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團團員用這台相機幫我們照相的時候還以為螢幕是黑白的

我們的滑雪技術沒有很好,所以常常需要在地上打滾,帶專業的相機不在選項之內,會帶這台舊相機是因為它不需要脫手套也可以操作,體積很小,且如果壞了也不心疼。但是上次去北海道時可能太冷,它已經開始抗議,有時候無法在照相,錄影,跟預覽模式間切換,那麼冷的天氣要我一直脫手套拿手機出來照相,還要擔心在地上滾的時候,雪跑進衣服裡融化會讓手機進水(我用OneMax),所以當re推出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買,但當時白色的外殼評價不是很好,所以我一直等到出團前幾天,橘色的上架時才買,還好網路購物送貨速度很快,不然我也沒辦法來跟大家分享了。

我的橘色re,從1月20號左右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裂開。
一直很羨慕朋友可以一邊滑雪一邊拍,所以我加買了底下這個,然後把re固定在護目鏡的帶子上:
(圖片來源:PChome購物)
因為我很兩光,沒帶防水的蓋子出國,我怕我跌倒時re會飛走,所以強迫老公戴著拍我,所以這篇無法告訴大家如果跌倒re會不會摔壞喔~

整個看起來很專業,但大家不要誤會,我們是專業防摔員,所以才準備整套護具,不是專業滑雪員來著。
(後面強國大叔一直站在雪道中間拍照,避不開,大家請忽略他)
---
以上照片都是用OneMax拍的...
---
主旨是在跟大家分享re在滑雪時好不好用,所以不要再講廢話了,直接給大家滑雪中拍的照片跟影片吧!
滑雪第一天,能見度不錯,氣溫攝氏5~7度,我們決定先坐纜車到藏王山頂,因為聽說這裡天氣大部分時候都會起大霧,山上甚麼都看不到。在纜車上照的藏王名產樹冰,可以把相機伸出窗外照相實在太方便惹,不會照到窗緣跟反光。

沒開廣角

開了廣角

遠方的雲海也有照下來
到了山頂就有大家熟知的地標囉~山頂現在溫度約攝氏0度,所以0度re還是頭好壯壯!!

地藏王

山頂地標

雖然太陽很大,但re沒有認輸,雖然沒有背光模式可以調,還是可以照出滿意的照片。

若要說有甚麼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常常會照到歪歪的照片

陽光充足的時候照出來不錯,晚上呢?為了幫大家測試,我們還特地參加了晚上的light fair(老公表示,自己想玩請不要牽拖鄉民),看看re晚上的拍照效果吧!

晚上會在雪道跟樹冰上打光,在山腰上還沒甚麼霧,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顏色的燈喔~

到了山頂霧很大,但是還是可以照出不同顏色的燈光

零下10度不用脫手套照相實在是太幸福惹~(可是我忘了戴手套上來

第一天也有拍影片,不過因為不太習慣攝影機戴在頭上,頭一轉方向,攝影機也會轉,所以影片都晃得很厲害,就只跟大家分享一個坐lift上山坡的影片囉~因為在lift上對話實在太無聊,我把影片加快,還有加上字幕(iMovie),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處理,有時風切聲會突然很大,大家的喇叭要開小聲一點喔~
第二天氣溫變低(0~-6度C),而且一早霧就超大的,中午到山腰的時候幾乎甚麼都看不到啦~~

不過re還是順利在大霧中照出美美的照片

我跟老公其實距離不到一公尺,但已經快看不見他了

在lift上也只看的到前兩三排的椅子
因為霧很大,在山上甚麼都看不到,所以沒拍甚麼照片,山下雖然下著雪,但視野還算OK,說甚麼也要在腹肌沒力前紀錄一下我滑的姿勢(我自己覺得很卡通...),所以有了以下的影片(同上個影片,因為很無聊所以都快轉了,我的時速只有影片中一半喔)
第三天,天氣更冷了(-6~-10度C),再加上前兩天累積的痠痛有點多,所以我們決定先上山頂,測試一下re在-10度C下能不能運作,順便上去餐廳喝一下熱紅酒暖暖老人家的身體。

有溫度計為證,-10度下re還是正常運作喔!

這張照片是要表達很冷的意思XD
老人家休息太久,結果又起霧了,我們只好慢慢滑下山,然後照一些莫名的照片證明有來過這裡~

老公說都沒照到他滑雪板的英姿,所以放幾張應付一下

發現開超廣角時,人會呈現奇妙的角度

前途茫茫
從冰雪高原衝下來,我發現我可以演冰雪奇緣了(有押韻!!


頭髮結冰了~~
由於第一天溫度比較高,二三天降到冰點以下,在山腰纜車站以下的雪道其實都已經先變成剉冰,然後又結成冰棒了,所以我們決定拿著雪板,很沒有羞恥心的坐纜車下山,還好我們臉皮厚,才能在纜車上看到藏王山的日落:

就用這麼美的景色來當作旅程的終點吧!
--
總結:
帶re去滑雪是很棒的,因為不用把手套脫下來就可以照相,而且後兩天其實我很少跟手機連線看拍得好不好,晚上回去整理照片時,也不會太失望喔,大部分都算成功,只是有時照片會歪歪的(XD),不過有個意料外的缺點,就是不能請路人幫我們照合照,因為沒有人會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