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近幾年三星除了整合產品線的 Galaxy S,以及摺疊 Galaxy Z 兩款旗艦系列,在手機市場上表現最優異的,可能還是價格級距親民,同時又有防水、大電量、雙喇叭等好料加入的中階 Galaxy A 系列。這次要介紹的,則是三星今年度的防水中階新機 Galaxy A54。Galaxy A54 與同步登場的 Galaxy A34 本次相對大的改變,無非是機背設計從前面幾款的「豆豆相機」,改為與 Galaxy S23 系列相同的孤島式設計。同時背蓋也從塑料改成了玻璃材質,這點也從台灣機型從豆豆變成玻玻可以看出。

另外,在規格提升上則是有基本的處理器替換、螢幕亮度升級之餘,Galaxy A54 的相機模組也少了多個戰略鏡頭,也升級了廣角相機的感光能力。本篇也自然會與前輩 Galaxy A53 一起做個對比,畢竟在今年二月的手機銷售排行榜中,已經賣了一年的 A53 雙版本還是位於第二與第十名的位置,加上推出時間帶來價格紅利。Galaxy A54 能否好好接棒,或是讓前輩繼續霸榜?就是本篇要來探討的了。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外型與開箱

外盒正面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外盒背面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外盒側面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的外盒與前代相同,皆是用了白底搭配機身渲染圖做為設計;當然,打著環保名號而取消充電器的薄型外盒也延續了下來。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也附上前後兩代的外盒比較,就正面來看幾乎是完全一樣的設計,不過體積上 Galaxy A54 變得比較寬短些。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打開上蓋後,映入眼簾的一樣還是手機本體。但盒裝佈局倒是跟 Galaxy A53 有些不同,這其實也可以對應到 Galaxy S23 與 S22 的設計差異。


盒裝佈局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配件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盒裝佈局也與 Galaxy S23 是一樣的變化,將配件盒從底部移到上蓋內層,底部則單純安放保護等資訊文件。至於配件盒內重要的物品,其實也只有 USB-C to C 的連接線而已。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配置一塊 6.4 吋 FHD+ 解析度的開孔 Super AMOLED 面板,並有 82.9% 螢幕佔比、120Hz 螢幕更新率,同時也導入了 Galaxy S22 的 Vision Booster 技術,整體來說可讓螢幕亮度提升至 1,000nits。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也拿 Galaxy A53 一起做個比較,最直觀的地方就是 Galaxy A54 變得更為短與寬一些,沒有 A53 那麼狹長;另外,A53 的 6.5 吋的螢幕尺寸也稍微多一些之餘,兩側的邊框也能看出本次 A54 螢幕佔比較為遜色一些,A53 為 85.4%,A54 則為 82.9%。不過就螢幕本體規格來說,A54 這次 200nits 的亮度提升應該會是最有感的。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機身即預載 One UI 5,而 A53 在更新後大部分功能設計都是一樣的,像是螢幕設計就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更新率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色彩模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更新率與色彩模式一樣是有兩種數值可選,這邊也是跟近年的三星中階機型差異不大。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裡也實際開了網頁,搭配 100% 的螢幕亮度做個比較,亮度部分 A54 的確是有亮一些些,不過色調上可以看出,A53 似乎暖調會來的比較多。當然,整體差距其實算輕微,真的要說還是手機整體的體積差別較大。另外,A54 雖說沒有講螢幕的玻璃保護為何,但推測應該跟 A53 一樣是康寧大猩猩第五代玻璃?


