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Sony在Xperia 1 IV的發表會上,花了一些時間講越來越多人會用手機拍影片創作,或是上傳生活記錄,Xperia 1 IV相機的賣點,很多也放在錄影上,但我個人最好奇的,還是新的望遠鏡頭,做到可以連續光學變焦,是怎麼回事,整機拍攝畫質,跟實際操作起來又如何,這就來試拍!

先為昨天沒有參與到的同學,做個Xperia 1 IV相機功能的重點摘要:
- 主鏡頭、超廣角的規格大致與Xperia 1 III相同,但潛望式望遠變成85mm(3.5x)~125mm(5.2x),仍具備從超廣角到人像、風景旅遊...等各種場景的焦段。
- 且85~125mm之間不是數位變焦了,而是光學變焦,所以在這焦距/倍數間Zoom in拍攝不會折損畫質。
- 這次主、超廣、望遠三顆鏡頭,有相同的每秒可讀取120張的能力,因此三顆都可以20fps高速連拍、都可以拍4K/120fps慢動作、都可以拍4K HDR影片、都可以眼部追蹤對焦。
- 錄影增加「無縫縮放」功能,就是鏡頭可接力變焦,因此錄影時可以從16mm超廣角一路變焦到最大375mm,約15.6倍。
- Video Pro裡新增直播功能,同時它也可以搭配Sony那個Vlog外接螢幕(XQZ-IV01),等於可使用Video Pro的拍攝設定,以後面三顆鏡頭做YouTube串流直播,構圖尺寸更多元好利用。

但關於基本常用的,比方感光元件大小、演算法優化、夜間拍攝...等,就沒有提及太多,而且手機常是實際感受又與文字描述不太一樣,我們還是來實際看看照片和錄影試拍。
第一波就進行傳統的旗艦對決戲碼我也不知道好不好

既然Xperia 1 IV是旗艦,我們就來和各自領域的旗艦比對,拍照部分請到Galaxy S22 Ultra,錄影部分則是iPhone 13 Pro Max。
在看試拍前,先看一下Xperia 1 IV和S22 Ultra的相機規格,有個基本的瞭解。點擊可看大圖。

不過還是要先說明一下,這回測試時使用的還不是上市軟體,若心存疑慮可在上市後多方參考。點擊以下可跳段。
|
Xperia 1 IV鏡頭變焦最大到125mm(5.2倍),距離不錯,生活中要拍建築物,或是好幾步之外的人像都蠻好用的。不過主鏡頭24mm還是蠻廣角的,拿來拍眼前覺得太廣了,而且拍人總覺得臉被拉長了(其實S22U也是)。

它的光學/ 數位畫質分布是這樣,Xperia 1 IV有提供「AI超高解析度縮放」來優化數位變焦的品質,S22U的數位變焦也有類似的功能。

另外發現Xperia 1 IV幾乎所有風景、人物,不管是不是逆光,日間夜間、室內戶外、哪一顆鏡頭,經常會啟動HDR修正亮暗部,所以底下看到的照片,幾乎都有HDR修正過,這點S22U也差不多。

