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宏達電都會有兩大發表會時間點,一個就是行之有年在6月~9月之間的倫敦全球發佈會,這場發表會通常是宏達電宣佈下半年度旗艦機種的場合;另一個時間點就是MWC世界通訊大會,去年宏達電首度在MWC作為上半年旗艦機發佈會場,展示了Desire、Legend與HD mini這三款去年非常重要的Android款式,今年宏達電循著去年模式依舊選在MWC世界通訊大會展示了多款新機種,只不過這次的宣傳重點反而擺在平板電腦HTC Flyer,和兩款Facebook手機ChaCha與Salsa,另外三款Android平台機種因為完全沒搭上雙核心話題,而飽受外界的討論。
事實上宏達電在MWC 2011世界通訊大會所發佈的HTC Incredible S、HTC Desire S與HTC Wildfire S僅是用了延續第一代的買氣,在每款的原本型號冠上S即代表該產品的第二代機種,並非宏達電新款旗艦機,僅能算是後繼款。這三支Android平台機種前身僅有Incredible未在台灣上市,而Desire與Wildfire則在台灣均已銷售一段時間,尤其以Desire有不錯的成績。第二代HTC Incredible S、Desire S與Wildfire S以後兩者在外觀上與前一代有較大的不同,而Incredible可能在全球上市的地區不多,因此第二代的Incredible S無刻意在外觀設計增加新鮮感,在外觀的改變並不大。Desire S則維持Desire的基本輪廓,但包含機背卻採用Legend傳奇機的整機金屬一體成形切割靈魂,讓手機機體更堅固。至於Wildfire S在硬體規格最趨近上一代的Wildfire野火機,機背雖然依舊維持塑膠材質,但背蓋中段少了彷金屬材質的銀色烤漆,而使用整片塑膠拋光表面,且機身與Wildfire野火機相較更顯迷你,渴望成為宏達電在Android平台基本款的佈局機種。
在軟體方面,目前所展示的HTC Incredible S使用Android 2.2.1作業系統,與升級後的現役Desire系統是一樣的,官方並未宣佈上市將搭載Android 2.3.2或與HTC ChaCha/Salsa一樣配Android 2.4系統,僅能確定在功能上依舊保有HTC Sense使用者經驗,可以在首頁擁有七個待機設定頁面,並且具備Friend Stream與我的位置、我的書櫃、氣象等...,宏達電專為Android平台所設計的貼心Widget工具。如果手中已使用HTC機種的網友應該也會發現近期HTC Hub也發佈了幾款遊戲與生活小工具,可以讓旗下支援HTC Hub的智慧型手機在使用上更具備彈性。不過我們本次所實測的Incredible S機種韌體似乎離上市版本還有一段距離,介面依舊是英文無法切換成中文化,在App應用程式尚未有分類設計。
不過Incredible S是本次宏達電所發佈的智慧型手機當中,硬體規格最好的一款,它採用了4吋SLCD螢幕,在明亮與顯色效果最好。處理器則依舊使用高通Qualcomm的1GHz Snapdragon,內建記憶體則使用1.1GB,內含768MB RAM,當然可用microSD記憶卡擴充容量。相機方面有前後鏡頭,視訊鏡頭有130萬畫素,機背則是搭800萬畫素相機,在拍照介面保有趣味的濾鏡效果。錄影支援720P HD影片解析度,電池續航力有1450mAh。在無線傳輸除了3.5G上網,也有IEEE 802.11b/g/n規格,不過它的藍牙維持2.1規格,而無3.0支援。
Incredible S有個宏達電全線手機都還沒有的功能小亮點,它在螢幕下方四個觸控按鈕採用了配合螢幕直橫轉向的ICON旋轉小設計,這項功能在會場並未多加宣傳,讓我們著實有些疑惑,工作人員也未說明它採用何種技術而來,雖然在實際操作時並沒有任何功能影響或進展,但在使用瀏覽器或螢幕橫向導航等功能啟用時,手機按鈕的整體視覺性更佳,這可能是觸控按鈕旋轉小功能所帶來的唯一小驚喜。
再談到Desire是宏達電目前在全球銷售量最佳的旗艦機種之一,HTC Desire S完全衝著延續Desire銷售氣勢而來。但這款手機在硬體規格的改變並不多,僅在記憶體由576MB RAM與512MB ROM,升級為1.1GB ROM與768MB RAM,暫時將先前Desire在應用程式安裝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稍稍紓困。在螢幕維持3.7吋電容式觸控面板,處理器亦是1GHz,但改用較新的高通Qualcomm 1GHz Snapdragon MSM8255型號。相機為500萬畫素,支援自動對焦、指定對焦點與臉部追蹤對焦,前置鏡頭則是30萬畫素。
在設計上Desire S更貼近於Legend的一體成形鋁金屬設計,實際把玩的握感其實比Desire感覺要來得好,可能是Desire保有3.7吋螢幕但體型縮小,機背改為金屬材料的緣故,但也因為機身鋁金屬的一體成形切割,導致Desire S必須在機背的上下兩端留有組裝機板的開口,在設計上給人太多切割線的視覺印象,這可能是設計師在堅持鋁金屬之餘,必須多加思考的地方。
Wildfire S在上市後將成為宏達電旗下在市場所推出的最小尺寸手機之一,比原先的Wildfire野火機的尺寸更小。它的螢幕保有3.2吋,當然也支援電容式觸控螢幕,但解析度從240×320升級為320×480,在字體與圖片顯示看起來精細許多。它在現場測試機的系統方面與Desire S機種是一樣的,都採用Android 2.3.2版本,可輕鬆為相片中的友人加上標籤,即時分享在Android Market上的新發現。
雖然Wildfire S沒有視訊鏡頭,在機背配有500萬畫素相機,但實拍效果明顯比同樣是500萬畫素拍照解析度的Desire S要來得差,不管在相片的色彩飽和度和線條銳利度都比不上Desire S。自動對焦與指定對焦點功能還是具備的。在記憶體方面僅有512 MB ROM與512 MB RAM,但可用microSD記憶卡擴充容量。色彩方面也是這次唯一推出多彩外殼的機種,Wildfire S將有黑色、紫色與白色可選購,不過在台灣推出時的顏色得視電信業者的採購來決定,
▼宏達電在本屆MWC世界通訊大會中,將宣傳主力放在平板電腦,不過當時也同時展示了三款Android平台智慧型手機,只不過在硬體規格與軟體都算是小改款,因此引發的關注相形失色了點。MWC展館區雖然沒有德國CeBIT來得龐大,不過展館也多達8座,展館沿著坡地興建加上身份核對較森嚴,因此展區沒有接駁車可搭乘,從大門口徒步走到最後方的六館大概也要花上20多分鐘。今年手機大廠集中在1館、6館與8館,近年來MWC更成為中國與韓國業者的舞台,光是中興與華為兩家業者飛抵巴塞隆納的工作人員就將近萬人。