A54 HDR設定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HDR設定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除了體積、亮度的不同,Galaxy A54 本次關於顯示最大的升級,就是在 Youtube 終於支援 HDR 顯示規格了....而且解析度也從 A53 的最高 FHD,來到了 4K 2160p 等級。


Youtube HDR範例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Youtube HDR範例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也將兩機都搭配 Youtube HDR 的訊源做個對比,可以看到右方的 Galaxy A53 不支援 HDR 的情況下,整體對比跟 A54 相比就差距頗大,就戲劇感來說鐵定有差。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這次改變最大的,就是在機背的整體設計了。將前幾代 Galaxy A 系列標誌的豆豆相機模組更改,變為 Galaxy S23 的孤島式設計,同時機背也從前代的塑料變成玻璃材質(原廠一樣沒說是什麼)。如果不算為了年輕化的繽紛色彩,某種程度還真的有點像 Galaxy S23.....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本次 Galaxy A54 共有黑糖玻玻、紫芋玻玻、青檸玻玻、白玉玻玻四色,這次開箱的有青檸玻玻、紫芋玻玻雙色。青檸玻玻整體是以類似青檸般的亮綠色為主,紫芋玻玻則更是明顯,對於芋頭愛好者來說,絕對不能錯過!但我自己是覺得紫芋玻玻的色調有點飽和太高.....看久了會稍微有點疲勞感就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也拿 Galaxy A54 青檸玻玻與 Galaxy A53 水藍豆豆做個比較,重點還是在於相機模組,以及手機體積的設計差異之餘,塑料的霧面質感也改為玻璃些許的鏡面呈現。當然,雙機最大的亮點還是在 IP67 防水防塵了。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再拿相對算同色系的紫芋玻玻 A54,與水藍豆豆 A53 做相比,就能看出本次 Galaxy A54 機背的色調真的是無比鮮豔.....,機身尺寸部分,A54 為 158.2 x 76.7 x 8.2mm,重 202g;A53 則是 159.6 x 74.8 x 8.1mm,重 189g。可以明顯看到 A54 較短與寬的狀況。


A54重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重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也實際拿電子秤做個重量測量,Galaxy A54 得出 199g,Galaxy A53 則是 189g。


機頂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機底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左側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右側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中框部分,Galaxy A54 機頂配有退卡槽與 mic、機底為揚聲器(結合聽筒有雙喇叭)、USB-C 連接埠與 mic;左側並無設置按鍵、右側則是音量與電源啟閉鍵。


中框比較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配置差異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也拿 Galaxy A53 做個比較,可以發現 A54 中框從原本容易沾指紋的鏡面變成霧面,是個加分的變化之餘,退卡槽則是從原本的機底改為機頂,變回跟 A52 一樣的配置(但少了 3.5mm 耳機插孔)。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退卡槽也是包含本站網友等使用者最愛,是包含最大 1TB microSD 記憶卡擴充的三選二設計,畢竟是中階機配置,沒有 microSD 記憶卡怎麼談得上性價比?同時手機也支援 5G + 5G 雙卡雙待、支援的 5G 頻段有 N1 / N3 / N7 / N8 / N28 / N38 / N40 / N41 / N78 / N79 等。


▌相機

A54主相機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前相機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不僅在主鏡頭設計有改,整體規格則是變為 50MP f/1.8 廣角(有 OIS)+ 12MP f/2.2 超廣角 + 5MP 微距鏡頭,前鏡頭為 32MP f/2.2。可以看到廣角改為 50MP 是最重大的改變,雖說官方沒有正式公佈,但本次 A54 廣角鏡頭單位畫素來到更高的 1.0um,同時防手震補償程度也有提升。


A53主相機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前相機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至於 Galaxy A53 則配置具備 OIS 光學防手震的 64MP f/1.8 廣角 + 12MP f/2.2 超廣角 + 5MP 景深與微距鏡頭;前鏡頭則是 32MP f/2.2 規格。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整體比較下來,可以看到 Galaxy A54 將用了好幾代的廣角鏡頭做了更迭,超廣角一樣是維持在 12MP 在中階機相對高的規格之餘,把先前的景深戰略鏡頭直接移除,僅維持了 5MP 微距鏡頭,雖說實用度還是沒很高,但總是還有會遇到的時候吧?但真的要拉開差距,直接採高階機具備微距能力的超廣角鏡頭就搞定了。或許官方還是想做點差異化吧?


