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實際可用的Free RAM是833MB,ROM有1.97G,依現在的規格算是很夠用囉~



Samsung Galaxy S2 Display Benchmark
Quadrant的3D圖型測試裡的左下角fps很明顯的提升很多
Neocore測得為59,有輸給TegraII的7X,但還是不錯的了



GalaxyS2 vs Atrix vs Iphone4



新一段的瀏覽器測試
Samsung Galaxy S2 browser test

文章關鍵字
真的是超大的,看了就爽。
趕快上市吧!!!
片中在市場下載的監控程式好像不錯的...
有人知道名稱嗎
另外s2 開機很快速 那個大s動畫剛出完 就開好機了
看影片中,
螢幕顏色明顯比旁邊的好,
操作起來也很流暢.
越來越期待了!
不過台灣應該是Tegra2版...沒問題嗎?有點擔心
ezvgjami01 wrote:
S2實際可用的F...(恕刪)


還是把記憶體管理作好點才是王道
Nocore分數只有59是因為三星的GPU晶片都有做"垂直同步"

所以最高FPS不會超過60

其他手機都是沒有這項功能

cloud2211 wrote:
三星的GPU晶片都有做"垂直同步"...(恕刪)


可以解說一下( GPU晶片"垂直同步" )有何優缺點嗎
謝謝
『垂直同步(vsync)』指的是顯示卡輸出的幀數和螢幕的垂直掃描更新頻率相同。
EX: 螢幕更新頻率設定為 60Hz,顯示卡輸出的幀數就是 60 f/s。

有『垂直同步(vsync)』當然就有『水平同步(hsync)』,
這是在CRT時代產生的專有名詞,
因為CRT(映像管螢幕)有水平掃描線和垂直掃描線 2 種,
其中又以垂直掃描的更新頻率對人類感官的影響比較大。
(原因不多述)

到了LCD時代,都是靠"液晶"在翻轉,沒有電子槍掃瞄,
但是『垂直同步』這技術沿用了下來,名字也沒有改變。

『垂直同步』有2個目的,
[1] 避免顯示卡輸出的幀數過高,螢幕反應不及而造成前後 2 張圖混在一起。
同時還可以"節能"。(顯示卡性能超過需求時)
關閉 "垂直同步"下,顯示卡在執行3D運算時是全力運作的,
每秒能算多少張就算多少張,
超出人類感覺極限(EX: 60 FPS)的部份,都算是能源的浪費。

開啟"垂直同步"之後,顯示卡只會間歇性滿載,
下一幀到來之前僅處於待機。


[2] 3D負載重時,把幀與幀之間的間隔均勻化。
原因:
人類視覺暫留的上下極限,差不多就是 16~60 FPS (因人而異),
或許有人說 FPS 30很鈍,其實是因為這30張圖片並非均勻分布在1秒鐘之內。
EX:前半秒只有1張,後半秒卻擠了29張。這樣忽快忽慢的更新頻率才是讓人覺得"鈍一下"的主因。


================該注意的現象與細節===============
為了幀數輸出間隔均勻化,當顯示卡效能跟不上 60 FPS 時(30~59 FPS ),
就會強制降成 30 FPS(1/2),而不是讓 FPS呈現中間值跳動(傷眼)。
若運算負荷再加重,讓顯示卡跟不上30 FPS時,
再次下降至 20 FPS(1/3),以下類推(1/4、1/5.....)。

剛剛有提到人類視覺暫留的下限,差不多就是 FPS 16,
(取自動畫製作最低標準)
在『垂直同步(vsync)』開啟下若連這個數字也達不到的話,
就該關閉了。

Q:有人說啥開啟vsync"很"吃資源??
只要開啟該程式,就會佔用"定量"的硬體資源,
隨著硬體效能的提升,所佔用的"比例"愈來愈低,
"很"吃資源不知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各位可以觀察vsync開啟與關閉時,CPU、記憶體的使用率差異有多少。
(以cpu e4500 + ram 2GB為例,實佔不到 1% ! )
---------------------------------------------------------------------------
這是在知識+ 由A PLUS大大寫的

billycsk wrote:
片中在市場下載的監控程式好像不錯的...
有人知道名稱嗎 ..(恕刪)

SystemPane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