▼HTC此次的攤位位在1號展館,攤位面積並不大,而位於一館還有IBM、微軟、Intel、Opera這幾家大家比較熟知的業者。

▼在記者會結束後,HTC攤位才將HTC Incredible S、Desire S與Wildfire S三款手機於攤位展示,至於兩台Facebook手機ChaCha和Salsa則鎖進玻璃櫃,僅能參觀外觀而無法近距離親自把玩。

★ HTC Incredible S × 功能特色
▼雖然Incredible S外觀近似去年四月已經在美國上市的Incredible機種,但由於台灣地區並未推出該款手機,因此Incredible S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具有一定新鮮感。這款手機在第二代的螢幕變大了,從3.7吋增加為4吋,對於上網或看影片來說視覺效果會更好。除了仍然使用電容式觸控螢幕,Incredible S的面板採用SLCD,在亮度、色彩表現都有一定水準。另外它使用高通1GHz處理器,內建1.1GB ROM與768MB RAM記憶體,可用microSD記憶卡擴充。在螢幕正下方有首頁、設定選單、返回、搜尋四個Android系統重要觸控鍵,但拿掉了Incredible機種的光學感應器。

▼Incredible S的觸控按鈕有個非常小的貼心設計,當你在直立操作時並不會發現,但如果上網時把手機順時針轉動以橫幅操作,會發現原本機底的四個觸控按鈕,會隨著方向轉動而把背光燈的功能提醒圖案也順時針90度轉向,看起來非常有趣。
▼機頂除了一般智慧型手機慣有的開關機與螢幕鎖定控制鍵,另一邊還有3.5mm耳機接孔。

