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三星不讓規模較小的通路(例如通訊行)退貨,那些囤積的S4遲早還是會銷出去的,畢竟沒有賣不出去的手機,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跟補貼配套。規模夠大的通路,才有足夠的談判籌碼跟三星談成寄售方式,也就是賣不出去貨可退給三星;至於跟電信商的合作銷售通路,三星可以灑銀彈加強補貼提供誘因。不過被訂貨燙到又不能退的小型通路,下次就會小心先觀望了。但是三星在不准部分通路退貨的同時,當然會希望S4價格也不要掉太快(雖然S4已經是史上掉價最快的旗艦機王了),因此也會加強撲天蓋地的廣告跟行銷(正在發生中)、提供流血價加購配件,協助加強消費端pull的力道,以把囤在通路中的貨銷售到消費者手中,但這些對三星也都是額外行銷成本。不過還有S3、N2在撐,三星手機總銷售「數量」不會太難看的,但是應當由最新旗艦機王S4帶動的總「營業額」,就是未知數了。加上資本市場的股東跟機構法人投資者的標準其實很簡單,旗艦機王S4賣輸舊機王S3、淨利沒有突破,就算是退步,因此三星的IR(投資人關係)部門,當然得開始manage股東跟機構法人投資者的期望,打打預防針.......
Lake Shore wrote:只要三星不准比較小的通路(例如通訊行)退貨,那些囤積的S4遲早還是會銷出去的;規模夠大的通路,或才有足夠的bargaining power跟三星談成寄售方式,也就是賣不出去可退給三星;至於跟電信商的合作,則可以加強補貼。 老話題,如果這一季的手機都有大量囤貨,那下一季哪來的大量訂單當然三星跟通路商可能有簽訂什麼合約的但是有沒有什麼神人可以透露一下相關的內容(我說的是真正有接觸到的人,而不是網友的推論)不然「出貨量>>>>>>>>>>>>>>>>>銷售量」的講法在S3時代就一直有了照理說通路商對三爽應該非常感冒才是為什麼這次的S4還要上鉤... 第二季上鉤就算了,為什麼第三第四季還要再來?
mtiger wrote:「出貨量>>>>>>>>>>>>>>>>>銷售量」的講法在S3時代就一直有了照理說通路商對三爽應該非常感冒才是...(恕刪) 因為S3賣得不錯......但是當類似S4從sell in(出貨到通路)轉換成sell through(真正賣到消費者手中)不順利的情況發生時,通路商就會抱怨了。三星的一千萬隻出貨,就是sell in,不是sell through。是史上塞貨最快,不是史上真正銷售出去最快。
mtiger wrote:照理說通路商對三爽應該非常感冒才是為什麼這次的S4還要上鉤... 第二季上鉤就算了,為什麼第三第四季還要再來? 請參考站內之前的討論通信行推薦三星的真相!不能說的秘密說穿了就是抓到了「台灣人好賭、重視眼前利益」的習慣....PS.這件討論是今年三月的討論,對比之後發生的寫手門+暗黑行銷、ONE缺貨、S4滯銷跌價等事件再閱讀一次更加有趣味...
這裡又有今天上午剛po、家中經營通信行的網友抱怨被S4存貨燙到了......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3397317&last=44215442#44215414
lidd wrote:三星已經在開始對投資...(恕刪) S4實在太爛,除了外型沒進步,醜布拉機,世界各地傳出過熱消息,連歐盟都警告過熱。加上國外3C評論家一面倒批評,實在看不出來有何前景。別傻了,以為第一名是永遠的嗎?一直把錢花在行銷,產品爛又愛抄襲,消費者也不是白癡,遲早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