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熟悉Sony手機產品配置的,應該都猜得到Xperia 5 IV的重點是什麼:相對小一點的尺寸、較輕量、重視好握手感、以及會承接部分Xperia 1 IV的功能。
都猜對了,這些Xperia 5 IV都有,你可能不會在Xperia 5 IV上看到什麼新功能,但你看得到把「高階」和「合手機」兩種條件加上一起的組合,而且,今年附帶了5000mAh這樣的大電量,以及增加無線充電。

發表時的報導裡,我曾經提到今年同樣是較小尺寸的高階機,還有年初的Galaxy S22,以及7月底上市的ZenFone 9,這裡就整理一下這幾支的規格,連同價格比對看看囉。
說起來這幾款的主打內涵都蠻各有特色的。點擊可看大圖。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所以高階輕巧手機雖不多,但還是有選擇,Xperia 5 IV勝在哪?缺失在哪?
以規格來看可能有:
  • Xperia 5 IV仍保留記憶卡、有5000mAh大電量,
  • 機身材料上,Xperia 5 IV正反都是玻璃,質感(還是觀感?)上好一些,
  • 以及拍攝上有很多手動設定項目,對攝影師來說是勝出的點。
目前還不知道台灣售價,但不是使用Snapdragon 8+ Gen 1處理器、總有疑慮的溫度,可能是會讓人再評估的地方。(我個人再加一個是,工具較少的使用介面)

但Xperia手機也不是用規格就可以下好壞結論的,有興趣的,繼續看看細部表現吧。
先說明的是,這次測試的還不是上市版軟體,建議大家仍可在上市後,看看更多較新的評測一起參考囉。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外觀

Xperia 5 IV的無塑包裝是真的無塑,因此沒有附充電器、充電傳輸線等配件。有意購入的,建議可以搭配個支援PD 30W快充放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Xperia手機的外型太有辨識度了,可能因此可以有自信的延續。
Xperia 5 IV還是這種偏長方正,螢幕無切角的樣子,喜歡的很喜歡,不能接受的今年還是說聲抱歉了...
手機正反面都是康寧Gorilla Victus玻璃,正面上下邊框寬度還算適中,沒有破換美感,背面做了消光質感,觸感很滑。借測的是黑的,但個人強烈建議去店頭看看它的白色,很舒服漂亮。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尺寸長、厚度跟上一代都一樣,只有寬度少了1mm,重量雖增加但也只有172g,還是輕量的(尤其搭配5000mAh電池來看),那麼前代的保護套可以沿用嗎?
不盡然,照片裡是套Xperia 5 III的便宜保護殼,的確大小放得進去,開孔位置也對,但相機的位置可能還是有一點偏,或者保護殼上按鍵輔助的位置也不一定很正對,建議還是直接購買X5 IV的保護殼。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官方也會有同色系的立架保護殼,之後看上市方案裡會不會有配件購物金可以搭買。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看一下手握大小、放口袋的樣子,手機算薄,可以整個滑進男生的褲子口袋。
拿這種偏長機身時,手握重心會比較靠下,它的音量鍵、指紋辨識也有稍微偏下方一點
仔細看邊框倒角跟螢幕邊緣都是圓弧的,這裡也讓手感,整個握著時是舒服的。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若需要單手使用,Xperia手機裡也有內建「側面感應」這樣的功能,在螢幕邊緣有個可任意調整高低位置的橫條,用大拇指就可以操作。
你可以指定點擊、上滑、下滑各叫出什麼指令,就可以單手做很多事了。
預設點擊兩下就可以彈出常用程式清單、通知列、截圖、設定好的多視窗程式...等,這些基本上在大拇指範圍裡都按得到,也不負Xperia 5 IV合手之名。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但打字的話,它就是內建Google鍵盤,雖也有提供單手模式,但就是單純把鍵盤變小...也不是很好按,不如開語音輸入。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金屬側面上可以看到保留了3.5mm耳機孔、實體快門鍵,以及免卡針SIM卡槽,是三選二卡槽,可以放記憶卡,是說不只3.5mm耳機孔,可放記憶卡的旗艦機也越來越少了啊。
另外這回沒有另外的Google助理鍵了。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Xperia 5 IV也有前置喇叭,可以搭配杜比全景聲打開開闊感跟音量。
這一代據說有將震動單體做成封閉式結構設計,讓聲音較不會逸散,聽起來更集中,立體感更明顯。Xperia手機的前置喇叭音質跟立體感一向都很不錯,試聽Xperia 5 IV搭配外放喇叭看影片的音質感受,仍蠻有水準的。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Xperia 5 IV的OLED螢幕,是FHD+解析度,這對電力負擔比較小,就實用角度,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解析度。亮度方面,官方有提到比上代提升50%,但仍沒有實際的亮度數字,我在陽光下拍照時看,雖不算很亮,但仍可以看得見螢幕裡的東西,並沒有妨礙到操作。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要在暗處閱讀的話,Android手機普遍有的夜間模式(螢幕變暖色)、以及超暗模式,Xperia 5 IV也有。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顯示上也有影片增強、導演模式、自訂白平衡之類的特殊設定,Xperia手機的顯示色彩我一直都覺得很舒服適中。
Xperia 5 IV有支援HDR10,可以看YouTube上的HDR影片,至於Netflix HDR影片,因為還沒上市去認證,所以目前不知是否支援。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螢幕也支援120Hz更新率,但非動態調整那種,就是60/ 120Hz兩種檔位。
看了一下,Chrome瀏覽器、Google App、YouTube App、BRAVE瀏覽器、FB、IG、TikTok…等這些會一直滑動的App,都支援120Hz更新率,滑動頁面時非常溜。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遊戲的話,Xperia內建的遊戲增強器→遊戲模式設定裡,可以手動設定螢幕更新率,將遊戲期間都提升到120Hz,說來這功能在Xperia 5 IV可使用的地方還蠻多的。但這功能在溫度過高時會自動關閉。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拍照