▼機身左側設計了音量大小切換按鈕,靠機底有充電與USB傳輸共用連接埠。

▼機背則可以看到它的背蓋依舊採用階梯式設計,在視覺上可以讓機側看起來比較薄,不過我覺得線條感怪怪的,或許有人喜歡,這比較見仁見智。

▼Incredible S的相機有800萬畫素,是這次發佈的新機當中畫素最高的一款,拍照效果也比較棒。在螢幕右上角還有130萬畫素鏡頭,支援視訊通話。另外它也能錄製720p解析度影片。在鏡頭旁搭配有雙LED補光燈,另一旁還有喇叭孔。

▼把背蓋整個打開可以看到裡頭使用1450mAh鋰電池,必須取下電池後才能看到SIM卡插槽,microSD記憶卡插槽則位在圖中的手機左下角處。以往HTC曾經在機背內層玩色彩,將HTC HD mini機背內層使用鮮黃色調,這次Incredible S反其道用了被透明材質,看起來有另一種視覺樂趣。

▼只要是對於Android平台手機關心的族群應該對於HTC這個待機頁面不陌生,HTC Sense使用者經驗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就是七個待機頁面與眾多很用的Widget介面,以HTC出廠預設的待機首頁來看,時間與天氣結合的Widget可以透過網路抓取目前所在地天氣狀況,且會有動畫展現,以我們測試當天下雨為例,只要按下螢幕解鎖按鈕,就會出現雨刷,全螢幕還會有掉下雨水的動畫效果。另外短壓首頁觸控按鈕就會立刻顯示七個待機頁面,讓你不用花時間左右滑動就能直接跳轉某個待機頁面。


▼可能為了配合其他款螢幕較小的機種,HTC將聯絡人Widget又增加了2列3行的顯示模式,在桌面空間的使用更有彈性,上面還可以多放一個Banner型態Widget。另外FriendSteam是去年MWC期間宏達電隨手機發表最重要的Widget功能,它整合了所有重要社群網站的動態訊息,可以讓你在同一頁面瀏覽Facebook、Twitter、Myspace上的朋友訊息,台灣地區還結合了Plurk。


▼我的位置是宏達電與全球各地的導航地圖業者所合作推出的免費服務,圖資下載使用不需要付費,不過導航功能部分國家採取收費方式。這項功能可以隨時分享自己所在的地標給朋友,對於開兩部車以上一起出遊的人來說非常方面,只要跟丟了就可以請一方透過電子郵件或簡訊傳出座標地點,透過它另一方就能直接設定導航。另外這項服務也提供食衣住行各項景點搜尋服務,或許功能還比不上專業型的導航車機,但對於一般人還算堪用。


▼左圖是我們實際在巴塞隆納測試Locations導航畫面,這個地圖附贈電子羅盤,也可以設定2D或3D地圖顯示,視窗下方還會提前顯示下個路段或轉彎路口。右圖則是我們最常接觸的Google地圖畫面。


▼在宏達電發表這三款手機的同時,Facebook也發佈新聞稿宣佈台灣地區也可以使用Facebook地標功能(Places),這個功能可以讓用戶在Facebook上即時分享所在位置、與誰同行,還可以搜尋位在附近的好友。用戶可以按下「打卡」按鈕發佈動態,在個人的塗鴉牆上分享目前所在位置、標記同行的好友和即時查看朋友們對你所在地的留言。我覺得「打卡」這個用字實在太精確了!現在大家都很難偷懶,搞不好以後老闆或另一半都會要求打卡,當作查勤依據,實在太慘了!

