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報率一直往下沈淪的平面媒體,重視所謂的客戶與廣告收入,以寄望收支平衡的時代。
「台灣三星」擅長長期營運「媒體關係」、「白色文宣」,而我們卻沒有注意過這個和善老人的背後過。
的確,我也不曾如此想像過。
其實我也很少來這裡,主要是這裡的網友不是友善的多。那時,我就覺得「個人意見比不上群體意見」,自覺得我好像是「被獨特出來的意見」,停止跟這裡有了連結。
平面媒體,是我唯一的習慣。各家報紙,財經、生活、社會、體育新聞的資訊都是由平面媒體而來。如今,我卻發現長期閱讀的平面媒體,也開始偏頗或是防衛起來。不禁讓我想起「台灣長期的新聞媒體自由」跑哪去了? 驕傲的巨人,該向一個金主喊「No」嗎? 為何「金流」可以一夕之間變成了媒體生存的思考?
我必須讚揚三星,本業是中上等級的優等生,他們懂得「客戶經驗分享」是電子媒體的主流。藉由統計分析、金流分享,讓自己的品牌能見度躍居主流之上。當媒體接受了廣告贊助與長期資金的收入,就是被「眷養」嘛?還是三星是利用「媒體」的互利。
以公司商業品牌的經營上,三星的確很擅長,就像化妝師一樣。利用媒體,不斷地宣揚自己的優勢,然後藉由網路平台去讓大家幻想一個使用者經驗分享。只不過,我看到的這個化妝師,過分的跨越所謂的道德邊界。利用道德邊界,製造「市場的邊際效應」。
無奈,媒體的式微,讓媒體的營運必須要很小心的呵護廣告客戶,讓整個事件被「箝制」「束約」於一個現實,他們不得不低頭於這樣的大環境。
一個善於經營「政商關係」的政客,我們該給的評語不會是檯面下的他,而是檯面上的他。這也就是為何最近的一些政客被人爆料,然後法律訴訟起來的真實。
我們都不知道的多,但也會偶然看到真實。一旦,真實又被所謂的「行銷手法」掩護,讓一切似乎又不是真的。這世界,真的就是「有錢買生,沒錢買死」。
到底台灣的媒體從業工作者,你們還在跟薪水奮戰?為了薪水,可以割捨一切。
篤信媒體自由的你們,跑哪去了?
好人也有壞的一面,壞人也有好的一面。
比方說:請問,顏清標是好人還是壞人? 陳水扁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種取決於媒體的評價、取決於長期經營媒體的關係,是正確的媒體關係嘛?
一個人可以好一輩子,就看自己的經營態度。
如果,一個人表裡不一,暗地的事情被人知道,我們也認清他是誰。
媒體幫他們掩飾,這就不是公平的社會,而媒體也失去了公信力。
總有一天還是要還的,只是時間還沒到。
你問的問題是這個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3293243&last=42914192
我看到你的回文了,我只能拍拍祝福......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