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8800NTD預購了一台有黃斑的手機,還送我一顆會把背蓋弄髒的皮套

其實從有智慧手機開始,我一直都是SONY的Fans,從最一開始的X10到ARC,我都很滿意,直到這次的Xperia S(LT26I),因此我並非來此版找碴,只想忠實的反應問題
3/2拿到手機後就被精美的外型給吸引了,這一直是我買SONY的最大理由,起初幾天看到有網友發出
黃斑災情,其實我也不以為意,因我相信SONY的品管能力與售後服務,後來陸續看到網友PO上災情圖片,我才知道這並非是少數問題,直到前幾天無聊玩著"武士大戰疆屍"(推一下,這真的很好玩XD),這款遊戲很吃CPU,也容易讓電池過熱,在切換畫面時,突然發現右下角有疑似黃斑的光點,我立刻按*#*#7378463#*#*進工程模式檢查,才發現我手邊這台LT26I也中獎了!!
因我本身就是做LCD貼合的,這種外觀的瑕疵本來就應該在貼合後工廠端內部高溫sorting打掉的,怎麼會流到消費者手上呢??
反應給SONY後他們卻回說"此為LCD可視角與色溫問題,屬於正常現象"
但這明明就是應力痕所產生的MURA現象,也是良率與製程能力不足所產生的缺陷,卻要消費者照單全收??
這就是世界3C產品大廠的售後態度??好歹也提供限度樣品針對少數真正嚴重的不良品回收,給消費者一個交代!!不理不睬的處理方式讓我覺得很意外!!
"SONY這次你回收1萬支回去重工,吸收成本損失,也好過消費大眾對SONY失去信心,造成看不見的消費群流失",希望SONY有高層能看到我這句話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參加預購送的白色原廠皮套,這真的很經典,使用原廠提供的贈品,約莫兩週後,竟然將手機背蓋弄的髒兮兮,我用了橡皮擦,乙醇都清不掉才反應給SONY原廠,SONY卻要我拿去神腦判定
到了神腦後,我將手機給神腦客服人員,簡單的描述經過,他竟然回答我"然後呢??"
一瞬間我真的無言了,這或許是個人問題,卻也顯示出代理商,經銷商與原廠面對消費者問題的專業不足與冷漠的處理態度

誠心的希望買了LT26I有以上情形的,利用大家串聯的力量,將問題與SONY的處理態度反應給消基會與頻果日報,讓原廠正視此問題!!

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但我真的不是想找SONY的麻煩!!

花18800NTD預購了一台有黃斑的手機,還送我一顆會把背蓋弄髒的皮套
花18800NTD預購了一台有黃斑的手機,還送我一顆會把背蓋弄髒的皮套
花18800NTD預購了一台有黃斑的手機,還送我一顆會把背蓋弄髒的皮套
你去投書SONY.消基會.蘋果日報會比在這邊吐苦水有用吧
在這邊罵翻了SONY還是不痛不癢的
黃斑.皮套會染色你絕不是個案
但黃斑問題如你說的SONY的回答是正常現象...你也拿他沒皮條
皮套好像有大大換到一個新背蓋了
這可以去爭取看看
祝你成功!
PS.我也是用拿XS
總結:SONY高層不可能看到你這句話
我其實並沒有在吐苦水~
我是在描述事實讓其他還沒入手的網友瞭解黃斑實際的情況與SONY的售後態度~不過拿SONY沒皮條也是事實~~
SONY目前也不過是在消費自己的品牌商譽而已~~
我每天都在注意新聞何時要報導!!

耶嘿嘿嘿 wrote:
其實從有智慧手機開始...(恕刪)
有時候有些測試沒有通訊號且常時間點燈是測不出來的,搞不好不接訊號直接oven後點燈也看不出異常。limit sample也有風險~擺久了mura顏色有些會變不明顯。廠商就靠客訴賺錢,誰要理消費者。
To takuni
你說的很有道理
但CASE BY CASE,這種MURA現象,有在做OCA或是LOCA貼合的都會將此issue視為改善重點
我個人是認為,不是攔不下來,而是基於市場需求或是良率太低,進而將檢測規範放鬆,忽略了消費者感受~
往好處想,之後SONY的新手機應該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請教大大 如果真的是您說的問題 光學膠問題
那解決辦法 你猜測會怎辦?
1.LCD面板整塊重新換新安裝嗎?
2.還是拆開螢幕修理即可?(換光學膠)

TO Circusboy:

如果SONY是用水膠(LOCA):必需拆到剩下LCM,在利用特殊工具將TP與LCD分開,再重新貼合組裝

是OCA的話:基本上不怎麼能重工,OCA太硬太黏了,就算重工良率也會很低,人力成本或許會高於零件成本

基本上,這應該都是Sony的worst case,不到最後關頭是不會這樣做的,報廢成本會高的嚇人!!

再說如果當時組裝設計沒考慮到重工的話,可能連修的機會都沒有
那似乎 要學APLE的全數招回換新的一批製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