依然是12MP的主攝、超廣、長焦三鏡頭組合,主鏡頭的規格與前代一樣,超廣角的感光元件又變大一點點,差別比較大是長焦。
前代的潛望式長焦有70、105mm兩種焦段,Xperia 5 IV則是單一的60mm(約2.5倍),因此有同學覺得相機縮水(降級?)了。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數字上看來可能是,但Sony在拍攝模式做提升,
  • 比方讓三顆鏡頭都有處理每秒20張HDR高速連拍、拍攝4K HDR、4K/120fps慢動作、即時眼部/物件追蹤對焦的能力,並且在4K錄影時可以平滑的接力變焦。
  • 以及把Video Pro也導入Xperia 5 IV,讓它有跟Xperia 1 IV一樣的專業錄影模式,且在錄影時,也都有「即時」眼部/ 物件追蹤對焦。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這些提升是不是你在意的,就看個人需求了。
再者,少了橫向的潛望式鏡頭,內部空間會變得更好安排,這可能也是Xperia 5 IV電池可以變大,又可增加無線充電線圈的原因。這樣看來,少了一個焦段換來的東西,還是不錯的。

至於為何變成60mm,這個官方沒有說。不過60mm仍是一個適合拍攝人像的焦段,這並沒有脫離Sony想在手機上提供生活、風景、人物焦段的設想。
實際感受上,60mm沒辦法把風景拉近拍局部,但拍攝三五步外中距離的動物、人物還是不錯的,看你比較常拍攝什麼主題,來看適不適合吧。
我個人是比較不喜歡現在手機的主鏡頭都23mm、24mm這種偏廣角焦段,拍人稍不居中就容易有變形感。
總之來看試拍成品吧。

【戶外、正常光線】

Xperia 5 IV以Basic模式拍照時,不管順光逆光,幾乎畫面中有一些暗部,都很常觸發HDR,這些照片即使並不在逆光位置,也多少有自動HDR的作用。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三鏡頭各自的畫質,Xperia 5 IV也支援高解析變焦,因此也拍了5x及最大的7.5x數位變焦參考一下。
主-24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超廣角-16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長焦-60mm(2.5x)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5x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7.5x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人物。
戶外人物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室內人物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其他試拍。
中距離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中距離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稍遠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60mm畫質。
人物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貓貓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偷拍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逆光】

輕度逆光人物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輕度逆光風景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大逆光-24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大逆光-60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大逆光-16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夜間、低光】

夜間拍照除了會自動偵測夜景場景外,也很常啟動HDR,下面這些照片幾乎都有啟動。
主-24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超廣角-16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長焦-60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街邊亮度。
路口對面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中距離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中距離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夜間拍招牌、燈箱。
較小燈箱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較大逆光燈箱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很低光。
很低光1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很低光2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低光文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近拍】

