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在 2023 下半年的 Unpacked 發表會除了 Galaxy Z Fold5 / Flip5 兩款折疊之餘,也正如先前曝光的消息一樣,還有睽違一年的 Galaxy Watch6 智慧錶,以及相隔一年半後的平板 Galaxy Tab S9 兩大系列產品。其中 Galaxy Watch6 不僅提升了效能、續航以及螢幕佔比之餘,除了加入更詳盡的睡眠分析,以及運動相關的心率區間,還有女性好幫手的經期追蹤與預估外,最大的亮點應該是實體錶圈的 Galaxy Watch6 Classic 再度回歸,也讓 Galaxy Watch 除了去年的頂規款 Galaxy Watch5 Pro,又多了一款高階產品。
而 Galaxy Tab S9 平板也延續去年初登場的 Galaxy Tab S8 系列,共有三個尺寸,且本次三款螢幕升級 Dynamic AMOLED 2x 面板,也跟 Galaxy Z Fold5 / Flip5 一樣導入了目前的旗艦處理器高通 S8 Gen 2;另外,先前藉由書本式鍵盤皮套來打破平板與筆電藩籬的特性也一樣維持,並有兩款全新保護殼配件外,本次 Galaxy Tab S9 最讓人驚訝的,應該就是旗艦級平板首度加入 IP68 防水防塵功能了。

價格部分整理如下,目前都是美金價格,台灣詳細上市資訊還要等記者會時在可確定。
・Galaxy Watch6:299 美金起,約合台幣 9,314 元
・Galaxy Watch6 Classic:399 美金起,約合台幣 12,429 元
・Galaxy Tab S9 Ultra:1,199 美金起,約合台幣 37,349 元
・Galaxy Tab S9+:999 美金起,約合台幣 31,119 元
・Galaxy Tab S9:799 美金起,約合台幣 24,889 元
▌Galaxy Watch6 系列

本次 Galaxy Watch6 共分左方的一般以及右方具備實體錶圈的 Galaxy Watch6 Classic 兩款,螢幕也因有無實體錶圈的關係稍微不太一樣,以下整理於下方。另外,如果是 Galaxy Watch 系列死忠用戶的你,應該可以發現這次有個錶帶好像沒看過?等等就會介紹了!
・Galaxy Watch6:40mm / 44mm Super AMOLED 面板
40mm 為 1.3" 螢幕(面積 33.3mm) / 44mm 為 1.5" 螢幕(面積 37.3mm)
・Galaxy Watch6 Classic:43mm / 47mm Super AMOLED 面板
43mm 為 1.3" 螢幕(面積 33.3mm) / 47mm 為 1.5" 螢幕(面積 37.3mm)
可以看到 Galaxy Watch6 Classic 在面積上多了 3mm 則是實體錶圈的部分,其餘規格幾乎都跟 Galaxy Watch6 一樣。Galaxy Watch6 螢幕保護機制就與前代相同,使用藍寶石玻璃做為保護,然而錶殼材質沒有用上 Galaxy Watch5 Pro 的鈦合金,Galaxy Watch6 Classic 採用不鏽鋼,Galaxy Watch6 則是鋁合金。

這邊也附上皆採虛擬錶圈的 Galaxy Watch5 與 Galaxy Watch5 Pro。後者的定位就規格與功能來說,這邊先暴雷其實會比 Galaxy Watch6 Classic 還要高階(畢竟有 Pro 嘛),但從 Galaxy Watch5 雙產品的虛擬錶圈來看,就可以發現這次 Galaxy Watch6 系列對於錶圈的窄度又近一步提升,其中邊框縮減 30%、螢幕可視範圍提升 20%,旋轉錶圈也縮減了 15%。
詳細體積與重量部分整理如下:
・Galaxy Watch6:
44mm:42.8 x 44.4 x 9.0 mm, 33.3g
40mm:38.8 x 40.4 x 9.0 mm, 28.7g
・Galaxy Watch6 Classic:
47mm:46.5 x 46.5 x 10.9 mm, 59.0g
43mm:42.5 x 42.5 x 10.9 mm, 52.0g