日間拍照
【各鏡頭變焦】先看最基本的各鏡頭畫質。
▼超廣角
▼主鏡頭
▼Xperia 1 IV是85mm/ 3.5倍,S22 Ultra則是拍3x,都是各自的望遠光學焦距。
▼4倍時,Xperia 1 IV是光學變焦,S22 Ultra是數位變焦。
▼這組看各自最大光學變焦拍出的尺寸跟畫質。
▼S22U也調到15.6倍來拍,看各自的數位變焦畫質。
因為看到望遠的畫質不是很優,在想是不是大樓們太遠的關係,於是補拍一組比較近的物件來看看,點擊都可看大圖。結果Xperia 1 IV望遠清晰度有好一些,但若有比較就會發現其實普通。
▼Xperia 1 IV
24mm(1x)光學 | 85mm(3.5x)光學 | 125mm(5.2x)光學 | 8x數位 |
![]() |
![]() |
![]() |
![]() |
![]() |
![]() |
![]() |
![]() |
23mm(1x)光學 | 69mm(3x)光學 | 5.2x數位 | 8x數位 |
【一般日間拍攝】
一樣因為Xperia 1 IV很常啟動HDR,底下這幾張幾乎都有套用HDR。另外有拍到人物時,Xperia 1 IV也都有啟動臉部對焦(應該也有測光)。
【逆光、高對比】
Xperia 1 IV可能因為有偵測臉部對焦的關係,有人的和純風景的照片亮度調整不太一樣,有人的亮度好很多,也有一點日系色調感...
------日拍觀察------
Xperia 1 IV對亮度、白平衡的掌握還是很有水準的,基本上不用擔心,兩支的色調上就是維持各自品牌招牌的樣子,S22U鮮豔一些,Xperia 1 IV自然一些,沒好壞看喜好。畫質上,主鏡頭的清晰度相當不錯,細節有清楚表達,銳利度也很適中,和S22 Ultra主鏡的畫質個人覺得沒有差很多。
但Xperia 1 IV的高倍變焦畫質,就算不比對,也看得出不太好,不管是85或125mm都是,以之為基礎的數位變焦更不用說了,即使有AI超高解析,畫質仍不優,相較之下S22U即使是數位變焦,畫質也相當可用,就算超過10倍也是...
我本以為是不是我拍攝方式不對,但後來看不管是人物還是風景畫質都是那樣...希望是測試機的關係吧...
接下來看夜拍吧!
===0517軟體更新後補充===
文章發出後,剛好聽說有一個新的版本出來,就把手機送回去更新,昨天回來後簡單做個試 但,地點雖可以重現,但這兩天也無法重現之前的天氣了,所以就公司後的場景直接測試,大家可以看看望遠端的畫質有沒有好一些了。我自己覺得有一點,不要去和別台比較可能有不同的評價。
另外回覆裡有同學提到,用相機程式裡的Auto拍,會比Basic模式好,這裡也拍個對比。
嗯...個人覺得差別沒有很大,至少X1 IV上,這個多雲的場景下,畫質表現蠻相當的。
▼24mm遠景、近物。
▼85mm遠景近物。
▼125mm遠景近物。
夜間拍照
【各鏡頭夜拍】這裡就不做數位變焦了,直接看各光學焦段,雖說是夜拍,但算光線充足的夜間場景。
【一般夜拍】
Xperia 1 IV沒有手持夜間模式,都是用自動拍,S22U因為有夜間模式,如果這模式拍得比較好,就會選用。
【很低光】
這組Xperia 1 IV用自動模式拍,S22U都是手持夜間模式。
-----夜拍觀察-----
在街邊、公園那樣的亮度下,Xperia 1 IV主鏡頭夜拍的表現很不錯,有清晰度,畫面也乾淨,即使很低光也少有顆粒感,或許跟S22U相較線條沒那麼銳利,但這種程度我覺得剛好,尤其是拍人物時,就是可惜望遠的清晰度不算紮實了。白平衡、色調也很自然,即使人照到有色燈也沒有被影響,還是現場的樣子,而且就算很低光,紅花綠葉顏色也沒損失,夜間色調上兩支都拍得不錯。
招牌、高對比Xperia 1 IV基本上也沒問題,很亮的店內也很清楚,表現比之前的機種好很多,但一樣有點高光抑制稍過的狀況...亮暗平衡好難啊

Xperia 1 IV夜拍的弱點仍在沒有手持夜間模式。
這的影響在亮暗對比非常大的地方,以及沒有燈、餘光微弱的地方,沒法拍出更亮的畫面,甚至Xperia 1 IV拍出來可能就是一片黑,比方這張...你可以用P模式手動調高亮度拍,但相對的也會因為ISO拉高顆粒比較粗。

另外像遊樂器材那張的路燈S22U以夜間模式拍,看起來不會那麼發散,也是一個Xperia 1 IV較拍不出來的地方。
是說既然每顆鏡頭都可以讀取120張了...為何還是不做夜間模式...[疑問]
我覺得不是技術問題,應該是原則或認知問題...
其他項目
【人像、散景】Xperia 1 IV也有模擬散景,三顆鏡頭可搭配,但只能在拍攝時調整程度(可在螢幕即時預覽,如果當時陽光不強的話...),不能拍完再選擇對焦跟虛化,如果當下判斷錯誤,想事後調奶油一點也無法了,相較其他手機就沒那麼有彈性。
但你說望遠鏡頭能不能拍出自然景深呢?沒那麼明顯,還是要靠演算做出有氣氛的散景。