Xperia 5 IV的主鏡頭近拍要7公分以上才能對焦,而且四周很發散,超廣角也要5、6公分以上才有焦,而且這時拍出size和主鏡頭也差不多,好一點在四周沒那麼明顯彗差,但我覺得都不是很好拍。
24mm食物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24mm花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16nmm文件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16mm記憶體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人像】

Xperia 5 IV一樣,有這樣的散景特效可拍背景虛化照,主鏡頭跟長焦都可拍。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摳邊及距離感雖還不錯,但虛化感有點不夠自然。
戶外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室內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全身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還是可以在Google相簿裡,再調整背景模糊程度。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自拍】

前鏡頭自拍時,也有智慧場景偵測、自動HDR、柔膚及散景模式可用, 拍風景色調可能偏平實,但拍人物顏色、膚色都很漂亮舒服啊~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散景自拍。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拍照觀察】
看多其他品牌的照片,再看Xperia 5 IV的成品,可能會覺得顏色較淡/ 寫實,這Xperia手機一向是如此,就看你的口味喜好。

日拍畫質的細節不錯,人物的膚色也是自然舒服的(有保留預設開啟的柔膚),銳利度算適中,但風景遠景的線條就稍微鬆了一些,這現象在夜景照也是。
而60mm長焦鏡的畫質,本擔心畫質會不會是粗的糊的,結果清晰度還不錯,覺得比Xperia 1 IV的85mm要好很多(所以單顆比潛望式好駕馭?)
超廣角的畫質與一眾手機相較也很不錯。

逆光下,拍到人物的話調整力道會比較大,風景看起來則不算重,仍保留一些現場明暗對比感,這也是看個人喜好跟拍攝目的,但很不錯的地方是逆光拍攝下色彩還是很對,沒有變調。

夜拍時也是很常啟動HDR,拍攝一般招牌時不會過曝,不過有些路燈還是稍微發散了點。
街景夜拍的亮度、色澤都蠻正確的,一輪拍下來不太有失準的照片,街景細節一樣是中距離很不錯,再遠點,比方一個交叉路口對面就不是太清楚了。
Xperia 5 IV雖沒有手持夜景模式輔助,但在很低光的地方,亮度、清晰度、乾淨度還是有的,這點Xperia 5 IV還不錯啊...要說差別的話可能是暗部亮度,仍沒有手持夜景拍出的亮。

近拍算Xperia 5 IV一個拍不好的場景,不夠近,四周發散明顯,沒有另外的文件模式。

整體來說,不管日間或夜間街景,畫面的細節、清晰度、乾淨度都很不錯,但拍遠景細節掉得稍多一點,長焦、超廣角畫質比起很多手機也算前段班的。
逆光修正不算很強,但有拍到人似乎有特別處理,明暗比例倒是很不錯。
色澤較清淡/ 自然,這喜好就見仁見智了。
但有近拍需求的,Xperia 5 IV不是很好拍。


關於快速連拍

這算是Xperia手機的老功能了,它提供每秒20張(可連拍10秒200張),以及每秒10張兩種連拍速度,且在連拍時可眼部、臉部、物件追蹤對焦,確保主體清晰度。
Xperia 5 IV的提升在:三顆鏡頭都可高速連拍、拍攝時可以進行「即時」的追蹤對焦,以及在逆光場景時,可以高速連拍HDR照片。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在夏天的戶外氣溫下測試時,若於連拍同時使用螢幕錄影,有90%以上機率拍一兩次就過熱,導致關閉物件追蹤功能,所以為了測試順利(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等手機降溫),我無法每一段都做螢幕錄影,這段貓在原地的試拍例子可能不是很完美,但多少仍可看出高速連拍時辨識出眼睛、貓臉的準確度,以及對焦的速度,看起來還不錯,但檢查連拍照片時,仍會發現可能動作變化太快、眼部遮蓋,或不明原因,還是有些照片沒有對到焦。