另外Incredible S支援Flash Player10.1,Mobile01的首頁包含廣告Banner都能完整呈現。


▼既然有Flash Player 10.1播放功能,我們打開Facebook來玩玩看開心農場,的確可以顯示與控制遊戲畫面,不過用手機玩此類遊戲很花時間,點選的ICON實在太小了,得花很多精神。

▼當然七個待機頁面可以自由配置喜歡或常用的Widget工具、應用程式快捷鍵,也可以自訂分類資料夾。想喚出功能表頁面並非以手指由下朝上滑動,而是觸控視窗左下角的功能表符號,在Incredible S所搭載的Android 2.2.1系統當中,功能表尚未出現常用與下載兩個分類。以Desire S與Wildfire S的狀況來看,Incredible S極有可能在功能表中具有常用與下載兩個應用程式自動分類。


▼在拍照解析度方面Incredible S有800萬畫素,支援自動對焦,拍照時也可以用手指觸控螢幕指定對焦點。

▼錄影也有HD 720P畫質,等於1280×720解析度。

▼不管是拍照還是錄影,Incredible S都可以切換特效濾鏡功能,不過在錄影時所能套用的特效濾鏡種類少很多。

▼這是Incredible S以全自動在室外拍攝效果,可能剛好遇到好天氣,不管在顏色或線條都蠻漂亮的。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另一張是我們從玻璃拍攝櫥窗,白色與紅色都有忠實呈現。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在效能方面,我們用Quadrant Advanced測試結果,分數有1392,略勝於Nexus One升級為2.2版本的分數。另外neocore測試結果每秒有55.5影格。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Incredible的系統與記憶體規格,這台測試機搭載Android 2.2.1系統;記憶體則有1.1GB ROM與768MB RAM。


▼記憶體則是高通1GHz處理器;螢幕解析度480×800。


★ HTC Desire S × 功能特色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另一款宏達電在全球創下極佳銷售成績的Desire後繼機種Desire S有什麼特別地方。圖中左邊是Desire S,右邊則是Desire,兩款都是3.7吋螢幕,不過Desire S機種明顯縮短一節,光從外型來觀察可以發現Desire S的上下邊框設計較窄,且原本的實體功能按鈕均統一改採觸控鍵,另外光學感應器也拿掉了。在機身上方的聽筒設計成Desire HD金屬網紋質感,一旁也多了視訊鏡頭。

▼從這個角度來看更明顯,Desire S的聽筒變得又大又細長,整個金屬感更強烈,一旁多了30萬畫素視訊鏡頭;Desire的聽筒設計較小,無視訊鏡頭。

▼在螢幕下方的實體按鍵通通改為觸控按鈕,按鈕的順序則不變,依舊是首頁、設定選單、返回、搜尋這樣的排列。

▼機頂則都有開關機按鈕與3.5mm標準耳機接孔,不過開關機按鈕由於機側線條改為較平整,而非尖頭型,因此手機放在口袋誤壓螢幕解鎖鍵的機率渴望降低。

▼機底則都可以看到通話麥克風,另外Desire把microUSB傳輸與充電共用連接埠設計於此。

▼機身左側看不到任何按鈕,不過從這裡可以看清楚兩款手機在金屬外殼切割的不同。

▼機身左側都有音量大小切換鍵,上層Desire S把microUSB傳輸與充電共用連接埠安排在此,主要原因是Desire S的機底開口結構與Desire大大不同,裡頭打開後有電池、microSD記憶卡與SIM卡安裝用途,已無空間也不適合在機底安置其他連接埠。

▼兩款機背也全然不同,左邊Desire S由於採用一體成形鋁金屬切割機身主體,因此在機背必須有兩個開口以裝入機板,因此中央段依舊屬於金屬材質,而背蓋可開啟的地方僅機底較深的色塊;右邊Desire的整個背蓋可依循傳統方式取下來,背蓋屬於塑膠材質。

▼把兩款背蓋打開來大家就能一眼比較出差異,左邊Desire S只有機底處的背蓋可以取下;右邊整個背蓋都可以拆開來,SIM卡與記憶卡插槽能立刻看到方位。

▼Desire S的記憶卡和SIM卡插槽被保護蓋藏起來了,只能看到鋰電池的一部份。

▼必須把外層的壓克力保護蓋掀開,就能看到裡頭的SIM卡與記憶卡。

▼鋰電池的蓄電量是1450mAh。

▼鏡頭依舊是500萬畫素拍照解析度,支援自動對焦與手動觸控螢幕指定對焦點,兩旁各有LED補光燈與喇叭孔。

▼Desire S的待機頁面可設置七頁,頁面切換方式可用手指左右滑動,也可以短壓首頁按鈕在單一頁面秀出七個待機桌面縮圖,再點選想要跳轉的頁面。


▼將手指由上朝下滑動,會發現除了一般狀態通知訊息外,還多了快速設定選單,可以讓你用勾選方式開啟或關閉Wi-Fi無線網路、藍牙、Wi-Fi Hotspot分享功能、GPS衛星接收器、Mobile Network,或開啟更多設定功能。


