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過時,現在恢復原廠設定一般來說,
可以選擇不清空內部 SD 目錄的資料。
-----------------------------------------
更新:
鑑於內文字數不少,可能有些人沒有充裕的時間看完,
所以決定把我想說的重點放在標題好了……

-----------------------------------------
先聲明一下,這篇只是個人的一點見解和看法,可能不是很完善,
純粹是希望可以讓更多新朋友在選擇現在的 Android 手機時,
對於內建容量的分配上稍微有點概念,容量越大或許不一定越好。
系統分割區 | 程式安裝分割區 | 內建 SD 卡分割區(路徑) | |
Android 2.3 | /system | /data | /sdcard |
Android 4.0+(註 1) | /system | /data | /sdcard-->/data/media |
Windows PC(舉例用) | C: | D: | E: |
看了上面的表格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點呢?
內建 SD 卡已不是一個獨立的分割區(現在大部分的 Android 4.0+ 手機皆如此),
也就是俗稱的合併空間(程式安裝空間和內建 SD 卡是同一個空間),
在這樣的設計下,當手機內建容量越大,可能會有什麼問題或者說是不方便的地方呢?
當你因故需要將手機恢復預設值時,內建 SD 卡裡面的檔案就會一併被清空,
因為恢復預設值的動作(即 wipe /data),就是將 /data 給格式化(註 2),
假設今天手機內建 64G 的容量,又恢復預設前需要備份的檔案有 50G 大小,
那麼原本一個很快就可以完成的恢復預設的動作,就要在檔案備份這裡花費不少時間,
而且之後再放回去 50G 的檔案就又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所以今天如果只內建了 16G,扣除系統分割區和單位換算之後,
通常 /data(同時也是 /sdcard) 分割區應該至少還會有 10G 左右(註 3),
就算今天程式安裝只用了 1G,其他 9G 都是資料,那備份的時候也不用太多時間,
當然如果只有 9G 那麼勢必不足應付大量的照片、影片、音樂等等的資料,
所以這時支援外接記憶卡的設計就非常重要了,也不用擔心恢復預設時還要先備份。
至於一定只能放在 /sdcard 路徑下的大型檔案(導航軟體圖資、遊戲數據等等),
這對於不用解鎖 bootloader 就可以 root 的 SONY 手機來說,
我是覺得這不是太大的問題,root 之後就可以運用例如 FolderMount 來解決,
所以我個人覺得真的不用太在意只有 16G 會不會不夠使用的問題!
註 1:指出廠 Android 4.0+ 的(大部分)手機,不包含 2.3(含)以前升級上來的。
註 2:如果在 Custom Recovery 例如 TWRP 下,那麼就不會格式化而是用刪除的。
註 3:依不同手機型號 / 版本而異。
其實我只是看不過去有人嫌 16G 不夠就說 SONY 不好而已!也許我太認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