Galaxy Watch6 Classic 本次共有幻影黑、辰曜銀兩色,看起來預設的會是對應顏色的皮質錶帶,同時這次也有新的錶面,整體設計風格也呼應出 Classic 的經典味道,辰曜銀色款式會是白底黑字,而幻影黑為金屬綠底搭配白字。


另外,經典錶面也有不同的色系可選,這邊則是 47mm 與 43mm 的對照,如果是手腕較細的朋友,其實 43mm 的款式會相對適合一點,我自己就蠻喜歡 43mm 的。至於幻影黑的 Galaxy Watch6 Classic 設計上從錶圈、錶殼再到錶耳都是以霧面的黑色不鏽鋼塗裝呈現。

這邊也附上 47mm 與 43mm 同時配帶的樣貌,我自己的手腕算是跟女生差不多細,這邊也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當然如果是喜歡那種大錶面震撼的朋友,當然就是要選 47mm 了。再加個錶面 APP,想變綠水鬼或是各式名錶都不是問題


雖然我手邊沒有 Galaxy Watch4 Classic 可以做個比較,但用之前拍攝的圖片其實不難看到,首先錶面設計上與其說是經典簡潔,不如說是更為中性,少了先前的陽剛功能感;另外,最明顯的應該就是實體錶圈的面積縮減了,這點好處是可以增加螢幕的可視面積,不過操作手感上可能會有些影響之餘,這次試了 Galaxy Watch6 Classic 的實體錶圈,對比 Galaxy Watch4 Classic 那種類似震動的喀喀阻尼回饋感,似乎感受上來得比較輕一些。

至於辰曜銀色款式有別於幻影黑色的全黑設計,錶殼、錶耳與按鍵都是採銀色的霧面不銹鋼金屬呈現,並搭配白色皮革錶帶以及白色錶面。

這邊也附上辰曜銀的 47mm Galaxy Watch6 Classic 實際配戴樣貌給大家參考。
- 右側
- 左側
錶殼左右側的配置與 Galaxy Watch5 Pro 幾乎相同,幻影黑則是採霧面的方式呈現,也有一定的抗髒污能力。另外,這次 Galaxy Watch6 系列在按鍵周圍一樣有前代的紅圈塗裝,只是可能目前拿到的不是市售版,紅色其實蠻低調的。

Galaxy Watch6 則是有 40mm / 44mm 兩種尺寸,兩個尺寸共享色系為曜石灰,而 44mm 還有一款是辰曜銀色,至於 40mm 對應的則是迷霧金,差別也就是在錶殼、錶耳的塗裝上。

這邊也跟 Galaxy Watch6 Classic 做個對比,可以看到主要差別還是在實體錶圈的有無,另外,Galaxy Watch6 材質則是與 Galaxy Watch5 相同的鋁合金,不是 Galaxy Watch6 Classic 的不鏽鋼。但這次 Galaxy Watch6 兩款產品邊框窄度真的明顯有感啊


至於 40mm 的除了一樣有曜石灰可以選,還有別於 44mm 辰曜銀的迷霧金款式,但這個角度大反光,就看不太出來金在哪裡

- Galaxy Watch6 Graphite 40/44mm
- Galaxy Watch6 Gold 40mm
- Galaxy Watch6 Silver 44mm
這邊也附上 Galaxy Watch6 三種款式的官方圖片給大家參考,隨附的錶帶則是一般標配的那種含氟運動錶帶。
- 右側
- 左側
這邊也拿曜石灰的 Galaxy Watch6 與辰曜銀色的 Galaxy Watch6 Classic 做個對比,基本上錶殼兩側設計也是對應到 Galaxy Watch5 的。

手錶後方的感測器相信不需要多說了,這次 Galaxy Watch6 系列也針對運動心率、睡眠做加強之餘,上一代的 ECG、血壓與身體組成等功能也一個不少的都沿用了。眼尖的你應該可以看出這邊有個與前款相差甚遠的地方,也就是錶帶的拆裝方式了,等等介紹配件時再來好好講解這次新的一鍵式錶帶。
- Galaxy Watch6 Gold按鍵塗裝
- Galaxy Watc6 Clasic Silver按鍵塗裝
- Galaxy Watc6 Clasic 黑按鍵塗裝
前代 Galaxy Watch5 在側邊的實體按鍵周圍,都有紅色塗裝做點綴,本次 Galaxy Watch6 系列也有,但以印象分數來說,好像不太明顯一些,尤其銀色幾乎沒有啊



這次 Galaxy Watch6 錶帶配件部分,除了含氟的運動錶帶、皮革錶帶等基本款之餘,剛剛提到的新款空氣感織布錶帶,先不要覺得很像友廠的越野錶帶;這次的官方可是設定以睡眠時可以配戴的大殺器(?)