但邊緣抓得還是不錯,看一下成品囉。
▼日間。
▼夜間。
【近拍】
Xperia 1 IV主鏡頭近拍距離大約8~10公分,中央清晰度不錯,但四周明顯發散。
S22U因為有近拍小幫手,雖是用超廣角拍,有的感覺銳利過頭,但拍文件的實用性就好很多。那X1可以用超廣角近拍嗎? 不行,沒有做這功能。

【自拍】
這回Xperia 1 IV的前鏡頭比上一代畫素更高,感光元件也變大,拍出來清晰度很不錯,但不知為何有點偏紅...日夜都是...
一般自拍時可以加柔膚,人像自拍時則有比較多五官臉型的美顏。

▼順光組。
![]() |
![]() |
X1 IV | S22U |
▼逆光組。
![]() |
![]() |
X1 IV | S22U |
▼人像自拍。
![]() |
![]() |
X1 IV | S22U |
▼夜間自拍。
![]() |
![]() |
X1 IV | S22U |
【高速連拍】
這算Xperia家招牌功能,以每秒20張的連拍速度,跟追蹤對焦,捕捉動態的一瞬間。這次Xperia 1 IV三顆鏡頭都可以高速連拍,也可以在每一張連拍上都套用HDR效果。

▼一般高速連拍,大約在下午5點多時的光線下拍的,有抓到群擺跟髮梢飄起來的感覺還不錯,拍攝時都有臉部跟眼部追蹤對焦。

![]() |
![]() |
▼HDR高速連拍,不過好像臉色跟亮度修正沒有很明顯,沒有拍單張時好。


而且拍完會需要一段存檔時間,才能繼續拍攝。

拍照功能的結論就如上面整理,主鏡頭日夜水準很不錯(超廣角也挺好的),拍人亮度特別好,HDR效果比之前的手機都要好,面對招牌、拍天空不再光線不均。
但望遠清晰度不怎麼好,連帶數位變焦畫質也不甚理想。
夜間最大缺點仍在沒有夜景模式,無法應付沒開燈,或是亮暗對比非常大的場景。
接下來看強調的錄影吧!
|
Xperia 1 IV以Video Pro App最大可拍4K/60fps影片,120fps慢動作也有4K畫質,以上兩項三顆鏡頭都能拍,也是這次的賣點。喔,還有可各鏡頭接力變焦錄影。
也新增寬動態範圍這功能,給不想拍HDR格式,但又面對逆光/ 高對比場景時使用,單純調整明暗部分。以及Video Pro本身可手動調整參數、對焦,懂得人更好運用。

不同畫質fps下,以上功能有沒有什麼限制我列表如下。

無縫縮放
錄影時鏡頭可接力變焦,不算新功能,至少iPhone 13 Pro和S22 Ultra都有。Xperia 1 IV用Photo Pro或Video Pro都可以接力變焦,若用Video Pro拍,在鏡頭焦距那裡選擇「無縫縮放」就可以了。

畫面可以順暢的變焦到想要的構圖不用中斷,而且大大增加錄影時變焦範圍,是這功能最大的好處。
但在手機上要克服的是:降低切換時畫面的跳動感、不同鏡頭銜接時白平衡及亮度要保持一致、變焦控制的順暢度,以及盡量降低鏡頭間光學和數位畫質的差異…等,其實工作項目挺多的,並不是讓鏡頭可以一顆接一顆變焦就算數。
那這些,Xperia 1 IV做得如何?相較做得很不錯的iPhone 13 Pro又如何呢?
這段是在距離約四台公車,大約50公尺位置拍的,不算很遠。
可以看到切換鏡頭時畫面雖會跳一下(這iPhone跟S22U也會),但沒有很大,色溫在切換到望遠時一點變淡,但整體來不算太大差距,還可以,iPhone也不差,色溫上甚至更統一,可以看看對照影片,如果要比較的話,至少這個場景,iPhone畫面的統一性更好一些,不過兩台數位跟光學畫質差別還是蠻明顯的,這手機目前可能很難解決...
- 【Xperia 1 IV】16~375mm無縫縮放試拍 4K30fps
- 【對照】iPhone 13 Pro Max鏡頭接力無縫縮放
上面的影片就是non-stop的一路變到底,我是用Video Pro拍的,當時的運作是這樣的,節奏算滑順,但在Video Pro裡的速度,就這一種

