不會進步了?
人類以後也都不會進步了~乾脆回到石器時代比較快活

學校印在課本上知識,只是帶人入門!並不表示技術不會進步!課本內容觀念不會改

bv2fb wrote:
手機用 1/4~1/...(恕刪)


以這種思維科技始終存在"你認為的可能"
這只是SONY 和 HTC策略不同而以
一個從電路改進 一個去增加進光亮

一個是 4.1M Bayer RGGB BSI 1/3" 2um;
一個是 13.1M Bayer RGBW Stacked-BSI 1/3.06" 1.12um。

SONY 說由 BSI 改成 Stacked-BSI 可以減少40%面積,
又說因為使用 RGBW,1.12um 的訊噪比等同 RGGB 1.4um。
所以,RGBW stacked-BSI 1.12um 的訊噪比約等同於 RGGB BSI 1.8um,
只比 RGGB BSI 2um 小一些。
再加上 stacked-BSI 因為把控制電路移到另一層的做法,
"還可以抑制兩個結構的干擾訊號",
因此即使是 1:1 的情況下,前者表現可能只好一點點,但雜訊卻多很多。
所以該樓才會有網友說 Z "夜拍壓愈雜訊能力在920之上",
它樓也有網友說 htc one 夜拍亮度夠但雜訊很大。
在輸出4M或更低解析度圖像時,藉由 Binning、高畫素保留較多細節、
雜訊抑制能力強,後者表現可能更好。
而且在 Full HD 解析上,後者完全可以用一組 RGBW 來組成一個像素,
不須如前者要 demosaic 來補插點。
另外,前者不支援的高畫素,後者的表現也會好過現有的 8M Bayer RGGB BSI。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9&t=3214441&m=f&p=13

cerberus00 wrote:
死路一條?

高畫素...(恕刪)



技術是會進步的 但是比較是要用相同基準點
你不能用未來更進步的技術來比較現在的技術

那我問你你用現在一般手機的感光源件來塞8000萬畫素好了你覺得畫質比較好??
我不敢說以後不會但
至少現在的技術辦不到

那我問你 高畫素高解析度不會化成漂亮的照片~低畫素就會?
你問的這個問題我如果這樣回答呢

目前同樣的感光元件 我說塞1300萬畫素拍的會比你用9000畫素的好
你相不相信
1300萬有沒有比9000萬低??
那你要怎麼解釋??

一切都是去取平衡而已技術到哪用到哪
也許htc發現以目前的感光元件能力在往上發展高畫素成效不大
所以用了另外的技術來追求畫質 在犧牲畫素的狀況下得到其他方面的進步
比如說夜拍更好 檔案變小 方便他的新功能使用等等
只要他的畫質可以跟別家比甚至輸一點點就好
以他帶來的其他優點這也許是對手機使用上更平衡的方法

等實機出來了真正玩過就知道了
是不是符合消費者需求

sunmoon302 wrote:
技術是會進步的 但...(恕刪)


八百萬畫素一樣擁有好畫質, 目前似乎有人做到了

不過push hTC總是好事一件, 不是嗎?

還是這是無理的要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