這邊也附上本次拍照會中,Galaxy Watch6 系列目前可以見到的錶帶配件,包含彈性運動錶帶、純素皮革錶帶、空氣感織布錶帶、極致運動錶帶(沒在照片中)、D 型扣純素皮革錶帶重點除了空氣感織布錶帶,其餘錶款就中規中矩了,我自己是蠻喜歡琥珀棕的純素皮革錶帶就是,可以點官網商城先一睹為快。


官圖部分,運動錶帶幾乎是對應錶款的顏色來做設計,其中一款錶帶則是用了些許紫色做為點綴。

另外,可以看到皮革錶帶除了實體拍到的黑白兩色,還有一款駝色來增加高級氣息,比較大的特點是也有用料更為高昂的不銹鋼材質錶帶,但目前在三星商城沒有看到產品,或許不會引入?這點等上市記者會再來看看。


有用過原廠 Galaxy Watch 錶帶的朋友,先不要說拆,那個機構對手比較不巧的人來說,安裝真的是有夠難.....這次在 Galaxy Watch6 全系列也終於把錶帶改為更方便的快拆設計,只要一壓按鍵就可卸除,要安裝時只要按壓按鍵,對好孔洞就能快速安裝。不僅比較方便,也能沿用到前代的 Galaxy Watch 上,相當貼心啊!
另外,這次新設計的 Galaxy Watch6 全系列錶帶也都能沿用舊款機型,反之舊款的錶帶也能直接做替換,這點倒是不用擔心。


本次新增的空氣感織布錶帶雖說有點像是跑步運動時會帶的,但官方設定的情境反而是在睡眠上,號稱可以有降低重量,

這邊也能看到錶帶的固定方式,其實與前幾代相同,只是在解鎖的按鍵做得比較大顆,真的好按不少。

固定的方式則是以尾端搭配錶帶上方滿滿的魔鬼氈來做固定,因此基本上不用講睡覺,如此的空氣感要來用在跑步或是其他運動也是絕對可行的。
- 空氣感織布錶帶
- 空氣感織布錶帶
- 空氣感織布錶帶
- 空氣感織布錶帶
這邊也附上兩種顏色的空氣感織布錶帶樣貌給大家參考,與友廠的越野錶帶相比,Galaxy Watch6 的織布錶帶魔鬼氈表面的突起處會比較明顯一點,但手腕內部的舒適度倒是可以保證。

續航與效能部分,本次 Galaxy Watch6 系列皆有迎來升級,無論是一般還是 Galaxy Watch6 Classic 續航力都有增加,在關閉 Aod 模式時,最高可來到 40 小時,開啟時則是來到 30 小時,但沒有說開啟 GPS 的續航數據如何。
下方為本次 Galaxy Watch6 與 Watch5 的內建電量,比較值得注意的是,Galaxy Watch6 Classic 相較前代 Galaxy Watch4 Classic 的續航,則是提升了 21%。
・Galaxy Watch6 40 / 44mm:300 / 425mAh
・Galaxy Watch6 Classic 43 / 47mm:300 / 425mAh
・Galaxy Watch5 40 / 44mm:284 / 410mAh
・Galaxy Watch5 Pro 45mm:590mAh
可以發現 Galaxy Watch6 系列明顯會比 Galaxy Watch5 續航來得高一些,不過比起 Galaxy Watch5 Pro 來說,還是差上一些,因此 Galaxy Watch5 Pro 的定位還是不太一樣,甚至是比較高的。
效能部分,這次 Galaxy Watch6 系列配置的是 Exynos 930 處理器,效能比起前代提升 18%,同時切換應用程式的流暢度也提升 25%。
- 錶面樣式
- 錶面樣式
- 錶面樣式
- 錶面樣式
- 錶面樣式
這邊也先簡單附上可以調整的錶面,後續詳細測試時再來好好介紹,基本上數量也是前面幾款的集大成了。