因為在Video Pro裡變焦滑桿是直線的,就那一段,也因為沒有刻度,如果像在Photo Pro那樣有刻度,或是做成圓盤滑桿,我覺得應該比較好控制推進的快慢。(是說明明是同一個操作,但為何Photo Pro和Video Pro裡介面不統一呢....)
上面可能有點難仔細看畫質,下面這一段應該可以比較清楚。
先忽略125mm(5.2倍)以上的數位畫質,85~125mm間的連續光學變焦,因為鏡頭本身畫質就一般,於是好像也沒有很清楚...[T_T]。
其他數位畫質的部分,雖也沒有很好,但本來就知道會因為是數位變焦而有損,反倒還可接受。
為此我還單拍一段85mm的影片看畫質...(但路人遮檔後回復對焦的速度很不錯啊~)
防手震測試
Xperia 1 IV的主鏡頭、望遠鏡頭都有OIS,錄影時還可以搭配電子防手震,這樣邊走邊拍、 上下亂運鏡拍的穩定度,還蠻不錯的啊~可惜拍4K/60fps不能搭配防手震。另外這影片也可以看在順逆光位置間移動時,調整亮度的速度跟結果。→ Xperia 1 IV原影片
→ i13 PM原影片
夜間錄影防手震,這裡算光線不錯的夜景,走動拍攝也有防手震效果。
→ Xperia 1 IV原影片
→i13 PM原影片
也試拍了前鏡頭自錄時的畫質跟防手震穩定度。
→Xperia 1 IV原影片
→i13 PM原影片
上一段無放縮放iPhone的亮度很正常,這段反而偏暗,或許是Xperia 1 IV以臉部追蹤對焦測光的關係,拍人的影片亮度比較漂亮。
穩定度看來,兩支都可以勝任邊走邊講邊拍那種Vlog影片,但Xperia 1 IV拍到人的亮度又更好一些。不過若想拍4K/60fps又防手震的影片,Xperia 1 IV就無法了。
另外他也缺少很多Android手機有的,給跑跳用的「超級防震」那類的功能。
最一般的錄影畫質比對
最後還是要來看最基本的,用原地錄影來好好看畫質。▼順光組,4K/60fps。
- 【Xperia 1 IV】各鏡頭順光一般錄影 4K@60fps
- 【對照】i13PM 最一般順光錄影 4K@60fps
▼逆光組,這Xperia 1 IV有開寬動態範圍,iPhone 13 Pro Max則維持自動,沒開HDR。在不拍HDR格式的狀況下,Xperia 1 IV的寬動態範圍對人物來說還不錯啊。
- 【Xperia 1 IV】逆光錄影以寬動態範圍修正 4K30fps
- 【對照】 沒開HDR之下iPhone 13 Pro Max逆光錄影
▼夜間組。
- 【Xperia 1 IV】各鏡頭夜間錄影 4K60fps
- 【對照】iPhone 13 Pro Max各鏡頭夜間錄影 4K60fps
最一般的錄影畫質,白天主鏡頭、超廣角拍,兩支畫質沒有差很多,但因為Xperia 1 IV拍4K/60fps時,不能臉部追蹤對焦,感覺上拍人的亮度就沒有上面防手震時要好,這時候iPhone 13 Pro Max畫面反而比較好。
嗯...Xperia 1 IV不同解析度下拍人物的畫面表現不一這點,就看你會不會拍60fps影片啦,如果不會就沒差,會的話,iPhone 13 Pro Max比較穩定、一致、簡單。
夜間錄影,主鏡頭跟超廣角清晰度其實差不多,但Xperia 1 IV似乎對比較高,畫面看起來就沒iPhone 13 Pro Max乾淨、亮。若切換到變焦鏡頭,那iPhone 13 Pro Max畫質明顯勝出。
然後在以85mm錄影時,發現在適當的距離下,也可以拍出帶自然景深的畫面,這點就蠻好的...畫質也銳利些就更棒了...(←一定要補這一句嗎?)
測試到這裡項目也差不多了,最後我想來談談手機溫度跟介面。
===0517軟體更新後補充===
這裡一樣補上軟體更新後,無縫縮放,以及各鏡頭本身畫質的樣子。
▼遠景的無縫縮放錄影。
▼近物的無縫縮放錄影。
關於溫度
一看到把溫度另開一段來講,有經驗的同學可能就能感覺到不太妙了...是的,在測試錄影(都是拍4K SDR影片),我很常遇到這樣的畫面...提示我裝置溫度過高,某些功能已停用。你一定想說在戶外才會遇到吧?
並不是,在室內、冷氣辦公室,都遇過,有時甚至還沒開始錄,只是打開Video Pro還在調整檢查設定時,就跳出這提示了。