主相機介面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拍攝模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相機介面部分一樣在更新 One UI 5.0 後,雙機的功能幾乎完全相同,這邊也以 Galaxy A54 為主。一般模式一樣有著自動夜景偵測功能,諸多拍攝功能也一樣,並具備三星入門機種沒有的一鍵拍錄功能。


專業模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專業模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專業模式也差不多,一樣有測光模式、調整各式參數的專屬區域,但礙於中階定位,最慢快門速度還是跟前代一樣的 10 秒。


主鏡頭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前鏡頭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一般自拍(自動偵測)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夜景模式也是一樣同步支援主鏡頭各個焦段與前鏡頭,不過預測夜景模式時,並沒有美顏模式可選,所以如果要拍人像相關的夜景照片,不妨可以切到具備自動夜景偵測,同時也有美顏功能的一般、或人像模式拍攝。


人像模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人像美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人像模式也是相同的設計,同樣在後期編修也會有物件橡皮擦,以及改變景深強度、樣式等。


一般美顏(自動)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手動美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一般美顏與人像美顏則是不太一樣,有自動的增強效果,還有可單獨調整四種臉部特徵的手動模式;但就跟先前的三星手機一樣,美顏模式在人像、一般模式名稱都不太相同,感覺就有些容易混淆。當然習慣第三方 APP 拍的朋友就沒什麼差別了。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與前代一樣,有個獨立設置的「趣味」功能,能在上面直接拍攝搭配社群軟體 Snapchat 的各式濾鏡。


主鏡頭錄影畫質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前鏡頭錄影畫質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超穩定動態攝影畫質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錄影部分,Galaxy A54 與前代相同,主與前鏡頭最高都可錄製 4K 30fps 的畫質。同時再搭配超穩定動態錄影,或是美顏模式時,畫質則是會降到 FHD 30fps。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邊也附上相機的其他設定選項給大家做參考。


▌實拍

日拍
A54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第一組先是面窗的順光場景,畢竟是前後代的機種,整體色調差異可以說幾乎沒有;但在風格上就有蠻大的差異了。首先比較明顯的,是 A54 在低光的 HDR 調整可以說幾乎沒有,這也讓整體對比變得較高,比較明顯的是在廣角與 2x 焦段,A53 在黑色背景布莫名拉高亮度,整體看起來就蠻不自然的;廣角端 A54 的高光反而沒有做修正,凱西主體就過曝了。

放大檢視畫質,A54 廣角端讓我感受最明顯的,應該是銳化感明顯比 A53 來得高,從衣服的細節其實雙機差異不大,但 A54 在髮絲的銳化感就相對明顯,同顆鏡頭的 2x 焦段也是如此,但可以發現 A54 整體細節是來得更為優秀,比起 A53 的 2x 數位變焦實用度增加不少。超廣角部分,這組 A54 幾乎過曝的關係,細節就不如 A53 好,看看其他正常的組別會不會有變化。


A54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接下來一樣是透過照片右方的自然光做室內補光,雙機的色調一樣差距不大。主要差別我自己覺得主要還是因應廣角替換的鏡頭,以及延伸的 2x 焦段上,超廣角在這組幾乎沒什麼變化;但廣角與 2x 可以發現,A54 整體拍攝起來 HDR 的作動較低,像 A53 2x 的曝光調整就有些過頭了。

放大檢視畫質,就可以看到本次 A54 廣角銳化真的是蠻重手的,且抹除雜訊的力道也沒有 A53 來得高,其實從暗處的縮圖就能看出 A54 的雜訊其實沒什麼抹,放大看髮絲就能發現 A54 的銳化感差距,但部分區域細節其實差異不大,或許是有特別針對人像做演算,2x 焦段也是相同的狀況,但 A54 的細節優勢會比廣角端差距更大。超廣角雙機不僅曝光、色調,就連畫質都差異不大。