在快捷鍵上 Galaxy Watch6 系列幾乎與前代相同,像是亮度、聲音、勿擾與睡眠等多種模式都有具備。


QWERTY 全鍵盤輸入不用說當然一定也有了,畢竟螢幕面積實際變大,哪有不搭載的道理?不過我忘記拍注音版.....基本上與 Galaxy Watch5 應該是一樣的,這邊就附上 Galaxy Watch5 Pro 先給大家做個參考。

運動模式官方這邊暫時沒有說有沒有新增一些特殊模式,但確定的是目前 Galaxy Watch6 系列的運動模式可以選擇新建運動。
- 自訂運動
- 自訂運動
在設定中就能看到新建運動的選項,此時就能再自訂持續的時間等資訊,如果手機已經有更新的朋友應該有看到,但做了之後手錶沒有反應,因為 OS 還沒更新啊


Galaxy Watch6 系列針對運動還有一個更新,就是加入先前 Apple Watch 也有的心率區間,在運動時就會即時顯示目前的心率會是哪個區間。不要再說跑記者會很輕鬆了,我自己的心率可是直接飆到快要燃脂了.....


實際拿先前 Galaxy Watch5 Pro 心率的顯示對照,可以發現就沒有出現區間的顯示樣貌。


Galaxy Watch6 運動完成後的心跳區間與 Galaxy Watch5 Pro 相比,則是會明確指出運動時間所反應的心率區間為何。
- 睡眠總時長
- 睡眠評分
睡眠模式部分,從大致的睡眠時間與睡眠評分這邊與前代差異不大。
- 睡眠階段
- 狀態分析
- 血氧
至於睡眠階段的圖表,以及對應的睡眠狀態和時間區間,以及睡眠時的血氧濃度也都跟前代沒什麼差異。
- 體溫(新增
- 睡眠一致性
由於這次拍攝手機不在旁邊,因此沒有紀錄鼾聲的選項出現,其實 Galaxy Watch6 系列是支援的,而本次新增的還有體溫紀錄選項,會顯示睡眠時的體溫變化,睡眠一致性則是前代也有的功能。也是在 Galaxy Watch5 在之前支援其他國家後,台灣終於趕上了.....(之後應該也會更新吧。

在 Galaxy Watch6 終於有體溫偵測後,這邊也直接內建了 Galaxy Watch5 當時台灣沒有實裝的的經期追蹤功能,相信之後 OS 更新很快就會讓早就有內建體溫計的 Galaxy Watch5 具備吧?
- 推估受孕期
- 預估排卵與下次經期
- 手動輸入生理期
經期預估功能可以估算排卵日、下次經期來的時間,以及容易受孕期等主要數據。當然,這邊也能選擇手動輸入生理期,來增加計算的準確度。
- 自我紀錄症狀
- 自我紀錄症狀
- 自我紀錄症狀
- 自我紀錄症狀
比較特別的是,Galaxy Watch6 的經期追蹤功能還能填寫月經來時的相關症狀,看到這一大排數不完的症狀,只能說女生真的.....辛苦了



身體組成與心電圖基本上與 Galaxy Watch5 系列幾乎相同,同時還有延伸的血壓量測、跌倒偵測等功能也是一樣的,這邊就不多加撰述了。

剛剛有提到 Galaxy Watch5 Pro 的電量比起 Galaxy Watch6 系列都還要高,而且還有一個重點是,Galaxy Watch5 Pro 獨家的軌跡追蹤與 GPX 文件匯入,Galaxy Watch6 雙產品都沒有搭載。
因此不難看出 Galaxy Watch5 Pro 在定位上或許會跟 Galaxy Watch6 Classic 都是中高階,但取向比起 Galaxy Watch6 Classic 的經典外觀,Galaxy Watch5 Pro 我自己會覺得更為偏向戶外運動一些,這點從錶圈的內凹設計、更耐用的鈦合金材質等設計都看得出來,也難怪這次沒有多出 Galaxy Watch6 Pro 了

