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dvoyager wrote:
所以全天下的5吋IP...(恕刪)


面板的價格各家競爭很激烈...
5吋IPS最貴的同樣不用到30美金...
除非有獨家新技術出現

保固當然有價值...
但是保固期間內類似換面板這種簡單維修廠商理論上要儘量報成本價來修...
報個6~7000擺明了就是賺很大...
偏偏有人會認為很合理
如果以獲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來看的話,小米機已經追過去了....


yuffie1 wrote:
之前買的ONE X

也是聽不見

HTC的手機到底為什麼常常聽筒有問題

見鬼的是,維修門市有一個小姐測試居然還說正常

後來另一個小姐才說真的小聲到快聽不到

希望HTC快改善...不然小米手機都快追過HTC了
...(恕刪)
kiefe wrote:一直以來都是HTC的忠實用戶


自從年

不會吧
是否為整理過的新機給您或是原機維修好後給您

看手機上面的IMEI碼就能知道
最後歪樓了!
維修高於成本好像不是HTC獨有的!
因為內含很多成本,
例如庫存零件,人力之類的!
怎麼會有酸民,把這頂大帽子扣在htc上呢!?
------------------------------------------
偏偏有人是只依成本來衡量產品價值(品牌價值)
那我是否可以說人類的成本是精子與卵子呢?

我只能說很多時候QC很難面面俱到(我自己幹過IPQC),現場製造或者維修的一線人員品質概念沒做好的話

就是你現在遇到的問題(當然QC本身也有問題畢竟他是最後把關者),品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

做出符合規範以及你自己能接受的最優異一面,誰願意自己拿到一個瑕疵品...

哪怕只是一張新品保護膜貼歪了都是不可以的,拆禮物誰喜歡東西是被拆過在包裝後轉送給下一個人

以人為本 將心比心 品管規範說那麼多廢話,最後還是以人的感受為出發點...
樓主可能比較衰之前我送修黑蝴蝶回來都好好的用到現在沒有問題
說的好~還有技術等等的之前核電廠也換了幾根螺栓好幾萬那裡面都包含了很多懂嗎??
Xhin wrote:
也不能這麼說直接成本...(恕刪)
我媽手機送修四次了
kiefe wrote:
一直以來都是HTC的...(恕刪)

而品質問題不出在QC上,而是組裝線上就有很大的問題。
一個組裝線人員從新手到老手需要多少時間的培育。
有產量就大批徵人沒單就砍。
一個老手要帶一個新手需要多少時多少精神去教育。
好不容易帶一個組裝手法都穩定的人。
但公司不需要這麼多人,約聘新人先砍。
需要人力了,再徵新人,老手在重帶一次。
我相信只要來個兩輪,老手就不會用心教,反正我教的再好,公司還不是一樣砍掉。
下次還是要重教新人,結論那就隨便教教就好了,教會基本組裝其他都不用管。

而QC一批貨最少都500起跳,要抽多少件?
了不起檢驗10件~20件,抽了20件沒有問題,但能說沒抽到的480裡都是沒問題的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

當了QC幾年,最怕公司招約聘人員,新人進5~6個月來品質好不容易穩定了。
沒多久又全砍光,讓後再招所以品質都一直提不上來。
只能怪我們政府引進良好的約聘制度。
砍人沒有壓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