▼打開應用程式功能表,會發現下方怎麼多了兩個標籤頁,左圖會秀出手機內所有應用程式;右圖則是常用的應用程式,我試著想要自行設定分類,發現它似乎是系統自己判定,無法自己移動分類。


▼最後一個標籤頁是下載,只要你從Android Market下載安裝,或從其他途徑自己安裝的應用程式就會顯示在這裡。

▼在相機介面和其他款手機差不多,拍照解析度是500萬畫素,在視窗左下角還可以隨時點選切換成前置鏡頭拍攝。

▼你可以進一步設定是否使用寬螢幕拍攝、開啟地理標記相片、鏡像模式、Auto enhance、自動對焦、臉部偵測等...。

▼錄影解析度一樣有HD 720P,等於1280×720解析度。

▼這張照片以全自動拍攝,天候狀況是陰天。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另一張拍攝是在傍晚比較昏暗的室內所拍,色彩表現和當時肉眼所見差不多,沒有偏色狀況。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Desire S支援Flash Player 10.1,可以完整顯示網頁內容。想要放大或縮小瀏覽網頁只要雙指拖曳就能拉大或縮回。

▼Desire S的注音鍵盤和先前機種都一樣,沒有什麼變動,操作手感也是一樣的,橫幅輸入準度較高。

▼在輸入法切換方式只要觸控視窗虛擬鍵盤的左下角輸入法切換功能,畫面會彈出先前已經設定好的輸入法模式,你在自己選擇想要的輸入法,如果勾選的國際輸入方式在三種以下則必須重複觸控輸入法切換按鈕,直到想要的輸入法出現為止(此為修正資訊,謝謝網友提醒)。右圖則是手寫輸入法畫面,不用刻意切換就能直接手寫繁體中文、英文、數字、符號,可順利辨識。


▼用Quadrant Advanced來測試Desire S效能,分數1255遜於Incredible S的1392。另外用Neocore測試3D效能,分數有每秒57.3影格,以極為接近的分數小勝Incredible S的每秒55.5影格。


▼在系統與硬體規格方面,這支Desire S測試機使用Android 2.3.2系統,處理器為Qualcomm的1GHz Snapdragon MSM8255。


★ HTC Wildfire S × 功能特色
▼Wildfire S在HTC官方新聞稿裡頭形容是旗下目前最迷你的手機之一,這款手機體積僅有101.3×59.4×12.4公釐,比Wildfire的106.8×60.4×12.9公釐明顯小很多,以Wildfire在宏達電的Android機種定位,Wildfire S應該也會成為旗下的基本入門款。不管是左邊的Wildfire S還是右邊的Wildfire都是3.2吋螢幕,不過Wildfire S的螢幕解析度提升了,變成320×480,字體看起來會細緻些。另外它也和Incredible S和Desire S一樣把光學感應器拿掉了。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Wildfire S的觸控按鈕圖示線條感覺比較粗,看起來比較明顯,且MENU選單功能改為三道線條,看不到MENU字樣,可能是為了讓圖示比較統一。

▼機頂方面都有開關機按鈕與3.5mm標準耳機接孔,不過背蓋開啟凹槽設計有所變動,上層Wildfire S的背蓋開啟凹槽和開關機按鈕形成完整橢圓線條,設計性明顯提升。

▼機底設計差異不大。

▼機側都有音量大小切換按鈕與microUSB充電與傳輸共用接孔,不過上層Wildfire S的音量大小切換功能佔比相當大,

▼機身右側沒有什麼特別的按鈕設計,這三款手機都沒有獨立的實體拍照快門。

▼機背都使用銀白色調為主,這款手機塑膠材質較多,不過塗裝感覺不會有廉價感。兩款手機都有500萬畫素,鏡頭旁邊有拍照補光燈與喇叭孔,但兩者位置對調。

▼Wildfire S(左)依舊有Wildfire(右)的自動對焦功能,不過雖然和Desire S同樣身為500萬畫素,畫質效果很明顯不如Desire S。

▼把兩款手機的背蓋打開,SIM卡安裝位置一樣,不過Wildfire的鐵片可掀起再將SIM卡放入,舊式Wildfire是將SIM卡由下朝上插入,這種安裝方式SIM卡比較容易損壞。另外Wildfire S由於機身變小,鋰電池也變小顆,蓄電量由1300mAh降為1230mAh。