▌Galaxy Tab S9 系列

至於傳聞一直在,過了將近一年半後終於登場的平板系列 Galaxy Tab S9,本次整體外型其實與前代差異不大,主要是將後方相機模組設計「高階」化,改以 Galaxy S23 系列的孤島式相機模組,同時最大的亮點除了 IP68 防水防塵規格的導入之下,也將現階段最高階的處理器高通 S8 Gen 2 加入,並將一些工具型軟體納入陣營,以及增加多工的相關功能。
可以說 Galaxy Tab S9 系列是目前安卓陣營囊括三種尺寸,且大尺寸款還能變為類筆電的多工好幫手!

本次 Galaxy Tab S9 系列與上代一樣有兩種色系,目前僅有英文為 Beige 與 Graphite,台灣正式名稱為米霧白、黑曜灰。尺寸部分一樣為 11 吋的 Galaxy Tab S9、12.4 吋的 Galaxy Tab S9+ 以及 14.6 吋最大的 Galaxy Tab S9 Ultra 三款。

這邊以 Galaxy Tab S9 Ultrs 雙色做為範例,可以看到與前代最大的差異,就是在主相機模組改為孤島式設計,這點也是延續了 Galaxy S23 系列的風格了。機背下方也能看到本次一樣是調音的 AKG 廠徽。

螢幕如同剛剛所述,分別為 11 吋的 Galaxy Tab S9、12.4 吋的 Galaxy Tab S9+ 以及 14.6 吋最大的 Galaxy Tab S9 Ultra。不過這邊倒是有個大大的提升,面板從前代的 Super AMOLED(Tab S8 還是 LTPS TFT),升級為 Dynamic AMOLED 2x 面板,同時支援 Vision Booster 技術、HDR10+,以及最高 120Hz 的更新率外,本次也支援 60-120Hz 的可變更新率。

不過在選擇上一樣是 60Hz 與 120Hz 兩種之餘,Galaxy Tab S9 系列也沒有手機的額外亮度可選,這邊官方也沒有公佈亮度等相關數據,稍晚官網有資訊再行補充。

這邊也附上 Galaxy Tab S8 系列的螢幕,基本上就正面來看除了邊框顏色,基本上佔比、邊框寬度都是一樣的。



同步附上 Galaxy Tab S9 系列的單機照片,除了 Tab S9 Ultra 與 Tab S9+ 是採雙鏡頭配置,Tab S9 則是採單鏡頭,對比前代 Tab S8 一樣有超廣角,Tab S9 反而把超廣角取消了。
這邊也簡單附上所知的相機規格,後續有詳細資訊會再補充,與前代相比主要是 Tab S9+ / S9 Ultra 超廣角從 6MP 提升至 8MP,廣角則是維持帳面數據的 13MP。
・Tab S9 Ultra / Tab S9+:13MP 廣角 + 8MP 超廣角
・Tab S9:13MP 廣角


一樣來個前後代的分別疊疊樂,由此就可知 Ultra 真的是夠大....另外,兩系列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相機模組的設計不同,如果就一體性來說的話,或許 Galaxy Tab S8 直接與 S Pen 磁吸充電處融合的方式比較有一體感?
- Tab S9 Ultra前鏡頭
- Tab S9+ / S9前鏡頭
前鏡頭部分,Tab S9 Ultra 一樣是採取 12MP 廣角 + 120 度視野超廣角雙鏡頭,這也代表與前代相同一樣具備自動取景攝影技術的功能,至於 Tab S9+ 與 Tab S9 則是 12MP 廣角單鏡頭。

剛剛有提到 S Pen 收納區一體感的部分,或許 Beige 的顏色分界會比較明顯,但換成 Graphite 後可以發現,充電區與背蓋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塗裝,僅有做出些許凹陷來方便 S Pen 磁吸收納。
- S Pen雙方向充電
- S Pen雙方向充電
本次的 S Pen 搭配 Galaxy Tab S9 系列有個看似小但其實相當方便的小更新,就是充電不會僅限單一方向,而是雙方向都能充電,終於人性化了不少.....