其實這時候只是把臉部眼部追蹤對焦停用而已,監控App顯示CPU溫度約在50幾度,還是可以繼續拍,寬容一點來說,並無礙,只是覺得緊張,它什麼時候會繼續升溫到不讓我拍。
但有兩次在陽光下錄影時,手機熱到告訴我要先關閉相機,監控App顯示的溫度可以參考截圖最上方,白色是CPU,紫色是電池溫度。

其他手機可能也會遇到發熱暫停,比方我在iPhone 13 Pro Max測試、自用這半年多來,也曾遇過錄影時手機發熱,暫停部分功能,但不常,不超過5次,都是在陽光下才會發生,而且也不是都會,相較起來,這台測試機升溫的頻率就有點高了。
測試期間十次錄影,有七次會出現「我裝置溫度過高,某些功能已停用」的提示,導致我都很緊張,覺得要趕快拍,以免它關閉相機,或是想等它降溫再拍,於是花不少時間在等待。
這種體驗...不太正常,衷心希望是測試機的關係...
Xperia 1 IV有重新設計散熱系統嗎?
目前已知是它的石墨烯導熱面積有比Xperia 1 III大,如處理器、電池、背蓋下都有。
Xperia 1 IV發表會上有出現一個叫「Game Gear」的散熱背蓋,預計秋天上市。我覺得...錄影更需要...(疑?可是這背蓋看起來會遮住相機..


介面安排
Xperia 1 IV裡有兩個地方可以錄影,一是Photo Pro,一個Video Pro,前者功能跟設定比較完整,後者算傻瓜模式,全自動的。所以即使有兩個程式,但取向不同,倒是不會混亂。但若選擇使用Video Pro,可能就會感受有些介面不夠直覺。
比方想開啟「寬動態範圍」或是HDR格式時,我要點到第三層才能選擇,但...目錄那兒明明還空了兩格...為何不把其中一樣拉出來...

另外像那些只有「開/ 關」,或只有兩個選項的,其實可以設計成直接點擊直接切換就好,不用再進選單操作,甚至鏡頭、解析度,都可以做成直接點擊,輪番切換,操作起來會比較快。

拍攝之外的介面,也還有可以再簡化優化之處,這些雖是小地方,但若能細緻一點,讓操作節奏快速直覺一點,一定會讓感受更好。滿意或是抱怨,都是來自每一次使用,累積累積後,就會決定還有沒有下一次...
但也有很好的設計啦,比方介面上以黃色代表這是可以點擊更改的項目,所以要改快門、ISO、EV…這些,直接點擊字樣就可以改了,這裡就很直覺..
=========
好了,整個Xperia 1 IV相機想講的,到這裡就差不多了。
雖然拍攝畫面很不攝影師,可能也不夠有靈氣,還是希望可以讓你看到實質的資訊。
但我覺得有興趣的同學,務必去門市自己看看。
試拍下來,覺得錄影方面較獨特的優點在:
可拍4K的慢動作,這真的是其他手機沒有的。
搭配臉部追蹤對焦拍人時,畫面亮度是漂亮的(寵物應該也是)。
能做到無縫縮放也是好的,想拍攝的場景可以一氣呵成。
主鏡頭跟超廣角的日夜影片,畫質也算不錯。(若和i13 Pro相較就看你口味了)
但缺點就是望遠畫質不算好,以及手機溫度時常來搗亂。
拍照的話,主鏡頭其實很有旗艦水準,色彩曝光算漂亮,逆光高對比這次也拍得很清楚,不會曝掉,而且拍照倒是沒遇過發熱的問題。
但缺點在近拍周圍發散太明顯、遇到很低光時沒有手持夜間來輔助,於是低光亮度沒有其他手機漂亮,以及,望遠端的畫質。
我覺得關注Sony手機的同學都蠻有想法的,也歡迎來說說你們的感想吧~
(然後就可以看福利社

#模特兒:謝謝走台步很好看的欣雅這次來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