A54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再來一樣也是透過自然光做照射,這組雙機除了 A53 超廣角稍稍偏暖,其餘焦段色調幾乎是一樣的,曝光部分可以看到 A53 在 HDR 的作動,是比 A54 來得更為積極,在 2x 組別是最明顯的。

放大檢視畫質,這組三個焦段明顯都是 A54 表現較為優秀,而且已經是細節上的差別,而不是銳化感的差異之餘,這組 A54 銳化感也沒有上面幾組來的重手。


A54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從剛剛順光的場景,其實可以看出雙機差異最大的地方,無非就是在 HDR 的積極度上,這邊也改以逆光場景做拍攝。廣角端可以發現 A53 色溫明顯偏暖,超廣角差異不大,2x 倒是 A54 偏暖一些.....另外,曝光部分一樣能看到 A53 HDR 積極不少,尤其是背光整體,比 A54 來說亮蠻多的,這組也以超廣角最為明顯。

畫質表現部分則是與前面幾組差異不大,超廣角雙機在伯仲之間,而廣角 A54 主要還是在明顯的銳化上,2x 的細節表現倒是比 A53 更為清楚。


A54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再來一樣是個大逆光的場景,廣角端 A54 整體變成以窗外為基準,整體曝光變得蠻暗的,跟 A53 比起來相對不討喜一些。超廣角雙機亮度差異不大,不過 A54 色溫比較冷調,同時對比也比較低。最後 2x 焦段這組雙機差別不大,主要還是在 A53 的 HDR 修正明顯不少之餘;另外,這組 A53 2x 縮圖就能看到畫質的衰弱。

人像/自拍

A54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人像首先一樣先來看順光的組別,這組可以看到 A54 色調偏暖調一些,同時光線的調整風格跟 A53 也不盡相同,後者對於後方過曝的窗景調整比較強烈。景深摳編部分,雙機成果倒是差異不大,景深誤區也皆有偵測到。不過放大檢視的話,就能看到 A54 畫質明顯比 A53 來的好。


A54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這組表現跟上一組差不多,A54 的色溫會有些許偏暖的狀況,同時在高光壓制也沒有 A53 來得積極主動,但對人像來說是不是好事就.....見仁見智。景深的自然程度部分,雙機從髮絲看來其實都有些不太自然;但 A54 的優勢就是放大畫質真的相對銳利,這組從髮絲縮圖其實就能看出差異。


A54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以全身來呈現的話,這組 A53 在吉他附近有些景深失準的狀況。其餘的色溫差異與亮度修正倒是維持相同表現,A54 偏暖,而不太做亮與暗部的修正,畫質也是 A54 佔優。


A54自拍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自拍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自拍部分,雙機硬體規格完全一樣,色調上反而是 A53 在這組比較偏暖一點,亮度也相對高些;畫質表現雙機則是相當接近,而相對 A53 的主鏡頭,前鏡頭似乎銳化感來的更高一點。


A54自拍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自拍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自拍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自拍人像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下面兩組則都是逆光組別,可以看到雙機色溫到這邊其實在前鏡頭表現就相對接近,不過 A53 在 HDR 的修正上反而跟主鏡頭相反,倒是沒什麼修正。而對 A54 來說,則是在基於 A53 的風格上,賦予更高一些的對比,像背光的人像就沒有 A53 低對比的朦朧感。

夜拍

A54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換成夜景模式後,這邊雙機都直接以夜景模式,並搭配手機自動測光做拍攝。可以看到日拍時偶爾色溫有微微偏暖或冷的狀況已不復見,雖說主要替換的是廣角鏡頭,但在測光上可以看到 A54 三個焦段的曝光都明顯較高,雖說加亮的感覺是不會到不自然,但這組我還是覺得 A54 的天空對夜景來說有點太亮了,可能拍攝前要手動調整一下曝光。

放大檢視畫質,廣角端雙機表現幾乎是一模一樣,差別真的只在亮度而已;至於超廣角與 2x 部分,可以看到 A54 反而塗抹感會比 A53 來得多,尤其是 2x 焦段。