另外,這次 Galaxy Tab S9 系列的 S Pen,也與平板本體相同,都支援 IP68 防水防塵功能,而且這次還有再加碼一款「創作者版」的 S Pen,具備可更換筆尖的設計,可以在操作時做出類似筆刷,或是噴嘴的觸感與操作特性支援,但現場沒有產品,等後續時有圖再補上。
但先前還有一款幾乎可支援所有產品的 S Pen Pro,如果創作者版 S Pen 能透過更換筆尖的方式,也能適用於特殊柔性螢幕的 Galaxy Z 折疊系列,那某種程度創作者版的 S Pen,就與 S Pen Pro 同質性有點高?當然一些繪畫筆觸的模擬是 S Pen Pro 所辦不到的。
- 三機厚度(橫向底部)
- 三機厚度(縱向底部)
Galaxy Tab S9 系列中框用的一樣是 Armor 鋁合金材質,不過邊角切割比較稜角分明,握感會有點割手,詳細的機身尺寸如下:
・Tab S9 Ultra:208.6 x 326.4 x 5.5mm,重 732g(Wi-Fi)/ 737g(5G)
・Tab S9+:185.4 x 285.4 x 5.7mm,重 581g(Wi-Fi) / 586g(5G)
・Tab S9:165.8 x 254.3 x 5.9mm,重 498g(Wi-Fi) / 500g(5G)
至於 Galaxy Tab S8 系列的機身尺寸與重量則為:
・Tab S8 Ultra:326.5 x 208.6 x 5.5mm,重 726g(Wi-Fi) / 728g(5G)
・Tab S8+:285 x 185 x 5.7mm,重 567g(Wi-Fi) / 572g(5G)
・Tab S8:253.8 x 165.3 x 6.3mm,重 503g (Wi-Fi) / 507g(5G)
可以看到整體來說 Galaxy Tab S9 系列體積變化不太相同,但大致差異不大,重量部分倒是明顯有輕量化了。另外,這次 Galaxy Tab S9 也與兩位大哥一樣,從前代的實體電源鍵指紋辨識改為螢幕指紋辨識。
- 縱向左側
- 縱向右側
AKG 的立體聲喇叭則是位於平板橫向時的左右兩側,一樣有四只,並支援杜比全景聲。

Galaxy Tab S9 系列的重頭戲就是為首度支援 IP68 防水防塵的 Galaxy Tab 系列平板,在競品中也是難得一見的規格。大家應該會想說誰會拿著平板去有水的地方?官方表示還真的有,根據三星做的消費者調查,還真的有蠻多類似的意見,所以就.....可以泡淺水的平板登場囉


本次讓 Galaxy Tab S9 系列提高生產力的,就是前代也有的觸控板鍵盤皮套了,光是這個樣子是不是 Tab S9 Ultra 跟 Tab S8 Ultra 傻傻分不清楚?長得真的.....一樣.....

鍵盤皮套一樣是採兩件分離式的設計,背蓋是直接用磁吸方式貼在平板機背,鍵盤則是可藉由電子接點磁吸在平板底部。
- 背面
- 正面
實際裝上後基本上除了因應 Galaxy Tab S9 的孤島式相機挖空處,整體設計與前代幾乎是一樣的。

這邊也附上 Galaxy Tab S8 Ultra 的背面給大家參考,主要的差異還是在鏡頭模組的挖空設計上。
- 磁力S Pen收納區
- 磁力S Pen收納區
上方 S Pen 的覆蓋處一樣有個轉軸,需要稍微施力才能往下扳並取出 S Pen,以防輕輕碰出就直接翻起,然後 S Pen 就跳平板消失在包包或是任何地方


Galaxy Tab S8 Ulra 設計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的。


由於是分件式設計,如果不想用鍵盤的話,也能直接拆卸當作平板支架使用。

鍵盤配置以及大面積觸控板設計相信不用多說,應該就是 Galaxy Tab S8 Ultra 的沿用設計了。
- 最大傾斜角度
- 最小傾斜角度
整體的最大與最小傾斜角度就直接看圖吧,我自己覺得雖說 Tab S9 Ultra 與 Tab S8 Ultra 體積僅差 1mm,但說不定鍵盤皮套可以沿用......後續測試的話再來試試看。