看成品吧~
這是在光線充足戶外地方,用24mm鏡頭,把快門速度手動訂在1/400秒拍攝的,從成品來看,這快門速是對的,有拍到凍結動態的照片,但不知道是不是人在動還是鏡頭太廣角的關係,臉部位置已經很中間了,還是有變形的感覺。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我這段試拍我沒有做螢幕錄影,當時眼部跟物件對焦框都算有緊緊跟隨,但還是有幾張比較靠近鏡頭的照片沒有焦。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拍攝連拍HDR時要邊偵測邊處理,速度就有一些不是太連續(右邊連拍張數的變化就沒那麼快),事後也要等待存檔,但手機並沒有當掉或是中斷拍攝,Eye AF也正常執行,成品的明暗度看來也還不錯,讓這功能多了一個可拍光源環境。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高速連拍有它的應用場景,也的確可以好好的記錄到一瞬間,是個有用的功能,但基於下面三點,Xperia上用連拍,並不是一個拿起就拍的傻瓜型功能,體驗還是蠻有優化空間的。

1.) 測試發現若在自動模式下使用連拍,快門速度可能會出錯導致運動模糊,所以這功能要搭配手動的「快門先決」模式,自己設定快門速度,較容易成功,但這對一般沒摸過單眼,或對環境亮度沒概念的人,需要學習時間,而且是三顆鏡頭各要怎麼設都要一些經驗學習。真的拍日常的孩子、寵物或運動時,錯過就難以重現,因此要能駕馭連拍,經驗+判斷很關鍵。

2.) 再者,因為是連拍,所以很佔手機空間,拍過一些之後記得去挑出想要的照片,刪除其他清出空間。

3.) 以及,高速連拍其實比4K錄影更容易讓手機發熱,而關閉連拍需要的物件追蹤功能,且手機變熱會影響接下來能不能順利再拍。

我其實不是很清楚Xperia手機很強調連拍性能的原因,以及這功能對手機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這裡也想調查一下,Xperia用戶們,在拍小孩、寵物時,是比較會用連拍?還是錄影?


錄影

依然小複雜的在Photo Pro跟Video Pro分兩個地方都有錄影功能。
Photo Pro裡是全自動模式、Video Pro可手動也可自動,若要外接螢幕只能開Video Pro,以及120fps慢動作是在Video Pro裡。
三顆鏡頭最高都支援拍攝4K/ 60fps HDR,以及4K/ 120fps慢動作,也可以開啟無縫變焦,一路從16mm變焦到最大60mm,以及往上數位變焦到180mm。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以Video Pro拍4K/ 60fps,順光逆光都拍一下,影片裡也有小移動看對焦跟穩定度,因為這時候不能開影片穩定,移動中動態看起來就沒那麼穩定。這段收音有失誤,只收到單邊,事後聽起來推測是我為了降溫好可以繼續拍,把手機拿去沖水,水滴留在麥克風上面影響收音了。


開30fps就可以套用影片防震了,這裡看一下4K/30fps走動拍攝的穩定效果吧,以走動來說效果不錯,後面加映一段60mm錄影畫質。


另外選擇用1080p/ 30fps來拍小跑步,運動幅度稍大一點的影片穩定測試。穩定度雖然沒有其他手機的超級防手震好,但也是穩定的,並沒有碎震,且畫質比那些模式的1080p要好。不過後段有看到測光調整有點反應不及。


在Video Pro裡可以三鏡頭接力無縫變焦(4K/ 30fps)。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這裡也來看一下切換鏡頭、各鏡頭間亮度、白平衡...等有沒有接續好。
後段也測試了16mm、24mm、60mm各自拍攝遠景的畫質,這裡要說明一下,因為我要精準控制到這些焦段,所以我在影片裡是按音量鍵一點一點調整,因此把按鍵音也錄進去了。


錄影給的功能豐富度,防手震、亮度都還不錯,但操作體驗我一直覺得不太好。
1.)
看了一下,對60fps的支援以及限制,還是一樣。
要拍4K/60fps只能以Video Pro拍,而且這時候不能搭配影片穩定、不能開眼部/臉部追蹤對焦、不能搭配無縫縮放、不能開寬動態範圍...。(以上這些選4K/30fps就可以了)
不太懂,都說處理器性能一年年在進步,而且Xperia手機很主打Eye AF,結果在60fps影片仍一直有這些限制。

2.)
另外若想在拍攝中鏡頭接力變焦,或是切換不同鏡頭,Video Pro跟Photo Pro兩邊都可以,但又正好相反。
Video Pro是無段滑動變焦桿來換,變焦很滑順,但不好控制到精準的24mm、60mm焦段,你可以用音量鍵調,但會錄到按鍵音。
Photo Pro則是點按鏡頭倍數直接切換,可以很精準選到停在光學焦段拍,但拉桿長度的關係,有點難像Video Pro那樣,看起來連續不中斷。
為什麼不能把:拍攝中想無縫變焦、拍攝中想切換鏡頭 兩種需求同時做到呢?