A54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接下來是敝公司可以一覽捷運站與校園操場的陽台後方,天氣則是容易影響曝光的多雲陰天。色溫部分 A53 在廣角與超廣角暖了些,A53 則是偏冷調,不過 2x 就變成 A53 變得較暖。畢竟是中階機,一致性有個 6、7 成就算厲害啦。

雙機在畫質的比較上,以夜景模式拍攝真的相當一致,就算是日間差距較大的 2x 看起來也頗為相似。


A54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超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超廣角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4 2x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2x夜景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最後一組則是單純黑夜搭配發光建築物的純粹夜景。一樣能發現 A54 在整體曝光會稍微高點,但與先前幾組比較起來,這組的差異最小。色溫表現也差不多,真的要說的話 A53 2x 可能被建築物燈光影響,整體呈現偏暖調一些。


▌功能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預設是 Android 13 的 One UI 5 作業系統,在 A53 更新後,其實在設定上雙機差異不大,主要還是在處理器等硬體的升級。


連線設定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NFC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無通話錄音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連線設定則支援 Wi-Fi 6、藍牙 5.3,並有 5G + 5G 雙卡雙待、VoLTE 與 Wi-Fi 通話等,不過機身沒有內建通話錄音功能。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在 A53 時終於回來的內建悠遊卡功能,這次在 A54 上同樣具備嵌入式安全元件的關係,一樣是能使用的,這也是不少星粉難以換機的重大原因,手機內建悠遊卡真的是很方便.....


音質音效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杜比全景聲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一樣內建雙立體聲喇叭,並具備杜比全景聲的支援,這也是自前幾代就一直有搭載的好料了。


安全性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其他功能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側鍵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實驗室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其他功能如螢幕指紋與臉部辨識、可自訂功能的側鍵與諸多手勢,以及從摺疊機系列延伸出來的多重視窗功能等也都有延續下來,這邊就不多做介紹了。


A54安兔兔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安兔兔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Galaxy A54 採用三星Exynos 1380 八核心處理器,並有 6 / 8GB Ram + 128 / 256GB 兩種容量選擇,與前代 A53 的三星 Exynos 1280 一樣都是 5 奈米製程。實際以安兔兔 V9.5.7 進行跑分,分別得出 503,941 / 372,796 分的成績,效能的差異相信不用多說,也終於有趕上、甚至超越 A52s 的高通 S778G 了。


A54 3DMark壓力測試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3DMark壓力測試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3DMark Wild Life 壓力測試部分,A54 的分數區間在 2,844 至 2,787 分間,穩定性 98%,並消耗 7% 電量,最高溫 35 度;A53 則是 2,326 至 2,312 的分數區間,並消耗 6% 電量,最高溫 36 度。以 3D 圖像效能來說,A54 是有提升,但感覺程度比較有限一些。


A54 120Hz續航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A53 120Hz續航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雙機電量與充電都是一樣的 5,000mAh 和 25W。這邊以 50% 螢幕亮度搭配 120Hz 更新率、連接 Wi-Fi 並關閉藍牙與定位做 PCMark 3.0 續航測試。A54 得出 11 時 59 分,A53 則是略遜一些的 10 時 42 分。


預測充電時間(A54)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預測充電時間(A53)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充電時間部分,則是將雙機電量消耗至 5%,首先以手機內建的時間預估來看,A54 需要花 1 時 18 分,A53 則是 1 時 24 分,差距不大。


安兔兔充電時間(A54)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安兔兔充電時間(A53)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換成安兔兔內建的充電測試,可以看到雙機在最後涓流的時候時間都莫名不知道在拖什麼.....A54 花了 1 時 40 分,A53 則是將近兩小時,這應該就是安兔兔的問題。


▌小結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如同前言所說的,三星其實不僅今年,前面幾年的銷售排行,霸榜的一直都是防水的中階 A 系列;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旗艦效能或是拍攝機能,便宜一點,但有能有諸多好料功能,才是大部分消費者在意的。