另外,這次 Galaxy Tab S9 系列還有沒有觸控板的鍵盤皮套可選,這點跟前代相同之餘,還有一款除了橫幅擺放,還有頗有幾何圖形美學,賦予平板直幅站立的多角度書本式皮套可選。


另外,本次 Galaxy Tab S9 除了 IP68 防水防塵,還多了一款 MIL-STD-810H 軍規的保護殼可選,可以看到在 S Pen 的收納處多了一個固定的圓弧卡榫,同時中央也有多角度支架可供支撐,但這個外型是不是很眼熟?

沒錯!就是把 Galaxy S23 的多功能軍規保護殼放大再放大!而且平板根本也用不著卡套了,就直接把指環支架也順便放大。有買 S23 軍規保護殼的你,平板怎麼能錯過?

Galaxy Tab S9 系列這次皆是搭載高通 S8 Gen 2 ”For Galaxy“ 處理器,詳細的記憶體與容量組合,以及電量規格如下,快充與前代相同都是 45W,然而詳細的硬體規格一樣沒有資訊,有機會問官方再補上。
・Tab S9 Ultra:12 + 256GB / 12 + 512GB / 16 + 1TB,11,200mah
・Tab S9+:12 + 256GB / 12 + 512GB,10,090mah
・Tab S9:8 + 128GB / 12 + 256GB,8,400mah

設定與操作介面基本上與前代沒什麼更動,如果是 Galaxy Tab 曾經的使用者一定不會陌生。

14.6 吋的大螢幕玩手遊就是爽(?)


Galaxy Tab S9 系列也能完美支援三星 Galaxy 生態系的產品,像是圖片就能直接拖曳到 Galaxy 手機中,或是反向傳到平板也可以。

這邊可以看到拖曳到手機時就會有圖片以及滑鼠的樣貌。
- 側邊欄
- 側邊欄(底部)
三星 Galaxy 旗下產品的智慧側邊欄也是少不了,平板模式時除了經典的右側位置,在底部也可即時滑出做操作。當然,也能透過 Dex 模式讓 Tab S9+ / S9 Ultra 直接變身類似電腦的操作 UI,在文書處理或是影音編輯時也能更高效(如果不習慣平板模式的話)?

這次基本的分割視窗也一樣是三個。


當然也能以智慧側邊欄的方式,叫出多個多重視窗做更高效的多工,同樣也有可調性相當高的視窗功能欄可用;不過我自己是覺得三個分割畫面就已經夠燒腦了啦


Galaxy Tab S9 系列與前代相同,最多可叫出三個分割視窗以及五個浮動視窗,共計八個!這邊我忘記開第三個分割視窗,就當做被擋住吧(?)

開啟多個浮動視窗時,也能像前代一樣在跳出畫面時,直接收納在一個獨立的小側邊欄裡幫方便隨時開啟。

至於其他第三方的應用程式部分,這邊確定的是 Galaxy Tab S9 系列可全面支援《
Goodnots》/《LumaFusion》/《Clip Studio Paint》 /《ArcSite》四款 iOS 用戶相當熟悉的工具型 APP;另外,協作功能部分,本次還能讓 Samsung Notes 透過 Google Meets 開啟協作白板來讓多個使用者共同作業,這其實也是當初 Galaxy S23 時 One UI 5.1 的功能之一。

本次 Galaxy Tab S9 系列整體來說,其實有些像 Tab S8 系列的小改款,外型僅有主鏡頭設計改變,同時效能也同步提升至當年最新的處理器,最大的亮點應該是在 IP68 防水防塵,以及更多元的配件設計上。
如果大部分軟體功能都可透過 One UI 更新下放,那麼與 Tab S9 與前代的差別真的就是一些細微設計與規格變化,還有差異最大的 IP68 防水防塵;但想想前代用的可是熱情如火的 S8 Gen 1 處理器,光是這點應該就能吸引一波人換 Tab S9 了吧

後續我們也會展開 Galaxy Watch6 與 Galaxy Tab S9 系列的測試,就敬請期待了!後續發表會有更多資訊會陸續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