但話說之前我一直覺得,為什麼不只提供一個錄影App就好呢?Photo Pro裡有,Video Pro裡還有,實在小亂。
但後來聽到一個老百姓的說法是,Video Pro的介面看了頭痛,我還是從簡單一點的Photo Pro裡開錄影就好了。
…然後,我覺得很有道理!
所以現在我覺得沒關係了,不想動腦筋只想按了就拍的,就用Photo Pro錄影,想要手動掌控的,就開Video Pro來拍,
至於上面講的那兩點,搞不好是因為我們測試比較挑,所以會覺得是困擾,對一般人的拍攝需求可能不是問題...是這樣嗎?


電力

內建5000mAh電池,搭配6.1吋螢幕、FHD+解析度,想來續航表現應該會很不錯,實際使用功能記錄看看。
一樣,將螢幕亮度固定在一半,有插單張5G SIM卡待機,但都連Wi-Fi跑這些功能,螢幕更新率選在60Hz,其他就維持預設狀態。點擊可看大圖。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一般上網、休閒遊戲的用電比例非常不錯,蠻省的,性能遊戲跟錄影用電雖比較多,但相較其他手機測試也還好,若把這些功能連續使用,應該還會剩餘44%電量,表現說來很不錯。

Xperia 5 IV支援PD 30W有線快充,也支援7.5W無線充電、反向無線充電,把充電方式補充完成了。
這裡用Sony的XQZ-UC1 30W充電器,從1%開始,關閉螢幕休眠充,電流器看約用21、22W在充電。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大約花了2個小時充滿,前30分鐘充進約36%的電力...(到底怎樣才能充到30W啊?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溫度

在性能上,看到很多人對搭載Snapdragon 8 Gen 1,而非8+ Gen 1很有意見,主要是溫度疑慮。雖說Xperia 5 IV比上代增加了37%的石墨烯面積,但一來相較有VC均熱板,或導熱管之類的手機,散熱配置仍不算積極,二來Sony手機過往溫控記錄不佳,也難怪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會問:會不會過熱?
所以會嗎?

手上這款測試機還不能跑分或安裝監測軟體,所以這回先沒做CPU、電池的溫度監控,僅記錄機身溫度。
先在26度冷氣辦公室玩遊戲看看。
在遊戲增強器裡,可以針對遊戲個別設定性能,或是均衡模式,效能或電量優先,
這裡記錄玩《決勝時刻》及《原神》兩個遊戲,都設定在各自的高畫質,以及效能模式。以及錄影一小時後的機身溫度。
  《原神》30分鐘
高畫質+30fps+120Hz
《決勝時刻》30分鐘
高畫質+120Hz
Photo Pro錄影一小時
1080p/30fps
使用電力 10% 10% 14%
正面溫度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背面溫度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電池大的優勢在這裡也展現了,兩個遊戲30分鐘的耗電比例都很不錯。機身溫度的數字可能不算高,但相較之前測過的8 Gen 1手機(小米12 Pro、S22+之類的),都有高一些,在玩兩個遊戲到最後,手機側框摸起來也是熱的。(但奇怪電量並沒有噴)

============
再來看戶外拍攝溫度。
Xperia手機拍攝時溫度控制/ 提示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停用自動場景辨識、Eye AF及物件追蹤,第二階段才會關閉相機。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測試Xperia 5 IV時剛好就遇到它最怕的炎熱天氣,所以這次戶外拍照時有熱到不給拍嗎?
一般走走,看到好看的再拿出來都張照片,沒太大問題,雖會覺得手機容易變熱了,但拍一下、休眠一下、拍一下、休眠一下時,不太會跳出提示;
若在一直開著相機介面,持續在拍照、錄影時,則較容易跳出停用功能的提示,但還不會那麼快關閉相機。
這是有次跳出停用功能提示時的溫度記錄。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連拍個兩三輪,相機也很容易熱到停用追蹤對焦,而且邊邊拿起來小熱,不想一直拿著。
這是連拍兩輪,想回復單張拍攝時就跳出提示了,當時的機身溫度是這樣...(貓的表情很呼應...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順帶一提,這是貓的溫度...他好配合喔...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有次在26度冷氣辦公室以Video Pro持續錄影1小時後,才出現要關閉相機的提示,當時的機身溫度,其實並沒有很高,還是跳出提示(但不知道當時的CPU跟電池溫度),這個感覺是界限設得比較嚴格。
Sony Xperia 5 IV試用:正面、反面 都是你熟悉的體驗

