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提到國外LTE有多好的網友,
多數是完全無視人家「價錢」與「收費機制」~~
甚至是人家整體消費水平或足不足以支撐一個區域的市場
行動通訊版已經破了一些人的梗,
澳洲LTE有多好?收費呢?
加拿大的還有,加幣算一算,忽然就無視的就無聲了。
日本有多神?還不是貴到快吐血?
台灣人貪小便宜又拿又要罵,
基地台抗爭又是全界最強悍與最民粹
將來LTE收費如果收破1千,
又有什麼民粹式的反應不難想像,
網路上鄉民奔相走告連署痛罵~~~~
各業者然後就會像現在的3G一樣,
比便宜,比低價,比行銷手法,
然後大家就知道哪些業者在偷斤減兩。
業者不賺錢,
憑什麼拿大錢出來作資本支出或大投資
大家都面對一下現實,
才會知道倒底差別人差在哪。
所以進內閣的GOOGLE大老才會說,要督促技術和業者進步,但消費者也要給予合理的價金,才可以健康的成長。
不能老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狂抱怨怪罪卻沒去思考解決之道,這是台灣企業常見的現象,要員工做更多,但待遇拼命減,不想付出足夠的代價卻想大豐收。
以前在念書的時候老師就有教導,吹捧和奉承及拼命抱怨(適度的抱怨是找出問題點和表達意見的方法之一)推卸的話不要再說了,提出你的見解和看法,但提出來之前請你自己先思考過各種可能性和被挑戰的時候有什麼漏洞,這樣未來在商場上、職場上、生活上,才可以用不一樣的思維求進步。(許多很棒的東西往往是在理性的交鋒之後所產生的)
現在三大業者的確是賺了很多錢,但也別忘了,當他們要買執照建置設備的時候花的錢也很驚人,不做點積蓄,怎麼投資?
apa1102 wrote:
這算是一個惡性循環吧。大家都只想要更好的東西而且要便宜(多數都只考慮CP值), 消費力低, 企業收入不佳(不過大老闆還是賺飽飽就是), 不佳就降低薪資, 沒錢就只好更加考慮CP值...
的確是個惡性循環。
大多數公司行號都只要 準備好、有經驗 的員工,甚至是可以 開創、破新局 的員工。
可是很奇妙的是社會新鮮人哪裡有經驗,公司也不肯投入栽培人力的成本哪裡又能夠讓員工準備好,而員工收入低、工時長,哪裡又有辦法自修或補習?更別說給予的資源和容錯率頗低,如何能開創破新局?
(近來很紅的林書豪,他的失誤率很高,但球團、教練、夥伴以及球迷都願意給他機會去TRY、去揮灑,加上爸媽的支持及自己不斷的努力和天份才有今天的成績,而失誤是可以隨著他在球場上經驗的累積而減少的。)
我相信很多官員都有看到這個問題,但我們只能祈禱他們能拿出解決方案,而當我們有一天成為老闆的時候,也要懂得照顧員工,例如王品、台塑、台化、宏達電...等等大公司,他們給的待遇和福利都是超越同業,得到的是更壯大的企業和員工的向心力更好(員工很珍惜好工作,努力又打拼),反倒是拼命拿員工或產品開刀的公司都越做越小。(員工騎驢找馬、想辦法能撈多少算多少,有好機會就跳走或是拿太多被公司幹掉導致公司的人才不斷流向待遇好的公司)
所以千萬不要叫別人改善現況,但當自己是老闆或主管的時候又喊什麼在商言商、商人就是要追求極高的利潤...這樣將會導致台灣競爭力不斷向後退(其實要共生共存才能共榮,不然就老闆和那幾個有關係的高層扒光了錢,公司能有什麼新局?未來還得面對報應和審判),因為勞資雙方沒有一個健康的關係。
薪資待遇、物價消費水準、公司的水準都必須同步提升才行。
回歸到原本的4G論點,假設今天4G開放了,但4G上網不再有吃到飽(或是吃到飽要付出1500~2000的金額)且費率頗高,短期內你又願意買單嗎?
身邊很多朋友連3G都想停用了,要不是因為買的時候綁手機綁約,其實公司有WIFI、家裡也有網路,路上用的機率真的不多,真的拿出來也大多是在娛樂或是丟簡訊而已,以前這個時間是拿來休息或是和家人/朋友建立關係,現在卻被3C制約了。
PS:之前有篇報導比較3G上網費用:
鄰近國家的行動上網吃到飽資費指出,新加坡行動上網吃到飽資費收費約為新台幣2,500元,日本與韓國為1,500元,香港落在1,400元區間,台灣則在700餘元間,價格其實便宜許多。
SO,若依照此數據,其實台灣的3G上網服務不算貴,而這樣的費率你怎麼可以去要求要比照國外的水準呢?
當然國外的速度比較快,但實際上我們的價格是別人的1/4~1/2之間,若上了4G,照國外吃到飽的價格來收,您可以自己思考一下還會有多少人願意買單?我個人猜想還願意搞吃到飽的人應該剩不到1/3
政府目前正在研擬何時開放4G,而其他國家也正在加速擴充LTE服務的覆蓋率,但在上網速度增快的同時,我們的手機似乎無法支撐。美國科技網站GIGAOM報導,根據諾基亞西門子公司的初步研究,4G手機比起3G手機多消耗了5%-20%的電力。而Engadget網站的實際測試,發現Google Navigation的耗電速度遠快於三星Galaxy Nexus的充電速度。
GIGAOM網站認為,目前使用LTE的手機都使用「MIMO」的技術,不再只是單獨發送或接收一個信號,而是同時傳輸,而未來的手機有可能會使用更多同時傳輸功能,因此手機等於有2個天線,而每個天線都需要自己專屬的功率放大器,GIGAOM的專欄作家凱文(Kevin Fitchard)表示,這就像一個電池要提供兩支手機的電力一般。
此外,最大的影響因素在於手機需要無時無刻找尋LTE網路,由於基地台不足,造成用戶的手機必須時常偵測網路,並消耗更多電力。而LTE運用了更複雜的技術,如64正交振幅調變(QAM)及正交頻分復用(OFDM),因此,在網路更快速的同時,手機也需要消耗更多電力來使用LTE的信號。
美國有些網友諷刺地表示,4G手機除非時時監控,或關掉4G上網功能,否則可能需要帶4顆電池才夠一天使用。目前各大手機廠牌正在開發更省電的4G手機,但凱文認為,在3G手機的耗電問題仍未改善的同時,要獲得更節能的4G手機,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
轉載於:http://tw.tech.yahoo.com/mobile_others/article/id/28771/4G%E6%8A%80%E8%A1%93%E8%A4%87%E9%9B%9C%20%E6%89%8B%E6%A9%9F%E9%9B%BB%E6%B1%A0%E9%9B%A3%E8%B2%A0%E8%8D%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