針對 Galaxy A 系列來說,先前的一大高峰應該是採高通 S77G 的 Galaxy A52s,再到去年的 A53 雖說換成自家的處理器,效能稍稍有些不足,但相關好料還是一樣不缺。今年 Galaxy A54 則是把處理器效能再度提升一些,雖然不是高通或是聯發科,也許有些消費者會在意,但對廠商來說,中階機的消費者可能大部分都對規格比較沒什麼興趣吧?衝著便宜、防水、還有雙喇叭、內建悠遊卡等功能,可以說是同價位中功能相對齊全的產品了。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那麼對於本次 Galaxy A54,再到前輩 A53 的改變呢?從握感來說,因體積變得較為寬窄,手小的朋友可能要重新習慣一下手感。而對外觀黨來說,這次 Galaxy A54 也大幅更換設計語言,改以玻璃機背、S23 樣式的孤島相機設計,說不定也能吸引一些喜歡這些外觀的朋友。

針對效能上,處理器的提升從跑分軟體就能略知一二,雖說整體提升還是相對有限,但至少還是超越 A52s 堪稱傳奇的高通 S778G 了。拍攝上除了廣角鏡頭,大部分硬體規格其實類同。只是 A54 拍攝起來的感覺,讓我覺得有先前 S23 與 S22 對比的成果,整體調性變得更有 iPhone 那樣的真實感,且 HDR 效果也變弱不少,整體對比相對提高外,偏暖的色溫可能對人像來說,需要花點時間調整。

畫質表現上,老實說雙機差距真的很小,真的有差的可能會是在日間 2x 上。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如果是以我本次體驗再去延伸的話。除非你對 Galaxy A54 的外型一見鐘情,或者是對效能有著相對高的要求,說真的 Galaxy A53 其實還是相對夠用了,而且還有因應時間的價格紅利,單機價已經能壓到 9 千有找(更別說還有普發 6 千).....也許再給 A54 一點時間紅利,才能真正發揮效力吧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MD:凱西馬鈴薯

▌小惡魔福利社

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三星Galaxy A54體驗|全能防水中階再臨!
好大的馬鈴薯啊,

真香,

A54 規格在中階手機中,

算是很面面俱到,

應該會取代 A53,

再次霸佔台灣安卓手機,

銷售排行榜冠軍吧!
好有鄰家阿姨的感覺.......

另帶一提,手機還不錯
exynos 1380效能到底哪裡超越s778G 睜眼說瞎話

以安兔兔來說 我還沒看過有A52s的cpu分數低於154000分 gpu低於155000分的

exynos的實際遊戲性能都會比跑分的理論性能低,更何況連跑分的分數都不如S778g 真的好笑
sincostan
效能終於追上自己兩代前阿公級的產品 [偷笑]
大家都發達
A52s真是香
凱西馬鈴薯 香香的
不錯,下一台孝親機
A54拿掉一顆鏡頭
蠻多人會覺得偷掉
比53還不如會被混淆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exynos還是算了,現在用的A53 5G連上網頁都不太順
風花雪
不要升安卓13
Martin wrote:
Galaxy A54 採用三星Exynos 1380 八核心處理器,並有 6 / 8GB Ram + 128 / 256GB 兩種容量選擇,與前代 A53 的三星 Exynos 1280 一樣都是 5 奈米製程。實際以安兔兔 V9.5.7 進行跑分,分別得出 503,941 / 372,796 分的成績,效能的差異相信不用多說,也終於有趕上、甚至超越 A52s 的高通 S778G 了。
...(恕刪)


A54明明是小輸A52S的515XXX分
討論區最怕遇到浪費我時間的酸民zzz
popeye19950621
別只會看娛樂兔== 3Dmark 和 GFX Bench也要看看 只會看娛樂兔還敢說別人不專業
不敗神話zero
我的A52S只有4X萬阿。
我怎麼感覺這台A54是 擠牙膏又擠不出來的機種
風花雪
跟53差不了多少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