拍照跳出提示時,機身溫度多在46度以上。
我自己的體驗是,純拍單張照還OK,但有連拍,或是連拍完又錄影,在夏天戶外就很容易,很大機率,機身會熱到46度以上,甚至要關閉相機。
是8 Gen 1的關係,還是散熱做得保守的關係,還是溫控限制太嚴格的關係?
可能三者都碰上了,所以比別支更容易感受到熱度帶來的限制吧。


結語

遊戲增強器裡的功能其實也很多很完整,不過因為跟Xperia 1 IV基本上一樣,所以...有興趣的可以回頭參考Xperia 1 IV當時的介紹,不然文章又落落長了。
可能因為定位上是延續上半年的高階機,Xperia 5 IV上其實看不到什麼全新功能(甚至連設計都不是),但實用型功能有較齊全了,比方保留3.5mm耳機孔、記憶卡、前置雙喇叭、IP68防塵防水外,電池容量比同級螢幕機種大、有無線充電,三鏡頭焦段也涵蓋超廣角及長焦,都是一些實用型配置(續航力真的不錯),以及仍算少的合手尺寸。

但就如前面提到的,說是下半年旗艦,但沒有使用下半年的8+ Gen 1(感覺隔壁的華碩好感度增加了...),更加深大家對溫度的疑慮,而實際上,在這次試用裡,仍存在戶外拍攝溫度容易變高的問題,玩性能遊戲時機身溫度也略高一些,對期待發揮Xperia 5 IV旗艦功能的用戶,可能是一項扣分表現...

其實Xperia 5 IV的優點(正面)、缺點(反面)都很明顯,也很延續,就等價格公布,更好評估囉。

這次我們請到廖小安一起來玩 ,謝謝她願意扮丫鬟跟員外一起去郊遊~
回文看完福利社也去給小安個愛心吧!
被操弄人性OK嗎?
1 iv服役中,已增購fold 4後備
5 iv 可能也購入給老婆取代5 ii
dortex
會發瘋的 熱當只會越來越嚴重
a26732300
真的嗎?5 II繼續用的體驗會比最新款的好?
Sony快給ps5!麻豆讚
索尼的外型真的很愛
可惜我已被iPhone系統綁架....
福利熊熊福利
就在等5 IV,大小剛好,性能不錯,拍照也很棒~
希望溫度不要再......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現在SONY手機的優勢在於方正俐落的外觀
不搞挖孔、劉海的D能設計
保留獨立相機鍵及3.5mm耳機孔

以上這些特色真的是智慧型手機界的一股清流\
如果索尼還想繼續作手機 這些一定要保留啊 不然客群馬上跑光光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 用上一代的處理器 容易過熱的散熱措施(很堅持不做VC均熱板)
還有更新期程太短
一台3萬多的旗艦手機只能更新兩個安卓版本
對比主流的三星及google實在是太少了!!!!!!!!!
希望能看到使用者的心聲 這些部分在做加強
有希望從others回歸主流
SONY加油啊
ice77778
你好矛盾喔 又說更新期短 阿又不更新 那對你來說有差嗎
PROVIDENCE LI
我有兩隻分別是1 ii及5 ii ,我會把1ii留在相對穩定的版本 然後讓5 ii更新體驗最新功能~買兩支旗艦算有愛了吧~所以愛之深責之切
除了8Gen1的缺點其他好像都還行
就看開價了
簡潔的外觀設計真的一直很喜歡,可惜過去使用幾代後,覺得比較不耐操,摔一下維修的價格又挺高的…金錢支持就往ps身上放了。

大家狂推模特~

sony拍照自然真的很好!!
對於SONY的手機還是有所期待
對比手上的5ii只有新增當初覺得很可惜的QI無線充電。
其他部份進化幅度都不是很大,甚至新的CPU還比較熱。
明年再看看有沒有5v吧😂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