▼Wildfire S待機的七個頁面可以透過個人化視窗,自由變換主題、桌布、面板,置換桌面的小工具或應用程式等...,總之一切隨自己喜歡的方式配置。


▼在下拉式通知清單也多了快速設定標籤,可以輕鬆勾選想要開啟的無線網路、藍牙、AP分享器、GPS接收器等...。在應用程式功能表裡頭同樣多了常用與下載兩個標籤分類。


▼網路瀏覽可用雙指操控放大或縮小局部畫面,也支援Flash Player 10.1,可玩簡單Flash線上小遊戲或呈現完整網頁畫面。


▼最高拍照解析度是500萬畫素。

▼錄影解析度相對較低,最高為640×480。

▼以全自動方式拍攝,天氣條件是陰天,色彩明顯比較淡。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色彩飽和度明顯比較不夠。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最後我們還是用Quadrant Advanced測一下Wildfire S效能表現,分數為704,比Incredible S和Desire S落差較大。再以Neocore測試3D顯示效能,每秒33.1影格,表現果然是入門機的分數。


▼這支Wildfire S測試機搭載Android 2.3.2系統,處理器是600MHz。


▼內建記憶體略有提升,搭配512MB ROM與512MB RAM。螢幕解析度則為320×480,比Wildfire的240×320來得好。


這次Desire S與Wildfire S均搭載了較新的Android 2.3.2,從Android 2.2至Android 2.4這之間的作業系統都是Google在功能上的Dug與小改款,看不出有比較大的改變,對於操作也沒有重大的變動。從我們實測的Desire S與Wildfire S兩款手機所搭載的Android 2.3.2可以發現三點不同,其他的由於我們試用的時間不夠久,可能還有未發現的地方,得留待上市前的台灣發佈會再跟大家補充說明了。
目前我們發現的新功能有待機首頁以手指由上朝下滑動後,原本的狀態通知頁面改設計成兩個標籤頁,第一個標籤頁維持狀態通知,第二個標籤則將Wi-Fi、藍牙、Wi-Fi Hotspot(俗稱AP分享功能)、GPS、Mobile Network、All Settings這些比較屬於經常使用的設定切換移植到這裡,方面用戶可以快速切換設定而不需再深度進入設定頁面當中。
以往宏達電的Android平台手機所安裝應用程式都沒有分頁概念,所有應用程式功能頁點開來都是落落長,新版將會增加為所有應用程式、常用應用程式與下載應用程式共三頁,實際實用時似乎無法自行分類,這三個分類是系統自動判定,與其他手機業者針對Android應用程式的分頁設定而言,這個設計實在很不好用,如果有需求的用戶建議還是上Android Market尋求替代的方案。
最後是輸入法的切換沒有任何變動,你依舊可以在設定選單裡頭,從國際鍵盤勾選經常使用的輸入法,可以同時勾選手寫、注音、倉頡、拼音、筆畫之類的輸入功能,但在鍵盤上可以點選虛擬鍵盤上的輸入法切換符號,視窗會一次跳出所有輸入法的切換選單,而不像勾選三種以下必須重複點擊輸入法切換符號,操作方式如其他品牌的Android機種。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前年宏達電在手機上所使用的光學軌跡球於去年改用光學感應器,但在今年新機全數拿掉了光學感應器功能,不知是因為消費者使用性不高還是為了整體成本因素。而我們在全球型錄看到Incredible S、Desire S與平板機種HTC Flyer發現專屬底座蹤影,不過這些底座得看全球各地的需求,不見得每個市場都會上市。另外宏達電也打算推出Media Link配件,專給某些電視機種無內建DLNA功能使用。
HTC Incredible S、HTC Desire S與HTC Wildfire S預計將於今年年第二季在歐洲與亞洲市場陸續推出,較詳細的時程則未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